通过免疫调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27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过免疫调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免疫调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 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 CH-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 健康的常见病,CH-B的防治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我国 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平均发病率为120 140/10万。其中尤以乙型肝炎(HB)为突出。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达57. 63%,即全国至少有6亿人感染过HBV。HBsAg(乙 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9. 75%,约有1. 2亿人,占全球的1/3,其中约1/4将发展为慢性 肝病,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癌。目前有现症CH-B患者2000万人左右。 每年有23. 7万人死于HB相关的疾病,其中有15. 6万人死于肝癌。西医治疗本病的最大贡献在于抗病毒,主要药物有干扰素以及拉米呋定、阿德福 韦、恩替卡韦、替比呋定等核苷类似物。干扰素、核苷类似物促使HBV DNA转阴率分别约有 30%和85%,HBeAg (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转换率约为30%。抗病毒药物完全应答率并 不高,且存在病毒耐药等问题,且目前临床应用的西药均为国外进口药或仿制药。中医药是我国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不论中医或西医均在临床治疗过程 中应用中药或中成药,中医药是我国最具原创性的领域,加强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 研究,对提高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学并无此病名,然而中医对其临床所表现的各种症状、体征都有较详细的描 述,分别归属于“黄疸”、“胁痛”、“腹胀”、“积聚”等范畴。就其病因来看,感受湿热或湿热疫 毒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首要病因,而正气不足则为发病的内在条件,饮食不节、情志不和等乃 是诱发因素。胎、婴、幼儿期肾气不足,正气之元不足,难以驱邪外出,多发展成为慢乙肝, 成年后感染,因肾气足,正气盛,足以逐邪,故多为急性发病。就其病机来讲,湿热疫毒之邪 羁留不去,病久及肾;或因湿热郁久化火,灼伤肝阴,久则子病及母,肾精亏虚;或因肝病传 脾,由脾及肾,损及肾阳。临床常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胁隐痛、两目干涩、月经不调、阳 痿遗精等肝肾阴虚表现及口干口苦、舌苔黄腻等湿热滞留的症状,临床上应用补肾法为主 治疗慢性肝病取得了明显疗效。更参以《内经》“久病入络”,故确立滋补肝肾兼以活血化 瘀,兼清热解毒利湿的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免疫调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 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采用以滋补肝肾、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活血为治则,能通过免疫调控 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通过免疫调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 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女贞子20 10份,仙灵脾20 10份,猫爪草20 10份,丹皮20 10份,胡黄连10 5份,青皮10 5份。优选的中药组合物重量份的原料药为女贞子15份,仙灵脾15份,猫爪草15份, 丹皮15份,胡黄连9份,青皮9份。本发明所涉及的原料药材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所收载中药,并符合药典 质量要求。其中,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 仙灵脾又名“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grandiflorum Morr., 箭叶淫羊藿 E. sagittatum(Siet. Et Zucc.)Maxim.,心叶淫羊藿 E. brevicornum Maxim. 及朝鲜淫羊藿E.koreamum Nakai,及其同属植物的全草;猫爪草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 RanunculusternatusThunb.的干燥块根;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Sndr.的粗皮;胡黄连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Iora pennell的根茎;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 未成熟果实的果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 说的剂型,如汤剂、丸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或口服液,优选为汤剂。其中,汤剂的制备方 法是将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水煎煮,合并煎煮液,即可。