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54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在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中,该反向插入防止机构使 得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插入护栏而使护栏得到支承的操作变为不 可能。
背景技术
作为在医疗设施或上门看护等场合所使用的床的护栏,以往已提供了各种方式,其中, 在护栏的下侧突出设置有支承棒体、将该支承棒体插入设置于床侧的插入支承部而使该支承 棒体得到支承这种方式的插入式护栏,其结构不复杂,易于操作,因此被广泛使用。
这样的插入式护栏中,由于一般在其周边等产生间隙,因此由于床的使用者的身体能力, 身体的一部份有可能夹入间隙中,尤其是在护栏和头部板之间产生的间隙,由于其存在于头 部侧,因此导致重大事故的可能性较高。
因此,为了能安全使用护栏,根据标准例如IEC标准来规定各部分的尺寸等。即,在现 行的IEC标准中,在如例如护栏构成为格子状那样具有封闭空间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使用者 的头部进入,该空间的尺寸被规定为120mm以下。又,在如护栏的端部与头部板或足部板的 间隙、或者护栏的端部之间的间隙等那样具有由间隙形成的空间部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使用 者的头部进入,规定该间隙的尺寸为60mm以下,或者为了防止头部被卡住,规定该间隙的 尺寸为235mm以上。另外,这些尺寸,根据IEC标准的修改案,例如护栏间的尺寸和护栏 与板之间的尺寸被规定为小于60mm或大于318mm。
然而, 一般来说,插入式护栏的一对支承棒体由圆形管等构成,是将外周的截面形状作 成相同直径的圆形的结构,因此可以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进行插 入而得到支承,即可以反向插入。
但是,如参照附图后述那样,近年来的插入式护栏大多作成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因此 在本来的插入支承侧插入的话,不会产生上述危险的间隙,但往往会因为反向插入而产生危 险的间隙。而且,由于插入式护栏的插拔进行得比较频繁,不小心反向插入的危险性较高。的机构,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交 换机或传输机等所使用的接口电缆用连接器等连接器中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对比文献2中 提出了一种IC卡等卡用的连接器中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
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公开2001-2978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4-630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现有的插入式护栏中,没有设置反向插入防止机构,代替的是,为了防止反向插入, 通过使用说明书或警告级别等来唤起注意,但是其效果有限。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一点而作成的,首先,其目的在于,与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反向插 入防止机构同样地在结构上使得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对护栏的插 入支承不可能实现,由此避免护栏和板之间、左右并列插入支承的一对护栏之间产生具有夹 住身体的危险性的间隙。
又,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限制新款式的床用插入式护栏与旧款式的床用插入式护栏 的互换性,使得旧款式的床用插入式护栏不能使用于新款式的床、或者通过使它们不能相互 使用来防止产生上述危险的间隙。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首先提出了这样一种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 构,在护栏的下侧突出设置有一对支承棒体,并在床侧设置有具有一对插入口的插入支承部, 所述一对插入口被上述支承棒体插入而对它们进行支承, 一对支承棒体其外周的截面形状作 成相同直径的圆形,其中,在护栏的支承棒体之间以及相对应的插入口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反 向插入防止单元。
又,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中,反向插入防止单元包括设置于护栏的支承棒体之间的偏倚 位置的凸部、和与该凸部相对应地设置在插入支承部的插入口之间的承接部。
又,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中,反向插入防止单元包括设置于插入支承部的插入口之间的 偏倚位置的凸部、和与该凸部相对应地设置在护栏的支承棒体之间的承接部。
又,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中,反向插入防止单元包括设置在护栏的支承棒体中的某一个 的外侧的凸部、和与该凸部相对应地设置在插入支承部的相对应的插入口外侧的承接部。
