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527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液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致为圆柱形的装置,该装置能固定在人体管腔中。更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带有止动结构的自固定(self-retaining)导液管。
背景技术
导液管是这样定义的,它是一管状的器具,可以用来将液体从身体管腔中导出或将液体输送到身体管腔中。导液管通常用来从膀胱中导出尿液。然而,导液管也用于服药或者静脉输液、血管成形(angioplasty),当用于斯旺-甘兹氏(Swan-Ganz)导管时,用来测量静脉或动脉的血压。具体的导液管应用的例子不胜枚举,根据具体使用场合不能穷举。通常伴随导液管的问题是它的固定失效(retention failure)。当导液管不能保持在期望的位置时称为固定失效,这会导致导液管功能的失效和需要使用导液管的潜在病症的恶化,还会导致其他的问题,例如传染、污染和不适等。当发生导液管固定失效时,通常的做法是将导液管重新插入。重新插入会增加传染和对身体管腔的损伤的可能性。固定失效的重复发生以及同时导致的重插降低了病人对自身潜在的问题去主动寻求药物帮助的积极性。当将传统的导液管插入人体管腔时,因人体管腔内部壁蠕动运动产生的向下的力将会使导液管连续地朝插入点移动并渐渐往外排挤导液管。因此,绝大多数导液管都设有止动结构,例如在导液管的第一端部(插入端)安装充气囊(balloon)来阻止体内管腔的蠕动运动而引起的对导液管的排挤。解决固定失效问题的可能方案是使用端部带有充气囊的导液管,其膨胀至身体管腔或内腔内壁,起到抵抗蠕动的作用,以及其他会使固定失效和导液管从身体内腔排挤出去的生理学因素。使用端部带有充气囊的导液管的例子是福利氏(Foley)导液管。然而, 使用福利氏导液管也会出现大问题。第一,当发生膨胀时,充气囊可能会破裂。这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修复任何内部损伤,还要移除破裂后的充气囊碎片;第二,充气囊可能在没察觉的情况下,在没有到达需要膨胀的位置而先膨胀了。这对于使用者来说是非常疼痛的,需要以侵入性手术方法来取回导液管。解决固定失效问题的另一个可能方案是在导液管外部配置螺纹。导液管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牢固地插入身体管腔中。然而,万一导液管被不恰当地移走的话,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和复杂的情况。例如,导液管突然意外地被拔出,身体管腔将受到极具破坏性的损伤。解决固定失效问题的第三个可能方案是在导液管外表面上设置外部突起。这些突起与身体管腔壁相互作用且起到“锚”的作用,防止固定失效。然而,使用“锚”来固定可能导致身体管腔发炎和使用者的不适感。于1999年10月12日颁发给Willard (威拉德)的美国专利US 5,964,732,要求保护一种在尿道中定位导液管的方法。Willard也大致描述了可通过将尿道壁产生的压缩力作用在导液管纵向表面上来克服排挤导液管的水压力。Willard也描述了在导液管纵向表面上设置表面突起来抵消从尿道中挤出导液管的水压力和生理性压力(physiologicalforce)。Willard主要表明如果尿道和导液管主体之间作用力的合力大于挤出导液管的水压力和生理性压力,就可以实现固定。于1999年10月26日颁发给Willard的美国专利US 5,971,967,描述了一种尿道导管,其具有一个或多个位于导液管外部的渐缩的止动锚。止动锚形成局部的螺旋。 Willard称该构造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也就是说,连续的螺旋面给尿液提供了一个分流通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固定导液管,其可以固定在人体身体管腔中,而不需要使用传统导液管所使用的止动结构,比如充气囊。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液管,其利用身体管腔的侧面压力将导液管固定在身体管腔中。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液管,其易于使用、价格便宜且易于制造。本发明的上述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和优点通过阅读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会变得明显。一种自固定导液管,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位于第一、二端部之间的多个区段。各区段具有第一渐缩(tapered)表面和第二渐缩表面,其中第一渐缩表面的直径自第一过渡线处逐渐增大直到渐缩表面过渡线处,第二渐缩表面的直径自渐缩表面过渡线处逐渐减小直到第二过渡线处。第一渐缩表面的长度小于第二渐缩表面的长度。


