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透镜插入器具以及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09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眼内透镜插入器具以及针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内透镜插入器具以及针头,优选的是适用于在对白内障手术后的无 水晶体眼移植眼内透镜时使用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
背景技术
在白内障手术中,广泛地实施着基于超声波乳化吸引(PEA)的浑浊的水晶体的去 除、以及在去除水晶体之后的眼内透镜的埋植。眼内透镜包括其光学部由PMMA等硬质的材 料构成的硬质眼内透镜、以及由硅胶、软性压克力、水凝胶等柔软的材料构成的软性眼内透^Ml O当使用硬质眼内透镜时,必须在角膜或巩膜上作出与光学部的直径基本相同的宽 度的切开创口以插入透镜,与此相对,当使用软性眼内透镜时,能够通过折叠光学部而从小 于光学部的直径的切开创口进行插入。图12示出上述的软性的眼内透镜,图12的㈧是主视图,图12的⑶是侧视图。 实际上,这样的眼内透镜100包括被形成为扁平圆形状、在眼球内作为水晶体而发挥作用 的光学部101和被形成为线状的两个支承部102、102。两个支承部102、102设置在光学部 101的圆周上的两处对称部位上,并以比光学部101的外周的曲率稍大的曲率从光学部101 的外周逐渐远离并圆弧状地延伸。并且,这样的软性的眼内透镜100可通过W02006/090531国际公开册和特开 2004-351196号公报所示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将其光学部101弯折成双层,以从小的切开 创口插入眼内。专利文献1 :W02006/090531国际公开册;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3511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中,当如图13所示那样向眼球E内的水晶体囊 C插入眼内透镜100时,首先从排出口 104放出眼内透镜100的支承部102的顶端,因此该 支承部102的顶端容易浮动,从而存在为了使支承部102的顶端稳定地将眼内透镜100插 入眼内而需要很熟练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眼内透镜 比以往更稳定并容易地插入眼内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以及针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的发明是一种眼内透镜插入器具,包括插入筒部,在 光学部的外缘处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承部的眼内透镜被设置在所述插入筒部的内部, 所述眼内透镜插入器具通过柱塞推出所述眼内透镜,并将所述眼内透镜从所述插入筒部的 嘴部放到外部,所述眼内透镜插入器具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筒部中配置在透镜行进方 向侧的所述支承部被弯折单元向后方向折弯。3
另外,第二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单元是突起部,所述支承部被推到所 述突起部而被折弯。另外,第三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插入筒部可 自由地装卸。另外,第四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被设置在另外单独设置的壳体上, 所述壳体被安装在所述插入筒部上,并且可自由地装卸。另外,第五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柱塞被设置在插入器具主体上,所述插入 筒部是安装在所述插入器具主体上的针头,所述针头在使被设置在透镜设置部上的所述眼 内透镜的支承部由所述突起部折弯之后从所述壳体脱离并被安装在所述插入器具主体上。另外,第六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眼内透镜是预先被设置的预置型。另外,第七方面的发明是一种针头,被安装在插入器具主体上,所述插入器具主体 包括柱塞,所述柱塞将在光学部的外缘处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承部的眼内透镜推出, 所述针头的特征在于,包括透镜设置部,所述眼内透镜从透镜插入口部设置在所述透镜设 置部中;以及嘴部,与所述透镜设置部连通,用于将所述眼内透镜放到外部,在所述透镜设 置部中配置在透镜行进方向侧的所述支承部被弯折单元向后方向折弯。另外,第八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单元是突起部,所述支承部被推到所 述突起部而被折弯。