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主要适应证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其用量和疗程可根据 剂型、患者的年龄、疾病的轻重程度作适当调整,但一般为每日口服2次,每次2粒(片) (袋)(瓶),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可连续使用6个疗程或更长时间,如制备成汤剂时,一般 为每日1剂(女贞子20 10g,仙灵脾20 10g,猫爪草20 10g,丹皮20 10g,胡黄连 10 5g,青皮10 5g),分2次口服,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可连续使用6个疗程或更长时 间。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理论依据为中医学认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首要病因为感 受湿热或湿热疫毒,正气不足则为发病的内在条件,饮食不节、情志不和等乃是诱发因素。 其病机主要为湿热疫毒之邪羁留不去,病久及肾;或因湿热郁久化火,灼伤肝阴,久则子 病及母,肾精亏虚;或因肝病传脾,由脾及肾,损及肾阳。故确立滋补肝肾兼以活血化瘀,兼 清热解毒利湿的治疗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女贞子、仙灵脾、猫爪草、丹皮、胡黄、青皮组成。方中女贞子、 仙灵脾作用为补益肝肾,滋阴止血,为君药。臣以猫爪草,佐以丹皮和紫草。取女贞子性凉 味甘苦,归肝、肾经,滋肾养肝。仙灵脾乃补阳温肾之专药,入肾、肝、脾经,温肾壮阳,祛寒除 湿。《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注重阴阳平衡,即 注重生理功能的平衡,“善治病者,调阴阳而已”。人体健康无病,要靠免疫功能和生理功能 的平衡,所谓“平则无病”。阴阳失调,影响人体正气,使机体抗病力下降,导致病毒滞留病 程慢性化。女贞子仙灵脾共用,滋补肾阴肾阳,使滋阴不致碍阳、温阳不至过于燥烈伤阴,即 “以平为期”。猫爪草归肝、肺经,具有苦寒清热解毒、化瘀消肿的功效,在中草药中属于清热 解毒,活血化瘀类。久病入络,湿热日久伤阴,阴虚火旺,故用丹皮凉血活血,佐助于女贞子 以养肾阴,同时佐制仙灵脾温热之性伤阴。全方滋补肝肾,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活血,则诸症 缓解,湿毒得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临床实践表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4的中药组合物,它与干扰素有着相似的免疫调节作用,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耐 受也有一定的纠正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按以下重量称取原料药女贞子20g,仙灵脾20g,猫爪草20g,丹皮20g,胡黄连 10g,青皮10g,加入2-3倍水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可制成汤剂。实施例2按以下重量称取原料药女贞子10g,仙灵脾10g,猫爪草10g,丹皮10g,胡黄连 5g,青皮5g,按常规工艺制备成颗粒剂。实施例3按以下重量称取原料药女贞子15g,仙灵脾15g,猫爪草15g,丹皮15g,胡黄连 7g,青皮7g,按常规工艺制备成片剂。实施例4按以下重量称取原料药女贞子12g,仙灵脾18g,猫爪草12g,丹皮18g,胡黄连 6g,青皮8g,按常规工艺制备成胶囊剂。实施例5按以下重量称取原料药女贞子18g,仙灵脾12g,猫爪草18g,丹皮12g,胡黄连 Sg,青皮6g,按常规工艺制备成口服液。实施例6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最优组合女贞子15g,仙灵脾15g,猫爪草15g,丹皮 15g,胡黄连9g,青皮9g,评价本最优中药组合物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 1病例收集病例为曙光医院肝病科2007年6月 2008年5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共32例。 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2 50岁,平均32. 4岁。病程1 12年。其中本发明组方 组15例,干扰素组17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病程均无差异,全部病例均符合2005年慢 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且HBV-DNA阳性与HBeAg阳性,中医辨证属肝肾不足兼湿热型,标 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治疗用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最优组合(1剂)女贞子15g,仙灵脾15g,猫爪草15g,丹皮 15g,胡黄连9g,青皮9g,按重量称取后,按常规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疗程3个月。西药干扰素安福隆500万单位,隔日1次,皮下注射,疗程3个月。1. 3观察指标及方法1. 3. 1肝脏血清生化学指标的检测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统一由曙光医院检验科 检测。1.3.2血清HBV病毒学标志的检测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b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eAg (乙肝病毒e抗原)、HBeAb (乙肝病毒e抗体)、HBcAb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V-DNA (罗氏荧光定量PCR 法),治疗前与治疗3月,统一由曙光医院检验科检测。1. 3. 3⑶4、⑶8部分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操作步骤①采集静脉血1ml,肝素钠抗凝。②取4支流式管,其中,第1 3管标记后分别用移液器加入100 200 μ 1静脉 抗凝全血,第4管标记为阴性对照。③第一管依次加入CD4-PE-Cy5 (CALTAG 公司 MHCD0406-5)、CD28-FITC (CALTAG MHCD2801-4)、CD95-R-PE (CALTAG MHCD9504-4)单克隆抗体各 5μ1,第二 管加入 CD4-PE-Cy5 (CALTAG MHCD0406-5)、CD25-R-PE (CALTAG MHCD2504-5)单克隆抗体各 5 μ 1, 第三管依次加入 CD8-PE-Cy5 (CALTAG MHCD0806-5)、CD28-FITC (CALTAG MHCD2801-4)、 CD95-R-PE (CALTAG MHCD9504-4)单克隆抗体各5 μ 1,第四管加入Mouse IgGl-FITC(CALTAG MG101)、Mouse IgGl-R-PE (CALTAG MG104)、Mouse IgG2a_PE_Cy5 (CALTAG MG2a06)阴性对 照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各10 μ 1。