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

文档序号:85639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配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
背景技术
痤疮即中医之粉刺,多在青春期发病,女性发病年龄常较男性要早,可在月经初潮 后半年至1年,损害主要发生于面部,尤其是前额、双颊部、颏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 初起为粉刺,有白头粉刺与黑头粉刺两种,内含角质素及皮脂,白头粉刺亦称封闭性粉刺, 为皮色血疹,针头大小,毛囊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脂栓,黑头粉刺亦称开放性粉刺,血疹中 央为明显扩大的毛孔,脂栓阻塞于毛囊口,表面呈黑色素皮脂氧化及黑素所致,较易挤出黄 白色脂栓,粉刺可发展为炎性血疹,脓血疹或脓疱,结节及囊肿等。痤疮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对此类病症,西药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消除,从中医角 度进行清热解毒、泻火除燥、消胀通便往往取得很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上多用中药汤剂,保 存、运输、包装、贮藏多有不便。目前急需要一种服用方便、经济实惠、疗效确切的药物克服 现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以克服现有痤疮 治疗药物存在的问题。具体地说,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其用以下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桑白皮 50士 10、地骨皮50士 10、黄芩50士 10、金银花50士 10、酒大黄50士 10、桅子50士 10、炙香附 50士 10、蒲公英100士20、生槐米100士20、白花蛇舌草150士30、益母草75士5、薏米75士5。本发明推荐的药物配比为桑白皮50、地骨皮50、黄芩50、金银花50、酒大黄50、桅 子50、炙香附50、蒲公英100、生槐米100、白花蛇舌草150、益母草75、薏米75。本发明口服液配制方法取金银花加适量水湿润30分钟后,蒸馏提取挥发油,收集蒸馏液(相当含生药 0. lg/ml),另器收集备用;药渣、药液与方中其余11味中药加6倍量水,煎煮两次,第一次 2小时(煎煮1小时后,再加入槐米、酒大黄),第二次1. 5小时,合併两次滤液,渣弃,滤液 浓缩至1.5 1(药材药液),放置至室温,加乙醇调至含醇量为65%,放置24小时后过 滤,渣弃,滤液回收至无醇,加入金银花蒸馏液及适量水近全量,用20 % NaOH溶液调pH = 7. 0-7. 2,再加水至1000ml,放置12小时后,过滤,滤液分装于IOml玻璃瓶中,100°C灭菌40 分钟即可。本发明制备工艺确定的加水煎煮的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了优选,最 大限度的保留了药材中对适应症有作用的各个成分,同时减少了无效成分的浸出,起到了 浓缩,而不丢失有效成分的作用,降低了成本。


图为本发明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其是按照如下步骤制备称取按克计量的原料桑白皮50士 10、地骨皮50士 10、黄芩50士 10、金银花 50士 10、酒大黄50士 10、桅子50士 10、炙香附50士 10、蒲公英100士20、生槐米100士20、白花 蛇舌草150 士 30、益母草75 士 5、薏米75 士 5 ;取金银花加适量水湿润30分钟后,蒸馏提取挥发油,收集蒸馏液使其有效成分为 相当含生药0. lg/ml,另器收集备用;药渣、药液与其余11味中药加6倍量水,煎煮两次,第 一次2小时并且在煎煮1小时后,再加入槐米、酒大黄,第二次1. 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弃 渣,滤液浓缩至药材药液为1.5 1,放置至室温,加乙醇调至含醇量为65%,放置24小时 后过滤,弃渣,滤液回收至无醇,加入金银花蒸馏液及适量水近全量,用20% NaOH溶液调pH =7. 0-7. 2,再加水至1000ml,放置12小时后,过滤,滤液分装于IOml玻璃瓶中,100°C灭菌 40分钟即可。工艺研究资料1、金银花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工艺与理论依据据《全国中药汇编》上册介绍,金银 花的水溶性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为该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外,其挥发性成分即芳香性挥发 油具有解热、抗炎的作用,故本制剂制备既即收取其挥发性成分又经煎煮提取水溶性成分。2、槐米的主要成分为芦丁,一般含量在20%以上,据1997年《中草药》第二期介 绍,芦丁因热而受破坏,煎煮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其提出率;大黄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其有 效成分的损失也增大,故在本制剂中均为后下药。3、工艺研究中曾进行了未经醇处理及调节不同含醇量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以65%含醇量纯化处理较为理想,一则成品澄明度较好,二则总黄酮含量较稳定。鉴别1、黄芩的鉴别方法取本品15ml,蒸干,残渣加75%乙醇20ml,置水浴中加热振 摇,待溶解后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再加甲醇20ml,微热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称取 黄芩甙标准品IOOmg置IOO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作为标准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 种溶液各IOul点于以4%醋酸钠甲基纤维硅胶G薄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 (5:3:1: 1)混合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待展开剂挥干后检视,样品供试液与对 照品液和黄芩甙标准对照液在RfO. 