另外,第九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透镜设置部 可自由地装卸。另外,第十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被设置在另外单独设置的壳体上, 所述壳体被安装在所述透镜设置部上,并且可自由地装卸。另外,第十一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在使被设置在所述透镜设置部上 的所述眼内透镜的支承部由所述突起部折弯之后从所述壳体脱离并被安装在所述插入器 具主体上。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记载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以及第七方面的针头,通过弯 折单元使被配置在透镜行进方向侧的眼内透镜的支承部向后方向折弯,由此在将眼内透镜 从嘴部放出时,能够使支承部弯折而难以浮动地放出,如此与以往相比能够使眼内透镜更 稳定并容易地插入眼内。另外,根据第三方面所记载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以及第九方面的针头,能够在将 眼内透镜插入眼内时,防止突起部成为障碍。另外,根据第四方面所记载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以及第十方面的针头,通过将突 起部设置于壳体,由此仅通过使壳体与针头进行安装及拆卸,从而即使是细且短的突起部, 也能够经由壳体容易地使其安装及拆卸。另外,根据第六方面所记载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在眼内透镜被预先设置的预置 型中,在将眼内透镜从嘴部放出时,能够使支承部弯折而难以浮动地放出,如此与以往相比 能够使眼内透镜更稳定并容易地插入眼内。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的整体结构的概要图;图2是示出针头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的概要图;图3是示出针头和壳体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当在壳体上安装了针头时的情况的概要图;图5是示出壳体的主视图、侧视图以及后视图的概要图;图6是供在安装在壳体上的针头上设置眼内透镜时的说明的横截面图;图7是供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针头上设置眼内透镜时的说明的横截面图;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带壳体眼内透镜插入器具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壳体和盖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壳体上安装了眼内透镜插入器具时的情况的立 体图;图12是示出眼内透镜的主视图及侧视图的概要图;图13是示出使用眼内透镜插入器具将眼内透镜插入眼内时的情况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1)眼内透镜插入器具的基本结构在图1中,1示出了整个眼内透镜插入器具,该眼内透镜插入器具1包括针头2和 具有柱塞4的插入器具主体3,针头2安装在插入器具主体3的安装部3a上。另外,眼内透 镜插入器具1被构成为在针头2中设置眼内透镜100,通过柱塞4向透镜行进方向x(箭 头χ方向,透镜行进轴A的前方向)推出该眼内透镜100,并将眼内透镜100从针头2的顶 端放入眼内。(2)针头的结构接下来,对如上所述地安装在插入器具主体3上的针头2进行以下说明。如图2 的(A)所示,作为插入筒部的针头2沿透镜行进轴A依次具有包括透镜插入口部10、透镜设 置部11、移行部12和嘴部13的针头主体14、以及从该针头主体14的两个侧面沿与透镜行 进方向χ垂直的侧面方向1延伸的翼部15、15。在透镜插入口部10中,在其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上设有朝向透镜行进方向χ切剖而 形成的插入槽16。另外,在透镜插入口部10的透镜行进轴A的前方设有透镜设置部11,在 该透镜设置部11的透镜行进轴A的前方设有移行部12。移行部12的内壁被形成为朝向顶 端变成尖细的钵形状,其顶端与嘴部13连通。由此,针头主体14被形成为从透镜插入口 10被设置在透镜设置部11上的眼内 透镜100由柱塞4向透镜行进方向X推压,由此能够从透镜设置部11至移行部12并从移 行部12至嘴部13这样依次地移动。另外,针头主体14被形成使得能够将由柱塞4推压的 眼内透镜100从嘴部13的排出13a放到眼内。此外,嘴部13被形成为其外径能够插入到 切开创口(没有进行图示)的形状。
