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072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具体是一种医用固定板。
背景技术
多年来至今,人体、特别是腿部一旦出现骨折需要进行外固定时,通常使用的材料 是石膏,其利用石膏粉遇水成糊状便于塑型,而再脱水则变硬成型的原理,将石膏粉与水拌 成糊状,再将这种糊状物涂抹在纱布绷带上,将带有石膏糊状的纱布绷带外裹在患者的骨 折部位,待糊状石膏脱水、晾干后变硬,从而起到外固定的作用。近年来,市场上又出现一种叫做“高分子绷带”的骨伤外固定材料。其原理及应用 与石膏相同,只是材料不是石膏,而是一种高分子材料,遇水、再脱水可以变硬,从而起到外 固定的作用。但是,无论是用石膏、还是用高分子绷带进行骨折外固定,都存在以下几个关键性 的缺陷1、塑型后只能成管状,且厚实、不透气,不能挥发患处排出的汗水及分泌物,患处 的皮肤容易出现瘙痒、皮炎等症状,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医生操作费时,粉尘大。2、由于这两种材料阻隔X光线的穿透,对于患者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中途复 查,需要锯开外固定材料;检查完毕再重新制作,费时、费钱。3、患处一旦出现瘙痒、皮炎等症状必须进行表皮清理时,还需到医院锯开石膏或 高分子绷带,清洗后重新裹敷,给患者带来不便。4、这两种材料厚重,加上纱布绷带的重量,增加了患者的身体负荷,也不利于康
Μ. 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型性能好,重量轻,强度高,透气性 好、操作方便的医用固定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固定板,它包括形状与患者由小腿至脚部相 适配的高分子板体,在所述高分子板体表面密布透气孔。为了根据各人不同的腿部形状进行塑型时具有余量,同时便于穿戴,所述高分子 板体沿整个纵向设有开口,该开口对应患者小腿至脚部的正面。所述开口的宽度最好为患 者对应位置周长的60-70%。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外部用刺毛搭扣裹敷,由于产品强度高、厚度薄,降低了患者负重。 有均布透气孔,患者使用比其它产品舒适。2、医生操作方便、干净,耗时短,拆卸方便3、本实用新型不阻隔X光线,在康复过程中复查时无需拆卸,病人无需再次付费裹敷。[0016]4、在软化状态下,可塑性好,能很好地与患者的患处体状结合,固定效果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固定板,其主体为形状与患者由小腿至脚部相适 配的高分子板体1,在所述高分子板体1表面密布透气孔2。高分子板体1沿整个纵向设 有开口 3,该开口 3对应患者小腿至脚部的正面。开口 3的宽度为患者对应位置周长的 60-70% ο本产品系多种改性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根据人体腿型曲线注塑出本产品。本产 品可在65-70度的水温中2-3分钟既能软化,根据各人不同的腿部形状进行微调、塑型,但 在室温下经3-5分钟变硬、并保持软化情况下的塑型形状,再用刺毛搭扣进行收紧,从而达 到骨折外固定的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医用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形状与患者由小腿至脚部相适配的高分子板体(1),在所述高分子板体(1)表面密布透气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板体(1)沿整个纵向设 有开口(3),该开口(3)对应患者小腿至脚部的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的宽度为患者对应位 置周长的60-7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固定板,它包括形状与患者由小腿至脚部相适配的高分子夹板体,在所述高分子夹板体表面密布透气孔。高分子夹板体沿整个纵向设有开口,该开口对应患者小腿至脚部的正面。开口的宽度最好为患者对应位置直径的30-40%。本实用新型只覆盖患处约三分之二面积,外部用刺毛搭扣裹敷,由于产品强度高、厚度薄,降低了患者负重。本实用新型透气性好,医生操作方便,不阻隔X光线,在软化状态下,可塑性好,能很好地与患者的患处体状结合,固定效果好。
文档编号A61F5/05GK201692121SQ20102020952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日
发明者夏必旺, 裴光源 申请人:扬州明广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