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洗弓I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术中使用的冲洗引流装置,只包括一根可作冲洗用或者作引流用的管 子,手术中将管子的一端插入患者的手术区域,在需要冲洗时,管子的另一端通过穿刺头插 入灌注瓶中,灌注瓶中的冲洗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经管子对手术区域进行冲洗;在需要引 流时,管子的另一端需要改换连接方式,该管子的另一端通过抽吸接头连到负压瓶上,负压 瓶上连接有负压计,负压计产生负压,从而手术区域中的废液通过管子被抽吸到负压瓶中, 现有的冲洗引流装置中,通过一根管子既要实现冲洗又要实现引流,则连接操作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控制阀来方便冲洗或引流操作的冲洗引流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洗引流装置,包括冲洗 管、引流管,该冲洗引流装置还包括可通过控制阀与所述冲洗管以及所述引流管相连通的 插管,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用于控制所述冲洗管和所述引流管分别与 所述插管相连通或相关闭的控制结构。优选地,所述阀体上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所述冲洗管和所述 引流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连通,所述插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口相 可分离的连通,所述控制结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相连通或相关闭 的第一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相连通或相关闭的第二控制结 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包括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阀杆、设置在 所述阀杆内并且与所述阀体的内腔相连通的液体流动通道、开设在所述阀杆上并且与所述 液体流动通道相连通的进口,所述阀杆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三圈凹槽,所述凹槽内插紧 有密封圈,所述阀杆通过至少三个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阀体的内壁相密封接触,所述阀杆上 的进口设置在两个所述密封圈之间,所述阀杆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 阀杆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阀杆上的进口与所述阀体上的第一开口相连通,所述阀体 上的第一开口通过所述阀杆上的进口以及所述液体流动通道以及所述阀体的内腔与所述 第三开口相连通,所述阀体上的第一开口与所述阀杆上的进口一起设置在所述两个密封圈 之间;当所述阀杆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阀杆上的进口与所述阀体上的第一开口被所 述密封圈阻隔,并且所述阀体上的第一开口位于两个所述密封圈之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结构包括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阀杆、设置在 所述阀杆内并且与所述阀体的内腔相连通的液体流动通道、开设在所述阀杆上并且与所述 液体流动通道相连通的出口,所述阀杆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二圈凹槽,所述凹槽内插紧有密封圈,所述阀杆通过至少二个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阀体的内壁相密封接触,所述阀杆上 的出口设置在两个所述密封圈之间,所述阀杆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 阀杆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阀杆上的出口与所述阀体上的第二开口相连通,所述阀体 上的第二开口通过所述阀杆上的出口以及所述液体流动通道以及所述阀体的内腔与所述 第三开口相连通,所述阀体上的第二开口与所述阀杆上的出口一起设置在所述两个密封圈 之间;当所述阀杆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阀杆上的出口与所述阀体上的第二开口被所 述密封圈阻隔。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阀体上具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敞口,当所述阀杆处于第二 工作状态时,所述阀杆的一端部露在所述敞口外,所述阀杆与所述阀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提 供所述阀杆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回复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一个弹性作用力的弹性件。继续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阀杆上可露在所述敞口外的端面向外凸起或者向内凹 陷。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阀体上沿着所述阀杆的滑动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阀杆 可滑动地插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导向槽的末端槽壁形成了用于与所述阀杆相抵触以禁止 所述阀杆过度滑动的限位部。