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柏散瘀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2595阅读:45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柏散瘀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柏散瘀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所发生的炎症,统称为盆腔炎。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其临床特征主要是发热、下腹痛、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等。按发病过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引起感染性休克,后果严重;慢性者因病程迁延日久,反复发作,可影响妇女身心健康。中医对盆腔炎没有记载,属于妇科杂病的“癥瘕”、“痞块”,以及“月经不调”、“带下”等病。中医治疗盆腔炎以活血化瘀法贯穿治疗的始终。本病无论是急性期之湿热或热毒之侵袭,还是慢性期寒湿或湿热内聚,最后终因与血相搏,积而成瘀,瘀阻胞脉,痹阻络道,而导致腹痛、带下、腰酸坠痛、月经不调,不孕育诸疾产生。所以活血化瘀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大法,是临床获取良效之关键。其中,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女性不孕症的20 25%。输卵管阻塞多由慢性输卵管炎症所致。中医认为本病机主要有气滞、寒湿滞、气虚血瘀、热盛瘀阻、肝郁肾虚、肾虚等ο子宫肌瘤又称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刻引起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当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肌瘤愈大,缺血愈严重,则继发性愈多,还可以导致不孕、流产、早产等。甚至于子宫颈癌同时存在。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属“症瘕”范畴,一般由气滞、血瘀、湿热瘀结、痰积所致。也有学者认为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因寒气客于子门,瘀血凝结,蕴久化热,与内湿相合,日益增大发为本病。治疗当以行气导滞、理血散积,活血破瘀、消症散结,清热化湿、祛瘀散结,理气化瘀、导痰消积诸法,辨证施治。当肌瘤患者出现崩漏时,亦可采用塞流、澄源,复旧诸法调治。内服中药在于调整和加强脏腑功能,在提高自我修复能力的同时又针对局部的病理变化发挥治疗作用;穴位敷贴目的在于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平衡,通过穴位皮肤腠理的吸收而直达病变所在的部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柏散瘀膏。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双柏散瘀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柏散瘀膏,该双柏散瘀膏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黄50 70g,侧柏叶40 55g,黄柏30 40g,莪术30 40g, 姜黄30 40g,三棱30 40g,薄荷30 40g,黄藤30 40g,泽兰30 40g,荷叶30 40g,海藻30 40g,两面针30 40g,桅子20 30g,千斤拔20 30g,荆芥20 30g,滑石20 30g,冰片10 20g,桂枝6 15g,徐长卿6 15g,制马钱子6 15g,羌活6 15g,桃仁3 IOgo
该陈术健脾膏优选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黄60g,侧柏叶47g,黄柏 35g,莪术35g,姜黄35g,三棱35g,薄荷35g,黄藤35g,泽兰35g,荷叶35g,海藻35g,两面针35g,桅子23g,千斤拔23g,荆芥23g,滑石23g,冰片14g,桂枝1 lg,徐长卿1 lg,制马钱子 llg,羌活1^,桃仁58。上述双柏散瘀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将30 40g荷叶、40 55g侧柏叶、30 40g两面针、20 30g千斤拔、30 40g黄藤和30 40g海藻粉碎成粗粉,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煮三次,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C下的相对密度为1. 20 1. 24 的稠膏;将50 70g大黄、30 40g黄柏、30 40g莪术、30 40g姜黄、30 40g三棱、 30 40g薄荷、30 40g泽兰、20 30g桅子、20 30g荆芥、20 30g滑石、10 20g冰片、6 15g桂枝、6 15g徐长卿、6 15g制马钱子、6 15g羌活和3 IOg桃仁混合后经低温超微粉碎得到粉体目数为150 160目的细粉;边搅拌边向细粉中加入稠膏,得到稠膏细粉;取290 310g凡士林和290 310g药用明胶溶解于195 205ml纯化水后,加到上述稠膏细粉中,搅拌均勻成可塑性膏基后涂膏,分装,得到双柏散瘀膏。所述煎煮三次为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煎煮2. 5 3. 5h,第三次煎煮0. 8 lh。上述双柏散瘀膏以15g为一贴,使用方法为一日一次,贴于患处。各种原料的药理疗效如下大黄性味苦寒;归胃、大肠、肝和脾经;功效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