除相关基本结构以外,本发明的针头2如图2的㈧及⑶所示,以朝着与透镜行 进方向X以及侧面方向y垂直的上下方向Z贯穿透镜设置部11附近的厚度的方式贯穿设 置了突起插入孔20。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突起插入孔20如图2的(A)所示相对于透镜 行进轴A偏向一侧(该情况下为下方侧)而配置,并被形成为使得该孔区域仅与眼内透镜 100移动的移动空间的一部分交叉。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该针头2被形成为能够安装到立起设置有突起部21的 壳体22上以及能够从所述壳体22上卸下,并且通过被安装到该壳体22上使得突起部21 可插入到突起插入孔20中。当针头2被安装在壳体22上而突起部21插穿突起插入孔20 中时,该突起部21可通过针头2内部的移动空间的一部分区域而突起部21的顶端露到外部。这里,如图5的㈧、⑶及(C)所示,该壳体22具有安装针头2的壳体主体23, 在该壳体主体23上设置了用于卡止针头2以使其安装在壳体主体23上的固定用爪对、24、 以及当安装有针头2时被插入到突起插入孔20中的突起部21。壳体主体23例如通过塑胶部件等合成树脂材料而一体成形,并包括保持针头2的 移行部12和嘴部13的顶端侧保持部25、以及保持针头2的透镜插入口部10、透镜设置部 11及翼部15、15的插入侧保持部26。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顶端侧保持部25具有底板部27,该底板部27整体基本为 吊钟形状并具有中央两侧面稍微向内侧弯曲状地凹入的形状,沿该底板部27的外部轮廓 立起设置有壁部观。这样,顶端侧保持部25被形成为以下的形状通过与底板部27的形 状一致而壁部观也具有中央两侧面稍微向内侧弯曲状地凹入的形状,从而使用者用拇指 和食指容易夹持壁部观。在顶端部保持部25中,在与插入侧保持部沈邻接的根部部分的壁部四上具有与 针头2的移行部12的外形一致地被切成弯曲状的切口部30,以使得能够将针头2的移行部 12载置在切口部30上。另外,在顶端侧保持部25上设置有与根部部分的壁部四隔开预定间隔并在侧面 方向y上延伸的内壁部31,该内壁部31与针头2的移行部12的外形一致地被切成弯曲状, 以使得针头2的移行部12也能够被载置在该切出的切口部32上。此外,顶端侧保持部25被设置为两个固定用爪MJ4在底板部27中的根部部分 的壁部四与内侧壁部31之间的预定位置上彼此相对。这里,两个固定用爪MJ4被设定 为通过选定合成树脂材料作为其材质而具有由弹性力带来的保持性,并且固定用爪M、 24由于将针头2置于壳体22上时施加的外力而向侧面方向y扩展,当该外力消失时,由于 其弹性力而返回到原状态。另外,在固定用爪M、24的顶端部分上分别设置有向针头2的上表面侧折回的卡 合爪Ma。因此,针头2被设置为能够经由顶端保持部25的两个固定用爪MJ4嵌入到 壳体22并被其保持。另一方面,对于插入侧保持部沈,其长方形的底板部35被切成U字状,在该底板部 35的两侧面上立起设置有壁部36。插入侧保持部沈被设置为当针头2被嵌入顶端侧保 持部25的固定用爪M、24中时,针头2的翼部15、15能够与该壁部36的上表面部抵接,从 而保持针头2(图4)。6
除上述结构以外,本发明的壳体22被形成为在插入侧保持部沈的底板部35处 立起设置突起部21,当针头2经由顶端部保持部25的固定用爪MJ4被安装在壳体22上 时,该突起部21能够插入该针头2的突起插入孔20中。实际上,作为弯折单元的突起部21被形成为与针头2的突起插入孔20的开口形 状一致,其为带状并具有预定的厚度,所述突起部21以在上下方向ζ上延伸的方式被立起 设置在插入侧保持部沈的底板部35上。并且,在上述的壳体22上安装针头2,在该状态下 能够从该针头2的透镜插入口部10插入眼内透镜100。此时,眼内透镜100被配置成如图6的㈧所示,其光学部101在将支承部102、 102向外侧延伸的状态下被弯折成双层并在该状态下被镊子(没有进行图示)夹持,并如图 6的⑶所示,一个支承部102的顶端与突起部21抵接,从而能够被插入到针头2的透镜插 入口部10中。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在图6中,壳体主体23未图示,仅图示了突起部21。此时,针头2被构成为使眼内透镜100的支承部102的顶端与露到移动空间39内 的突起部21抵接,在该状态下眼内透镜100被镊子插入至透镜设置部11。由此,如图6的 (c)所示,针头2被构成为能够通过突起部21使支承部102的顶端向与透镜行进方向χ相 反的方向(以下将其简称为后方向)上折回。这样一来,针头2被构成为能够保持在通过突起部21将支承部102弯折成大致 U字状的状态下将眼内透镜100设置在透镜设置部11上。另外,针头2被形成为眼内透镜100的光学部101与被插入突起插入孔20中而 露到移动空间39内的突起部21抵接,该突起部21接住光学部101,从而能够将眼内透镜 100准确地定位在透镜设置部11上。之后,针头2从壳体2被取出而突起部21被从突起插入孔20中脱离,但能够使与 突起部21抵接的眼内透镜100的支承部102与移动空间39的内壁40相抵接,从而维持该 支承部102的顶端向光学部101侧折回的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针头2能够被安装到插 入器具主体3的安装部3a上。如此,眼内透镜插入器具1能够在保持支承部102被折回的 状态下由柱塞4将眼内透镜100向透镜行进方向χ推出,并将眼内透镜100从针头2顶端 的嘴部13放到眼内。