又,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中,承接部由凹部构成、或由阶梯部构成、或由插入支承部的 端部的切口部构成。接着,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在护栏的下侧突 出设置有一对支承棒体,并在床侧设置有具有一对插入口的插入支承部,所述一对插入口被 上述支承棒体插入而对它们进行支承,一对支承棒体其外周的截面形状作成相同直径的圆形, 其中,在支承棒体中的某一个以及相对应的插入口设置有反向插入防止单元。
又,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中,反向插入防止单元包括形成于支承棒体的外周的一部分的 凸部、和与该凸部相对应地形成于插入口的内周的一部分的凹部,或者具有形成于支承棒体 的外周的一部分的凹部、和与该凹部相对应地形成于插入口的内周的一部分的凸部,或者具 有形成于支承棒体的外周的一部分的凸部以及凹部、和与该凸部以及凹部相对应地形成于插 入口的内周的一部分的凹部以及凸部。
又,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中,反向插入防止单元包括形成得较短的一侧的支承棒体、和 插入支承长度与之相对应地形成得较短的插入口。又,在该结构中,通过将调整垫插入插入 口中来形成较短的插入支承长度。
接着,本发明中还提出另一种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在护栏的下侧 突出设置有一对支承棒体,并在床侧设置有具有一对插入口的插入支承部,所述一对插入口 被上述支承棒体插入而对它们进行支承,其中, 一对支承棒体作成外周的截面形状不同的结 构,与各个支承棒体相对应地将插入支承部的各个插入口的内周的截面形状构成为相互不包
含的不同形状。
接着,本发明中还提出另一种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在护栏的下侧 突出设置有一对支承棒体,并在床侧设置有具有一对插入口的插入支承部,所述一对插入口 被上述支承棒体插入并对它们进行支承,其中,在本来的插入支承侧,从位于床的板侧的护 栏的一端部向外侧突出设置有第一引导棒,在其顶端形成有绕至板的外侧的钩状部,并且从 护栏的另一端部向外侧突出设置有第二引导棒,在其端部形成有朝着离开床的方向的钩状部。
发明效果
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在护栏的支承棒体之间和相对应的插入口之间的部位设有反向插入 防止单元,该反向插入防止单元具有设置在护栏的支承棒体之间的偏倚位置的凸部和与该凸 部相对应地设置在插入支承部的插入口之间的承接部、或者该反向插入防止单元具有设置在 插入支承部的插入口之间的偏倚位置的凸部和与该凸部相对应地设置在护栏的支承棒体之间 的承接部、或者该反向插入防止单元具有设置在护栏的支承棒体的某一个的外侧的凸部和与 该凸部相对应地设置在插入支承部的相对应的插入口的外侧的承接部,采用该反向插入防止 机构,在护栏朝着本来的插入支承侧时,由于凸部与承接部相对应,因此能够不受任何限制
7来进行插入支承。但是,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凸部与承接部不 对应,凸部阻碍了正常的插入,因此操作者能够识别出护栏为反向侧,这样能防止反向插入。
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将一对支承棒体的外周的截面形状作成相同直径的圆形,在支承棒 体的某一个以及相对应的插入口设置有反向插入防止单元,该反向插入防止单元具有形成于 支承棒体的外周的一部分的凸部和与该凸部相对应地形成于插入口的内周的一部分的凹部、 或者该反向插入防止单元具有形成于支承棒体的外周的一部分的凹部和与该凹部相对应地形 成于插入口的内周的一部分的凸部、或者该反向插入防止单元具有形成于支承棒体的外周的 一部分的凸部以及凹部和与该凸部以及凹部相对应地形成于插入口的内周的一部分的凹部以 及凸部、或者该反向插入防止单元具有形成得较短的一侧的支承棒体和插入支承长度与之相 对应地形成得较短的插入口,采用该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在护栏朝着本来的插入支承侧时, 设有反向插入防止单元的一侧的支承棒体与设有反向插入防止单元的插入口相对应,因此任 何一侧的支承棒体都能正常地插入对应的插入口,能够不受任何限制地进行插入支承。但是, 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设有反向插入防止单元的一侧的支承棒体 与设有反向插入防止单元的插入口不对应,至少一侧的支承棒体不能正常地插入插入口,因 此操作者能够识别出护栏为反向侧,这样能防止反向插入。
接着,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将一对支承棒体作成其外周截面形状不同的结构,与各个支 承棒体相对应地将插入支承部的各个插入口的内周的截面形状构成为相互不包含的不同形 状,采用该反向插入防止机构,仅在护栏朝着本来的插入支承侧时,各个支承棒体插入相对 应的插入口,因此能够不受任何限制地进行插入支承。但是,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 里外倒置的状态下,支承棒体与插入口的截面形状不匹配,而且也不包含,故阻碍了正常的 插入,因此操作者能够识别出护栏为反向侧,这样能防止反向插入。
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一对支承棒体的外周截面形状呈相同直径的圆形,在支承棒体中 的某一个和相对应的插入口上设置有反向插入防止单元,将形成于支承棒体的外周的一部分 的凹部和与该凹部相对应地形成于插入口的内周的一部分的凸部作为反向插入防止单元的要 素,或者将形成得较短的一侧的支承棒体和插入支承长度与之相对应地形成得较短的插入口 作为反向插入防止单元的要素,采用该反向插入防止机构,能够将这些支承棒体插入到在内 周的一部分未形成凸部的插入口、或者插入支承长度未縮短的插入口,但是不能将外周的一 部分未形成凹部的支承棒体插入到内周的一部分形成有凸部的插入口中,也不能将未形成得 较短的支承棒体正常地插入到插入支承长度形成得较短的插入口中。