ο侧柏叶性味苦涩,寒;归心、肝和大肠经;功效止血,乌须发,止咳喘。黄柏性味苦,寒;归肾、膀胱和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莪术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止痛,积散结,破血祛瘀,行气止痛。姜黄性味辛、苦,温;归脾、肝经;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三棱性味辛、苦,平;归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薄荷性味辛,凉;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黄藤性味甘、苦,寒,有毒;归心、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泽兰性味苦、辛,微温;归肝、脾经;功效活血化瘀,行水消肿。荷叶性味苦、辛,微涩,凉;归心、肝和脾经 ’功效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海藻性味咸,寒;归肺、脾、肾、肝和胃经;功效软坚,消痰,利水,退肿。两面针性味苦、辛,平;有小毒。归肝,胃经 ’功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桅子性味苦、寒;归心、肝、肺、胃和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千斤拔性味甘、涩,平;归肺、肾和膀胱经 ’功效祛风利湿,消瘀解毒。荆芥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滑石性味甘、淡,寒;归膀胱、肺和胃经;功效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冰片性味辛、苦,凉;归心、肺经;功效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桂枝辛、甘,温。归心、肺和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徐长卿性温,味辛;归肝、胃经;功效疏风解热,行气活血。制马钱子苦,寒;归肝、脾二经;功效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羌活味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功效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和大肠经;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本发明双柏散瘀膏以双柏为主组成,由大黄、侧柏叶、黄柏等组成,大黄外用破血瘀、清血热、消血肿;侧柏叶清热凉血;黄柏清热燥湿、诸药合用,共成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肿、消炎止痛之功。现代药理分析,双柏散瘀膏的各种药物成分均具一定的抗菌、抑菌消炎止痛的作用,对急、慢性炎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加上三棱、莪术、桃仁等活血化瘀药加大消炎力度,并使药物穿透皮肤,易于吸收。将上述药物合并使用,可以很好地达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气滞瘀血、热毒引起的疼痛、肿胀等不适;主要用于急慢性子宫炎症。采用本发明双柏散瘀膏对输卵管阻塞粘连病人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或月经期,排卵期外敷双柏散瘀软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可增加盆腔血液循环,促进排卵。双柏散瘀软膏局部外敷,是根据中医内病外治原则,应用经络学说辩证配穴,通过皮毛、穴位、经络起作用,利用药物的药理效应和皮肤微循环吸收原理,将药物敷于穴位、病变局部或特定部位,药物的气味通过局部皮肤吸收而直达到病所,从而发挥其防病治病的特殊作用。其依据是“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原料药组合紧凑,可有效治疗气滞瘀血、热毒引起的疼痛、肿胀等不适。本发明制剂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的功效;( 为进一步提高本制剂的疗效,保证制剂质量,方便患者携带和改进传统中药煎煮过程烦琐,不利于现代都市人使用的缺点,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将其开发为膏剂;(3)生产方法简便,用药成本不高,药理作用范围广,也适用自己配处方自制药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将荷叶30g、侧柏叶40g、两面针30g、千斤拔20g、黄藤30g和海藻30g粉碎成粗粉,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煮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煎煮2. 5h,第三次煎煮0. 8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C下的相对密度为1. 20的稠膏;将大黄50g、黄柏30g、莪术30g、 姜黄30g、三棱30g、薄荷30g、泽兰30g、桅子20g、荆芥20g、滑石20g、冰片10g、桂枝6g、徐长卿6g、制马钱子6g、羌活6g和桃仁3g混合后经低温超微粉碎得到粉体目数为150目的细粉;边搅拌边向细粉中加入稠膏,得到稠膏细粉;取凡士林和药用明胶溶解于 195ml纯化水后,加到上述稠膏细粉中,搅拌均勻成可塑性膏基后涂膏、分装,得到双柏散瘀膏。上述双柏散瘀膏以15g为一贴,使用方法为一日一次,贴于患处。实施例2将荷叶40g、侧柏叶55g、两面针40g、千斤拔30g、黄藤40g、海藻40g粉碎成粗粉, 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煮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煎煮3. 5h,第三次煎煮lh,合并煎煮液, 滤过,滤液浓缩至60°C下的相对密度为1. 24的稠膏;将大黄70g、黄柏40g、莪术40g、姜黄 40g、三棱40g、薄荷40g、泽兰40g、桅子30g、荆芥30g、滑石30g、冰片20g、桂枝15g、徐长卿 15g、制马钱子15g、羌活15g和桃仁IOg混合后经低温超微粉碎得到粉体目数为160目的细粉;边搅拌边向细粉中加入稠膏,得到稠膏细粉;取310g凡士林和310g药用明胶溶解于 205ml纯化水后,加到上述稠膏细粉中,搅拌均勻成可塑性膏基后涂膏、分装,得到双柏散瘀膏。上述双柏散瘀膏以15g为一贴,使用方法为一日一次,贴于患处。