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血化瘀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1063阅读:20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活血化瘀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血化瘀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各种骨病归纳为痹病范畴,致病原因很多,如风寒湿之邪、老年退变、劳 损、扭伤、超负荷重物压伤、长期受湿、受风、受寒之邪都能引起脊椎各组织的退变老化、破 损、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无菌炎症致使各受伤组织充血、水肿、肿胀、粘连,颈椎病变可压 迫神经引起肩痛、手麻、肩酸胀、肌肉无力萎缩,腰椎如压迫神经根,可引起坐骨神经痛、腰 腿麻木疼痛、肢体发凉甚至下肢瘫痪;目前,多采用各种膏药进行对症治疗,而这些膏药的 疾病的治疗往往不尽如人意,其功效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制简单、疗效显著的活血化瘀的 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活血化瘀的外用膏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活性成分组成当归 120 180份、红花80 120份、川芎80 120份、续断120 180份、骨碎补120 180 份、桑寄生120 180份、白芷80 120份、羌活80 120份、桂枝80 120份、木瓜80 120份、牛膝120 180份、血竭20 80份、制乳香80 120份、制没药80 120份、麝香 1 3份、梅花冰片2 6份。其优选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份数配比为当归150份、红花100份、川芎100份、续断150份、骨碎补150份、桑寄生150份、 白芷100份、羌活100份、桂枝100份、木瓜100份、牛膝150份、血竭50份、制乳香100份、 制没药100份、麝香2份、梅花冰片4份。所述中药的敷料为重量份数比为1 2的铅丹和麻油,其中,麻油为5000份。方中,当归具补血,活血止痛之效;红花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效;川芎为血中 之气分药,活血又行气止痛;续断、骨碎补具补益肝肾,接骨续损之效;桑寄生有补肝肾,强 筋骨,祛风湿的作用;白芷、羌活具发散风寒,并善于祛风止痛;桂枝具温经通阳之效;木瓜 的主要作用舒筋活络;牛膝具有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作用;血竭、乳香、没药皆 具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效,更能生肌疗疮,乳香还有接骨的作用;麝香、梅花冰片皆为芳香 开窍之品,长于活血止痛;以上诸药共奏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止痛,温经散寒之功效。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将铅丹置于铁锅内炒至水气散尽;(2)将麻油置于锅内加热至油滴入凉水成珠不散;(3)将炒铅丹缓缓放入沸油内不断加热搅拌,待油滴入凉水成珠不散,成珠以干手 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停止加热;
3
(4)将由当归、红花、川芎、续断、骨碎补、桑寄生、白芷、羌活、桂枝、木瓜、牛膝和血 竭混合制成的药粉缓缓加入稍凉的油中,搅拌待油平,然后加入由制乳香、制没药、麝香和 梅花冰片混合制成的药粉;(5)将未冷却的药膏团起,置于布的中心,将其摊平;(6)使用时,将膏药置于火上烤软后帖敷。本发明的膏药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扭、挫伤,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关 节炎等症。典型病例高某,男,52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红庙村人,2008年10月5日上午弯腰搬东西 时不慎扭伤腰部,当时腰痛剧烈,不敢直腰,后其家属于当地村卫生所买了普通膏药帖敷, 消炎药口服5天,无明显效果,腰痛仍然较剧,不敢直腰;患者于10月11日来我诊所就诊, 观患者腰部后突状,屈膝慢行,甚是痛苦,查患者右侧腰肌痉挛、僵硬,压痛,双侧直腿太高 试验阴性。治疗用自制膏药为其帖敷,并嘱患者回家后卧床休息;10月15后复诊,患者腰 痛明显减轻,已敢直腰,又为其帖敷膏药,巩固治疗;10月20日三诊,腰部已无痛感,活动自 如;两剂膏药帖敷而愈。临床资料本发明人自2008年至今,对124例骨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男86 例,女38例,年龄在37 67岁之间。疗效判断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理化检测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治疗效果临床治愈113例(91. 13% ),显效6例(4. 84%),有效3例(2. 42%), 无效2例(1. 61% ),总有效率为98. 39%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 轻或消除病状。