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多糖药理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280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芦荟多糖药理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芦荟多糖药理新用途,涉及芦荟多糖体内 外抗肝癌作用的应用,并且和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提高抗肿瘤效果,减少化疗药物的 副作用。
背景技术
芦荟多糖(Aloe Polysaccharide, AP)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木立声菩(Aloe Arboresecens Miller)、兀江声菩(Aloe yuan-jiangensis)、华芦荟(Aloe chinenesis)及其他近缘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多糖。 芦荟主要产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台湾等省,还有在云南元江地区、海南和雷 省州岛.。芦荟中含有氨基酸、有机酸、微元素、肽类、酶类、蒽醌类、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成 分,能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对机体产生有益的作用,如促进伤口愈合、抗菌、健胃泻下、降血 糖、强心、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癌和抗病毒等,并且不产生副作用,因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誉为“21世纪最佳保健食品”。恶性肿瘤是人类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治疗难度大,且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将有2000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死亡人数将达1200万,其中 大部分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肿瘤引起的死亡率在所有病因中占17.9%,居第2位, 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手术多适用于早期癌症患 者,放疗和化疗只对敏感瘤种有效,但同时又会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和后遗症,甚至造成严 重的医源性疾病而危及生命,因此中草药的抗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多项研究证实,芦荟多糖可以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Tc)的分化和增殖,增强Tc的 细胞毒性。进一步研究后获知,芦荟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通过增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mRNA的表达而增加一氧化氮(NO)的合成,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_1,IL-6, TNF-α等),释放Ν0,刺激巨噬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引起细胞形态的改变,从而发挥其抗 肿瘤的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芦荟多糖药理新用途,即芦荟多糖在动物移植瘤的体内抗肿 瘤和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应用,通过与顺钼类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提高抗肿瘤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反复筛选和试验得出的。至今所有的文献中尚未见有关芦荟多糖的体内外抗肝癌细胞增殖的药理作用,并 且与顺钼类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提高其抗肿瘤效果,减少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明显改善化疗 药物对骨髓的伤害作用,可以与化疗药物联合用药,提高疗效,减少骨髓抑制的作用,提高 患者的免疫力。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详细组分由下列实施例给出,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此。实施例1芦荟多糖提取物体内抗肿瘤细胞增殖的药理用途1提取工艺1)预处理将芦荟烘干,再进行粉碎,然后过40目筛网,收集过筛网的粉末,置于提 取罐中提取芦荟多糖。2)提取向提取罐中加入芦荟粉质量15倍体积的蒸馏水,在搅拌下向其夹层通入蒸 汽,使物料升温至85°C,搅拌浸提5h。提取完成后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上层清液,进行浓缩处理。3)浓缩将收集的离心上层清液置于浓缩机中,控制真空度为-0. 1 -O.OSMPa,浓 缩温度为80-90°C,获得浓缩液。4)取5份氯仿和1份正丁醇,混合均勻,备用。5)脱游离蛋白将获得的浓缩液置于萃取器中,加入其体积1/3的5份氯仿和1份 正丁醇,搅拌均勻后,静置分层30-60min。收集下层水相,置于离心机中,以3000r/min转速 离心lOmin,收集上层离心清液,进行沉淀多糖处理。6)沉淀、分离将收集的上层离心清液,置于沉淀罐中,在搅拌下加入乙醇沉淀芦荟 多糖蛋白,直至沉淀液中乙醇浓度达到70 %时止。静置过夜,次日虹吸上层乙醇溶液,泵入 真空浓缩机回收乙醇,下层沉淀进行离心分离,离心速度为3000r/min,离心lOmin,收集下 层沉淀,用浓度为70%的乙醇反复洗涤两次,同法离心分离,收集沉淀备用。7)干燥将获得的沉淀置于真空干燥器中,控制干燥温度为60°C,干燥24h,获得芦 荟多糖。将其进行粉碎,获得粉末产品。2、药理实验小鼠右侧腋下接种肿瘤细胞S180悬液,制备局灶性实体瘤模型,挑选体重 18 士 2g,随机分5组,分别为模型组、5-Fu组(15mgkg)、芦荟多糖(AP)大剂量组(4. Ogkg—1)、 中剂量组(2. Og. kg—1)及小剂量组(1. Ogkg-1),每组12只。5-Fu组腹腔注射5-Fu,模型组 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其它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0d,记录体重变化。最后一次给药 24h后,处死并剥离瘤块,去除脂肪组织,称瘤重,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抑瘤率抑瘤率(%)= (模型组平均瘤重_给药组平均瘤重)/模型组平均瘤重X 100 %。结果见表1。表1、芦荟多糖(AP)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抗肿瘤活性比较 注*P < 0. 05,**P < 0. Olvs control group实施例2芦荟多糖提取物的组合物体内抗肿瘤细胞增殖的药理用途1、药理实验样品_芦荟多糖混悬剂的制备