实施例3将荷叶35g、侧柏叶47g、两面针35g、千斤拔23g、黄藤35g、海藻35g粉碎成粗粉, 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煮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煎煮池,第三次煎煮l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C下的相对密度为1.22的稠膏;将大黄60g、黄柏35g、莪术35g、姜黄 35g、三棱35g、薄荷35g、泽兰35g、桅子23g、荆芥23g、滑石23g、冰片14g、桂枝llg、徐长卿lig、制马钱子lig、羌活Iig和桃仁5g混合后经低温超微粉碎得到粉体目数为150目的细粉;边搅拌边向细粉中加入稠膏,得到稠膏细粉;取300g凡士林和300g药用明胶溶解于 200ml纯化水后,加到上述稠膏细粉中,搅拌均勻成可塑性膏基后涂膏、分装,得到双柏散瘀膏。上述双柏散瘀膏以15g为一贴,使用方法为一日一次,贴于患处。实施例4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不孕不育专科经过16年的临床实践,治疗20多万人次。证明本发明双柏散瘀膏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在该医院,每年约有8000人次以上的病人使用该药,总有效率达85%,特别对湿热型、肝郁型、痰湿型的不孕症具有十分理想的疗效。按随机抽查原则,按回顾性的GCP临床研究方法抽出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不孕不育专科门诊治疗的80例多因素造成的女性不孕症患者(诊断标准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这《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抽出的病例中所有病人均外敷了双柏散瘀膏。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即“治愈”标准为治疗后2年内受孕,“好转”为治疗虽未受孕,但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有改善,“未愈” 为治疗后未受孕且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其治疗结果显示,治疗3 6个月的M例,治愈沈例,其中宫外孕2例,自然流产 2例,好转12转,未愈16例;治疗6个月以上者沈例,治愈18例,好转6例,未愈2例,总治愈率为阳%,总好转率77.5%。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柏散瘀膏,其特征在于该双柏散瘀膏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黄50 70g,侧柏叶40 55g,黄柏30 40g,莪术30 40g,姜黄30 40g,三棱30 40g,薄荷30 40g,黄藤30 40g,泽兰30 40g,荷叶30 40g,海藻30 40g,两面针 30 40g,桅子20 30g,千斤拔20 30g,荆芥20 30g,滑石20 30g,冰片10 20g, 桂枝6 15g,徐长卿6 15g,制马钱子6 15g,羌活6 15g,桃仁3 1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柏散瘀膏,其特征在于该陈术健脾膏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黄60g,侧柏叶47g,黄柏35g,莪术35g,姜黄35g,三棱35g,薄荷35g, 黄藤35g,泽兰35g,荷叶35g,海藻35g,两面针35g,桅子23g,千斤拔23g,荆芥23g,滑石 23g,冰片14g,桂枝llg,徐长卿llg,制马钱子llg,羌活1^,桃仁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柏散瘀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将30 40g荷叶、40 55g侧柏叶、30 40g两面针、20 30g千斤拔、30 40g黄藤和30 40g海藻粉碎成粗粉,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煮三次,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 60°C下的相对密度为1.20 1. 的稠膏;将50 70g大黄、30 40g黄柏、30 40g莪术、30 40g姜黄、30 40g三棱、30 40g薄荷、30 40g泽兰、20 30g桅子、20 30g 荆芥、20 30g滑石、10 20g冰片、6 15g桂枝、6 15g徐长卿、6 15g制马钱子、6 15g羌活和3 IOg桃仁混合后经低温超微粉碎得到粉体目数为150 160目的细粉;边搅拌边向细粉中加入稠膏,得到稠膏细粉;取290 310g凡士林和290 310g药用明胶溶解于195 205ml纯化水后,加到上述稠膏细粉中,搅拌均勻成可塑性膏基后涂膏,分装,得到双柏散瘀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柏散瘀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三次为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煎煮2. 5 3.证,第三次煎煮0. 8 lh。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柏散瘀膏及其制备方法。该双柏散瘀膏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黄50~70g,侧柏叶40~55g,黄柏30~40g,莪术30~40g,姜黄30~40g,三棱30~40g,薄荷30~40g,黄藤30~40g,泽兰30~40g,荷叶30~40g,海藻30~40g,两面针30~40g,栀子20~30g,千斤拔20~30g,荆芥20~30g,滑石20~30g,冰片10~20g,桂枝6~15g,徐长卿6~15g,制马钱子6~15g,羌活6~15g,桃仁3~10g。该双柏散瘀膏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气滞瘀血、热毒引起的疼痛、肿胀等不适;主要用于急慢性子宫炎症。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02225187SQ201110175408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沈坚华 申请人: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