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625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病,约占耳鼻喉科疾病的40%。中医认为鼻窦炎多由气虚不固,外邪侵袭,邪入化热,灼腐生脓,滞留空窍、弥散清空,清浊不分,窍隙闭塞,可引起鼻塞流涕、头疼头胀、头晕脑胀、失眠健忘、心烦意乱,容易发脾气,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困倦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等。当今医者多以消炎、通窍为治,西医常服用一些消炎药物或采取手术、穿剌排脓、输液等疗法,虽能取效一时,但一遇感冒,旧病复发并有副作用。目前常用的一些中成药如鼻炎片、鼻炎康等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经常生活在痛苦之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药物。
本发明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药物,各原料重量份数比为路路通2
一6份、冬瓜仁2—6克、瓜蒌皮2—6份、玳瑁2—5份、泽兰3—8份、鱼腥草1—5份、蔓荆子2—6份、鸡栖子0.3~0.8份、鹅不食草l一4份、辽细辛0.5—1.5份、炒苍耳子3—8份、辛夷3—9份、川白芷2~6份、北藁本3_8份、黄芩2—6份、野菊花2—6份、川芎3—8份、甘草1—5份。
本发明药物的原料优选重量份数比为路路通4份、冬瓜仁4份、瓜蒌皮4份、玳瑁3份、泽兰5份、鱼腥草3份、蔓荆子4份、鸡栖子0.5份、鹅不食草2份、辽细辛1份、炒苍耳子5份、辛夷6份、川白正4份、北藁本5份、黄芩4份、野菊花4份、川芎5份、甘草3份。
中医认为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脑漏"范畴。鼻乃清窍,为清阳之居所,清气之通道。而鼻窦炎则是鼻窦升脓阻塞清窍。据此,用升清降浊法,使浊阴下降,涤荡污秽,清阳上达,敷布清新,则疗效巩固长治久安。本发明按照中医理论组方,路路通、泽兰、辽细辛、川白芷、北藁本、川芎有祛风通络、消鼻甲、散寒燥湿、止痛等功效;鸡栖子、鹅不食草、冬瓜仁、瓜蒌皮有宣肺润肺、化痰、除黄稠涕、刺激鼻粘膜、排脓畅窦、止痛等功效;炒苍耳子、辛夷、野菊花、蔓荆子、薄荷有芳香通窍、疏散风热、除湿止涕、清利头目疼痛之功效等;玳瑁、鱼腥草、黄芩有清热解毒、消肿、泻实火、现代药理有较广的抗菌作用;甘草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所选用各原料配比独特、合理,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利湿、润肺通窍、清利头目疼痛,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引起的鼻塞、流黄稠涕、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临床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病例1470例,男性850例,占59%,女性620例,占41%,年龄均在8至45岁之间,病例选择有鼻塞、流黄稠涕、鼻音浓重、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病史。查体鼻腔内有脓性分泌物,鼻甲肥大、充血,X片或鼻窦CT检查,示窦腔密度减低。治疗2个疗程,治愈1190例,好转155例,后经其它治疗125例,治愈率81%,总有效率92%。为方便服用,本发明可制成胶囊剂型,也可将各原料直接加水煎煮,得到本发明药物的煎剂;也可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口服液剂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路路通4g、冬瓜仁4g、瓜蒌皮4g、玳瑁3g、泽兰5g、鱼腥草3g、蔓荆子4g、鸡栖子0.5g、鹅不食草2g、辽细辛lg、炒苍耳子5g、辛夷6g、川白芷4g、北藁本5g、黄芩4g、野菊花4g、川芎5g、甘草3g,将上述中药研成细末,细度为120目,在无菌操作下装入O号空心胶囊,每粒1.0克。口服,成人3—6粒,12岁以内患儿1一2粒, 一日三次,饭后服用。实施例2:
取路路通2g、冬瓜仁2g、瓜蒌皮2g、玳瑁2g、泽兰3g、鱼腥草lg、蔓荆子2g、鸡栖子0,3g、鹅不食草lg、辽细辛0.5g、炒苍耳子3g、辛夷3g、川白芷2g、北藁本3g、黄芩2g、野菊花2g、川芎3g、甘草lg,,实施例l所述方法制成胶囊剂型服用。实施例3:
取路路通8g、冬瓜仁8g、瓜蒌皮8g、玳瑁6g、泽兰8g、鱼腥草3g、蔓荆子6g、鸡栖子0.6g、鹅不食草2g、辽细辛lg、炒苍耳子10g、辛夷12g、川白芷10g、北藁本10g、黄芩10g、野菊花10g、川芎8g、甘草3g,加入800ml水,温火煎煮l小时,滤出药液,每日分两次服用。实施例4:
取路路通6、冬瓜仁6、瓜蒌皮6g、玳瑁5g、泽兰8g、鱼腥草5g、蔓荆子6g、鸡栖子0.8g、鹅不食草4g、辽细辛1.5g、炒苍耳子8g、辛夷9g、川白芷6g、北藁本8g、黄芩6g、野菊花6g、川芎8g、甘草5g,在L5个大气压水煎两次,第一次加入上述药物原料总量6倍重量的水,煎煮1.5小时,将得到的药液倒出,第二次继续在上述药物原料中添加4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将得到的药液倒出,然后将上述两次药液合并过滤,减压浓縮用乙醇提取,加入甜味剂,煮沸15分钟,加蒸馏水至混合液体积为30 ml,灌装为三支后在10(TC下进行灭菌30分钟,即得到本发明的口服液药品。口服液每支10ml,常用量口服每日三次,每次1一2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重量份数比为路路通2-6份、冬瓜仁2-6克、瓜蒌皮2-6份、玳瑁2-5份、泽兰3-8份、鱼腥草1-5份、蔓荆子2-6份、鸡栖子0.3-0.8份、鹅不食草1-4份、辽细辛0.5-1.5份、炒苍耳子3-8份、辛夷3-9份、川白芷2-6份、北藁本3-8份、黄芩2-6份、野菊花2-6份、川芎3-8份、甘草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优选重量份数比为路路通4份、冬瓜仁4份、瓜蒌皮4份、玳瑁3 份、泽兰5份、鱼腥草3份、蔓荆子4份、鸡栖子0.5份、鹅不食草2份、辽 细辛1份、炒苍耳子5份、辛夷6份、川白芷4份、北藁本5份、黄芩4份、 野菊花4份、川芎5份、甘草3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药物,各原料重量份数比为路路通2-6份、冬瓜仁2-6克、瓜蒌皮2-6份、玳瑁2-5份、泽兰3-8份、鱼腥草1-5份、蔓荆子2-6份、鸡栖子0.3-0.8份、鹅不食草1-4份、辽细辛0.5-1.5份、炒苍耳子3-8份、辛夷3-9份、川白芷2-6份、北藁本3-8份、黄芩2-6份、野菊花2-6份、川芎3-8份、甘草1-5份。本发明所选用各原料配比独特、合理,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利湿、润肺通窍、清利头目疼痛,可有效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引起的鼻塞、流黄稠涕、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
文档编号A61K36/85GK101637546SQ20091007519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0日
发明者曹书光 申请人:曹书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