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搭设的患者提升舱的导电连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75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轨道搭设的患者提升舱的导电连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文件是有关于以下发明,其大体来说涉及搭设于到各种位置的天花板安装式或 其它轨道上以升降或输送患者或设备的提升舱,且更具体来说涉及此性质的在沿轨道的各 种位置处需要电力供应的提升舱。
背景技术
搭设于天花板安装式或其它轨道上的提升舱通常用于医院及其它护理中心以及 具有移动性损伤的人的家庭中,以将人及/或设备输送到不同区域(例如,从床到浴室)。 此类提升舱的实例提供于颁予(例如)佛切尔(Faucher)等人的美国专利7,237,491、国 际(PCT)专利申请公开案WO 88/09159以及这些参考中所引用及引用这些参考的其它专利 中。此类提升舱通常为电动的,且其可经由手动驱动的滑车或自身为电驱动的滑车搭设于 轨道上以辅助沿所述提升舱的轨道对其进行驱动。可经由伸长的挠性电缆向提升舱提供 电力,所述伸长的挠性电缆沿所述提升舱的轨道而跟随所述提升舱,但这些电缆可导致由于 在所述提升舱行进长距离时所需的电缆的长度及由于需要避免电缆松弛及悬挂电缆所致的 困难。已开发由可再充电电池供电的提升舱,其中在提升舱置于接近轨道的端的对接位置处 (或沿所述轨道的数个对接位置中的任一对接位置处)时对所述电池进行再充电。这些也造 成困难,在于用户经常忘记在使用之后将提升舱置回到其对接位置中,从而导致没电的电池 及在再充电之前不操作的提升舱(此可导致其用户的困苦)。一些提升舱具有其中在未使用 中时其滑车自动地将所述提升舱驱动到充电站的特征,借此较好地确保其电池保持已充电。 然而,此类“返回到充电器”特征有时在对象(例如,帘幕、IV设备、监视器等)阻断提升舱的 返回路径时受到阻碍。另外,返回到充电器特征无法容易地实施于“移动轨道”系统中,例如 美国专利7,237,491中所示的移动轨道系统,其中提升舱搭设于其上的轨道自身搭设于另一 轨道上(例如,沿一个方向对准的第一轨道可重新定位于从所述第一轨道垂直定向的第二轨 道上)。在此类系统中,提升舱可沿各种方向(例如,围绕平面)移动,但难以设计出使提升 舱及所述提升舱搭设于其上的轨道两者均可靠地返回到充电站的廉价且可靠的布置。由于前述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关注不管其沿轨道的位置如何且在不需要脐带电缆 的情况下一直接收(或能够接收)电力且适合在移动轨道系统中使用的提升舱的开发。可 预期的一个可能解决方案是使轨道(或其一部分)将电力传导到滑车,所述滑车又将以类 似于“第三轨”给电列车及其中的组件供电的方式而给提升舱供电。然而,在提升舱的规模 上,列车等中所使用的布置并不会可靠地且廉价地再现,因为提升舱使用显著更小的轨道 (其往往沿具有比列车轨道等显著更锐的曲率半径的路径行进)。关键困难是维持滑车与 轨道之间的可靠导电连接,特别是在所述滑车围绕所述轨道中的弯曲行进时;此时,所述滑 车与轨道之间的接触更可能脱离,从而导致到提升舱系统中的滑车的电力的丢失。

发明内容
由在本文件的开始阐述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发明针对至少部分地减轻前述问
6题的装置。可依据对以下简要发明内容的审阅获得所述装置的优选版本的特征中的一些特 征的基本理解,其中更多细节提供于本文件中别处。为辅助读者的理解,以下审阅参考所述 装置的实例性优选版本的随附图式(其中在本文件的此发明内容部分之后的“