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阀杆相抵触以禁止所述阀 杆过度滑动的限位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阀体上具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第四开口端,所述第四开口端 上可分离地密封设置有接头的粗端,所述接头的细端上可分离地密封设置有盖子,所述接 头上具有可与所述第四开口端相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贯通所述接头的粗端和细端。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插管的一端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阀体的第四开口端,所述 接头的粗端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阀体的第三开口端。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四开口端与所述接头的粗端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 所述接头的细端与所述盖子上也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盖子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锥形 突起,所述接头细端的通道的内壁面上具有与所述锥形突起的外表面相配合的锥形斜面, 所述盖子通过螺纹配合旋紧在所述接头的细端上时,所述锥形突起抵紧在所述锥形斜面 上。更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接头的粗端密封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口端上时,所述接头 细端的通道与所述插管的一端相正对直通。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插管的一端通过连接头可分离地密封设置在所述阀体的第三 开口端,所述连接头具有用于连通所述插管与所述第三开口的连通腔。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阀体的第三开口端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 纹,所述插管的一端密封插紧在所述连接头的连通腔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冲洗管或所述引流管的一端通过直角弯头与所述阀体的第一 开口端或第二开口端相连通。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阀体上具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第五开口端,所述第五开口端 上可分离地密封设置有盖子。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插管的一端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阀体的第五开口端,所述 盖子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阀体的第三开口端。[002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设置 控制结构,使得冲洗管与插管相连通,则可进行冲洗,或者使得引流管与插管相连通,则可 进行引流,或者关闭引流管、冲洗管与插管,则既不冲洗也不引流,冲洗引流装置不工作。通 过操作控制结构,则可进行冲洗或引流或者关闭冲洗引流,操作很方便。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冲洗管通过穿刺头插入灌注瓶 中,引流管通过抽吸接头连到负压瓶上,负压瓶与过滤器以及负压计相连;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局部剖视示意图,未示出冲洗管和引流管。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参见图1-4所示,一种冲洗引流装置,包括冲洗管6、引流管8、可通过控制阀17与 冲洗管6以及引流管8相连通的插管1,为了方便连接和使用,冲洗管6、引流管8可采用软 管,插管1可采用不锈钢管,插管1用于插入到患者的手术区域,控制阀17包括阀体9、设置 在阀体9上用于控制冲洗管6和引流管8分别与插管1相连通或相关闭的控制结构,通过 设置控制结构,使得冲洗管6与插管1相连通,则可进行冲洗,或者使得引流管8与插管1 相连通,则可进行引流,或者关闭引流管8、冲洗管6与插管1,则既不冲洗也不引流,冲洗引 流装置不工作。通过操作控制结构,则可进行冲洗或引流或者关闭冲洗引流,操作很方便。在图2和图4中,阀体9上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冲洗管6和引 流管8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连通,插管1的一端与第三开口相可分离的连 通,可分离的连通的意思指的是,插管1可以与阀体9的第三开口相连通,插管1也可以与 阀体9的第三开口相分离,控制结构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相连通或相关闭的 第一控制结构4、用于控制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相连通或相关闭的第二控制结构5,即通过 控制阀体9的开闭来控制冲洗管6和引流管8分别与插管1的相连通或相关闭。