458处显污绿色斑点。2、金银花鉴别方法取黄芩鉴别的样品供试液为金银花鉴别的供试品溶液;称取 金银花标准药材粉末2克,加甲醇50ml,温浸渍12小时后,过滤,滤液蒸干,再加甲醇2ml微热 溶解后,作为标准药材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两种溶液各IOul点于以0. 7%甲基纤维素为黏 合剂的硅胶G薄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7 2 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 晾干后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药材对照品色谱RfO. 58和0. 91处,显相同颜色斑点。3、大黄的鉴别取黄芩鉴别样品溶液,挥干甲醇,残渣加水IOml使其溶解,加盐酸 Iml,水浴加热1小时,取出,立即冷却,用乙醚30ml,萃取3次,合併乙醚液,挥干,残渣加醋 酸乙酯0. 5ml使其溶解,作为供试液。另取不含大黄阴性样品,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液,以Ig/ml的大黄对照药材为阳性对照,其制备方法照药典2000年版一部大黄项下,分别吸取上述 溶液各IOul点于甲基纤维钠硅胶薄层层析板上,以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 5 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后经氨蒸汽显色,供试液与阳性对照品均在相应的位置上呈5个浅红 色相应斑点。性状本品为棕黄色液体,味甜,微苦。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口服液中黄芩甙的含量。1、色谱条件采用ZorbaxSB18 柱(4. 6mm X 250mm,5 μ 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 (50 60 1),流速1. OmL. min-l,检测波长为278nm, AUF = 0. 01,测得黄芩甙标准对照 品及样品色谱图中的黄芩甙(峰)保留时间约为5. 2min。2、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60°C减压干燥恒重的黄芩甙标准品10mg,加50%的甲醇溶液IOOml制成 0. lg. L-1的标准溶液。精密吸取标准溶液0、2、4、6、8、10ml分别置20ml容量瓶中,加50% 的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勻。分别进样10 μ m,测定吸收峰面积,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 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浓度范围为10 50mg. Γ1时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 为A = 1. 37X 106C+4. 02 X IO6, r = 0. 9978。3、方法可行性验证以同样制剂工艺,制备不含黄芩的阴性对照样品,经同样方法测定,在标准对照品 的色谱峰位置上无明显的吸收峰出现。实验结果表明,本测定方法的精密性良好,RSD为 1.58% (η = 6);重现性也好,同一样品在72小时内测定6次的RSD为1.85%;加样回收率 为99. 2% (η = 6)。故此测定方法适用于本口服液黄芩甙含量的测定。3、样品的含量测定精密吸取中药口服液10ml,加甲醇100ml,回流提取2h,将回流液置IOOml容量瓶 中加甲醇至刻度。再精密吸取Iml置IO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勻,放置12h后用 0. 45 μ m微孔滤膜过滤,得样品溶液。取10 μ 1进样,测定峰面积,并换算成浓度,结果见表。表中药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测定结果(η = 6)
批号测量值(mg.mr1)RSD%
0605114.351.560706134.291.910808264.112.080905063.981.951003253.751.86平均值4.101.87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品自定黄芩甙含量标准为4. 10士 15% (mg.mr1),即 3. 57 4. 72mg. πιΓ1。
5
其他项目检查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J)合剂项下的有关规定。规格及用法、用量10ml/瓶;口服,一日2 3次,每次10 20ml,小儿酌减。贮藏密封、阴凉处;保质期12个月。中药口服液的质量稳定性研究为了研究本品质量稳定性,我们对本品生产的090506批号产品进行了稳定性考 察,其方法与结果如下取上述样品10mlX50瓶,按照即定的包装进行包装,室内自然条件(室温5 30°C),相对湿度(40 85%)下存放,分别自产出品的0、1、3、6个月检测黄芩甙的含量, 同时按照质量标准草案和卫生部药品标准进行全面检查(装量差异除外),结果均与首检 一致,见下表。中药口服液稳定性考察