” 部分中简要地审阅这些图式)。首先参考图1,患者升降机100包含具有电致动升降部件104的提升舱102,所述 电致动升降部件可在升高及降低状态之间移动(其中此处将升降部件104描绘为挽具杆, 但吊索、座、吊篮或其它升降部件为可能的)。提升舱滑车106附接到提升舱102,其中提升 舱滑车106沿轨道108搭设以将提升舱102运送到不同位置。轨道108具有相对间隔开的 轨道侧110 (还参见图2),其中的每一者具有至少大致水平定向的伸长的轨道底面112及从 轨道底面112向上延伸的伸长的轨道壁114。优选地,每一轨道侧110承载一轨道导体116, 如下文将论述,所述轨道导体既定用以将电力传送到提升舱102以使得能够致动其升降部 件104。在图式中所示的实例性患者升降机100中,轨道导体116提供于轨道侧110的轨 道底面112的相对边缘上。提升舱滑车106的至少一部分借助允许提升舱滑车106沿轨道 108滚动或被驱动的轮、小齿轮或其它驱动部件而搭设于轨道侧110之间。接着提升舱滑车 106承载向外偏置成与轨道导体116接触的滑车触点118(参见图3),其中滑车触点118与 提升舱102电连通。因此,由轨道导体116运载的电力被传送到滑车触点118且又传送到 提升舱102。提升舱滑车106具有相对的左及右滑车侧120 (其中图1中仅右侧可见),且触点 载架通道122 (最佳所见于图2中,提供于接纳于提升舱滑车106内的插入件124上)延伸 于右与左滑车侧120之间。触点载架126被装配于触点载架通道122内,且触点载架126 在其上包含滑车触点118(图3)使得滑车触点118从触点载架126的相对侧向外延伸。触 点载架126可在触点载架通道122内移动使得其可相对于提升舱滑车106及提升舱102沿 至少一个维度(即,沿横向(向右/向左)方向)移动。优选地,触点载架通道122经确定 尺寸使得其边界(内周边)至少稍大于触点载架126的边界(外周边),使得触点载架126 还可在提升舱滑车106内至少垂直地移动。当提升舱滑车106经安装以搭设于轨道108上 (特别参见图3)时,触点载架126坐落于轨道侧110之间,其中滑车触点118延伸成与轨道 导体116接触。滑车触点118与触点连接器128导电连通,所述触点连接器又可连接到将电 力传送到提升舱102的提升舱连接器130 (参见图1)。因此,供应到轨道导体116 (参见图 3)的电力又传送到滑车触点118且接着又传送到触点连接器128、提升舱连接器130(图1) 及提升舱102,借此沿轨道108搭设的提升舱102可在沿轨道108的各种位置处接收电力。 因此,通过触点载架通道122的内边界(及通过触点连接器128与提升舱连接器130之间 的挠性连接,参见图1)而仅束缚到提升舱滑车106及提升舱102的触点载架126由提升舱 滑车106沿轨道侧110推动,但在提升舱滑车106搭设于轨道侧110之间时可相对于提升 舱滑车106位移,使得滑车触点118可始终保持与轨道导体116导电连通。还通过从触点 载架126侧向外弹性偏置滑车触点118 (如通过图2及3中所示的弹簧132)来辅助此导电 连通,使得滑车触点118保持与轨道导体116接触。由于触点载架126在轨道侧110之间 位移以沿着其轮廓而行(且由于滑车触点118被弹性偏置成与轨道导体116接触),因此至 少大致避免了可在提升舱滑车106及提升舱102围绕轨道108行进时出现的接触问题。可实施其它有用的特征以维持并增强滑车触点118与轨道导体116之间的导电连通。作为最佳所见于图2到3中的一个实例,每一轨道导体116可坐落于其轨道侧110中 的导体槽134内,其中每一滑车触点118延伸于导体槽134内以接触轨道导体116中的一 者。借此导体槽134的表面导引轨道导体116以保持与轨道导体116接触。作为另一实例,可提供上部触点盖136(参见图2到3)以在滑车触点118上面从 触点载架126向外延伸,其中上部触点盖136搭设于轨道侧110上面且紧密邻近于轨道侧 110,使得在提升舱滑车106及触点载架126沿轨道108行进时轨道侧110将上部触点盖 136(及因此触点载架126及滑车触点118)推动成适当导电对准。每一上部触点盖136优 选地包含从提升舱滑车106向外延伸的在轨道底面112中的一者上面且紧密邻近于所述一 者的第一上部触点盖部分138及从第一上部触点盖部分138向上延伸的紧密邻近于轨道壁 114中的一者的第二上部触点盖部分140。第二上部触点盖部分140有用地帮助将触点载 架126导引在轨道侧110之间,而第一上部触点盖部分138辅助防止碎屑落在滑车触点118 与轨道导体116之间。