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暑解毒的食药两用复方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504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清暑解毒的食药两用复方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食药两用天然植物复方制剂,具体是含有金银花、菊花的制剂,具有 清暑、解毒的功效和抗菌、消炎、解热、保肝、调脂、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
背景技术
金银花即忍冬花,从古至今为食药两用植物,可代茶饮,可入药方。金银花性味甘 寒,功效疏散风热、清热泻火、解暑、解毒,常用于治疗暑季受热,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热毒 血痢,疮疡肿毒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解热、抑菌、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等作 用。现代临床用于非典、甲流等特殊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良好。菊花,性寒味甘,能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暑。亦为食药两用植物,自古以来或代 茶饮,或入药方,用于清解暑热,或治疗风热感冒、肝肾阴虚视物昏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菊花对流感病毒等常见病毒,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多种 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还有降压,抗炎、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原则,按其功效需要组方而成,具有清暑、 解毒之功效。用于夏季中暑,脏腑有热,身体不适,口渴多饮;或用于瘟毒流行,发热,口喝。 除另有说明外,本说明书的部分术语的定义如下金银花或其原药材,是指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 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或由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制作的中药材饮片。在 用于本发明时,可以将其粉碎成粗粉以便于提取。菊花或其原药材,是指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 头状花序,或由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制作成的中药材饮片。在用于本发明时,可以将 其粉碎成粗粉以便于提取。食药两用复方制剂所述的金银花指的是金银花药材及其提取物。食药两用复方制剂所述的菊花指的是菊花药材及其提取物。本发明所述的该复方制剂每1份含金银花1 100g、菊花1 100g,也包括每份 含金银花提取物1 % 99 %、菊花提取物1 % 99 %。所述的食药两用复方制剂有两种制备途径。其一是指金银花与菊花混合后经提取 纯化等步骤获得的提取物;其二是指金银花与菊花分别提取后,然后将其合并后获得混合 提取物。(1)所述的金银花、菊花的有效成分水提取物的制备是按照下述方法进行的A.金银花提取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a、将金银花粉碎成粗粉,加入6 20倍(w/w)的水,浸泡(T2h,6(TlO(rC提取广5 次,每次0. 5 3h后,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1.广1. 2(60°C测)。 b、将浓缩的浸膏加入乙醇沉淀,取上清液浓缩,真空干燥,粉碎过筛,分装。
B.菊花提取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a、将菊花粉碎成粗粉,加入6 20倍(w/w)的水,浸泡0 2h,6(Γ 00 提取广5次, 每次0. 5 3h后,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1.广1. 2(60°C测)。b、将浓缩的浸膏加入乙醇沉淀,取上清液浓缩,真空干燥,粉碎过筛,分装。合并A、 B所得的提取物即为组合物提取物。C.混合物提取物的制备步骤如下a、将金银花和菊花粉碎成粗粉,合并混合,加入6 20倍(w/w)的水,浸泡(T2h, 6(TlO(rC提取广5次,每次0. 5 3h后,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1.广1. 2(60°C测)。b、将浓缩的浸膏加入乙醇沉淀,取上清液浓缩,真空干燥,粉碎过筛,分装。(2)所述的金银花、菊花的有效成分醇提取物的制备是按照下述方法进行的A.金银花提取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金银花粉碎成粗粉,加入6 20倍(w/w)的50% 90%乙醇,浸泡0 2h,回流提 取广5次,每次0. 5 3h后,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1.广1. 2(60°C测)。真空干燥,粉碎 过筛,分装。B.菊花提取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菊花粉碎成粗粉,加入6 20倍(w/w)的50% 90%乙醇,浸泡0 2h,回流提取 Γ5次,每次0. 5 3h后,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1.广1. 2(60°C测)。真空干燥,粉碎过 筛,分装。合并A、B所得的提取物即为组合物提取物。C.混合物提取物的制备的步骤如下将金银花和菊花粉碎成粗粉,合并混合,加入6 20倍(w/w)的50%、0%乙醇,浸 泡(T2h,回流提取广5次,每次0. 5 3h后,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1. Γ1. 2 (60°C测)。 真空干燥,粉碎过筛,分装。所述的食药两用制剂可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适合于临床使用的任何口 服制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口服剂型选自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分散片和口腔速崩 片。所述的食药两用制剂可加入符合规定的载体制成适合口服的保健品。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口服保健品选自保健茶、固体颗粒饮料、饮料、含片。