存放时间(月)项 目0136黄芩鉴别++++金银花鉴别++++大黄鉴别++++黄芩甙含量 (mg. ml—1)3. 983. 943. 873. 92结论考察结果表明,本品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存放6个月,质量稳定,可以满足医 院制剂生产的需要。中药口服液急性毒性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小白鼠对中药口服液的最大耐受量。实验材料1、药品中药口服液(0. 875g/ml)由本院中药制剂室配制。2、动物昆明种小白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20 士 2. Og,鼠龄2_3个月。实验方法1、药液的配制按制备工艺配制。2、给药取健康小白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20 士 2. 0g,鼠龄2-3个月。小白鼠禁 食不禁水12h后,以30ml/kg容量给小白鼠灌胃,折算成原生药的量应为0. 875g/mlX30ml =26. 25g。一次灌胃给药后,以30ml/kg同剂量定点连续给药一周,给药期间小白鼠自由摄 取饲料、水,饲养室温度保持在24 士 4 °C,湿度为40 60%。3、药后观察7天给药期间观察给药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活动、食量、毛色、呼吸 等,两组均一致,无死亡。大、小便正常,给药组大便成型较软,而对照组呈较硬颗粒状。末 次给药24h后,解剖二组小白鼠,肉眼尸检小白鼠心、肝、肺、脾、肾、胰等脏器,两组均一致,
6无任何病理变化。实验结果小白鼠灌胃后未见异常,全部存活。7日后处死小白鼠,对各主要脏器 进行肉眼尸检,各主要脏器位置、颜色、大小均无异常。结论中药口服液以相当于原生药26. 25g/kg的剂量对小白鼠灌胃,小白鼠全部 存活,说明该药口服剂量的最大耐受量在26. 25g/kg以上,口服给药是安全的。本发明人采用本发明的内服中药制剂治疗6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总结报告如 下1、资料与方法痤疮中医称为粉刺,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按照中医 理论进行辩证分型。1. 1辩证分型1. 1. 1肺经风热型血疹呈鲜红色,突出于皮肤或隐于皮下或有小脓疱。黑、白头粉 刺,伴有颜面潮红、心烦、口干、口渴、苔薄黄、脉细数。1. 1.2肠胃湿热型血疹呈暗红色,伴有脓疱、结节、囊肿,伴有潮红、瘙痒、食多口 臭、腹胀、便秘或正常,尿赤、舌苔白腻、脉滑数。1. 1.3脾失健运型血疹色红不鲜,反复发作或结成囊肿,或伴有便溏、神疲乏力,舌 苔黄,脉濡滑。1. 2 一般资料发明人自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收治患者60例,在60例患者中,男21例,女 39例,年龄最大的28岁,最小的14岁,平均年龄20. 6岁。病程最长的4年,最短的3个月, 其中属肺经风热型33例,肠胃湿热型21例,脾失健运型6例。1. 3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痤疮诊断标准(1)本病多见于青春期男女,多 发于颜面,上胸,背部,呈对称分布;(2)有黑、白头粉刺、血疹、脓疱、结节、囊肿等。1. 4治疗方法口服本发明口服液,一日2 3次,每次10 20ml。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2. 1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痊愈皮损全部消退或仅留有色素沉着、无新疹发生;显效皮疹消退70%以上,新起皮疹少于5个;有效皮疹消退30 % 70 %,新起皮疹少于10个;无效皮疹消退30%以下或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2. 2治疗结果治疗7周评定疗效。肺经风热型痊愈28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0例;肠胃湿热型痊愈13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脾失健运型痊愈2例,显效2例例,有效1例,无效1例。3、总结中医理论认为,痤疮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致肺胃湿热藴结,复感 毒邪而发病。同时,与脾失健运、湿郁化热、女性冲任不调有关。本发明组方中桑白皮、地 骨皮、黄芩清肺胃湿热,桅子、大黄泻热润燥、生沣止渴,生槐米清热凉血,金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薏米健脾祛湿祛脂,香附、益母草活血散结,调和冲任,以达到标本兼 治。
权利要求
1.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是按照如下步骤制备 称取按克计量的原料桑白皮50士 10、地骨皮50士 10、黄芩50士 10、金银花50士 10、酒 大黄50士 10、桅子50士 10、炙香附50士 10、蒲公英100士20、生槐米100士20、白花蛇舌草 150 士 30、益母草 75 士 5、薏米 75 士 5 ;制备取金银花加适量水湿润30分钟后,蒸馏提取挥发油,收集蒸馏液使其有效成分 为相当含生药0. lg/ml,另器收集备用;药渣、药液与其余11味中药加6倍量水,煎煮两次, 第一次2小时并且在煎煮1小时后,再加入槐米、酒大黄,第二次1. 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 弃渣,滤液浓缩至药材药液为1.5 1,放置至室温,加乙醇调至含醇量为65%,放置24小 时后过滤,弃渣,滤液回收至无醇,加入金银花蒸馏液及适量水近全量,用20% NaOH溶液调 PH = 7. 0-7. 2,再加水至1000ml,放置12小时后,过滤,滤液分装于IOml玻璃瓶中,100°C灭 菌40分钟即可。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其是用以下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备桑白皮50±10、地骨皮50±10、黄芩50±10、金银花50±10、酒大黄50±10、栀子50±10、炙香附50±10、蒲公英100±20、生槐米100±20、白花蛇舌草150±30、益母草75±5、薏米75±5。本发明中药口服液配制方法科学,工艺流程合理,便于掌握应用,而且服用量小,药物有效成分易于释放,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使药效能够充分发挥。本口服液体积小,质量稳定,便于携带,贮藏和服用方便,可大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A61K36/8994GK102000283SQ20101054280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2日
发明者叶明 , 朱学莉 申请人:朱学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