还可提供下部触点盖142以从触点载架126侧向外延伸且在轨道侧 110下面且紧密邻近于轨道侧110以提供防止杂质的进一步保护以及防止检修提升舱102 及提升舱滑车106的人员对导电组件的无意接触的保护。为辅助对轨道导体116进行容易的维护,其优选地提供为可在轨道侧110内容易 地安装及拆卸的条带。因此,如最佳所见于图2到3中,每一轨道导体116承载一突出的连 接舌状物144,且每一轨道侧110可承载一连接槽146,其中连接舌状物144以可拆卸方式 装配于连接槽146内。前述布置可有用地实施在固定轨道系统(如图1中)及移动轨道系统(如图4 中)两者中。参看图4的实例性移动轨道系统,提升舱102及其提升舱滑车106可与(下 部)轨道108电连通,如上所述,且下部轨道108接着可承载搭设于上部轨道150上的轨道 滑车148。上部轨道150接着可包含与下部轨道108的轨道导体116电连通的上部轨道导 体152 (例如,类似于先前所论述的那些轨道导体的轨道导体)。下部轨道108的一个端承 载与下部轨道108的轨道导体116导电连通的固定触点载架154,其中来自此固定触点载架 154的引线通向轨道滑车148内的活动触点载架156 (在图4中显示此活动触点载架156处 于从所述轨道滑车向下“分解”的位置中)。上部轨道150接着具有通向电力供应源(未显 示)的固定触点载架158。因此,所述电力供应源又向上部轨道150的触点载架158、上部 轨道150的轨道导体152、轨道滑车148的活动触点载架156、下部轨道108的固定触点载 架154、下部轨道108的轨道导体116及最后提升舱滑车106的活动触点载架126供应电力 且因此向提升舱102供应电力。结合相关联图式依据本文件的剩余部分,本发明的另一些版本、特征及优点将显 而易见。

图1是患者升降机100的部分分解透视图,所述患者升降机包含具有沿轨道108 行进的提升舱滑车106的提升舱102 (显示提升舱滑车106准备供安装于轨道108内),其 中还显示用于提升舱滑车106的停止机构160及端盖162与此两者安装于其中的轨道108 间隔开。图2是与提升舱滑车106的插入件124 —起显示的轨道108 (及其轨道导体116)
8的区段的分解透视图,且其中显示触点载架126被拆解成其组件下部载架部分172、上部载 架部分174、滑车触点118 (及偏置弹簧132)、触点连接器128及触点盖176。图3是在安装插入件124及触点载架126的情况下轨道108 (及其轨道导体116) 的立面图,其显示为经剖切使得轨道导体116与滑车触点118之间的接触及上部触点盖136 与轨道108的内部的互补成形可见。图4是安装于移动轨道系统中的图1的患者升降机100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其中 (下部)轨道108提供于轨道滑车148上,其中所述轨道滑车沿上部轨道150行进,使得提 升舱102可沿两个维度(沿下部轨道108的方向及上部轨道150的方向两者)移动。
具体实施例方式对上文论述进行详述,所有图式中所图解说明的提升舱102及轨道108是由可提 供若干种不同轨道及提升舱配置的BHM医疗公司(BHM Medical Inc.)(加拿大魁北克梅戈 格(Magog,QC,Canada))的KWIK轨道及提升舱系统改编而成。所有图式中所图解说明的实 例性轨道108以类似于接合成其口面向相反方向的一对C通道的方式配置,如最佳所见于 图3中。有用地,KWIKtrack轨道的一些版本已包含连接槽146,所述连接槽可用于接纳轨 道导体116的连接舌状物144,如先前所描述。因此,轨道108通过仅在其中安装轨道导体 116来容易地构造。一旦在轨道108内安装轨道导体116,就可通过使提升舱滑车106在轨 道侧110 (如图1中所图解说明)之间滑动而将提升舱滑车106安装在轨道108上。同时, 可抵靠着弹簧132 (最佳所见于图2到3中)的力向内偏置滑车触点118,使得滑车触点118 装配于导体槽134内且使得上部触点盖136及下部触点盖142坐落于轨道底面112的相对 上部侧及下部侧上。