因此,采用这样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能够将应用本发明的新型床用的更安全结构的护栏插入支承于旧型的床来使用,但是旧型的床用护栏不能使用于新型的床中,能够具有所谓 的后方互换性。
另一方面,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一对支承棒体的外周截面形状呈相同直径的圆形,且 在支承棒体中的某一个和相对应的插入口上设置有反向插入防止单元,将形成于支承棒体的 外周的一部分的凸部以及凹部和与该凸部以及凹部相对应地形成于插入口的内周的一部分的 凹部以及凸部作为反向插入防止单元的要素,或者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将一对支承棒体作成 其外周截面形状不同的结构,且与各个支承棒体相对应地将插入支承部的各个插入口的内周 的截面形状构成为相互不包含的不同形状,采用上述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应用本发明的新 型的床用护栏也不能插入支承于旧型的床中。因此,在该情况下,能够防止将旧型的床用护 栏使用于新型的床所导致的安全性的下降,同时能够使本发明的新型的护栏仅使用于本来设 想使用的新型的床,从而能够可靠地发挥本来的安全性。
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在本来的插入支承侧,从位于床的板侧的护栏的一端部向外侧突出 设置有第一引导棒,在其顶端形成有绕至板的外侧的钩状部,并且从护栏的另一端部向外侧 突出设置有第二引导棒,在其端部形成有朝着离开床的方向的钩状部。采用这样的反向插入 防止机构的话,在将护栏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位置或者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 状态下,第一引导棒的钩状部或者第二引导棒的钩状部变成阻碍,从而不能使支承棒体移动 至插入支承部的插入口,因此操作者能够识别出护栏为反向侧,这样能防止反向插入和支承 于别的位置。


图1是概略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图2是概略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一实施形态在使用前 的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是概略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一实施形态在使用状 态下的侧视图。
图4是概略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一实施形态在误操作 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5是显示未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时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显示未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时的错误使用状态的侧 视图。
图7是概略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二实施形态的主要部 分侧视图。
图8是概略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二实施形态在使用状 态下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9是概略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二实施形态在误操作 状态下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10是概略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三实施形态的主要 部分立体图。
图11是概略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三实施形态在使用 状态下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12是概略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四实施形态的主要 部分立体图。
图13是显示未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时的使用状态的主要 部分说明用截面图。
图14是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五实施形态的使用状态 的主要部分说明用截面图。
图15是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六实施形态的使用状态 的主要部分说明用截面图。
图16是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七实施形态的使用状态 的主要部分说明用截面图。
图17是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八实施形态的使用状态 的主要部分说明用侧视图。
图18是概略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九实施形态的主要 部分侧视图。
