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的制备新工艺和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8899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的制备新工艺和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属医药产品研究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以暴马丁香5>/7'/7卵aM/re/7s八Rupr. 树皮提取物组分的制备新工艺和新用途。
背景技术
暴马丁香5>riA§a a历"re/7sis R叩r.为长白山常见药用植物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吉 林、辽宁、华北、西北和华中地区,资源丰富。树皮、树干及枝条均可药用,味苦,性微寒, 经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具有清肺祛痰、止咳、平喘、消炎、利尿的功能。
目前,关于暴马丁香树皮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鲜见报道,仅有几篇报道从树皮、树 枝中分离得到数个化合物,未对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做过抑菌研究。因此,本发明取暴 马丁香树皮,用乙醇室温下浸提后超声,得暴马丁香粗提物。将粗提物上D,。,大孔树脂柱,再 上JTY反相树脂柱,得到乙醇各组分。
本发明的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抑制作用,这种 抑菌作用具有积极的实践应用价值。比如对链球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治疗化脓性炎症、
猩红热、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预防与治疗细菌性食物中毒有积极作用。这对于扩大暴马丁 香药源,并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的制备新工艺并对暴马丁香树皮提取 物组分的抑菌作用进行试验。
1. 本发明涉及以暴马丁香5>t//^s ay^re/wA R叩r.树皮提取物组分的制备新工艺和新 用途。本发明的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菌、链球菌、 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开发为天然抗菌剂应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制备出 具有抑菌作用的各种形式的产品。
2. —种制备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过程
(1) 取暴马丁香树皮,挑去杂物,水洗,烘干或晾干,粉碎,用8-10倍量10%的乙醇室 温下浸提10-12h,再超声lh,温度为3(TC功率为80W,然后用绸布与滤纸分别过滤一次,得 到滤液;
(2) 暴马丁香树皮经(1)处理后的滤渣再分别用8倍量与6倍量10%的乙醇重复(1) 步骤各一次,分别得到滤液,合并三次滤液;
(3) 将上述(2)滤液回收乙醇,得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4) 将上述(3)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上01。,大孔树脂柱,用H20除杂后依次用10%、 30%、 50%、 70%乙醇洗脱,得大孔树脂乙醇洗脱组分(A) 10%乙醇、(B) 30%乙醇、(C) 50%乙醇、
(D) 70%乙醇各组分;
(5) 将(4)所得大孔树脂乙醇洗脱组分(A) 10%乙醇,上JTY反相树脂柱,用H20除杂 后依次用2%、 5%、 10%乙醇进行洗脱,得JTY反相树脂乙醇洗脱组分(A-1) 2%乙醇、(A-2) 5%乙醇、(A -3) 10%乙醇各组分。
3. 根据本发明1至2所述的制备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的原料为暴马丁香5ynV3ga 柳〃/msi51 R叩r. 的树皮。
4. 根据本发明1至2所述的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 氏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 根据本发明1至2所述的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其特征在于该树皮提取物组分可 作为天然抗菌剂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代替有毒副作用的合成抗菌剂。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中的"%"是重量百分比。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制备新工艺包括以下实施例,下面的实施例可进 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 取暴马丁香树皮5kg,挑去杂物,水洗,烘干或晾干,粉碎,用8倍量10%的乙醇 室温下浸提10h,再超声lh,温度为3(TC功率为80W,然后用绸布与滤纸分别过滤一次,得 到滤液;
(2) 暴马丁香树皮经(1)处理后的滤渣再分别用8倍量与6倍量10%的乙醇重复(1) 步骤各一次,分别得到滤液,合并三次滤液;