此时,本发明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1使形成为U字状而难以浮动的支承部102的 弯曲部分从嘴部13的排出口 13a露出,进而眼内透镜100由柱塞4推出,由此能够从该排 出口 13a放出光学部101,因此能够防止在将眼内透镜100从针头2的顶端放到眼内的中途 仅支承部102的顶端被放出而浮动的问题。(3)动作以及效果在以上的结构中,通过使针头2安装在壳体22上,能够使设置在该壳体22上的突 起部21插入突起插入孔20中,并使该突起部21露到移动空间39。使用者在使针头2安装在壳体22上的状态下从透镜插入口部10插入眼内透镜 100,将眼内透镜100设置在透镜设置部11上。此时,使用者不直接夹持针头2的翼部15、 15,而是能够夹持面积远远大于该翼部15、15的壳体22的壁部28,因此能够容易地使针头 2稳定,如此与以往相比能够使眼内透镜100简单地设置在透镜设置部11上。另外,使用者通过夹持壳体22的壁部28能够稳定地保持针头2,因此能够使眼科 用透明质酸制剂等粘弹性物质容易地填充到针头2的内部。
此外,在针头2中,当为了使眼内透镜100设置在透镜设置部11上而使眼内透镜 100从透镜插入口部10插入时,该眼内透镜100的支承部102的顶端与突起部21抵接,能 够使透镜行进方向χ侧的支承部102的顶端向后方向上折回。特别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突起部21并未在整个移动空间39上露出,而是仅 在透镜行进轴A的一侧的区域上使其露出,因此能够仅使支承部102的顶端与突起部21抵 接,如此能够将支承部102的顶端和支承部102的根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可靠地弯折成U字 状。因此,在眼内透镜插入器具1中,通过使被配置在透镜行进方向χ侧的眼内透镜 100的支承部102推到突起部21而向后方向上折弯,能够在将眼内透镜100从嘴部13放出 时,使其从形成为U字状而难以浮动的支承部102的弯曲部分起进行放出,如此与以往相比 能够使眼内透镜100更稳定并容易地插入眼内。另外,在眼内透镜插入器具1中,通过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设置突起部21,在将眼 内透镜100插入眼内时,能够防止突起部21妨碍眼内透镜100的移动。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将针头2的突起插入孔20也贯穿设置在透镜设置部11的 上表面,而使得壳体22的突起部21的顶端从透镜设置部11的上表面露出,由此使用者能 够即刻目视确认该突起部21的位置,如此,在使眼内透镜100设置在透镜设置部11上时, 能够使支承部102的顶端可靠地配置到突起部21侧,使得支承部102与突起部21抵接而 弯折。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突起部21设置于壳体22,仅通过使壳体22与针头 2进行安装及拆卸,从而即使是细且短的突起部21,也能够与针头2的突起插入孔20相对 容易地进行安装及拆卸。另外,通过使针头2安装在壳体22上,能够由该壳体22来保护嘴部13或移行部 12等以免受外力破坏。另外,由于能够使针头2在安装在壳体22上的状态下放置在载置台 上,因此能够防止嘴部13或移行部12等直接与载置台接触,从而能够总是保持针头2的卫生。(第二实施方式)图7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针头,在图7中,与图6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来表 示,该针头50在不将眼内透镜100的光学部101折叠成双层而被插入到透镜插入口部51 的方面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是不同的。实际上,如图7的(A)及图7的(B)所示,该针头50形成有未图示的壳体,该针头 50可安装在壳体上,通过使其安装在该壳体上,可使设置在壳体上的突起部52插入突起插 入孔53中。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在图7中,壳体未图示,仅图示了突起部52。实际上,突起插入孔53以朝向与透镜行进方向χ和侧面方向y垂直的上下方向 (纸面跟前的方向)贯穿透镜设置部M附近的厚度的方式贯穿设置有突起插入孔20。在 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突起插入孔20贯穿设置在透镜设置部M的基本中央位置上使其与 透镜行进轴A交叉,孔区域形成在眼内透镜100移动的移动空间39的中央位置上。如此,针头50当被安装在壳体上使得突起部52插穿突起插入孔53时,该突起部 52通过移动空间39的中央位置而使得突起部52的顶端能够向外部露出。在该状态下,眼内透镜100在使支承部102、102向外侧延伸的状态下且不使光学8部101折叠地被镊子(没有进行图示)夹持,能够如图7的(C)所示那样从一个支承部102 的顶端起被插入到针头50的透镜插入口部51中。此时,针头50被构成为;能够使眼内透镜100的支承部102的顶端与露到移动空 间39内的突起部52抵接,在该状态下,眼内透镜100被镊子插入至透镜设置部54,由此,如 图6的(D)所示那样,沿突起部52的弯曲面使支承部102的顶端向与透镜行进方向χ相反 方向的后方向折回。