图1还图解说明可在轨道108的端处装配于轨道侧110内的停止机构 160,其中停止机构160承载接触开关或用于检测提升舱滑车106何时到达或接近轨道108 的端(且借此触发停止机构160)的其它机构。还显示可固定到轨道108的端以将其闭合 的端盖162。图1中所图解说明的提升舱滑车106显示为具有其中四个轮164沿轨道108驱动 提升舱滑车106的类型,其中轮164由坐落于提升舱102上或提升舱102内的适当驱动器驱 动以使轮164沿轨道底面112滚动。然而,应理解,可替代地使用任一数目个驱动轮164 (或 小齿轮或其它驱动机构)及/或这些驱动机构可啮合轨道壁114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而非 轨道底面112的一个或两个侧。还可能的情况是,所述提升舱滑车可由带、缆线或其它驱动 器沿轨道108驱动而非由轮164驱动。特别参看图2,触点载架通道122提供于插入件124内,所述插入件又装配到提升 舱滑车106 (如图1中所见)中。如图1所图解说明,插入件124承载用于束缚将从提升舱 102延伸到提升舱连接器130的引线且用于允许这些引线中的一者从提升舱滑车106的一 侧经由通道168传递到另一侧的夹子166。螺栓孔170 (参见图2)允许紧固件的插入以将 插入件124附加到提升舱滑车106。并不需要插入件124,且替代地触点载架通道122可直 接坐落于提升舱滑车106内,但使用插入件124可辅助制造、安装及维护。如图2中所图解说明,触点载架126以容易地装配于一起以构造触点载架126的 数个部分形成下部载架部分172,其承载下部触点盖142且以可滑动方式接纳滑车触点 118及其弹簧132 ;上部载架部分174,其也将滑车触点118以滑动方式接纳于其中,其中弹
9簧132通过界定于下部载架部分172与上部载架部分174之间的孔口向外偏置滑车触点 118 ;触点连接器128,其从与弹簧132及滑车触点118的导电连接向上延伸,使得提升舱连 接器130 (图1)可装配于其上方;及载架盖176,其搭扣装配到上部载架部分174中以较好 地防止碎屑落到触点载架126中。接着在图3中可看见(在横截面中)安装于轨道108内 的经组装触点载架126。滑车触点118可以类似于存在于DC电机及类似装置中的电刷的方 式形成,其中本发明的优选版本使用与铜触点连接器128及弹簧132连通的铜-石墨滑车 触点118。弹簧132无需为导电的,且滑车触点118可经由导线与触点连接器128连通。转到图4,提升舱102 (与其相关联提升舱滑车106及触点载架126 —起)以上文 所述的方式沿下部轨道108搭设。如先前所论述,从接近轨道108的端坐落于停止机构160 与端盖162之间的固定触点载架154给下部轨道108的轨道导体116供应电力。引线连接 器178装配于固定触点载架154的触点连接器180上方,使得固定触点载架154可经由来 自轨道滑车148内的活动触点载架156的引线182接收电力。轨道滑车148用于以类似于 提升舱滑车106沿下部轨道108驱动提升舱102的方式沿上部轨道150驱动经连接的下部 轨道108。轨道滑车148的触点载架156与上部轨道中的轨道导体152连通以载送来自电 源的电力,其中所述电源经由固定触点载架158与上部轨道导体152连通。显示下部轨道108的固定触点载架154经由引线182与滑车触点载架156连通, 因为预期轨道滑车148将仅行进跨越上部轨道150,其中下部轨道108在所示的位置中保持 固定到轨道滑车148。然而,还可能使下部轨道108沿轨道滑车148行进,只要适当配置轨 道滑车148的下部部分(坐落于轨道108的上部通道内的部分)即可(例如,在以类似于 提升舱滑车106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在此情况下,包含引线182将是不方便的,因为这 些引线将充当限制下部轨道108在轨道滑车148的下部部分上移动的脐带系链。而是,优 选地将使引线182从下部轨道108的下部通道中的固定触点载架154延伸到坐落于下部轨 道108的上部通道中的类似固定触点载架,使得在下部轨道108的下部通道的轨道导体116 到下部轨道108的上部通道的轨道导体(未显示)之间传送电力。