④每管加入红细胞裂解液(CALTAG GAS-010)0. 5ml,混勻后于室温下避光静置15 分钟。⑤每管加入900 μ 1去离子水,振荡混勻后,室温下避光静置15分钟。⑥每管室温下1500转/分钟,离心5分钟。⑦弃上清,每管加入2ml PBS(磷酸盐缓冲液,浓度O.Olmol/L,pH范围7. 2 7. 4),室温下1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⑧每管加入500 μ 1 85(浓度0.0111101/1,?!1范围7.2 7.4),标本置流式细胞 仪内,以淋巴细胞计数大于5000个设门,做三色荧光流式细胞检测,每次每样本淋巴细胞 计数均> 5000个。流式细胞仪型号为EPICS-XL,美国Coulter公司产品。治疗前及治疗3 个月每个月各测1次。1. 4统计分析细胞表型的比例用CELL Quest Version3. 1统计分析,所得数据采用均数士标准 差G±SD)表示。DNA复制水平、部分⑶4+、⑶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分布采用配对资料t 检验进行统计;肝功能复常率和抗HBV-DNA有效率应用四格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χ2检验; 所有统计均采用双侧检验,P < 0. 05时有显著性差异。2 结果2. 1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复常率比较(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复常率 2. 2两组治疗后HBV-DNA均数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HBV-DNA均数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 φ < 0. 052. 3两组治疗后抗HBV-DNA有效率以治疗3个月后HBV-DNA拷贝数下降2个log为有效,结果显示x2 = 1. 41,ρ > 0. 05,本发明组方和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无显著性差异(见表3)。 表3两组治疗后抗HBV-DNA有效率
2. 4治疗前后部分⑶4+、⑶8+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分布治疗前后CD4+T细胞群两组间相比较无明显变化,干扰素组较本发明组方组略高。 本发明组方治疗后⑶8+Τ细胞群明显降低,明显升高⑶4/⑶8比值,而干扰素治疗前后无明 显变化(见表4)。表4 治疗前后 CD4、CD8、CD4/CD8 的变化( 士SD) 注与治疗前相比,# φ < 0. 05T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频率在治疗前最高,经治疗后Treg细胞频率略有降 低,干扰素治疗后Treg细胞群频率较本发明组方治疗后降低更明显,但各组间均无显著性 差异。本发明组方治疗后能够明显提高⑶8+CD28+细胞群的比例,降低⑶8+⑶287⑶8细胞 群的比例,干扰素治疗后改变不明显(见表5)。表5 治疗前后 Treg/CD4、CD8+CD28+/CD8、CD8+CD287CD8 的变化士SD)
7 注与治疗前相比,# :p < 0.05综上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安全有效,而且它与干扰素有着相似的 免疫调节作用,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耐受也有一定的纠正作用。
8
权利要求
一种通过免疫调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女贞子20~10份,仙灵脾20~10份,猫爪草20~10份,丹皮20~10份,胡黄连10~5份,青皮10~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免疫调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 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重量份的原料药为女贞子15份,仙灵脾15份,猫爪草15份,丹皮 15份,胡黄连9份,青皮9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免疫调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 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免疫调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 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是汤剂、丸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或口服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免疫调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 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是汤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免疫调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女贞子20~10份,仙灵脾20~10份,猫爪草20~10份,丹皮20~10份,胡黄连10~5份,青皮10~5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临床实践表明,该组合物与干扰素有着相似的免疫调节作用,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耐受也有一定的纠正作用。
文档编号A61P31/20GK101879242SQ20091005716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4日
发明者刘巧丽, 姚嫣, 孙学华, 朱晓骏, 李曼, 汤伯宗, 王灵台, 陈建杰, 高月求 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