这样一来,针头50被构成为能够在通过突起部52将支承部102弯折 成大致U字状的状态下将眼内透镜100设置在透镜设置部M上。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使突起部52的眼内透镜100的支承部102抵接的面 向预定的方向弯曲,由此能够将眼内透镜100的支承部102沿突起部52的弯曲面向希望的 方向可靠地弯折。之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一样,针头50从壳体取下而使突起部52从突起插入 孔53脱离,但是与突起部52抵接的眼内透镜100的支承部102与移动空间39的内壁40 相抵接,而能够维持该支承部102弯折的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针头50能够被安装到没 有进行图示的插入器具主体的安装部上。如此,眼内透镜插入器具能够在支承部102被折 回的状态下由柱塞将眼内透镜100向透镜行进方向χ推出,并将眼内透镜100从针头50顶 端的嘴部13放到眼内。(第三实施方式)在图8中,“60”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带壳体眼内透镜插入器具,该带壳体眼内透 镜插入器具60包括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 ;壳体62,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安装在壳体62 上,并且可自由地装卸;以及盖体63,其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安装有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 的壳体62上并覆盖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首先,对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进行以下说明。该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与上述的 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其表示眼内透镜100被预先设置在内部的预置型。如图9所示,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包括主体66、滑块67、柱塞68、以及锁定机构 69,主体66包括筒状的基端部件70和具有顶端细形状的顶端部件71。在该情况下,在基端部件70的透镜行进方向χ侧的顶端设置有由板状的部件构成 的透镜设置部(没有进行图示),在该透镜设置部内能够设置眼内透镜100。另外,在顶端 部件71上一体地连结基端部件70,设置在基端部件70的透镜设置部上的眼内透镜100能 够配置在其内部。滑块67以及柱塞68被设置成能够在主体66内向前方及后方移动。锁定机构69 被构成为能够限制柱塞68向前方的移动。该锁定机构69通过将滑块67向前方移动而被 解除,由此,柱塞68变为能够向前方移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被构成为最初由滑块67推出眼内透镜 100而将其可靠地折叠为预定形状,然后将眼内透镜100由柱塞68推出而折叠得更小,从 而能够将眼内透镜100插入眼内。因此,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被构成为通过锁定机构69 来可靠地防止在由滑块67推出眼内透镜100之前由柱塞68推出眼内透镜100的问题,使 设置在主体66内的眼内透镜100以滑块67、柱塞68的顺序分成两个阶段地向前方移动并 同时折叠。此外,这些事项已由本申请人所公开,详细情况参照例如PCT/JP2008/59995中的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在该情况下,权利要求1的插入筒部包括透镜设置部和顶端部件71,在该顶端部 件71上以朝向与透镜行进方向χ及侧面方向y相垂直的上下方向ζ贯穿厚度的方式贯穿 设置有突起插入孔73。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突起插入孔73贯穿设置在与透镜行进轴A 交叉的中央位置上,孔区域配置在眼内透镜100移动的移动空间的中央位置上。并且,该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壳体62上,所述壳体62与该 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另外单独设置,例如通过合成树脂材料而一体成形。如图10所示,在 壳体63上,以包围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的方式在底板部75上立起设置U字状的壁部76, 并在该底板部75的预定位置上立起设置突起部80。