可接着将轨道滑车148 的下部部分(搭设于下部轨道108的上部通道内的部分)上的触点载架提供成与轨道滑车 触点载架156导电连通。因此,可将电力从所述电源传送到上部轨道固定触点载架158、上 部轨道导体152、上部轨道滑车触点载架156、下部轨道滑车触点载架(未显示)、轨道108 的上部通道中的轨道导体(未显示)及其固定触点载架(未显示),接着传送到提供于轨道 108的下部通道中的下部固定触点载架154,且最终传送到下部轨道108的轨道导体116、提 升舱滑车106及提升舱102。不管提升舱102沿轨道108(或轨道108/150)的位置如何,本发明均可用于向所 述提升舱提供电力,无论是出于给提升舱102内的电池充电的目的还是出于仅直接给提升 舱102 (及/或用于沿轨道108驱动提升舱滑车106的任一驱动系统)供电的目的。值得注意地,由于使用不管轨道108与提升舱滑车106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如何及/ 或不管轨道侧Iio的间距的变化如何均啮合轨道导体116的触点连接,本发明可与挠性或 铰接轨道_也就是说,可折弯使得其可视需要而定向的轨道_ 一起使用。举例来说,考虑由 半挠性塑料材料而非金属或刚性塑料制成的轨道108,借此可视需要而弯曲轨道108且将 其附加到天花板或其它支撑件。折弯此一轨道108将往往导致轨道侧110之间的间距的变 化(及因此轨道导体116的位置的变化),借此使得难以确保在提升舱滑车106沿轨道108行进时的导电接触。然而,上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实例性版本可适应此类变化,因为其触点载 架126将移动以适合轨道变化,且其弹性偏置的触点118将起作用以维持与轨道导体116 的接触。上文所述的各种组件可由任何适合材料制成。优选地,触点载架126由塑料制成 (出于绝缘目的),而提升舱滑车106及轨道108由金属制成以实现强度及耐久性。接着轨 道导体116优选地由共挤制在塑料护套内的导电条带形成,其中这些护套承载连接舌状物 144以附接在轨道侧110中的连接槽146内,使得轨道导体116与(金属)轨道108及其轨 道侧110绝缘。尽管并非优选的,但金属轨道108可充当轨道导体116中的一者。应理解,上文所论述的接触布置仅为实例性,且可能有其它布置。举例来说,轨道 导体116可提供于轨道侧110中的一者上-例如,其中一者坐落于另一者下面_且接着滑车 触点118可从触点载架126的一侧向外偏置以导电性地啮合轨道导体116。滑车触点118 还可经对准以啮合坐落于轨道侧110的水平或垂直表面上的在形成于轨道108内的通道内 或外侧的轨道导体116。在任一情况下,可位移的触点载架126及/或弹簧偏置的滑车触点 118可辅助维持滑车106与轨道导体116之间的导电连通。还应理解,上文所述的本发明的版本仅为实例性,且本发明不打算局限于这些版 本。本发明可采取具有极大地不同于上文所提及的那些外观、组件、用途及功能的外观、组 件、用途及功能;举例来说,本发明可与具有不同于所示配置的配置的轨道一起使用。作为 另一实例,本发明可实施于患者的患者升降机中且在本文件开始提及的公开案或那些患者 升降机的特征可并入到本发明的版本中。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仅受上文所陈述的权利 要求书的限制,其中本发明囊括在字面上或等效地归属于此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不 同版本。
权利要求
