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5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病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
背景技术
目前,有大量的科学文献表明所有有机体的康复、生长和再生是受到内源性的生 物电流调节的,这种电流是以微微和毫微级安培电流水平发生的。然而在受伤的组织,阻抗 的大量增加(生物电阻抗),将会产生一个电路隔断效应。如果问题持续得不到解决,将可 能导致疼痛和慢性生理功能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电流治疗利用治疗电极传送外源 性的微电流(微安极)到受伤部位,以增加内源性的电流,受伤组织的阻抗将会被降低,从 而使得生物电重新进入伤患区域,以恢复受伤内外平衡。因而,正确的微电流治疗能够激发 和维持细胞愈合过程中的许多化学和生物电反应。 研究表明,微电流剌激能够增加三磷酸腺苷近500 % ,然而如果电流增加到毫安极 (TENS方法)事实上会降低ATP浓度,这也是微电流治疗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革命性的突 破。微电流能在治疗区域提高氨基酸转运和蛋白质合成水平达30-40%。连续重复的直流 电剌激能够使毛细血管灌注和毛细血管增生增加300%。生理强度的直接电流作用能引纤 维细胞沿电流方向排列并向负极移动。成纤维细胞通过内源性生长因子(特别是生长因子 B-胶原合成的主要因子之一)受体来介导愈合过程。对于能转化生长因子B(在组织增值 中位于呈纤维细胞上)的受体,电流剌激能增加其的表达。 这种治疗方法证实一定量的电流是有效的治疗发现少量适当的电流对机体电生 理愈合系统的接受是更舒适和更有效的。微电流激活了能促进康复的机体内的生物电成 分。在细胞传输能力和蛋白质合成上得到局部增加。体内各种组织成分(水,电解质,胶体 分子等)因电荷变化,在各种组织,细胞间泳动,产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化学变化,促进组织 与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发生一定积极良性改变,起到治疗效果。 微电流治疗利用运动电荷产生的磁场作用于人体穴位或患处,以达到治疗目的的 方法。磁场可以使一些酶(组胺酶、缓激肽酶、乙酰胆碱酶等)的活性提高,降低致炎物质 浓度,改善病理过程,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等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磁场能改善 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因而可纠正缺血、缺氧、水肿及致痛物质聚集等导致的疼痛。磁场能 提高致痛物质水解或转化,达到止痛目的。磁场作用于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 用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 —种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其中包括电源、低频多谐振荡器、脉冲发生单元; 其中,所述的低频多谐振荡器包括振荡发生器、第一充放电电容,第一充放电电容连接在电 源与所述振荡发生器的振荡信号启动输入端,所述振荡发生器的振荡信号输出端连接脉冲 发生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脉冲发生单元包括第二充放电电容、电感,第二充放电电容连接于电源与电感之间,所述低频多谐振荡器的振荡信号输出端连接于第二充放电电容与电 感的中间接点。 所述的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其中该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还包括工作 指示装置,该工作指示装置连接电源。
所述的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其中所述的工作指示装置包括分压电阻、发光
二极管,分压电阻与发光二极管构成的串联电路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其中所述的低频多谐振荡器、脉冲发生单元、