在图3中,阀体9包括主管路18、从主管路18的外圆周面上朝外垂直延伸形成的 第一安装管路19和第二安装管路20、从主管路18的一端部上朝外垂直延伸形成的连接管 路21,第一安装管路19和第二安装管路20并排设置在主管路18的同一侧,第一控制结构 4、第二控制结构5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管路19和第二安装管路20中,第一控制结构4包括 滑动地设置在阀体9上第一安装管路19内的阀杆22、设置在阀杆22内并且与阀体9的内 腔相连通的液体流动通道23、开设在阀杆22上并且与液体流动通道23相连通的进口 24, 阀杆22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三圈凹槽,凹槽内插紧有密封圈25,阀杆22通过三个密封圈25 与阀体9的内壁相密封接触,阀杆22上的进口 24设置在第一个密封圈25与第二个密封圈 25之间,阀杆22在滑动时可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阀杆22处于第一工作 状态时,阀杆22上的进口 24与阀体9上的第一开口相连通,阀体9上的第一开口通过阀杆 22上的进口 24以及液体流动通道23以及阀体9的内腔与第三开口相连通,此时冲洗管6 通过控制阀17与插管1相连通,可进行冲洗,阀体9上的第一开口与阀杆22上的进口 24一起设置在第一个密封圈25与第二个密封圈25之间,这样可防止冲洗液往外泄漏;当阀杆 2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阀杆22上的进口 24与阀体9上的第一开口被密封圈25阻隔,则 冲洗管6通过控制阀17与插管1相关闭的,阀体9上的第一开口位于第二个密封圈25与 第三个密封圈25之间,这样可防止冲洗液流入阀体9内,以及防止冲洗液通过阀体9往外 泄漏。第二控制结构5与第一控制结构4的工作原理基本是相同的,如图3所示,第二控制 结构5是通过阀杆22在第二安装管路20内的滑动来使得引流管8与插管1相连通或相关 闭,阀杆2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阀杆22上的出口 47与阀体9上的第二开口相连通,阀体 9上的第二开口通过阀杆22上的出口 47以及液体流动通道23以及阀体9的内腔与第三开 口相连通,此时引流管8通过控制阀17与插管1相连通,可进行引流,阀体9上的第二开口 与阀杆22上的出口 47 —起设置在第一个密封圈25与第二个密封圈25之间,这样可防止 引流出的废液往外泄漏;当阀杆2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阀杆22上的出口 47与阀体9上 的第二开口被密封圈25阻隔,则引流管8通过控制阀17与插管1相关闭的,这样可防止引 流出的废液流出阀体9,由于阀杆22上的出口 47设置在第一个密封圈25与第二个密封圈 25之间,则可以防止引流出的废液通过阀体9往外泄漏。在图2和图3中,设定主管路18是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用于设置第一控制结构 4、第二控制结构5的第一安装管路19和第二安装管路20并排垂直设置在主管路18的同 一侧,第一安装管路19和第二安装管路20是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管路20上的 第二开口设置在其后侧,引流管8直接插在后侧的第二开口中,第一安装管路19上的第一 开口设置在其下侧,为了方便冲洗管6的连接,冲洗管6的一端通过直角弯头11与阀体9 的第一开口端相连通,通过直角弯头11可以转变连接方向,使得冲洗管6的一端可以从冲 洗管6的后侧插入第一开口。在图2和图3中,阀杆22的滑动是通过按动阀杆22实现的,阀体9的第一安装管 路19和第二安装管路20的一端具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敞口 26,阀杆22与阀体9之间设置 有用于提供阀杆22从第一工作状态回复至第二工作状态的一个弹性作用力的弹性件27, 在无外力作用下,阀杆22依靠弹性件27的弹性回复力作用,其一端部伸出在敞口 26外,此 时对应于阀杆2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冲洗管6、引流管8与插管1是相不通的,如果要进行 冲洗或引流,则按动阀杆22,阀杆22朝着阀体9的里面滑动,需克服弹性件27的弹性回复 力作用,在滑动至合适位置时,使得阀杆2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此时冲洗管6或引流管8与 插管1是相连通的,当要关闭冲洗或引流时,松开阀杆22,阀杆22在弹性件27的弹性回复 力作用下回复至第二工作状态。为了方便用户区分操作冲洗和引流,如图2所示,用于控制 冲洗的第一控制结构4中,阀杆22上可露在敞口 26外的端面向内凹陷,用于控制引流的第 二控制结构5中,阀杆22上可露在敞口 26外的端面向外凸起。在图2中,阀体9在第一安装管路19和第二安装管路20上沿着阀杆22的滑动方 向开设有导向槽28,阀杆22的一部分可滑动地插在导向槽28中,导向槽28对阀杆22的滑 动进行导向,阀杆22运动至导向槽28的末端时,导向槽28的末端槽壁形成了用于与阀杆 22相抵触以禁止阀杆22过度滑动的限位部29,图2中,导向槽28的一端是敞开的,另一端 的槽壁用于禁止阀杆22在弹性件27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过度向外滑动。在图3中,阀体 9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阀杆22相抵触以禁止阀杆22过度滑动的限位部30,该限位部30 用于禁止阀杆22过度向内滑动,使得阀杆22在与限位部30相抵触时,阀杆22正好可以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在图2和图3中,阀体9上,从主管路18的一端部上朝外垂直延伸形成连接管路 21,连接管路21的两端分别形成与其内腔相连通的第三开口端31和第四开口端32,主管路 18的另一端部形成了与其内腔相连通的第五开口端33。第三开口端31的第三开口用于与插管1相连通,插管1的一端通过连接头34可 分离地密封设置在阀体9的第三开口端31,连接头34与阀体9的第三开口端31上设置有 相互配合的螺纹,通过螺纹配合实现连接头34与第三开口端31的可分离地密封设置,连接 头34具有用于连通插管1与第三开口的连通腔,插管1的一端密封插紧在连接头34的连 通腔中。连接头34与插管1 一起可以与阀体9相分离,这样一方面可以更换具有不同管径 的插管1,另一方面可以改变插管与阀体的连接方式。第四开口端32上可分离地密封设置有接头36的粗端,接头36的细端上可分离地 密封设置有盖子37,接头36上具有可与第四开口端32的第四开口相连通的通道,通道贯 通接头36的粗端和细端。接头36的细端的细通道用于提供针头插入注射药液,并且在接 头36的粗端密封设置在第四开口端32上时,接头36细端的通道与插管1的一端相正对直 通,这样从接头36细端的通道注射进的药液可以直接进入插管1,在注射压力或者重力作 用下,注射的药液从插管1进入患者的手术部位,该冲洗引流装置还可以对患者的手术部 位进行用药,用药操作简单方便。