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67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包装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输液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粉液双室的输液袋,这种输液袋是在同一袋体上制作有粉剂 室和液剂室,粉剂室用于存放固体药粉,而液剂室用于存放液体药液。粉剂室与液剂室在袋 体上处于相邻的位置,两者之间采用可剥离的虚焊结构。使用时,只需要拉开虚焊结构,使 粉剂室和液剂室相连通,将固体药粉和液体药液混合,摇勻后即可使用。这种输液袋具有配 药方便,快捷,能够避免配错药,并能减少医药包装废弃物等优点。但是,上述输液袋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粉剂室和液剂室相邻,两者之间采用虚 焊结构,在输液袋运输或存放过程中,液剂室容易受到挤压,从而使虚焊结构发生漏液,固 体药粉和液体药液相混合,使药物产生变质,导致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液袋,它能够确保输液袋受挤压时不会因虚焊结构漏液而使药 物产生变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袋,包括外药剂室和位于所述外药剂室内部的至少一个内药剂室,其中,所述外药剂室存放有液体药物溶剂,所述外药剂室上设置有输液口 ;所述内药剂室存放有液体或固体药物,并且所述内药剂室均具有可剥离虚焊结构 的封口。本发明提供的输液袋,包括外药剂室和位于外药剂室内部的内药剂室,外药剂室 上设置有输液口,内药剂室具有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应用时,隔着外药剂室将内药剂 室的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撕开,从而使外药剂室中的药物溶剂与内药剂室中的药物相混 合,混合均勻后即可将药物通过外药剂室上的输液口输出使用。本发明中,由于可剥离虚焊 结构的封口位于外药剂室的内部,因此,当外药剂室受到外力挤压时,外药剂室中的液体药 剂不会对内药剂室的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产生挤压,从而本发明能够确保输液袋受挤压 时不会因虚焊结构漏液而使药物产生变质或失效。


图1为本发明输液袋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输液袋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对图1所示输液袋改进后的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输液袋受挤压时易因虚焊结构漏液而使药物产生变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液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输液袋,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外药剂室1和位于外药剂室1内部的 两个内药剂室2和3,其中,外药剂室1存放有液体药物溶剂,外药剂室1上设置有输液口 4 ;内药剂室2和3存放有液体或固体药物,并且内药剂室2和3均具有可剥离虚焊 结构的封口,该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分别为21和31。本发明的输液袋,包括外药剂室1和位于外药剂室1内部的内药剂室2和3,外药 剂室1上设置有输液口 4,内药剂室2和3具有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 21和31。应用时, 隔着外药剂室1将内药剂室2和3的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 21和31撕开,从而使外药剂 室1中的药物溶剂与内药剂室2和3中的药物相混合,混合均勻后即可将药剂通过外药剂 室1上的输液口 4输出使用。本发明中,由于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 21和31位于外药剂室1的内部,因此,当 外药剂室1受到外力挤压时,外药剂室1中的液体药剂不会对内药剂室2和3的可剥离虚 焊结构的封口 21和31产生挤压,从而本发明能够确保输液袋受挤压时不会因虚焊结构漏 液而使药物产生变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以内药剂室数量为两个为例进行介绍的,但是内药剂室的数 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大于两个的其它数值,均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为了方便内药剂室2和3的加工制作,优选的,本发明中的内药剂室均由第一表面 和第二表面对合而成,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对合处。具体来 说,如图2所示,内药剂室2是由第一表面22和第二表面23对合而成,可剥离虚焊结构的 封口 21位于第一表面22和第二表面23的对合处;内药剂室3是由第一表面32和第二表 面33对合而成,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 31位于第一表面32和第二表面33的对合处。图 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明的对合处均是在内药剂室的四周,对合处还可以仅在 内药剂室的一边上,均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外药剂室1中的药物溶剂与内药剂室2和3中的药 物混合,是隔着外药剂室1将内药剂室2和3的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 21和31撕开的,因 此,为了方便药物的混合,内药剂室可以采用如下三种结构第一种结构方式内药剂室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具有粗糙外表面。图2所示的内药剂室2即为该种结构。这样,即使隔着外药剂室1,也能够方便、 牢固的捏住内药剂室2的两个表面,从而便于将内药剂室2的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 21撕 开。第二种结构方式内药剂室的第一表面固定在外药剂室上,第二表面具有粗糙外 表面。该方式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内药剂室3。此时,只需要隔着外药剂室捏住内药剂室的一个表面(即第二表面),即可方便的 将内药剂室的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撕开。第三种结构方式是第一表面固定在外药剂室上,输液袋还包括至少一个拉带,拉 带的数量与内药剂室的数量相同,其中,拉带的一端分别位于每个内药剂室的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处,固定在每个内药 剂室的第二表面上;
拉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外药剂室上。该种结构方式下,只要合理设计拉带的长度及位置,即可通过拉动拉带来拉开每 个内药剂室的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从而使用更加方便、简捷。该种结构方式,可以参照图2中内药剂室3,拉带34的一端位于内药剂室3的可剥 离虚焊结构的封口 31处,固定在内药剂室3的第二表面33上;拉带34的另一端固定在外 药剂室1上。通过拉动拉带34,即可轻松地将内药剂室3的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 31拉 开。在图2中,只有内药剂室3采用了拉带34的结构方式。在上述第二种结构方式和第三种结构方式下,内药剂室的第一表面优选与外药剂 室为一体结构,从而能够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同时,本发明中,每个内药剂室既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为相邻设置。如图1所示, 两个内药剂室即为独立设置;而在图3中,两个内药剂室则为相邻设置,相邻设置时,内药 剂室2的第一表面可以与内药剂室3的第一表面为一体,内药剂室2的第二表面可以与内 药剂室3的第二表面也为一体。相邻设置能够增加多个内药剂室制作时的方便性。另外,本发明中,为了方便输液袋悬挂在支架上进行输液,在外药剂室上还设置有 悬挂孔5,通过该悬挂孔5,可以方便的将整个输液袋悬挂到输液架上,方便进行输液。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 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药剂室和位于所述外药剂室内部的至少一个内药 剂室,其中,所述外药剂室存放有液体药物溶剂,所述外药剂室上设置有输液口 ;所述内药剂室存放有液体或固体药物,并且所述内药剂室均具有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药剂室均由第一表面和第二表 面对合而成,所述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对合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具有粗糙 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固定在所述外药剂室上, 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粗糙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固定在所述外药剂室上, 所述输液袋还包括至少一个拉带,所述拉带的数量与所述内药剂室的数量相同,其中,所述拉带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每个内药剂室的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处,固定在所述 每个内药剂室的第二表面上;所述拉带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药剂室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外药剂室为一 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内药剂室 为独立设置,或者所述每个内药剂室为相邻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药剂室上设置有悬挂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液袋,属于医药包装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输液袋受挤压时易因虚焊结构漏液而使药物产生变质的问题而设计。所述输液袋,包括外药剂室和位于所述外药剂室内部的至少一个内药剂室,其中,所述外药剂室存放有液体药物溶剂,所述外药剂室上设置有输液口;所述内药剂室存放有液体药物或固体药物,并且所述内药剂室均具有可剥离虚焊结构的封口。
文档编号A61J1/00GK102058477SQ20091023022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3日
发明者王伟, 王雅婷 申请人:王伟, 王雅婷, 赵文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