图19是概略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九实施形态在使用 状态下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20是概略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九实施形态在误操 作状态下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10图21是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十实施形态的护栏的立体图。
图22是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十实施形态的护栏的俯 视图。
图23是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十实施形态的护栏的侧 视图。
图24是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十实施形态的床的俯视图。
图25是显示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十实施形态之前的 状态的床的俯视图。
图26是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十实施形态在使用状态 下的床的俯视图。
图27是显示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十实施形态在误操作状 态下的床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l床
2基部框架
3底板支承框架
4底板
5床头板
6踏足板。
7h、 7f护栏
8a、 8b支承棒体
9附属品承接部(插入支承部)
10a、 10b插入口
ll下部横栈构件
12凸片
13插入口
14突起15阶梯部 16凸片 17切口部
17、 19、 22凸部
18、 20、 21凹部 23调整垫 24第一引导棒 25、 27钩状部 26第二引导棒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首先,图l-图4显示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一实施形态 的构成以及动作,而图5、图6是对比显示未应用本发明时的动作的说明图。
在图1-图4中,符号1为床,2为基部框架,3为能升降堆支承于基部框架2的底板支承 框架,4为被分割为多个部分且能起伏地支承于底板支承框架3的底板,5为床头板,6为踏 足板。
符号7h、 7f为分别支承于床l的床头板5侧、踏足板6侧的护栏,这些护栏7h、 7f的 下侧突出设置有一对支承棒体8a、 8b。符号9是支承于底板支承框架3的附属品承接部,在 这些附属品承接部9上,构成有设置有一对插入口 10a、 10b的插入支承部,所述一对插入口 10a、 10b被上述一对支承棒体8a、 8b插入而对它们进行支承。在这样的第一实施形态中,将 插入支承部构成为附属品承接部9,但是也可以如众所周知那样,设置在底板支承框架3自 身上。以下,将插入支承部和附属品承接部都用符号9来表示。
这些护栏7h、 7f其主体的形状相对于支承棒体8a、 8b呈非对称。艮卩,在实施形态中, 床头板5侧的护栏7h的主体配置为左右端都向各自侧的支承棒体8a、 8b的外侧突出,而左 端的突出长度比右端的突出长度短。而踏足板6侧的护栏7f的主体配置为右端向右侧的支承 棒体8b的外侧突出,但左侧位于左侧的支承棒体8a的右侧。'
这些护栏7h、 7f如图3或图5所示,在本来使用时这些板侧的端部与床头板5、踏足板 6接近,它们之间的间隙L2被设计得非常狭窄,而护栏7h、 7f间的间隙的尺寸由上述IEC标准来规定,例如被设计为469mm。
因此,考虑到在操作者弄错而里外倒置的状态下对这些护栏7h、 7f进行插入而使这些护 栏7h、 7f得到支承的情形的话,首先,对于床头板5侧的护栏7h,由于其里外倒置状态的左 端较大地向床头板5的外侧突出,因此操作者不会弄错里外。但是,对于踏足板6侧的护栏 7f ,里外倒置进行支承的状态为与床头板5侧的护栏7h的间隙Ll'变窄、同时与踏足板6 的间隙L2'变宽的状态,因此有可能将该状态不小心错误地当作本来的支承状态,在该支承 状态下,间隙L1,比安全的尺寸窄,且间隙L2,比安全的尺寸宽,具有变为例如60mm以上 318mm以下的危险性。
因此,在本发明的该实施形态中,如图l-图4所示,使凸片12从具有弄错里外可能性的 踏足板6侧的护栏7f的支承棒体8a、 8b之间的偏倚于左右侧的位置,此时,从护栏7f的下 部横栈构件ll的靠近右侧的支承棒体8b侧的部位向下方突出。而且,与该凸片12的位置相 对应地在插入支承部9的插入口 10a、 10b之间的靠近插入口 10b的部位设置能插入凸片12 的插入口13。于是,该凸片12相当于上述的凸部,插入口 13相当于上述的承接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如图l所示那样护栏7f朝着本来的插入支承侧时,支承棒体8a、 8b 与插入口10a、 10b相对应,同时凸片12与插入口 13相对应,因此能够不受任何限制,能如 图2所示那样将护栏7f的支承棒体8a、 8b插入插入支承部9的插入口 10a、 10b而对它们进 行支承。
但是,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凸片12与插入口 13不对应,凸片12与插入支承部9的上表面相抵接,从而阻碍了正常的插入,因此操作者 能够识别出护栏7f里外侧倒置,这样能防止反向插入。
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是对踏足板6侧的护栏7f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能够将第一 实施形态应用于床头板5侧的护栏7h。又,护栏7f的主体的构成也可以不是附图所示的格子 框架形状,可以由板状或者两者的结合来构成。