(3) 将上述(2)滤液回收乙醇,得到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收率为23%。
(4) 将上述(3)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上D,。,太孔树脂柱,用H20除杂后依次用10%、 30%、 50%、 70%乙醇洗脱,得大孔树脂乙醇洗脱组分(A) 10%乙醇、(B) 30°/。乙醇、(C) 50%乙醇、
(D) 70%乙醇各组分;
(5) 将(4)所得大孔树脂乙醇洗脱组分(A) 10%乙醇,上JTY反相树脂柱,用H20除杂 后依次用2%、 5%、 10%乙醇进行洗脱,得JTY反相树脂乙醇洗脱组分(A-l) 2%乙醇、(A-2) 5%乙醇、(A -3) 10%乙醇各组分。实施例2:
(1) 取暴马丁香树皮10kg,挑去杂物,水洗,烘干或晾干,粉碎,用10倍量1(W的乙醇 室温下浸提12h,再超声lh,温度为30'C功率为80W,然后用绸布与滤纸分别过滤一次,得 到滤液;
(2) 暴马丁香树皮经(1)处理后的滤渣再分别用8倍量与6倍量10%的乙醇重复(1) 步骤各一次,分别得到滤液,合并三次滤液;
(3) 将上述(2)滤液回收乙醇,得到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收率为26%。
(4) 将上述(3)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上D,。,大孔树脂柱,用H20除杂后依次用10%、 30%、 50%、 70%乙醇洗脱,得大孔树脂乙醇洗脱组分(A) 10%乙醇、(B) 30°/。乙醇、(C) 50%乙醇、
(D) 70%乙醇各组分;
(5) 将(4)所得大孔树脂乙醇洗脱组分(A) 10%乙醇,上JTY反相树脂柱,用H20除杂 后依次用2t 5%、 10%乙醇进行洗脱,得JTY反相树脂乙醇洗脱组分(A-1) 2%乙醇、(A-2) 5%乙醇、(A -3) 10%乙醇各组分。
药理试验例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的抑菌作用 1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巴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来自于吉林农业大学预防兽 医学实验室,37'C在蛋白胨牛肉汤中培养12h。
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菌的活化与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组成为牛肉膏蛋 白胨氯化钠蒸馏水(3 : 10 : 5 : 1000)。菌的保存及抑菌实验时用固体培养基,组成为 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蒸馏水(3 : 10 : 5 : 22 : 1000)。
2实验方法
2. 1培养基的配制
取牛肉膏0.6g、蛋白胨2 g、氯化钠l g、蒸馏水200 ml,混合并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配成液体培养基。用量筒量取液体培养基,将其平均分装在10个50 ml的三角瓶内,每瓶 20 ml。取牛肉膏3 g、蛋白胨10 g、氯化钠5 g、琼脂22 g、蒸馏水1000 ml,混合后将其 置于电炉子上加热,使琼脂完全溶解,配成固体培养基。用量筒量取固体培养基,将其平均 分装在5个150 ml的三角瓶内,每瓶IOO ml。三角瓶瓶口均用棉塞塞紧并用牛皮纸包扎。 2.2灭菌
将配好的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均放入高压灭菌锅中灭菌,温度上升到121 'C时,开 始计时20 min。培养皿、量筒、镊子、剪刀、6 mm滤纸片(放在小烧杯中)、滴管、安瓿瓶 等实验器材均放入烘箱中170 'C灭菌2 h。实验前用75%乙醇擦拭超净工作台并紫外灭菌20 rain。 37 'C恒温培养箱在使用前需用75%乙醇擦拭灭菌。 2.3菌的培养与查菌
将5个菌种在超净工作台上、酒精灯环境下倒入装有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每种菌培 养两份。将这10个三角瓶放入摇床37 。C摇菌6 h。显微镜做镜检后开始査菌,记录数据并 计算菌浓度,若5个中方格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 ,则lml菌液中总菌数=八/5 X 25 X 10000 X 13 =50000AB 2.4样品液及滤纸片的制备
将暴马丁香树皮挥发油配制成5 mg/ml的溶液(可加0 4u L 二甲基亚砜助溶),按1 :2"稀释成2. 5 mg/ml、 1.25 mg/ml、 0.625 mg/ml、 0.3125 mg/ml的溶液。将滤纸片用打孔器 打成直径为6 mra的圆片,在超净工作台将滤纸片放进各梯度样品中浸泡2 h。 2.5有菌琼脂平板的制备
将稀释好的菌液与固体培养基混合并摇晃均匀,此时菌的浓度应达到3.6X108 CFU/ml。 将有菌培养基依次倒入各培养皿中,晃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地铺在培养皿底部,冷却至凝 固。
2. 6抑菌实验方法
用记号笔在有菌琼脂平板上标号,将浸泡好的滤纸片用镊子夹出,放入写相应对照编号 的培养皿中,每个样品做三个平行,放入37 。C恒温培养箱培养。
3. 实验结果
3. 1抑菌效果用抑菌圈直径DD表示(单位mm)
在抑菌实验结束后的第12h、 24h、 36h、 48h观察菌的生长情况,测量抑菌圈直径并记录。
