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药液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536阅读:15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蓝根药液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的制备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板蓝根药液 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板蓝根药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是最常用的抗感冒 中成药之一,是由单味板蓝根制成的中成药制剂。在传统的板蓝根药 液的制备过程中,板蓝根的提取分离和浓缩采用的是水提醇沉+蒸发
浓缩的工艺路线,具体如下
板蓝根提取液—蒸发浓缩—醇沉—回收乙醇—蒸发浓缩流膏。
该工艺路线尽管是许多中成药生产的法定工艺路线,但是合法而 不合理。问题主要在于,该工艺所用的醇沉分离精制方法针对性差, 分离精度不高,容易导致板蓝根中一些有效成分的流失。此外,该工 艺还存在工艺步骤多、生产周期长,蒸发浓缩回收乙醇等步骤还需要 消耗大量的乙醇和热能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蓝根药液的制备工艺, 釆用膜分离技术,达到板蓝根分离精度高,生产周期短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板蓝根药液的 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取板蓝根饮片进行水提法处理,得到板蓝根水提物;
(2) 板蓝根水提物在压力为0.05 0.1MPa,通过孔径为100nm~ 50nm的无4几陶瓷膜;
(3) 再在压力为0.05-0.15MPa下,通过截留分子量3000- 1500 的有机膜,得到板蓝根药液。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无坤几陶瓷膜的孔径为50nm。
3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有机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0。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温度为62°C ~ 80°C。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温度为40°C ~45°C。
进一步,该制备工艺还包括浓缩过程,所述浓缩过程为在0.05 ~ 0.15MPa压力下,将板蓝根药液通过截留分子量为150 ~ 50的有机膜。
进一步,所述有机膜截留分子量为100。
进一步,所述浓缩过程的温度为55°C ~ 60°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选择出了 50nm的无机陶瓷膜、截留分 子量2000的有机膜和截留分子量100的有机膜的膜组合工艺,有效地 实行了板蓝根提取液的分离和浓缩,中试检验运行效果稳定,产品质 量合乎要求并优于传统工艺。
该工艺的优点在于该制备工艺能在低温运行,生产周期短,能 耗低,分离效率和精度高,环境污染小,产品质量趋好。经初步测算, 处理每吨板蓝根药材可节约蒸汽约3.42吨,节约酒精0.35吨。


图1是G2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图2是GM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图3是R02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
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本发明根据板蓝根水提取液中化学成分的特点,使用两级超滤膜
除杂加一级反渗透膜浓缩的膜分离工艺路线
板蓝根提取液— 一级膜除杂—二级膜除杂膜浓缩~>板
蓝根药液。具体制备工艺过程如下所述
一种板蓝根药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l)取板蓝根饮片进行水提法处理,得到板蓝根水提物; (2W反蓝才艮水^是物在压力为0.05 0.1MPa,通过孔径为100nm~
50nm的无机陶瓷膜;(3) 再在压力为0.05 ~ 0.15MPa下,通过截留分子量3000 ~ 1500的 有机膜;
(4) 在0.05 ~ 0.15MPa压力下,将才反蓝才艮药液通过截留分子量为 150~50的有机膜,得到板蓝根药液。
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试药
腺香(中国药品生物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批号200201 );乙 腈(色谱纯,Fisher公司),曱醇(分析纯,上海振兴化工一厂),乙 醇(分析纯);次氯酸钠、氢氧化钠、多聚磷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等均为化学纯;板蓝根水提液(通过常规方法自提,过200目筛)。
1.2实验设备
膜分离中式设备l台,G!膜(孔径100nm的无机陶瓷膜),G2膜 (孔径50nm的无机陶瓷膜),G3膜(孔径80nm的无机陶瓷膜);
GM膜(截留分子量2000的有机膜),GH膜(截留分子量1500 的有机膜),GN膜(截留分子量3000的有机膜),GY膜(截留分子 量2500的有机膜);