接下来,图7-图9显示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二实施形 态的构成以及动作。
在第二实施形态中,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护栏7h的主体配置为右端向右侧的支承棒体 8b的外侧突出,而左端位于左侧的支承棒体8a的右侧,而且将设置有一对插入口 10a、 10b 的插入支承部9构成为附属品承接部,该一对插入口 10a、 10b被支承棒体8a、 8b插入而对 它们进行支承。这样,对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构成要素相对应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在该第二实施形态中,在插入支承部9的插入口 10a、 10b之间的偏倚位置,即靠近10b
13的上表面设置突起14,并在护栏7f的下部横栈构件11设置阶梯部15。下部横栈构件11的 阶梯部15的图中右侧作成凹向上方这样的形状。于是,设置于插入支承部9的突起14相当 于上述的凸部,由阶梯部15凹入的下部横栈构件11的部位相当于上述的承接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如图7所示那样护栏7f朝着本来的插入支承侧时,支承棒体8a、 8b 与插入口 10a、 10b相对应,同时插入支承部9的突起14与下部横栈构件11的由阶梯部15 凹入的部位相对应,因此能够不受任何限制,能如图8所示那样将护栏7f的支承棒体8a、 8b 插入插入支承部9的插入口 10a、 10b而对它们进行支承。
但是,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突起14与下部横 栈构件11的凹入部位不对应,突起14与护栏7f的下部横栈构件11相抵接,从而阻碍了正 常的插入,因此操作者能够识别出护栏7f里外侧倒置,这样能防止反向插入。
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形态是对踏足板6侧的护栏7f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能够与第一 实施形态一样将第二实施形态应用于床头板5侧的护栏7h。又,护栏7f的主体的构成也可以 不是附图所示的格子框架形状,可以由板状或者两者的结合来构成。承接部除了构成为由阶 梯部15凹入的下部横栈构件11的部位以外,还能够构成为仅将与突起14相对应的部位作成 凹部。
接下来,图10-图11显示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三实施 形态的构成以及动作。
在第三实施形态中,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护栏7f的主体配置为右端向右侧的支承棒体 8b的外侧突出,而左端位于左侧的支承棒体8a的右侧,而且将设置有一对插入口 10a、 10b 的插入支承部9构成为附属品承接部,该一对插入口 10a、 10b被支承棒体8a、 8b插入而对 它们进行支承。这样,对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构成要素相对应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在第三实施形态中,在图中左侧的支承棒体8a的外侧设置有使顶端垂下的钩状的凸片 16,与该凸片16相对应地将插入支承部9的左端侧切除而构成切口部17。于是,凸片16相 当于上述的凸部,插入支承部9的左端侧的切口部17相当于上述的承接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如图10所示那样护栏7f朝着本来的插入支承侧时,支承棒体8a、 8b与插入口 10a、 10b相对应,同时突出设置于支承棒体8a的外侧的凸片16与插入支承部9 的切口部17的外侧相对应,因此护栏7f能够不受任何限制,'能如图11所示那样将护栏7f 的支承棒体8a、 8b插入插入支承部9的插入口 10a、 10b而对它们进行支承。
但是,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省略了其图示,突出设置于支 承棒体8a的外侧的凸片16与插入支承部9的图中右侧的上表面部位不对应,因此凸片16与插入支承部9的上表面相抵接,从而阻碍了正常的插入,因此操作者能够识别出护栏7f里外 侧倒置,这样能防止反向插入。
以上说明的第三实施形态也是对踏足板6侧的护栏7f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能够与第 一实施形态一样将第三实施形态应用于床头板5侧的护栏7h。又,护栏7f的主体的构成也可 以不是附图所示的格子框架形状,可以由板状或者两者的结合来构成。
接下来,图12显示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四实施形态的 构成。
在第四实施形态中,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护栏7f的主体配置为右端向右侧的支承棒体 8b的外侧突出,而左端位于左侧的支承棒体8a的右侧,而且将设置有一对插入口 10a、 10b 的插入支承部9构成为附属品承接部,该一对插入口 10a、 10b被支承棒体8a、 8b插入而对 它们进行支承。这样,对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构成要素相对应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由于一对支承棒体8a、 8b其外周截面形状为相同直径的圆形,因此如图13所示,支承 棒体8a、 8b自身能够插入支承于插入口 10a、 10b中的任一个。因此,在第四实施形态中, 在某一侧,此时在图中右侧的支承棒体8b的外周的一部分设置凸部18,并与该凸部18相对 应地在插入支承部9的插入口 10b的内周的一部分设置有凹部19。于是,这些凸部18和凹 部19构成上述反向插入防止单元。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如图12所示那样护栏7f朝着本来的插入支承侧时,支承棒体8a、 8b与插入口10a、 10b相对应,同时设置于支承棒体8b的外侧的凸部18与设置于插入口 10b 的凹部19相对应,因此护栏7f能够不受任何限制,能将这些支承棒体8a、 8b插入插入支承 部9的插入口 10a、 10b而对它们进行支承。