一种患者升降机,其包含a.提升舱,所述提升舱包含可在升高与降低状态之间移动的电致动升降部件;b.提升舱滑车,其附接到所述提升舱;c.轨道,其具有相对的间隔开的轨道侧(1)其中所述提升舱滑车的至少一部分搭设在所述轨道侧之间,且(2)每一轨道侧承载一轨道导体;其中所述提升舱滑车承载从所述提升舱滑车向外偏置成与所述轨道导体接触的滑车触点,所述滑车触点与所述提升舱电连通,借此由所述轨道导体运载的电被传送到所述滑车触点且又被传送到所述提升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中所述提升舱滑车进一步包含如下的触点载架a.在其上承载所述滑车触点,且b.搁置于延伸于所述提升舱滑车的相对侧之间的触点载架通道内,其中所述触点载架 在所述触点载架通道内的边界小于所述触点载架通道的边界,借此所述触点载架以可位移 方式装配于所述触点载架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中所述提升舱滑车进一步包含如下的触点载架a.坐落于所述轨道侧之间;b.在其上承载所述滑车触点;且c.以可移动方式啮合到所述提升舱滑车,借此使得所述触点载架(1)由所述提升舱滑车沿所述轨道侧推动,且(2)在所述提升舱滑车搭设在所述轨道侧之间时可相对于所述提升舱滑车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中a.所述提升舱滑车具有朝向所述轨道侧定向的相对滑车侧,且b.触点载架被装配于所述提升舱滑车内以横向延伸于所述滑车侧之间,其中所述触点 载架可在所述提升舱滑车内位移以在所述提升舱滑车内横向移动;且c.所述滑车触点坐落于所述触点载架上且从所述触点载架向外偏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进一步包含在所述滑车触点上面从所述提升 舱滑车向外延伸的上部触点盖,其中所述上部触点盖搭设在所述轨道侧上面且紧密邻近于 所述轨道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中a.每一轨道侧包含(1)伸长的轨道底面,所述底面至少大致水平地定向,及(2)伸长的轨道壁,其从所述轨道底面向上延伸,b.每一上部触点盖包含(1)第一上部触点盖部分,其从所述提升舱滑车向外延伸,在轨道底面中的一者上面且 紧密邻近于所述一者,及(2)第二上部触点盖部分,其从所述第一上部触点盖部分向上延伸,紧密邻近于所述轨道壁中的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进一步包含在所述滑车触点下面从所述提升 舱滑车向外延伸的下部触点盖,其中所述下部触点盖搭设在所述轨道侧下面且紧密邻近于 所述轨道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升降机a.其中所述轨道为下部轨道;b.其进一步包含所述下部轨道搭设在其上的上部轨道,所述上部轨道承载与所述下部 轨道的所述轨道导体电连通的上部轨道导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中a.每一轨道导体坐落于其轨道侧中的导体槽内,且b.每一滑车触点延伸于导体槽内以接触所述轨道导体中的一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中a.每一轨道导体承载一突出的连接舌状物,且b.每一轨道侧承载一连接槽,其中所述连接舌状物以可拆卸方式装配于所述连接槽内。
11.一种患者升降机,其包含a.提升舱,所述提升舱包含可在升高与降低状态之间移动的电致动升降部件;b.提升舱滑车,其附接到所述提升舱,所述提升舱滑车具有(1)相对的右滑车侧及左滑车侧;(2)触点载架通道,其延伸于所述右滑车侧与所述左滑车侧之间;(3)触点载架,其装配于所述触点载架通道内,所述触点载架包含从其延伸的滑车触;^^,I .(a)所述滑车触点与所述提升舱电连通,且(b)所述触点载架可在所述触点载架通道内向右及向左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患者升降机a.其进一步包含如下的轨道(1)所述提升舱滑车搭设在所述轨道上,且(2)具有相对的间隔开的轨道侧,至少一个轨道侧承载一轨道导体,b.其中所述触点载架搭设在所述轨道侧之间,其中所述滑车触点与所述轨道导体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患者升降机a.其中所述轨道为下部轨道;b.