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812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更确切的说涉及一种单 线,双线和多对双线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在过去的十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其主要是通过对神经生理活动各项指标的监测来了解和监控神经的功能状况,避免手术中 的神经损伤和预防术后神经功能受损。在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神经电生理监测已经成为脑外科,脊髓肿瘤切除,脊柱外 科手术中的规范化操作。目前,中国神经外科学会和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以及各大教学医 院的相关手术科室都在积极支持和鼓励使用这项技术。以美国为例,平均每天有超过5000 例手术需要神经电生理监测。平均每个神经监测需要20-40对双线皮下针电极。全美国对 皮下针电极的日均需求量是很大的。皮下针电极从病人皮下插入至目标肌肉做相应的肌电 图纪录;在头部的皮下针电极测试大脑皮层的体感诱发电位;皮下针电极还适用于经颅电 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域,以监测下行运动纤维束。神经电生理监测为外科医生提供与手术同步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功能反馈, 极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当皮下针电极穿透皮肤并应用在病人时,所有的针电极都被认为是携带血源性病原 体的,这些针电极在每次使用后是要被销毁的。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可的皮下针电极 都没有任何安全防护设计。不慎被污染后的针头扎到的意外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各地的手术室 中发生着。在时间宝贵的手术室里对付20-40对双线针电极,神经生理学家、脑电位监视技术 人员、护士、麻醉师、外科医生和房间清理人员被针头扎到的意外事故发生率很高。完成一个手 术需要团队合作,特别是在手术开始和结束时,许多手术工作人员需要于同一时间在病人身上 工作。全部针电极必须在患者从麻醉复苏前从病人身上取出。10-20对最长可达2. 5米的针电 极分别从病人身上取出,移除的针头就直接暴露在外,直到最后的针电极收集和处理之前,在 这段时间内,所有的手术工作人员有着被污染的针头扎到的危险,有因此而受到有害血源性病 原体和传染病病毒感染,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克雅氏病(CJD)。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皮下针电极有安全防护管设置,因此被针头扎到的意外 事故还是每天都在发生着。皮下针电极的传统设计从七十年代至今未有任何改进。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皮下针电极有一次性使用、重复性使用,直 针和钩针等。最常用的是一次性直针电极,由一个金属针头(不锈钢,钼,钨等),连接管,导 线和一个导线插头联合组成一个单位。这种经过消毒的针电极包装为单个或成对以供医生 和有资质的技术人员一次性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这种皮下针电极可以是单线,双线和多对双线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并把多对双线针电极预 装成束,S-型或8-型挂钩把杂乱无章的单线或双线针电极改变成为安全,简单和便于使用 的手术型医用品,可避免针电极意外扎伤事故。同时,减少了使用者依次给30-40个最长可 达2. 5米的针电极手工打结的时间。挂钩适用于任何手术室或诊所进行的神经电生理学测 试环境,起到固定导线束的作用。皮下针电极采用颜色鲜艳的连接管,以提高对针头的注意 力,防止意外扎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 置,包括一金属针头、还有连接管、安全防护管、导线、挂钩、导线插头;所述的针头的近端与 连接管A端相连,连接管B端与导线远端相连,安全防护管置于连接管B端与导线远端的结 合处。这种皮下针电极可以是单线,双线和多对双线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所述 的安全防护管,由导线的远端移向金属针头,并将连接管和金属针头一并罩入。安全防护管 远端的半径大于连结管的半径,安全防护管近端安全扣的半径小于连结管的半径,安全扣 无法通过连接管,安全防护管停止在将金属针头和连接管一并罩入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单线,双线和多对双线电极皮 下用针安全性能,防止和避免临床医护人员被污染的针头所刺伤的机会。本设计的安全防 护管,预装成束电线,专用挂钩和连接管鲜亮警告色将神经电生理测试用针设计成安全便 利的成套手术型医用品,将术中监测规范化,推广使用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定的经済效益 和社会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初始位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从初始位置移向功能性位 置将针头和连接管一并罩入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皮下针电极及其大安全防护管设置外周的初始位置的剖视 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皮下针电极及其大安全防护管从初始位置移向功能性位置, 将多对双线皮下针电极的金属针头和连接管一并罩入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皮下针电极导线束,安全防护管及挂钩装置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初始位置的剖视图。