该冲洗引流装置正常进行冲洗引流时,接头36的细端上 密封设置有盖子37,盖子37用于封闭接头36上细端的通道,在需要用药时,激昂盖子37打 开即可。第四开口端32与接头36的粗端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通过螺纹配合实现接 头36可分离地密封设置在第四开口端32上,接头36的细端与盖子37上也设置有相互配合 的螺纹,同样,也通过螺纹配合实现盖子37可分离地密封设置在接头36上,为了保证盖子 37与接头36的密封性,盖子37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锥形突起38,接头36细端的通道的内壁 面上具有与锥形突起38的外表面相配合的锥形斜面39,盖子37通过螺纹配合旋紧在接头 36的细端上时,锥形突起38抵紧在锥形斜面39上,盖子37与接头36之间通过螺纹旋紧, 再通过锥形斜面的相互压紧,这样盖子37与接头36之间的密封性能良好。上面提到,连接 头34与插管1 一起可以与阀体9相分离,是为了可以改变插管与阀体的连接方式,同样,接 头36可以与第四开口端32相分离,也是为了改变连接方式。在图2和图3中,插管1通过 连接头34设置在第三开口端31,接头36设置在第四开口端32,这样用户在使用该冲洗引 流装置是,可以采用类似握持手枪的握持方式握持该冲洗引流装置,手指分别按动第一控 制结构4、第二控制结构5中的阀杆,控制冲洗或引流操作的进行,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插 管1通过连接头34设置在第四开口端32,接头36设置在第三开口端31,设置方式可以采 用螺纹配合,这样也可以方便地控制冲洗或者引流,也可以进行用药操作。第五开口端33上可分离地密封设置有盖子40,第五开口端33、盖子40上设置有 相互配合的螺纹,盖子40通过螺纹旋紧在第五开口端33上时,盖子40可以密封封闭住第 五开口端33的第五开口,第五开口用作清洗用口,在进行引流时,引流的废液中通常含有 血丝、血块或者组织块等废物,残留在阀体9内时,会影响冲洗或者引流,甚至会堵塞阀体9 的内腔,此时可以打开盖子40,排出废物,排完后重新拧紧盖子40。在图2和图3中,插管 1通过连接头34设置在第三开口端31,盖子40设置在第五开口端33上,这样用户在使用 该冲洗引流装置是,可以采用类似握持手枪的握持方式握持该冲洗引流装置,手指分别按动第一控制结构4、第二控制结构5中的阀杆,控制冲洗或引流操作的进行,在另外的实施 方式中,插管1通过连接头34设置在第五开口端33,盖子40可以设置在第三开口端31,设 置方式也可以采用螺纹配合,这样也可以方便地控制冲洗或者引流。
在图1中,冲洗引流装置使用时,冲洗管6的一端通过穿刺头41插入灌注瓶42中, 冲洗管6上装有截流夹43,通过截流夹43可调节冲洗管6中冲洗液的流量,按动第一控制 结构4中的阀杆22,可将灌注瓶42中的冲洗液引入患者的手术区域,进行冲洗,引流管8的 一端通过抽吸接头44连接到负压瓶45上,负压瓶45通过负压计46产生负压,这样按动第 二控制结构5中的阀杆22,则可将废液引流入负压瓶45中,通过控制结构中阀杆的滑动实 现冲洗或者引流,操作方便。该冲洗引流装置中还设置接头,方便用药,还设置清洗用口,方 便阀体内的废物排出。该冲洗引流装置中,插管通过连接头可以与阀体的第三开口端、第四 开口端或者第五开口端进行连接,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对插管的位置进行 合适的连接,该装置设计人性化,方便用户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冲洗引流装置,包括冲洗管、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该冲洗引流装置还包括可通 过控制阀与所述冲洗管以及所述引流管相连通的插管,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设置在所述 阀体上用于控制所述冲洗管和所述引流管分别与所述插管相连通或相关闭的控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具有第一开口和第 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所述冲洗管和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 连通,所述插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口相可分离的连通,所述控制结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 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相连通或相关闭的第一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 第三开口相连通或相关闭的第二控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包括滑动地 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阀杆、设置在所述阀杆内并且与所述阀体的内腔相连通的液体流动通 道、开设在所述阀杆上并且与所述液体流动通道相连通的进口,所述阀杆的外表面上开设 有至少三圈凹槽,所述凹槽内插紧有密封圈,所述阀杆通过至少三个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阀 体的内壁相密封接触,所述阀杆上的进口设置在两个所述密封圈之间,所述阀杆具有第一 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阀杆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阀杆上的进口与所述阀 体上的第一开口相连通,所述阀体上的第一开口通过所述阀杆上的进口以及所述液体流动 通道以及所述阀体的内腔与所述第三开口相连通,所述阀体上的第一开口与所述阀杆上的 进口一起设置在所述两个密封圈之间;当所述阀杆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阀杆上的进 口与所述阀体上的第一开口被所述密封圈阻隔,并且所述阀体上的第一开口位于两个所述 密封圈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结构包括滑动地 