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配式髋表面置换假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24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配式髋表面置换假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院骨科使用的组配式髋表面置换假体。
背景技术
作为全髋关节置换(THR)的一种替代技术,全髋表面置换(THSR)通过保留股骨头 颈,不破坏髓腔结构,具有易翻修及可恢复髋关节正常的生物力学,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 效果。上世纪60 70年代多种金属一金属全髋表面置换的问世,由于假体材料的问题早 期失败率高;后来用聚乙烯髋白假体代替金属髋白,但大量的聚乙烯磨损颗粒导致骨溶解; 经过改进,确定了骨水泥股骨头表面金属假体与羟基磷灰石表面涂层匹配型髋白金属假 体。髋关节表面置换的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虽然其假体系统在材料设计及固定方法等 技术参数上已经获得了长足改进,但仍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导致髋关节表面置换失败的 主要并发症为假体松动、脱位及股骨颈骨折等,究其原因包括假体设计不完善、手术技术失 误及患者自身条件,但多数学者认为其限制因素更多来自假体本身设计仍不完善。1、水平偏心距及肢体长度调节余地小。股骨的水平偏心距指股骨头旋转中心到股骨长轴的垂直距离,是决定近端股骨应 力大小和方式的结构基础,影响着下肢的运动方式、活动范围;与假体的松动、脱位有着密 切的关系。全髋置换手术对偏心距的恢复有较高的要求,可通过股骨颈长度直接调节偏心 距的大小;但髋表面置换假体只能对髋白和股骨头表面进行处理,手术者在术中调节余地 也不大,所以股骨的水平偏心距对于髋表面置换来说是比较难控制的。在髋表面置换中偏 心距常常偏小,原因为1 为了减轻股骨颈外侧剪应力,股骨头假体偏外翻放置,增大了颈 干角但同时也缩短了偏心距;2 骨水泥的使用会造成一些不可控制的变化,骨水泥厚度不 均可能会缩短l_2cm的偏心距或肢体长。在一些股骨头坏死塌陷较严重、囊性变较大时,髋表面置换手术刮除囊内坏死骨 组织,空洞囊及囊内稀疏的骨小梁与凸起的股骨头杯内过厚的骨水泥交错结合欠佳,引起 术后假体的松动,常需要截去坏死的股骨头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但带来了患肢的缩短一般 约1. 5cm。先天性髋脱位的患者,术前也往往患肢较健侧缩短,需要手术中调节患肢的长度, 但目前的髋表面置换假体调节肢体长度往往通过髋白假体厚度,旋转中心的下移来实现, 其必然将破坏髋白侧更多的骨量,所以在治疗这些疾病时,髋表面置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2 头一臼杯和头一头杯的不匹配。股骨头坏死的病人受坏死面积的影响,坏死面积较大时头残留骨量较小,只能以 较小的头杯安装,而白杯大小相对固定,不可避免出现头白杯不称,从而限制了其使用范 围。另外目前的假体截骨后的类圆柱型股骨头与类半球型股骨头杯的匹配存在不足。表面 置换术截骨后的股骨头需全部被头杯包容,同时头杯的内壁也需要完全与股骨头接触,否 则将导致股骨头周围压力的升高,引起假体周围的骨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调节股骨水平偏心距、肢体长度;并能解 决头白匹配的组配式髋表面置换假体。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配式髋表面置换假体,它包括表面为球面的 股骨头杯、内衬和锁定螺钉,股骨头杯口部内表面为与内衬上部外表面相配合的类锥形切 面,内衬的下部外表面由底平面和下锥面组成,锁定螺钉的尾端与内衬的下锥面螺纹连接, 锁定螺钉的前端穿出内衬的口部。内衬的口部具有一段圆柱形内壁。锁定螺钉的中心线与内衬底平面的夹角α为50°。内衬的底平面与下锥面的夹角β为4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两部分组配而成,第一部分为通过螺纹连接 在一起的内衬和锁定螺钉,内衬按照股骨颈的大小设计出不同直径,利用骨水泥与截骨后 残留的股骨头完美的结合。锁定螺钉有定位、固定、生物力学传导等作用,利用它分散股骨 头颈处的应力,螺钉通过末端设计的螺纹与内衬预留的螺纹孔锁定。这种设计能在股骨颈 中心位截骨时,螺钉与股骨干的杆干角通过与内衬的锁定装置保持外翻位(140度),避免了 外翻位截骨导致的股骨颈刻痕。第二部分为直径和颈长均可调节的股骨头杯,该股骨头杯 可以解决头臼匹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更好地解决生物力学传导问题,减少术后并发症, 同时适合国人,价格适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在骨头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组配式髋表面置换假体,它包括表面为球面的股骨头杯3、内 衬2和锁定螺钉1,股骨头杯3 口部内表面为与内衬2上部外表面相配合的类锥形切面3-1, 内衬2的下部外表面由底平面2-1和下锥面2-2组成,锁定螺钉1的尾端与内衬2的下锥 面2-2螺纹连接,锁定螺钉1的前端穿出内衬2的口部。如图1所示,内衬2的口部具有一段圆柱形内壁2-3。锁定螺钉1的中心线与内衬 底平面2-1的夹角α为50°。内衬2的底平面2-1与下锥面2-2的夹角β为40°。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螺钉1可以插入骨头内,由于锁定螺钉1的中心线 与内衬底平面2-1的夹角α为50°,使得本实用新型更符合正常生物力学的传导,避免股 骨头的外翻位截骨导致的股骨颈刻痕。
权利要求1.一种组配式髋表面置换假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表面为球面的股骨头杯(3)、内衬 (2)和锁定螺钉(1),股骨头杯(3) 口部内表面为与内衬(2)上部外表面相配合的类锥形切 面(3-1),内衬(2)的下部外表面由底平面(2-1)和下锥面(2-2)组成,锁定螺钉(1)的尾端 与内衬(2)的下锥面(2-2)螺纹连接,锁定螺钉(1)的前端穿出内衬(2)的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配式髋表面置换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2)的口部 具有一段圆柱形内壁(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配式髋表面置换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螺钉(1) 的中心线与内衬底平面(2-1)的夹角α为5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组配式髋表面置换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 (2)的底平面(2-1)与下锥面(2-2)的夹角β为40°。
专利摘要一种组配式髋表面置换假体,它包括表面为球面的股骨头杯(3)、内衬(2)和锁定螺钉(1),股骨头杯(3)口部内表面为与内衬(2)上部外表面相配合的类锥形切面(3-1),内衬(2)的下部外表面由底平面(2-1)和下锥面(2-2)组成,锁定螺钉(1)的尾端与内衬(2)的下锥面(2-2)螺纹连接,锁定螺钉(1)的前端穿出内衬(2)的口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调节股骨水平偏心距、肢体长度;并能解决头臼匹配的问题;此外,还能更好地解决生物力学传导问题,减少术后并发症。
文档编号A61F2/36GK201899585SQ20102066981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孙荣彬, 徐南伟, 曹志达 申请人:徐南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