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本发明膏药的制备方法(1)炒铅丹把铅丹放在干净的铁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散尽,松散为度,急住 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2)炼油把麻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刚开始时,油水气会直 向上升,再过一段时间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成珠不散,为炼油已 成;(3)火上下丹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好的铅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棍不断顺 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 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4)离火加入药面离火侯油稍凉,将由当归、红花、川芎、续断、骨碎补、桑寄生、
4白芷、羌活、桂枝、木瓜、牛膝和血竭混合制成的药粉缓缓加入其中,急用木棍搅拌,需一点 点加入药粉,一边不断的用木棍搅拌;侯其油平,则加入由制乳香、制没药、麝香和梅花冰片 混合制成的药粉;(5)摊药膏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以竹筷点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 一周,则为膏药已成;(6)帖膏药把成品膏药放酒精灯上烤软,即可帖敷。上述制备过程中,各原料的重量为当归150g、红花100g、川芎100g、续断150g、骨碎补150g、桑寄生150g、白芷IOOg, 羌活100g、桂枝100g、木瓜100g、牛膝150g、血竭50g、制乳香100g、制没药100g、麝香2g、 梅花冰片4g、铅丹2. 5kg、麻油5kg。实施例2 膏药的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各原料的重量为当归120g、红花80g、川芎80g、续断120g、骨碎补120g、桑寄生120g、白芷80g、羌 活80g、桂枝80g、木瓜80g、牛膝120g、血竭20g、制乳香80g、制没药80g、麝香lg、梅花冰片 2g、铅丹 2. 5kg、麻油 5kg。实施例3 膏药的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各原料的重量为当归180g、红花120g、川芎120g、续断180g、骨碎补180g、桑寄生180g、白芷120g、 羌活120g、桂枝120g、木瓜120g、牛膝180g、血竭80g、制乳香120g、制没药120g、麝香3g、 梅花冰片6g、铅丹2. 5kg、麻油5kg。
权利要求
1.一种活血化瘀的外用膏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活性成分组成当归120 180份、红花80 120份、川芎80 120份、续断120 180份、骨碎补120 180份、桑寄 生120 180份、白芷80 120份、羌活80 120份、桂枝80 120份、木瓜80 120份、 牛膝120 180份、血竭20 80份、制乳香80 120份、制没药80 120份、麝香1 3 份、梅花冰片2 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血化瘀的外用膏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活性成 分组成当归150份、红花100份、川芎100份、续断150份、骨碎补150份、桑寄生150份、 白芷100份、羌活100份、桂枝100份、木瓜100份、牛膝150份、血竭50份、制乳香100份、 制没药100份、麝香2份、梅花冰片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血化瘀的外用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敷料为 重量份数比为1 2的铅丹和麻油,其中,麻油为50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血化瘀的外用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主要包括如下 步骤(1)将铅丹置于铁锅内炒至水气散尽;(2)将麻油置于锅内加热至油滴入凉水成珠不散;(3)将炒铅丹缓缓放入沸油内不断加热搅拌,待油滴入凉水成珠不散,成珠以干手试 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停止加热;(4)将由当归、红花、川弯、续断、骨碎补、桑寄生、白芷、羌活、桂枝、木瓜、牛膝和血竭混 合制成的药粉缓缓加入稍凉的油中,搅拌待油平,然后加入由制乳香、制没药、麝香和梅花 冰片混合制成的药粉;(5)将未冷却的药膏团起,置于布的中心,将其摊平;(6)使用时,将膏药置于火上烤软后帖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应用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活血化瘀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的活性成分由当归、红花、川芎、续断、骨碎补、桑寄生、白芷、羌活、桂枝、木瓜、牛膝、血竭、制乳香、制没药、麝香和梅花冰片按一定重量份数配比组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或消除病状。
文档编号A61P19/08GK102000276SQ201010544408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5日
发明者李清珠 申请人:李清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