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搏动性门静脉血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083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搏动性门静脉血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脉高压症治疗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搏动性门 静脉血泵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手段有断流术、分流术、分流加断 流术、TIPPIS、肝移植等,这些方法中,以去除病因的肝移植疗法为最佳选择。然而,由于经 济、论理或其他原因,大量的肝硬化患者无法接受肝移植治疗;况且,我国大部分的肝硬化 患者源于肝炎病毒,肝移植后仍然存在很高的肝炎风险,存在再次硬化的可能。因此,肝移 植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存在很大困难。传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手术中,断流术应用最为广泛,它是指切除脾脏、 切断胃底和食管下段周围的曲张静脉血管。它的优点在于,短期制止出血,出现肝昏迷情况 少;缺点在于,远期静脉曲张恢复,再次出血不可避免。分流术是另一种传统方法,即通过不同方式将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引入下腔静脉 (压力最低的静脉),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随即有效降低曲张血管压力。它的优点在于,长 期降低胃底和食管下段周围的曲张静脉血管压力,使之塌陷,长期有效的控制了消化道出 血;缺点在于入肝血流量大大下降,很容易出现肝昏迷,导致死亡。目前,肝内门静脉腔静脉 分流术(TIPPIS)也有大量的尝试,但其严重影响肝脏血流,早期肝昏迷发生频繁。以上,除肝移植外的所有方法,针对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问题,无任何方法可以改 善流入肝脏的门静脉血流量,无任何方法可以提高肝脏的代谢功能。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手术治疗手 段的不足,提供一种搏动性门静脉血泵,将其安置于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腔内,通过向肝加 压输送和外周抽吸血液,以提高入肝血流并降低侧枝压力,达到防治肝昏迷、消化道出血的 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搏动性门静脉血泵,由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两个部 分组成体内部分,有一个含单向阀“T”型管的球囊,球囊两面分别固定一强磁性极片及一 不锈钢芯;体外部分,为电磁线圈,由电池组供电,并通过触头装置控制其电流回路间断接
ο[0009]所述球囊,选用高弹力硅胶铸型制成,并对球囊内表面进行肝素涂层处理,使其具 有良好的抗血栓形成效果;球囊两面的强磁性极片、不锈钢芯,采用浇铸方法固定。所述强 磁性极片为永磁体,其磁感应强度11000高斯以上。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手术入腹,暴露门脉,于胃冠状静脉之上打开门静脉鞘, 纵形刺口后,置入体内部分的“T”型管短臂,无损伤线缝合刺口角。观察无渗漏后,球泵钢 芯面缝合固定于腹壁内面。在其体外对应皮肤面,标记并安置体外部分的电磁电路。使用时,开通电磁电路,通过电磁铁的不间断工作,吸引磁铁来完成球囊的扩张和 收缩。体外工作试验满足每搏泵血量7. 0士0.細1,每搏最高泵出压53. 5士 1. 7cmH20,选取 振荡频率30次/min,大气压下排水量220 士 12ml/min。本实用新型之搏动性门静脉血泵,是一种类似于小型心脏的人工设备,安置于门静脉腔内,向硬化肝脏内部加压供血;设备的单向流动性及搏动中的舒张过程,达成了从外 周曲张静脉抽血的作用,效果等同于分流术,有效地降低了食管胃底侧枝的压力。这样,在 门静脉血泵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提高入肝血流,大大改善肝脏的代谢功能;另一方面有效 降低食管胃底侧枝的压力,控制了消化道出血。最终实现非肝移植的情况下,既提高肝脏代 谢功能又防止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图1本实用新型的体内部分示意图;图2本实用的体外部分示意图;图3本实用的安装使用示意图。图中,1球囊;2永磁体;3单向活瓣;4 “T”型臂;5不锈钢芯;6弹片;7触头;8电 磁线圈;9球囊体内部分;10腹壁;11门静脉主干;12胃底静脉;13脾静脉;14肠系膜上静 脉;15球囊体外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叙述一个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是本实施例的体内部分9。球囊1厚度0. km、容积10ml、硅胶强度1000N/m ; “T”型管厚度o.2cm、内径o.2cm、硅胶强度3000N/m;其内表面进行肝素涂层。球囊i两面 分别铸型固定一永磁体2及一不锈钢芯5。其中永磁体的面积约16cm2,磁感应强度约11000高斯。图2是本实施例的体外部分15。它固定于一盒子中,为一由电池组(电压30伏 特)供电的电磁铁。其中铁芯材料选用低碳钢,其直径约1.4cm;电磁线圈8的导线材料, 选用直径0. 18mm的漆包线,线圈匝数为557匝。在电流回路中,加装了一端固定的金属弹 片6和触头7装置。在静息状态下,弹片6同触头7相接触组成回路;当电路接通时,电磁 铁工作,吸引弹片6使其同触头7分离,从而自动关闭电流通路;当电流通路断开后,弹片6 可自动回弹,同触头7接触,使电流通路再次接通。图3显示了本实施例的安装使用示意图。图中,15是球囊体外部分,安放在腹壁 10处;9是球囊体内部分;11门静脉主干;12胃底静脉;13脾静脉;14肠系膜上静脉。安装 本装置后,体内部分会随体外电磁通路的间断开合,在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完成收缩和扩张 动作。
权利要求1.搏动性门静脉血泵,其特征在于,由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组成体内部分,有一个含单向阀“T”型管的球囊(1),球囊两面分别固定一强磁性极片(2) 及一不锈钢芯(5);体外部分,为电磁线圈(8),由电池组供电,并通过触头装置控制其电流 回路间断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搏动性门静脉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说球囊(1),系用高弹力 硅胶铸型制成,球泵内表面有肝素涂层;球囊⑴两面分别固定有强磁性极片⑵和不锈钢 芯(5)。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搏动性门静脉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说强磁性极片是永磁体, 磁感应强度11000高斯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门脉高压症治疗技术,即搏动性门静脉血泵,系一种单流向瓣膜的高弹力球囊式血泵装置。采用在门静脉内放置具有主动抽送血液功能的含单向阀“T”型管的球形泵,并在体外安装低频振荡交流线圈,通过电磁学原理来控制球形泵的运动,从而达到抽吸门静脉系统血流,减低减轻门脉高压,同时向肝脏内加压供血,增加肝脏血供,改善肝脏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之球囊选用高弹力硅胶铸型而成,球囊具有良好的弹性,保证了对门静脉系统血液的抽吸效果;使用内表面肝素涂层技术,使其在长期使用中具有抗血栓形成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解决了门脉高压治疗中降低门静脉压力和提高入肝血流的矛盾,为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新途径。
文档编号A61M1/12GK201814916SQ201020211779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日
发明者刘阳, 宋永春, 曹罡 申请人:刘阳, 宋永春, 曹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