图1为本发明的导液管10的侧向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导液管10包括第一端部2、第二端部3以及位于第一、二端部之间的多个区段5。 各区段5具有第一渐缩表面6和第二渐缩表面9,其中第一渐缩表面6的直径自第一过渡线7处逐渐增大直到渐缩表面过渡线8处,第二渐缩表面9的直径自渐缩表面过渡线8处逐渐减小直到第二过渡线12处。第二渐缩表面9的长度大于第一渐缩表面6的长度。在作为导尿管的实施例中,渐缩表面过渡线8的最大直径大约8mm左右,且用作导尿管时各区段5的最佳长度等于或者小于渐缩表面过渡线8的直径大小。用作导尿管时区段5的最大长度大约是渐缩表面过渡线8的直径的1. 5倍。自固定导液管10的其他实施例可以用于人体其他部位的管状管腔,如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等。因此,自固定导液管10的直径可以从小于Imm到大至25mm,根据身体上的管腔尺寸变化幅度很大。本发明通过将导液管10插入身体管腔来工作。体内管腔的蠕动使导液管被排挤。 在现有技术中,圆柱形导液管被当作外来异物而被排斥,除非已经使用了。在本发明中,未设置止动结构,而且当身体管腔作用在第二渐缩表面上的侧部压力产生一个朝向第一端部的推力作用时,在第一渐缩表面上的侧部压力和作用在第一渐缩表面上的身体管腔向下排挤的蠕动运动会产生一个朝向第二端部的推力。本发明在区段5上提供了一充分大的第二渐缩表面9,总面积大于第一渐缩表面6的总面积。因此,身体管腔作用在第一、二渐缩表面 6、9侧部的压力总和产生一朝向第一端部2的净推力。此由侧部压力产生的净推力足够克服蠕动运动作用引起的效果,即采用传统形式的导液管,其会被身体管腔往外排挤这一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的披露与描述仅仅是是说明性的。例子中的结构在细节上的多种变型落在从属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中,这都未偏离本发明的真正原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及法律承认的等同技术特征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导液管,保持在身体管腔中并与身体管腔相互作用,该导液管包括 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位于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多个区段,各区段具有第一渐缩表面和第二渐缩表面,其中第一渐缩表面的直径自第一过渡线处逐渐增大直到渐缩表面过渡线处,第二渐缩表面的直径自渐缩表面过渡线处逐渐减小直到第二过渡线处,所述渐缩表面过渡线处具有区段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一渐缩表面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渐缩表面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液管,其中所述各区段的最大长度为所述渐缩面的过渡线处的直径的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液管,其中所述的各区段在所述的渐缩表面的过渡线处具有最大的直径,各区段的长度范围为4mm 8mm,作为导尿管道使用时范围也是如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液管(10),包括一圆头的第一端部(2)、第二端部(3)以及位于第一端部(2)、第二端部(3)之间的多个区段(5)。该导液管(10)也可以包括连接至医疗装置的连接部。各区段(5)具有第一渐缩表面(6)和第二渐缩表面(8),其中第一渐缩表面(6)的直径自第一过渡线(6)处逐渐增大直到渐缩表面过渡线(7),第二渐缩表面(8)的直径自渐缩表面过渡线(7)处逐渐减小直到第二过渡线(12)处。渐缩表面的过渡线(7)处具有各区段(5)中的最大的直径。区段(5)最宽的部分大约4mm~6mm,作为导尿管道使用时范围也是如此。区段(5)的最大长度大约为区段(5)上渐缩表面过渡线(7)处直径的1.5倍,第二渐缩表面(9)的长度大于第一渐缩表面(6)的长度。
文档编号A61M25/01GK102292121SQ201080004201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9日
发明者高岛次郎 申请人:高岛次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