采用如上述实施例中芦荟多糖提取物为原料,以CMC-Na为混悬剂,按照常规方法 配制混悬剂,浓度为4. Og · kg-1。2、药理实验小鼠右侧腋下接种肿瘤细胞H22悬液,制备局灶性实体瘤模型,挑选体重18士2g, 随机分5组,分别为模型组、5-Fu组(15mg -kg"1)、芦荟多糖大剂量组(4. Og Agl、中剂量组 (2. Og · kg-1)及小剂量组(1. Og · kg-1),每组12只。5-Fu组腹腔注射5-Fu,模型组分别灌 胃生理盐水,其它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0d,记录体重变化。最后一次给药24h后, 处死并剥离瘤块,去除脂肪组织,称瘤重,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抑瘤率抑瘤率(% )=(模型 组平均瘤重_给药组平均瘤重)/模型组平均瘤重X 100%。结果见表2。表2、芦荟多糖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抗肿瘤活性比较
Group
Dose
Weight/g
Tumor weight/g Inhibition rate/%
Begin
End
Control
5-Fu
AP
5.Omg kg" 4-Ogkg1 2-Og'kg1 I-Og kg-1
21‘3±1. 1 20.8±1.2 21.3±0‘8
20.5±1. O
20.6±0. 9
26.8 ±3. 6 20.3±2. 5 26.1 ±2. 4 25’8±2‘ 1 25.7±2. 6
1.63 ±0.46 UO±0’ 36" 0.91 ±0. 39" 1.24±(). 38* 1.16±0. 34*
30.1 28.8注:*P < 0. 05,**P < 0. Olvs control group实施例3芦荟多糖提取物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药理用途对数生长期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数为3 X IO4接种于96孔板中。CO2培养箱 中培养24h后加药,分别设空白对照组、芦荟多糖5个剂量组、5-Fu组,设3个平行复孔。每 孔加入相应的药物,使药物终浓度分别为100、10、1、0. 1及0. Olmg · L^^-Fu的终浓度为 25!^·!^,空白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PBS。培养24h后,MTT法测定细胞活力。酶标仪测定 570nm处OD值,按下式计算肿瘤细胞抑制率抑制率% =(对照组OD值-给药组OD值)/ 对照组OD值X 100%。结果见表3表3、芦荟多糖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χ士s,η = 3) 注:*P < 0. 05,** 实施例4、联合应用提高药效的用途对数生长期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数为3 X IO4接种于96孔板中。CO2培养箱 中培养24h后加药,分别设空白对照组、芦荟多糖分别与顺钼(DDP)和5氟嘧啶(5-FU)联合用药组,设3个平行复孔。每孔加入相应的药物,两药联用时采用1 1方案,配置药物终浓度为实验所需浓度。具体浓度联合如下AP/DDP 1. 25/1. 5625 2. 5/3. 125 5. 0/6. 25 10. 0/12. 5 20. 0/25AP/5-FU 1. 25/15. 625 2. 5/31. 25 5. 0/62. 5 10. 0/125. 0 20. 0/250培养24h后,MTT法测定细胞活力。酶标仪测定570nm处OD值,按下式计算肿瘤 细胞抑制率抑制率%=(对照组OD值-给药组OD值)/对照组OD值X 100%。结果见 表4,表5。表4、不同浓度芦荟多糖与DDP联合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η = 10) AJ/~DDP (μ^Δ )"ODvaiue —MiibItionraje7%"~—..ICgp..(μ /η ) 注:a vs control group, P < 0. 05 ;b vs 实验组,P < 0. 05.表5、不同浓度芦荟多糖与5-FIJ联合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η = 10) 注:a vs control group, P < 0. 05 ;b vs 实验组,P < 0. 05。
权利要求
芦荟多糖药理新用途,其特征在于将芦荟多糖应用于制备抗肝癌细胞增殖的药物,或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组合制备减少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或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组合制备减少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抗肿瘤药物效果的复方制剂。动物移植瘤的体内抗肿瘤和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应用,通过与顺铂类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提高抗肿瘤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荟多糖药理新用途,其特征在于芦荟多糖为百合科植物, 库拉索芦荟和木立芦荟(Aloe arboresecens Miller)或其他近缘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 多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芦荟多糖药理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芦荟多糖的 来源为库拉索声菩(Aloe barbadensis Miller)、木立声菩(Aloe arboresecens Miller)、 元江芦荟(Aloe yuan-jiangensis)、华芦荟(Aloe chinenesis)及其他近缘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荟多糖药理新用途,其特征在于给药途径包括外用、口 服和注射给药;给药剂型为片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乳剂、纳米 粒、脂质体、软膏齐IJ、贴剂、注射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荟多糖药理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芦荟多糖给药剂量, 小鼠的剂量为2. Og. kg—1 4. 0g. kg—1,健康成人用剂量为20g 50g/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芦荟多糖药理新用途,其特征在于在组方制剂中,芦荟 多糖占0. 0001%— 99. 9%重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芦荟多糖药理新用途,将芦荟多糖应用于制备抗肝癌细胞增殖的药物,或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组合制备减少化疗药物临床毒副作用,提高抗肿瘤药物效果的复方制剂。所述的芦荟多糖为百合科植物,来源于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元江芦荟、华芦荟及其他近缘植物。采用肝癌小鼠移植瘤体内模型和体外细胞增殖的方法,发现了芦荟多糖在体内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本发明可用于芦荟多糖及其药物组合物开发为临床治疗肝癌的药物。
文档编号A61K31/715GK101879180SQ20091005717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6日
发明者刘萍, 唐帅, 邱琳 申请人:邱琳;唐帅;刘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