RO,膜(截留分子量150的有机膜),R02膜(截留分子量100的 有机膜),RO3膜(截留分子量50的有机膜)。均由武汉工业大学膜技
术研究所提供。 1.3分析方法
1.3.1固形物用干燥失重测定法,见中国药典[S].—部.2005;附录 47中所述;
1.3.2氨基酸检查用茚三酮比色法;
1.3.3蛋白质检查 供试板蓝根药液2ml,置25ml试管中,加入 60%乙醇20ml,振摇5分钟,静置30分钟后观察絮状沉淀的量;
1.3.4腺苷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AgilentllOO高效液相色 谱仪,色谱柱hypersil ODS(4.6mm x 250mm 5jiim);流动相乙腈-7^(6:94); 4全测》皮长260nm;;危速1.0mm/min; 4主温30°C;进 样量10|iL。
2、结果与讨论
2.1工艺路线根据板蓝根水提取液中化学成分的特点,并结合膜 除杂预试的情况,为防止膜通量衰减过快,我们设计了用两级超滤膜 除杂+—级反渗透膜浓缩的膜分离工艺路线,具体如下
板蓝根提取液— 一级膜除杂—二级膜除杂—膜浓缩—板 蓝才艮药液
2.2 —级除杂膜的优选选用板蓝根首次提取液上膜实验,考察不 同规格膜的通量、通量衰减速度、固形物去除率、膜清洗难易程度, 结果如下表1:
表1 一级除杂膜优选实验结果
膜代膜 通 L/(m2*h)量膜通量衰减速 度固形物去除率(%)清洗难 度,'曰 /JUL 度
112.5极快3.2易62 °C
G2212.5适中17.2适当71°C
G3162.5较慢20.0难80°C
注膜通量为O.lMPa压力、温度62-8(TC间,上膜l小时以内所 测值。
由表l可知,G!膜的通量偏小,且通量衰减快,除杂铝较少,不
适合用。G2和G3膜通量大,运行稳定,且G2膜的通量衰减慢,清洗 效果良好,因此,一级除杂膜优选用G2膜。
2.3 二级除杂膜的优选用板蓝根首次提取液过G2膜的膜后药液 上膜实验,考察不同规格膜的通量、通量衰减速度、固形物去除率、 膜清洗难易程度、膜后药液的鉴别反应、腺苷含量,结果如下表2:
表2 二级除杂膜优选结果
膜 代 号膜通量 L/(m2*h)膜通量 衰减速 度固形物 去除率 (%)膜 难 度清洗 易程氨 酸 应基 反蛋白 反应腺苷损 失率 (%)温度
GM25.9适中26.8可++5.842 °C
GH9.7适中77.1可+-25.340 °C
GN 30.5 适中 15.3 可 + + 4.3 45 °CGY 28.6 适中 19.2 可_+ + 4.8_43 。C
注膜通量为0.15MPa压力、温度40-45。C间,上膜1.5小时以内 所测值。
由表2可知,GH膜的固形物去除率很高,达77.1%,但腺苷损失 也较多;GN膜和GY膜的除杂率不高,而GM膜的除杂能力适中, 且腺香损失率较小,产品质量按照板蓝根颗粒质量标准评估仍在可接 受范围,因此,仍选择GM膜滤液作为二级除杂膜。
2.4浓缩膜的优选用RO膜对经Gi及GM膜处理过的板蓝根药 液进行浓缩,考察不同规格膜的通量、通量衰减速度、固形物截留率、 膜清洗难易程度、膜后水液的颜色、气味、鉴别反应、腺苷损失率, 结果如下表3:
表3浓缩膜优选结果
近无色,微
RO! 20.8 适中97.6 可 弱板蓝根+ - 4.7
气味
无色,微弱
R02 13.6 适中99.7 可 板蓝根气- - 0.8

无色,微弱
R03 10.3 适中99.9 难 *反蓝才艮气- - 9.8 _^_
注膜通量为O.lMPa压力、温度40-56。C间,上膜1.5小时以内
所测^直。
由表3可知,ROJ莫用于膜除杂后的板蓝根药液的浓缩,其膜后 水液略带颜色,且有一定的氨基酸和腺苦损失,R03膜的腺苦损失较 为严重;而R02除水效果良好,膜后的水液腺苷含量极低,同时不含 氨基酸,因此选作浓缩用膜。
2.5 #斤旧工艺对比
传统的工艺路线为板蓝根提取液~^蒸发浓缩~>醇沉~>回收乙
腺苷损 失率 (%)
膜通量 L/(m2*h)
阳^仏膜清洗膜后水液 固形物截论且p AA柘A *
膜代号
通衰速
膜量减度


蛋反
基反
氨酸应醇—蒸发浓缩—板蓝根药液。
取49KG板蓝根净药材,按板蓝根颗粒传统工艺提取,提取液按
照2 : 8的比例分成两份,量少的一份供按传统工艺制成流膏,量多的
一份则按照G2-GM-R02路线上膜处理并制成流膏,观察板蓝#4是取液 膜分离工艺运行情况,并比较两种工艺产品收率及质量。结果如表4、 图1-3、表5:
表4 板蓝根提取液膜分离工艺中试运行条件及结果
考察项目。2膜GM膜R。2膜
运行压力(MPa)0.05-0.10.05-0.150.05-0.15
料液温度(。C )60-8040-4555-60
上料量(kg)266.5228.5207
出料量(kg)228.8214.2158.4
滤液收率(%)85.993.776.5
连续运行时间(min)385195340
平均通量(L/(m2*h))17326.111.2
固形物去除率或截留率21.214.899.1
(%)
累计固形物去除率(%)21.232.833.5
次氯酸钠与氢多聚裤酸钠+十多聚磷酸钠+十
膜清洗剂配方氧化钠的混合 液二烷基苯磺酸钠 +£0了八钠盐二烷基苯磺酸 钠+EDTA钠盐
膜通量恢复情况接近用前水平接近用前水平接近用前水平
表5 板蓝根提取液膜分离工艺与传统工艺中试产品质量情况
考察指标膜分离工艺传统工艺相对差%
流膏外观棕褐色粘稠液体棕褐色粘稠'液体/
流膏水分(°/。)85.445.189.4
流膏收率(%)128.426.9377.3
折合含水分45%的流34.1326.8527.1
膏收率(%)固形物去除率(%)33.544.1-24.0
腺苷含量(mg/g)0.9170.8962.3
氨基酸鉴别反应++/
蛋白质检查+-/
流膏溶化性合格合格
从表4及图1、图2、图3可以看出,G2+GM组合膜工艺可以有 效去除板蓝根水提取液的微粒及可溶性大分子杂质,且膜通量变化平