但是,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省略了其图示,在外周的一部 分设置有凸部18的支承棒体8b与未设置凹部19的插入口 10a对应,因此凸部18与插入口 10a的上表面相抵接,从而阻碍了正常的插入,因此操作者能够识别出护栏7f里外侧倒置, 这样能防止反向插入。
以上说明的第四实施形态也是对踏足板6侧的护栏7f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能够与第 一实施形态相同地将第四实施形态应用于床头板5侧的护栏7h。又,护栏7f的主体的构成也 可以不是附图所示的格子框架形状,可以由板状或者两者的结合来构成。
接下来,图14显示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五实施形态的 构成以及动作,在图14中,仅示意性地显示一对支承棒体8a、 8b和设置有插入口 10a、 10b 的插入支承部9。
15在第五实施形态中,支承棒体8a其外周的截面形状呈圆形,与之相对应地将插入口 10a 的内周截面形状作成圆形,而另一侧的支承棒体8b其截面形状为基本上与支承棒体8a相同 直径的圆形,但将外周的一部分平面状地切除形成凹部20,对之相对应,插入口10b的内周 的一部分形成有从圆周上的位置向半径方向突出为平面状的凸部19。
采用该结构,在护栏朝着本来的插入支承侧时,如图14所示,支承棒体8a、 8b与插入 口 10a、 10b相对应,因此即便支承棒体8b上形成有凹部20且插入口 10b上形成有凸部19, 也能够不受任何限制,能将支承棒体8a、 8b插入插入支承部9的插入口 10a、 10b从而对护 栏进行支承。
但是,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省略了其图示,未形成有凹部 20的支承棒体8a与形成有凸部19的插入口 10b对应,阻碍了支承棒体8a正常地插入插入口 10b,因此操作者能够识别出护栏7f里外侧倒置,这样能防止反向插入。
接下来,图15显示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六实施形态的 构成以及动作,在图15中,与图14相同地,仅示意性地显示一对支承棒体8a、 8b和设置有 插入口 10a、 10b的插入支承部9。
该第六实施形态与第五实施形态相比,形成于支承棒体8b的凹部20和形成于插入口 10b 的凸部19的形状不同,只是将它们的形状作成截面三角形状,,其他都相同,其动作是显而 易见的,故省略了动作的说明。这样,凹部20与凸部19的形状是合适的。
在以上的第五实施形态和第六实施形态中,如上所述,未形成有凹部20的支承棒体8a 无法插入到形成有凸部19的插入口 10b中,相反,能够将形成有凹部20的支承棒体8b插入 未形成有凸部19的插入口 10a中。
因此,能够将应用本发明的新型床用的更安全结构的护栏插入支承于旧型的床来使用, 但是旧型的床用护栏不能使用于新型的床中,能够具有所谓的后方互换性。
接下来,图16显示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七实施形态的 构成以及动作,在图16中,与图14相同,仅示意性地显示一对支承棒体8a、 8b和设置有插 入口 10a、 10b的插入支承部9。
在该第七实施形态中, 一对支承棒体8a、 8b作成外周的截面形状不同的结构,此时,对 应于各个支承棒体8a、 8b将插入支承部9的插入口 10a、 10b各自内周的截面形状构成为相 互不包含的不同形状。即,该实施形态中,具体来说,支承棒体8b其外周的截面形状是将比 支承棒体8a的外径大的圆形的一部分平面状地切除而形成凹部20,与之相对应,插入口 10b 的内周的一部分从比插入口 10a的内径大的内径圆周上的位置向半径方向突出为平面状而形成凸部19,由此,与一对支承棒体8a、 8b的不同截面形状相对应地将插入支承部9的插入 口10a、 10b各自内周的截面形状构成为相互不包含的不同形状。
对于这样的结构,如果是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则如图16所示,能够顺利地将一对 支承棒体8a、 8b分别插入至相对应的插入口 10a、 10b中从而对护栏进行支承,但是在与本 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省略了其图示, 一对支承棒体8a、 8b中的任何一 个都无法插入到相反侧的插入口 10b、 10a中,因此操作者能够识别出护栏里外侧倒置,这样 能防止反向插入。
接下来,图17显示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八实施形态的 构成以及动作,在图17中,与图16相同,仅示意性地显示一对支承棒体8a、 8b和设置有插 入口 10a、 10b的插入支承部9。
在该第八实施形态中,在一侧的支承棒体8b的外周的一部分上,在与第六实施形态相同 地形成有凹部20的同时,还形成有凸部22,与这些凹部20以及凸部22相对应,在插入口 10b内周的一部分上与第六实施形态相同地形成有凸部19,同时还形成有凹部21。
对于该第八实施形态,如果是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则如图17所示,能够顺利地将 一对支承棒体8a、 8b分别插入至相对应的插入口 10a、 10b中从而对护栏进行支承,但是在 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省略了其图示, 一对支承棒体8a、 8b中的任 何一个都无法插入到相反侧的插入口 10b、 10a中,因此操作着能够识别出护栏里外侧倒置, 这样能防止反向插入。