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阀杆、设置在所述阀杆内并且与所述阀体的内腔相连通的液体流动通 道、开设在所述阀杆上并且与所述液体流动通道相连通的出口,所述阀杆的外表面上开设 有至少二圈凹槽,所述凹槽内插紧有密封圈,所述阀杆通过至少二个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阀 体的内壁相密封接触,所述阀杆上的出口设置在两个所述密封圈之间,所述阀杆具有第一 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阀杆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阀杆上的出口与所述阀 体上的第二开口相连通,所述阀体上的第二开口通过所述阀杆上的出口以及所述液体流动 通道以及所述阀体的内腔与所述第三开口相连通,所述阀体上的第二开口与所述阀杆上的 出口一起设置在所述两个密封圈之间;当所述阀杆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阀杆上的出 口与所述阀体上的第二开口被所述密封圈阻隔。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具有与其内腔 相连通的敞口,当所述阀杆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阀杆的一端部露在所述敞口外,所述 阀杆与所述阀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所述阀杆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回复至所述第二工作 状态的一个弹性作用力的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上可露在所述敞口外 的端面向外凸起或者向内凹陷。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沿着所述阀杆 的滑动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阀杆可滑动地插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导向槽的末端槽壁 形成了用于与所述阀杆相抵触以禁止所述阀杆过度滑动的限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阀杆相抵触以禁止所述阀杆过度滑动的限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具有与其内腔相连 通的第四开口端,所述第四开口端上可分离地密封设置有接头的粗端,所述接头的细端上 可分离地密封设置有盖子,所述接头上具有可与所述第四开口端相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 贯通所述接头的粗端和细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的一端可分离地设置 在所述阀体的第四开口端,所述接头的粗端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阀体的第三开口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口端与所述接头的 粗端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接头的细端与所述盖子上也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 所述盖子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锥形突起,所述接头细端的通道的内壁面上具有与所述锥形突 起的外表面相配合的锥形斜面,所述盖子通过螺纹配合旋紧在所述接头的细端上时,所述 锥形突起抵紧在所述锥形斜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头的粗端密封设置在 所述第四开口端上时,所述接头细端的通道与所述插管的一端相正对直通。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的一端通过连接头可 分离地密封设置在所述阀体的第三开口端,所述连接头具有用于连通所述插管与所述第三 开口的连通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阀体的第 三开口端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插管的一端密封插紧在所述连接头的连通腔中。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或所述引流管的一 端通过直角弯头与所述阀体的第一开口端或第二开口端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具有与其内腔相连 通的第五开口端,所述第五开口端上可分离地密封设置有盖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的一端可分离地设 置在所述阀体的第五开口端,所述盖子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阀体的第三开口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洗引流装置,包括冲洗管、引流管,该冲洗引流装置还包括可通过控制阀与所述冲洗管以及所述引流管相连通的插管,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用于控制所述冲洗管和所述引流管分别与所述插管相连通或相关闭的控制结构。通过设置控制结构,使得冲洗管与插管相连通,则可进行冲洗,或者使得引流管与插管相连通,则可进行引流,或者关闭引流管、冲洗管与插管,则既不冲洗也不引流,冲洗引流装置不工作。通过操作控制结构,则可进行冲洗或引流或者关闭冲洗引流,操作很方便。
文档编号A61M27/00GK201783067SQ201020512498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日
发明者郭苏民 申请人:苏州鸿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