工作指示装置设置在FPC柔性线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达到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采用低频多谐振荡器产生振荡信号,振 荡信号加载到脉冲发生单元,驱动脉冲发生单元发出脉冲,脉冲作用于人体骨病疼痛的皮 肤处,在人体骨病疼痛部位产生微电流,增加人体内源性的电流,骨病疼痛部位的阻抗被降 低,从而使得生物电重新进入骨病疼痛部位,以恢复骨病疼痛部位的生物电平衡,微电流治 疗能够激发和维持细胞愈合过程中的许多化学和生物电反应,因而起到缓解疼痛的治疗作 用;此外,所述的低频多谐振荡器、脉冲发生单元设置在FPC柔性线路板上,FPC柔性线路板 比较柔软,适于贴在人体皮肤的不平处并让人体感觉舒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的电路原理图,所述的低频多谐 振荡器包括振荡发生器U1、第一充放电电容C1、第一、第二、第三电阻R1、 R2、R3,其中,第 一、第二、第三电阻R1、 R2、 R3的一端均连接电源连接插件J,第一、第二、第三电阻R1、 R2、 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振荡发生器U1的振荡信号启动输入端5脚、供电端4脚、供电端3脚, 第一充放电电容Cl连接在所述振荡发生器Ul的电源端4脚与振荡信号启动输入端5脚之 间,用于对所述振荡发生器Ul的振荡信号启动输入端5脚提供振荡启动信号。 所述脉冲发生单元包括第二充放电电容C2、第四电阻R4、电感Ll,其中,第二充放 电电容连接于电源与电感之间,其中,第四电阻R4 —端连接电源连接插件J、另一端连接电 感L1的第一端,第二充放电电容C2连接在所述振荡发生器U1的电源端3脚与电感L1的 第一端,所述振荡发生器U1的振荡信号输出端2脚连接于第二充放电电容C2与电感L1的 中间接点上。 电源连接插件J连接电源后,振荡发生器Ul得电,第一充放电电容Cl对振荡发生 器U1的振荡信号启动输入端5脚提供振荡启动信号,驱动振荡发生器U1的振荡信号输出 端2脚输出振荡信号加载在电感Ll上,第二充放电电容C2的充放电信号同时加载在电感 L1上,共同驱动电感L1产生脉冲磁场,该脉冲磁场作用于人体后,在人体中产生微电流,增 加人体内源性的电流,骨病疼痛部位的阻抗被降低,从而使得生物电重新进入骨病疼痛部 位,以恢复骨病疼痛部位的生物电平衡,微电流治疗能够激发和维持细胞愈合过程中的许 多化学和生物电反应,因而起到缓解疼痛的治疗作用。[0017] 本实施例的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还包括一工作指示装置,该工作指示装置包 括第五电阻R5、发光二极管Dl,第五电阻R5与发光二极管Dl的串联电路一端连接电源连 接插件J,另一端接地,电源连接插件J连接电源后,发光二极管Dl得电发光,指示工作状 态。 本实用新型的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的电路包括所述的低频多谐振荡器、脉冲 发生单元、工作指示装置均设置在FPC柔性线路板上,FPC柔性线路板比较柔软,适于贴在 人体皮肤的不平处并让人体感觉舒适。
权利要求一种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低频多谐振荡器、脉冲发生单元;其中,所述的低频多谐振荡器包括振荡发生器、第一充放电电容,第一充放电电容连接在电源与所述振荡发生器的振荡信号启动输入端,所述振荡发生器的振荡信号输出端连接脉冲发生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脉冲发生单元包括第二充放电电容、电感,第二充放电电容连接于电源与电感之间,所述低频多谐振荡器的振荡信号输出端连接于第二充放电电容与电感的中间接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其特征在于该治疗骨病的微电子 治疗贴还包括工作指示装置,该工作指示装置连接电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指示装置 包括分压电阻、发光二极管,分压电阻与发光二极管构成的串联电路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 接地。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频多谐 振荡器、脉冲发生单元、工作指示装置设置在FPC柔性线路板上。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骨病的微电子治疗贴,包括电源、低频多谐振荡器、脉冲发生单元;所述的低频多谐振荡器包括振荡发生器、第一充放电电容,第一充放电电容连接在电源与所述振荡发生器的振荡信号启动输入端,所述振荡发生器的振荡信号输出端连接脉冲发生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脉冲发生单元包括第二充放电电容、电感,第二充放电电容连接于电源与电感之间,所述低频多谐振荡器的振荡信号输出端连接于第二充放电电容与电感的中间接点。低频多谐振荡器产生振荡信号,振荡信号加载到脉冲发生单元,驱动脉冲发生单元发出脉冲,脉冲作用于人体骨病疼痛的患处,在人体骨病疼痛部位产生微电流,增加人体内源性的电流,恢复骨病疼痛部位的生物电平衡,起到缓解疼痛的治疗作用。
文档编号A61N1/36GK201524353SQ200920257779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日
发明者安维, 李勤, 李鹏 申请人:李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