在以上的第七实施形态和第八实施形态中,如上所述,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 外倒置的状态下,不能将支承棒体8b插入到相反侧的插入口 10a中,也不能将支承棒体8a 插入到相反侧的插入口 10b中。因此,能如上所述防止反向插入是理所当然的,能够防止将 旧型的床用护栏使用于新型的床所导致的安全性的下降,同时能够使得本发明的新型的护栏 仅使用于本来设想使用的新型的床,从而能够可靠地发挥本来的安全性。
接下来,图18-图20显示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九实施 形态的构成以及动作。
在第九实施形态中,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护栏7h的主体配置为右端向右侧的支承棒体 8b的外侧突出,而左端位于左侧的支承棒体8a的右侧,而且将设置有一对插入口 10a、 10b 的插入支承部9构成为附属品承接部,该一对插入口 10a、 10>被支承棒体8&、 8b插入而对 它们进行支承。这样,对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构成要素相对应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即,在该第九实施形态中, 一侧的支承棒体8a形成得比另一侧的支承棒体8b短,相对于该短的支承棒体8b,插入口 10a通过插入调整垫23将其插入支撑长度形成得较短。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如图18所示那样护栏7f朝着本来的插入支承侧时,如图19所示,
能够将支承棒体8a、 8b正常地插入插入口 10a、 10b中,这样就能够进行护栏7f的正常支承。 但是,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如图20所示,长度未形成得较
短的支承棒体8b与由于调整垫23而縮短插入支承长度的插入口 10a相对应,因此支承棒体
8b被调整垫23堵住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插入。因此操作者能够识别出护栏7f里外侧倒置,这
样能防止反向插入。
以上说明的第九实施形态是对踏足板6侧的护栏7f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能够与第一 实施形态一样将第九实施形态应用于床头板5侧的护栏7h。又,护栏7f的主体的构成也可以 不是附图所示的格子框架形状,可以由板状或者两者的结合来构成。又,插入口 10a由于与 较短形成的支承棒体8a对应地将插入支承长度縮短即可,因此可以不使用调整垫23,而预 先将插入口 10a形成的较浅。
接下来,图21-图27显示应用本发明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的第十实施 形态的构成以及动作。
在该第十实施形态中,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护栏7h的主体配置为右端向右侧的支承棒 体8b的外侧突出,而左端位于左侧的支承棒体8a的右侧,而且将设置有一对插入口 10a、 10b 的插入支承部9构成为附属品承接部,该一对插入口10a、 10b被支承棒体8a、 8b插入而对 它们进行支承。这样,对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构成要素相对应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在该第十实施形态中,在本来的插入支撑侧,从位于床1的板即床头板5或踏足板6侧 的护栏(7h、 7f)的一端部向外侧突出设置有第一引导棒24,在其顶端形成有绕至板5、 6 外侧的钩状部25,并且从护栏7的另一端部向外侧突出设置有第二引导棒26,在其端部形成 有朝着离开床l的方向的钩状部27。另外,在该实施形态中,第二引导棒26兼用作下部横 栈部件ll。
如图25所示,在该实施形态下,为了使得护栏7与床1的床头板5侧的两侧以及踏足板 6侧的两侧相对应,形成了上述钩状部25、 27的突出方向相反的2种类型的护栏。即,在图 25中,配置于对角线上的护栏7构成为相同类型。
以上的结构中,各个护栏7在朝着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状态下,如图26所示,都能够顺 利地将一对支承棒体8a、 8b插入至相对应的插入支承部9的插入口 10a、 10b中来对它们进 行支承,但是如图27中的两点划线u所示那样,如果在与本来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将护 栏7插入对应的插入支承部9的话,突出设置于第二引导棒26的钩状部27被底板支承框架3挡住,因此支承棒体8a、 8b完全不能插入到插入口 10a、 10b中。
更进一步的,如图26的两点划线v、 w所示,即使要以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相同的朝向、 或者里外倒置地插入图中不是右下侧本来的插入支承部9的左下侧的插入支承部9中,突出 设置于第一引导棒24的钩状部25和突出设置于第二引导棒26的钩状部27被底板支承框架 3挡住,因此支承棒体8a、 8b完全不能插入到插入口 10a、 10b中。