8台期均较长,从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看,G2和GM膜均能够连续运 行6小时以上。选用R02膜能对经G2+GM组合膜处理过的板蓝根提 取液进行有效地浓缩,除水率高达76.5%,膜通量衰减较快,但也能 够维持6小时以上连续运行。选用次氯酸钠与氩氧化钠的混合液对清 洗G2膜,选用多聚磷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EDTA钠盐的复合清 洗剂清洗GM和R02膜,均能收到良好的清洗效果,可使膜的通量得 到有效恢复。
从表5的结果可知,与传统的醇沉+蒸发工艺相比,所选膜分离 工艺固形物去除率低24%,流膏收率高27.1%,腺苷含量高2.3%。这 可能是有一部分分子量在100至2000的低分子量成分在醇沉过程中被 去除,而在膜分离过程中却得以保留的结果。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中 药有效成分分子量在2000以下,而无效成分如淀粉、蛋白质、纤维素 等分子量在5万以上。因此,完整保留分子量2000以下的成分,有利 于板蓝根的药效提高。
另外,从表5还可看出,膜浓缩所制得的流膏量较大,含水分较 多,如果采用湿法制粒,仍需要进一步浓缩。至于膜分离工艺所得流 膏检查可见轻微蛋白质反应,则与膜分离过程中可能有少量低分子蛋 白或者多肽通过有关,其对于板蓝根颗粒质量的影响按照2005版《中 国药典》标准判定则可以忽略不计。
3、结论
3.1优选的G2+GM+R02膜分离工艺可以对板蓝根提取液进行有 效的分离和浓缩,该工艺制备的板蓝根流膏内在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并在一定意义上优于醇沉+蒸发工艺所得流膏。
3.2在对板蓝才艮药液进4亍中试处理过程中,G2、 GM和R02膜件 均可以实现连续多小时的运行,且选用合适的清洗剂可以使其通量得 到有效恢复,表明G2+GM+R02膜分离工艺在技术上已经具备用于板 蓝根颗粒工业化生产的条件。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板蓝根药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板蓝根饮片进行水提法处理,得到板蓝根水提物;(2)板蓝根水提物在压力为0.05~0.1MPa,通过孔径为100nm~50nm的无机陶瓷膜;(3)再在压力为0.05~0.15MPa下,通过截留分子量3000~1500的有机膜,得到板蓝根药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蓝根药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的无机陶资膜的孔径为50n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蓝根药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的有机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0。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蓝根药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2)中的温度为62°C ~ 80°C。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蓝根药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3)中的温度为40°C ~45°C。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蓝根药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该制备工艺还包括浓缩过程,所述浓缩过程为在0.05 ~ 0.15MPa压 力下,将板蓝根药液通过截留分子量为150 50的有机膜。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蓝根药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膜截留分子量为100。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板蓝根药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 于所述浓缩过程的温度为55°C ~60°C。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蓝根药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板蓝根饮片进行水提法处理,得到板蓝根水提物;(2)板蓝根水提物在压力为0.05~0.1MPa,通过孔径为100nm~50nm的无机陶瓷膜;(3)再在压力为0.05~0.15MPa下,通过截留分子量3000~1500的有机膜,得到板蓝根药液。本发明制备工艺能在低温运行,生产周期短,能耗低,分离效率和精度高,环境污染小,产品质量趋好。经初步测算,处理每吨板蓝根药材可节约蒸汽约3.42吨,节约酒精0.35吨。
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618053SQ20091016485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1日
发明者张传平, 戴碧鑫, 李楚源, 琳 黄 申请人: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