图中,1为导线,2为安全防护管,3为安全扣,4为连接管,5为连接管A端,6为连 接管B端,7为金属针头;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针头7的近端与连接管A端5连接,连接管 B端6与导线1远端连接,安全防护管2置于连接管B端与导线1远端的结合处。参见图2,这是安全防护管从初始位置移向功能性位置。所述的安全防护管2,由导线1的远端移向金属针头7远端,并将连接管4和金属 针头7 —并罩入。安全防护管2远端的半径大于连结管的半径,而安全防护管近端的安全扣 3半径小于连结管的半径,安全扣无法通过连接管,安全防护管被固定在将金属针头和连接
管一并罩入的位置。[0020]参见图3,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皮下针电极及其大安全防护管设置初始位置的剖视 图。参见图4,这是大安全防护管从初始位置移向功能性位置,将多对双线皮下针电极 的金属针头和连接管一并罩入的剖视图。图中,所述的大安全防护管2,由预装成束的导线1的远端移向金属针头,并将众 连接管4和众金属针头7 —并罩入。大安全防护管的安全扣3半径小于众连结管的半径,安 全扣无法通过众连接管,大安全防护管被固定在将众金属针头和连接管一并罩入的位置。参见图5,这是多对双线皮下针电极预装成束,S-型(或8-型)挂钩在导线束的 外侧的侧面图.图中,1为多对双线皮下针电极导线,2为安全防护管,8为S-型挂钩(或8-型挂 钩),4为鲜亮警告色连接管。S-型或8-型的挂钩装置8预装在整束针电极导线1外,以便固定2. 5米长的导线 束在手术床边或测试架上。预装成束的多对双线针电极导线1,任何一对针电极导线亦可自 由分离,分离后的双线针电极长度控制到测试需要范围内。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上述的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 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其中可作各种变化和修改 而在广义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以并非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 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的实施例的变化、变形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用于多种用途的神经功能电生理测试,所述的皮下针电极包括一金属针头,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连接管、安全防护管、导线、挂钩和导线插头,所述的针头的近端与连接管A端相连,连接管B端与导线远端相连,安全防护管置于连接管B端与导线远端的结合处,这种皮下针电极可以是单线,双线和多对双线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 防护管,由导线的远端移向金属针头,并将连接管和金属针头一并罩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其特征在于安全防护管 远端的半径大于连结管的半径,而安全防护管近端的安全扣半径小于连结管的半径,安全 扣无法通过连接管,安全防护管被固定在将金属针头和连接管一并罩入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对 双线皮下针电极导线预装成束,任何一对针电极导线亦可自由分离,分离后的双线针电极 长度控制到测试需要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其特征在于大安全防护 管远端的半径大于整束连结管的半径,大安全防护管能顺畅地通过众连结管;而大安全防 护管的安全扣半径小于众连结管的半径,大安全管被整束连结管卡住,大安全防护管被固 定在将众金属针头和众连接管一并罩入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其特征在于一个S-型或 8-型的挂钩预装在整束针电极导线外以固定导线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用于多种用途的神经功能电生理测试,所述的皮下针电极包括一金属针头,还设有连接管、安全防护管、导线、挂钩、导线插头;所述的金属针头的近端与连接管A端相连,连接管B端与导线远端相连,安全防护管置于连接管B端与导线远端的结合处;这种皮下针电极可以是单线,双线和多对双线皮下针电极及其安全防护管设置。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单线,双线和多对双线电极皮下用针安全性能,防止和避免临床医护人员被污染的针头所刺伤的机会,推广使用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A61B5/04GK201624650SQ201020133820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8日
发明者张霞玲 申请人:张霞玲;张秀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