因此,操作者能够由此识别出护栏是反向侧,这样能防止,反向插入和支承于其他位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由于本发明如上所述那样,因此使得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插 入支承护栏的操作在结构上不可能实现,因此操作者不用特别注意就能够始终在本来的插入 支承侧使用护栏。这样,使得在护栏与板之间、左右并列插入支承的一对护栏之间不产生具 有夹住身体的危险性的间隙的目的能有以简单的结构来实现,而不需要特别的机构,因此不 会降低插入式护栏的好用程度等,由此能够提供一种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大的插入式护栏的反 向插入防止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构成为,在护栏的下侧突出设置有一对支承棒体,并在床侧设置有具有一对插入口的插入支承部,所述一对插入口被所述支承棒体插入而对它们进行支承,所述一对支承棒体的外周的截面形状作成相同直径的圆形,其特征在于,在护栏的支承棒体之间以及相对应的插入口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反向插入防止单元。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反向插 入防止单元包括设置于护栏的支承棒体之间的偏倚位置的凸部、和与该凸部相对应地设置在 插入支承部的插入口之间的承接部。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反向插 入防止单元包括设置于插入支承部的插入口之间的偏倚位置的凸部、和与该凸部相对应地设 置在护栏的支承棒体之间的承接部。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反向插 入防止单元包括设置在护栏的支承棒体中的某一个的外侧的凸部、和与该凸部相对应地设置 在插入支承部的相对应的插入口外侧的承接部。
5. 如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特征 在于,承接部由凹部构成。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承接部 由阶梯部构成。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承接部 由插入支承部的端部的切口部构成。
8. —种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构成为,在护栏的下侧突出设置有一对支承棒体,并在床侧设置有具有一对插入口的插入支承部,所述一对插入口被所述支承 棒体插入而对它们进行支承,所述一对支承棒体的外周的截面形状作成相同直径的圆形,其 特征在于,在支承棒体的某一个以及相对应的插入口设置有反向插入防止单元。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反向插 入防止单元包括形成于支承棒体的外周的一部分的凸部、和与该凸部相对应地形成于插入口 的内周的一部分的凹部。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反向 插入防止单元包括形成于支承棒体的外周的一部分的凹部、和与该凹部相对应地形成于插入 口的内周的一部分的凸部。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反向 插入防止单元包括形成于支承棒体的外周的一部分的凸部以及凹部、和与该凸部以及凹部相 对应地形成于插入口的内周的一部分的凹部以及凸部。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反向 插入防止单元包括形成得较短的一侧的支承棒体、和插入支承长度与之相对应地形成得较短 的插入口。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 将调整垫插入插入口中来形成较短的插入支承长度。
14. 一种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构成为,在护栏的下侧突出设置 有一对支承棒体,并在床侧设置有具有一对插入口的插入支承部,所述一对插入口被所述支 承棒体插入而对它们进行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支承棒体作成外周的截面形状不同的 结构,与各个支承棒体相对应地将插入支承部的各个插入口的内周的截面形状构成为相互不 包含的不同形状。
15. —种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构成为,在护栏的下侧突出设置有一对支承棒体,并在床侧设置有具有一对插入口的插入支承部,所述一对插入口被所述支 承棒体插入而对它们进行支承,其特征在于,在本来的插入支承侧,从位于床的板侧的护栏 的一端部向外侧横向突出设置有第一引导棒,在其顶端形成有绕至板的外侧的钩状部,并且 从护栏的另一端向外侧横向突出设置有第二引导棒,在其端部形成有朝着离开床的方向的钩 状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床的插入式护栏装置的反向插入防止机构,其构成为,在护栏(7)的下侧突出设置有一对支承棒体(8),并在床(1)侧设置有具有一对插入口(10)的插入支承部(9),所述一对插入口(10)被所述支承棒体(8)插入而对它们进行支承,一对支承棒体的外周的截面形状作成相同直径的圆形,在护栏的支承棒体之间以及相对应的插入口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反向插入防止单元(12、13)。使得在与本来的插入支承侧的朝向里外倒置的状态下插入支承护栏的操作在结构上变为不可能,从而避免在护栏和板之间、左右并列插入的一对护栏之间产生具有夹住身体的危险性的间隙。
文档编号A61G7/05GK101675909SQ20091016505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8日
发明者上条启子, 奥俊介, 岛田龙也, 板坂伸次郎 申请人:八乐梦医用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