其进一步包含所述下部轨道搭设在其上的上部轨道,所述上部轨道承载与所述下部 轨道的所述轨道导体电连通的上部轨道导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中所述触点载架还可在所述触点载架通道 内向上及向下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中所述滑车触点从所述触点载架弹性地向外偏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患者升降机 a.其中所述触点载架包含(1)上部触点盖,其在所述滑车触点上面从所述触点载架向外延伸,(2)下部触点盖,其在所述滑车触点下面从所述触点载架向外延伸, b.其进一步包含如下的轨道(1)所述提升舱滑车搭设在所述轨道上,且(2)具有相对的间隔开的轨道侧,至少一个轨道侧承载一轨道导体,其中(a)所述上部触点盖搭设在所述轨道侧上面且紧密邻近于所述轨道侧,且(b)所述下部触点盖搭设在所述轨道侧下面且紧密邻近于所述轨道侧。
17.一种患者升降机,其包含a.提升舱,所述提升舱包含可在升高与降低状态之间移动的电致动升降部件;b.轨道,其具有相对的间隔开的轨道侧,每一轨道侧承载一轨道导体;c.触点载架,其具有相对的触点载架侧,每一触点载架侧包含(1)上部触点盖,其从所述触点载架侧向外延伸,其中所述上部触点盖搭设在所述轨道 侧中的一者上面且紧密邻近于所述一者;(2)下部触点盖,其从所述触点载架侧向外延伸,其中所述下部触点盖搭设在所述轨道 侧中的一者下面且紧密邻近于所述一者;(3)滑车触点,其从所述触点载架侧向外延伸,所述滑车触点(a)坐落于所述上部触点盖下面及所述下部触点盖上面,且(b)电连通地连接于所述提升舱与所述轨道导体中的一者之间, 其中所述触点载架i.被束缚到所述提升舱,但 .可相对于所述提升舱沿至少一个维度位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进一步包含如下的滑车a.附加到所述提升舱,b.搭设在所述相对的轨道侧之间,且c.具有以可位移方式安装于其中的所述触点载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中所述触点载架可相对于所述滑车既水平 地又垂直地位移。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中所述滑车触点从所述触点载架侧弹性地向外偏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中a.每一轨道侧包含(1)伸长的轨道底面,所述底面至少大致水平地定向,及(2)伸长的轨道壁,其从所述轨道底面向上延伸,b.每一上部触点盖包含(1)第一上部触点盖部分,其从所述提升舱滑车向外延伸,在轨道底面中的一者上面且 紧密邻近于所述一者,及(2)第二上部触点盖部分,其从所述第一上部触点盖部分向上延伸,紧密邻近于所述轨 道壁中的一者。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患者升降机a.其中所述轨道为下部轨道;b.其进一步包含所述下部轨道搭设在其上的上部轨道,所述上部轨道承载与所述下部 轨道的所述轨道导体电连通的上部轨道导体。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患者升降机,其中a.每一轨道导体坐落于其轨道侧中的导体槽内,且b.每一滑车触点延伸于导体槽内以接触所述轨道导体中的一者。
全文摘要
一种患者提升舱,其提供于沿轨道顺利行进的滑车上,其中所述提升舱通过沿所述轨道延伸的导体供电。触点载架宽松地装配于所述滑车内,且其承载被弹性地偏置抵靠在所述轨道导体上的触点,其中所述触点与所述提升舱电连通所述触点载架相对于所述滑车自由地横向位移,使得其(及其触点)沿着所述轨道的轮廓而行,其中所述触点保持与所述轨道导体电连通。
文档编号A61G7/14GK101951864SQ200980105334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8日
发明者乔斯林·帕特里, 米歇尔·科里沃, 迈克尔·莫利纳, 马丁·福谢 申请人:Bhm医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