表1暴马丁香树皮(A) 10%乙醇、(B) 30%乙醇、(D) 70%乙醇组分抑菌活性
菌种(A) 10%乙醇(B) 30%乙醇(D) 70%乙醇链霉素
大肠杆菌27282232
链球菌24231530
沙门氏菌27231235
巴氏菌1921931
金黄色葡萄球菌2319830
备注(C) 50%乙醇组分无活性
表2暴马丁香树皮(A-1) 2%乙醇、"t -2) 5%乙醇、(A-3) 10%乙醇组分抑菌活性
菌种(A -1) 2%乙醇(A -2) 5%乙醇(A -3) 10%乙醇链霉素
大肠杆菌—24_32
链球菌15171630
沙门氏菌16201935
巴氏菌13161131
金黄色葡萄球菌15142230
结果表明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对大肠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巴氏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通过具体实施实例说明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可作为天然抗菌剂用于食品、药品等行 业,代替有毒副作用的合成抗菌剂。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以暴马丁香Syringa amurensis Rupr.树皮提取物组分的制备新工艺和新用途。本发明的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开发为天然抗菌剂应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制备出具有抑菌作用的各种形式的产品。
2. —种制备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过程(1) 取暴马丁香树皮,挑去杂物,水洗,烘干或晾干,粉碎,用8-10倍量10%的乙醇室 温T浸提10-12h,再超声lh,温度为3(TC功率为80W,然后用绸布与滤纸分别过滤-次,得 到滤液;(2) 暴马丁香树皮经(1)处理后的滤渣再分别用8倍量与6倍量10%的乙醇重复(1) 步骤各一次,分别得到滤液,合并三次滤液;(3) 将上述(2)滤液回收乙醇,得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4) 将上述(3)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上D,。,大孔树脂柱,用H刀除杂后依次用10%、 30%、 50%、 70%乙醇洗脱,得大孔树脂乙醇洗脱组分(A) 10%乙醇、(B) 30%乙醇、(C) 50%乙醇、(D) 70%乙醇各组分:(5) 将(4)所得大孔树脂乙醇洗脱组分(A) 10%乙醇,上JTY反相树脂柱,用H20除杂 后依次用2%、 5%、 10%乙醇进行洗脱,得JTY反相树脂乙醇洗脱组分(A-l) 2%乙醇、(A-2) 5%乙醇、(A -3) 10%乙醇各组分。
3. 根据本发明1至2所述的制备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的原料为暴马丁香6>r//7ga 柳ure"sj's R叩r. 的树皮。
4. 根据本发明1至2所述的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纟且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 氏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 根据本发明1至2所述的暴马T香树皮提取物组分,其特征在于该树皮提取物组分可 作为天然抗菌剂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代替有毒副作用的合成抗菌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属医药产品研究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以暴马丁香(Syringa amurensis Rupr)树皮提取物组分的制备新工艺和新用途。取暴马丁香树皮,干燥后剪碎,用8-10倍量10%的乙醇室温下浸提10-12h后超声1h,温度为30℃功率为80W,然后用绸布与滤纸分别过滤一次,滤渣再分别用8倍量与6倍量10%的乙醇重复以上步骤各一次,合并三次滤液,回收乙醇,得暴马丁香粗提物。将粗提物上D<sub>101</sub>大孔树脂柱,用H<sub>2</sub>O除杂后依次用10%、30%、50%、70%乙醇洗脱,得大孔树脂乙醇洗脱组分(A)10%乙醇、(B)30%乙醇、(C)50%乙醇、(D)70%乙醇各组分。所得大孔树脂乙醇洗脱10%组分上JTY反相树脂柱,用H<sub>2</sub>O除杂后依次用2%、5%、10%乙醇进行洗脱,得JTY反相树脂乙醇洗脱组分(A-1)2%乙醇、(A-2)5%乙醇、(A-3)10%乙醇各组分。本发明暴马丁香树皮提取物组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开发为天然抗菌剂应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制备出具有抑菌作用的各种形式的产品。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1574094SQ200910067148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2日
发明者张连学, 蔡恩博, 郑友兰 申请人:吉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