突起部80具有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如图11所示,其被构成为使得 能够通过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被安装到壳体62上而插入到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的突起 插入孔73内。由此,在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上,壳体62的突起部80能够配置在顶端部件 71的移动空间的中央区域。另外,如图10所示那样在该壳体62上的两侧面的壁部76上形成有距离底板部75 的高度低的阶梯部81,如图11所示,当安装了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时,眼内透镜插入器具 61的滑块67能够被该阶梯部81定位。此时,在壁部76的抵接面82与眼内透镜插入器具 61的滑块67之间能够设置预定距离。并且,通过使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向透镜行进方向χ滑动直至滑块67与壳体62 的壁部76的抵接面82抵接,能够使设置在顶端部件71的内部的眼内透镜100向透镜行进 方向χ移动至预定位置。由此,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一样,眼内透镜100被构成为支承部102与突起部 80抵接,支承部102的顶端沿该突起部80的弯曲面而被向与透镜行进方向χ相反方向的后 方向折回。这样一来,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能够在通过突起部80使支承部102弯折成大 致U字状的状态下将眼内透镜100设置在透镜设置部(没有进行图示)。另外,该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在该状态下从壳体62脱离,并在支承部102被折回 的状态下用柱塞4将眼内透镜100向透镜行进方向χ推出,从而能够将眼内透镜100从顶 端部件71的嘴部85放到眼内。顺便说一下,如图10所示,在该壳体62上,在壁部76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嵌入孔 86,设置在盖体63的下表面上的嵌入用突起部87被嵌入到嵌入孔86中,从而盖体63能够 安装在该壳体62上。实际上,该盖体63与壳体62中的壁部76的上表面形状一致地形成有下表面的外 轮廓,并具有与该壁部76的阶梯部81的形状一致地形成的阶梯抵接部88。由此,如图8所示,当盖体63被安装于安装有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的壳体62上 时,将阶梯抵接部88嵌入到被形成在壳体62的壁部76的抵接面82与眼内透镜插入器具 61的滑块67之间的间隙中,能够防止该滑块67滑动。此外,如图10所示,该盖体63在其下表面例如具有两个定位突起部90、91,定位突 起部90、91能够插入到贯穿设置在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的顶端部件71上的定位孔92、93 内(图9)。如此当在壳体62上安装了盖体63时,盖体63的定位突起部90、91被插入到这 些定位孔92、93中,能够使眼内透镜100的两个支承部102、102与定位突起部90、91抵接10而进行定位。顺便说一下,在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中,可经由一个定位孔91,通过没有进行 图示的注入器等向内部填充眼科用透明质酸制剂等粘弹性物质。在以上的结构中,在眼内透镜插入器具61中,通过将被配置在透镜行进方向χ侧 的眼内透镜100的支承部102由突起部80弯向后方向,从而在将眼内透镜100从顶端部件 71放出时,能够使其从形成为U字状而难以浮动的支承部102的弯曲部分起进行放出,如此 与以往相比能够使眼内透镜100更稳定并容易地插入眼内。(其他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更,例如 也可以将突起部形成为圆形等其他各种的形状。另外,也可以适用于在光学部上仅设置一 个支承部或在光学部上设置三个或四个等多个支承部的眼内透镜。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由突起部21、52、80将支承部102弯折成U字状的 情况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突起部21、52、80将支承部102弯折成V 字状、C字状或L字状等其他的各种形状。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使用了在上下方向ζ上延伸的突起部21、52、80的 情况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总之,只要能够将眼内透镜100的支承部102的 顶端向与透镜行进方向χ相反方向的后方向弯折,也可以使用在侧面方向y或倾斜方向等 各种方向上延伸的突起部,在该情况下,只要在针头2、50以及顶端部件71上与突起部延伸 的方向一致地贯穿设置突起插穿孔即可。