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料包括赋形剂、填料、稀释剂、润湿剂、崩解剂、防腐剂、甜味 齐U、矫味剂、芳香剂。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在抑菌、抗炎、调节免疫功能、保肝、调脂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是通过实施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目的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列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实施例1、本发明组合物提取物的制备1.金银花提取物取金银花5kg,用10倍水提取3次,提取温度为90°C,每次1. 5h。将提取液混合后,真空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60°c测)左右,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55%,放置过夜, 过滤,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包装。2.菊花提取物

取菊花5kg,用20倍水提取3次,提取温度为80°C,每次2h。将提取液混合后,真 空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60°C测)左右,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55%,放置过夜,过滤, 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包装。3.混合提取物取金银花6kg,用10倍水提取3次,提取温度为90°C,每次1. 5h。菊花4kg,用20 倍水提取3次,提取温度为80°C,每次2h。将两者的提取液混合后,真空减压浓缩至相对密 度为1. 10(60°C测)左右,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55%,放置过夜,过滤,减压干燥。粉碎成细 粉,过80目筛,包装。实施例2、本发明制成饮料配方金银花42g,菊花36g,l%甜菊甙160ml,0. 柠檬酸160ml。制备将金银花与菊花称重,混合,加入10倍的纯化水,80°C提取两次,合并滤液, 加入适量壳聚糖,澄清后过滤。加入配方中的柠檬酸和甜菊甙混合,灭菌后分装,制得液态 饮料。实施例3、本发明制成固体颗粒饮料配方组合物的混合提取物30g,微晶纤维素钠2. 5g,羧甲基纤维素钠17. 5g,可溶 性淀粉30g,白糊精90g,甜菊甙0. 68g,50%乙醇适量。制备采用常规制备颗粒剂工艺,用实例1所提供的原料,取混合提取物30g和 配方中的所有辅料混合,50%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粒,过筛,干燥,即制得颗粒剂型的固体饮 料。实施例4、本发明制成口含片配方金银花提取物1kg,菊花提取物1. 5kg,冰片20g,糊精100g,薄荷油20g,糖 粉400g,甘露醇100g,硬脂酸镁30g。制备将提取物混合,过100目筛。与糊精、糖粉混勻,加入85%乙醇适量制成软 材,过20目筛,制粒,真空干燥;干颗粒过20目筛整粒,加入薄荷油、甘露醇和硬脂酸镁,混 勻,压制成常规圆形片,即得。实施例5、本发明制成保健茶配方金银花lg,菊花lg。制备以上二组分的干燥品制备成袋装茶。实施例6、本发明制成胶囊配方金银花5g,菊花lg,淀粉100g。制备采用常规制备胶囊剂工艺,将以上二组分加入水提取,水提液浓缩、干燥加 入淀粉混合,装上胶囊壳,制得胶囊。实施例7、本发明制成滴丸配方金银花2g,菊花18g。制备采用常规制备滴丸剂工艺,将以上二组分加入水提取,水提液浓缩、干燥、粉 碎,按常规工艺,制得滴丸剂。
实施例8、本发明制成其它口服剂型配方金银花50g,菊花50g制备以上二组分的水提 液加入药剂学常用辅料,按常规方法制备成口服溶液、口 服混悬液、糖浆剂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清暑、解毒的食药两用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含有以下活性成分 金银花、菊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 成适合于临床使用的口服药物剂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加入制剂上可接受的辅料制 成口服保健品。
4.如权利要求2 3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金银花、菊花的有效成分制备而成。
5.如权利要求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银花、菊花提取物的制备是按照下述方法 进行的将金银花与菊花粉碎成粗粉,加入水,浸泡0 池,提取1 5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再 加入乙醇沉淀,取上清液浓缩,真空干燥,粉碎过筛,分装。
6.如权利要求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银花、菊花提取物的制备是按照下述方法 进行的将金银花和菊花粉碎成粗粉,合并混合,加入乙醇,浸泡,回流提取1 5次,合并提取 液,真空干燥,粉碎过筛,分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份制剂含金银花1 100g、菊花1 100g。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具有抑菌、抗炎、调节免疫、保肝、调脂 等作用,及其在夏季中暑,脏腑有热,身体不适,口渴多饮;或瘟毒流行,发热,口渴等方面的 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清暑解毒的食药两用天然植物复方制剂,具体是含有金银花、菊花的复方制剂。该复方制剂每1份含金银花1~100g、菊花1~100g。也包括每份含金银花提取物1%~99%、菊花提取物1%~99%。本发明还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各种辅料制成适合于临床使用的口服药物剂型和口服保健品剂型。本发明具有清暑、解毒之功效,以及抗菌、消炎、解热、保肝、调脂等药理作用,用于夏季中暑,脏腑有热,身体不适,口渴多饮,或用于瘟毒流行,发热,口喝。
文档编号A61P3/00GK102068480SQ201010205509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
发明者刘家兰, 张辉, 徐晓玉, 徐玲, 李金玲, 王永胜, 王琴, 邓礼娟 申请人:西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