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壳体22、62上设置突起部21、80的情况进行了 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仅设置突起部,或者在针头自 身、顶端部件自身上设置突起部并通过滑动机构使其移动等其他各种方式。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突起插穿孔20配置在透镜设置部11附近,但本发 明并不限定于此,总之,只要能够在从嘴部13被排出时使眼内透镜100的支承部102的顶 端向与透镜行进方向χ相反的方向弯折,也可以将该突起部配置在透镜插入口部10或移行 部12等其他的各种部位上。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以贯穿透镜设置部11的下表面以及上表面之间的 方式贯穿设置突起插入孔20,并使突起部21的顶端从透镜设置部11的上表面露出的情况 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突起插入孔20仅贯穿设置在透镜设置部11 的下表面,而不使突起部21的顶端从透镜设置部11的上表面露出。
权利要求
1.一种眼内透镜插入器具,包括插入筒部,在光学部的外缘处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 支承部的眼内透镜被设置在所述插入筒部的内部,所述眼内透镜插入器具通过柱塞推出所 述眼内透镜,并将所述眼内透镜从所述插入筒部的嘴部放到外部,所述眼内透镜插入器具 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筒部中配置在透镜行进方向侧的所述支承部被弯折单元向后方向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单元是突起部,所述支承部被推到所述突起部而被折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插入筒部可自由地装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被设置在另外单独设置的壳体上,所述壳体被安装在所述插入筒部上,并且可自由地装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被设置在插入器具主体上,所述插入筒部是安装在所述插入器具主体上的针头,所述针头在使被设置在透镜设置部上的所述眼内透镜的支承部由所述突起部折弯之 后从所述壳体脱离并被安装在所述插入器具主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眼内透镜是预先被设置的预置型。
7.一种针头,被安装在插入器具主体上,所述插入器具主体包括柱塞,所述柱塞将在 光学部的外缘处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承部的眼内透镜推出,所述针头的特征在于,包 括透镜设置部,所述眼内透镜从透镜插入口部设置在所述透镜设置部中;以及 嘴部,与所述透镜设置部连通,用于将所述眼内透镜放到外部, 在所述透镜设置部中配置在透镜行进方向侧的所述支承部被弯折单元向后方向折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单元是突起部,所述支承部被推到所述突起部而被折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透镜设置部可自由地装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被设置在另外单独设置的壳体上,所述壳体被安装在所述透镜设置部上,并且可自由地装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在使被设置在所述透镜设置部上的所述眼内透镜的支承部由所述突起部折 弯之后从所述壳体脱离并被安装在所述插入器具主体上。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能够使眼内透镜更稳定并容易地插入到眼内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以及针头。能够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能够使眼内透镜更稳定并容易地插入到眼内的眼内透镜插入器具以及针头,其中,通过将被配置在透镜行进方向x侧的眼内透镜100的支承部102推到突起部21而向后方向折弯,由此在将眼内透镜100从嘴部13放出时,能够使其从形成为U字状而难以浮动的支承部102的弯曲部分起进行放出,如此与以往相比能够使眼内透镜100更稳定并容易地插入到眼内。
文档编号A61F2/16GK102056571SQ20098012105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5日
发明者井上正信 申请人:Hoya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