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46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的导线。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进行治疗或检查,提出了各种导线,以便引导插入血管、消化道、尿道等管状器官或体内组织来使用的导管等。导线例如包括在芯轴的前端部分上设置有双重线圈结构的导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国际申请说明书日文译本特表平6-501179号;专利文献2 国际申请说明书日文译本特表2006-511304号)、以及在前端部分的线圈内采用由多根单线构成的绞线的导线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161491 号)。此外,在导线用于以被称为慢性完全闭塞(CTO=ChroniC total occlusion)的狭窄部为代表的血管狭窄病情较重的病例的情况下,由于导线必须通过狭窄的病变部,所以具有这样一种导线,该导线在芯轴的前端部具有尖端细的锥形部分、且具有前端部外径变小的线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附图5 ;专利文献4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178829 号)。为了使导线通过像慢性完全闭塞那样的高度狭窄部所具有的较小间隙,由于需要使导线的前端的外径变细,所以如上所述,通常使用这样一种导线,该导线通过具有锥形部分,从而具有使前端外径变小的线圈。将这种导线插入到狭窄部所具有的较小间隙中,当从身边一侧施加转动扭矩时, 导线的前端部分被狭窄部夹住,会处于难以转动的状态。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进一步施加转动扭矩,则前端部分会发生扭曲、折曲这种被称为扭结的现象。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扭结,虽然可以考虑的方法是提高芯轴前端部分的刚度,但是存在损失导线前端部分的柔软性、且使前端负荷过高的倾向。在此,前端负荷是指沿轴向按压导线的前端时的最大负荷。此外,当将这种导线插入到狭窄部内时,会使导线的前端部分折曲、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导致无法复原而产生残留角度。为了防止产生这种残留角度并且提高复原力,可以考虑的方法是使容易产生残留角度的芯轴前端部分的直径变细,但是如果使芯轴前端部分的直径变细,则不能得到足够的前端负荷。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线,该导线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前端负荷,并且即使导线的前端部分被狭窄部夹住等而被施加过大的转动扭矩,也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导线的前端部分发生扭结。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前端负荷、且提高前端部分的复原力的导线。
本发明利用以下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方式(1)的导线的特征在于包括芯轴;外侧线圈,具有至少由一根单线缠绕而成的锥形线圈部,所述锥形线圈部朝向所述芯轴的前端外径逐渐减小,并且所述外侧线圈包围所述芯轴的前端侧部;内侧线圈,在所述外侧线圈内侧包围所述芯轴的所述前端侧部;前端连接部,使所述外侧线圈的前端和所述内侧线圈的前端与所述芯轴的前端连接; 外侧后端连接部,使所述外侧线圈的后端与所述芯轴连接;以及内侧后端连接部,在比所述外侧线圈的所述锥形线圈部具有最大外径的位置更靠向前端一侧,使所述内侧线圈的后端仅与所述芯轴连接。本发明方式( 在上述方式(1)的基础上,所述外侧线圈具有外侧中间连接部,所述外侧中间连接部在所述前端连接部和所述外侧后端连接部之间,使所述外侧线圈与所述芯轴连接,所述内侧线圈的所述内侧后端连接部位于比所述外侧中间连接部更靠向前端一侧的位置上。本发明方式C3)在上述方式(1)或O)的基础上,所述外侧线圈在前端一侧具有单线相互分离的疏松缠绕部、在后端一侧具有单线基本相互接触的紧密缠绕部,所述内侧线圈的所述内侧后端连接部位于比所述疏松缠绕部和所述紧密缠绕部的边界更靠向后端一侧的位置上。本发明方式(4)在上述方式(1)或O)的基础上,所述外侧线圈在所述锥形线圈部的前端一侧具有外径基本固定的前端直线线圈部,所述内侧线圈的所述内侧后端连接部位于比所述前端直线线圈部和所述锥形线圈部的边界更靠向后端一侧的位置上。本发明方式( 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前端直线线圈部在前端一侧具有单线相互分离的疏松缠绕部、在后端一侧具有单线基本相互接触的紧密缠绕部。本发明方式(6)在上述方式⑴的基础上,所述内侧线圈包围所述芯轴的弯曲刚度最低的部分。本发明方式(7)在上述方式(1)的基础上,所述内侧线圈是多根单线绞合而成的中空的绞线线圈。按照本发明方式(1),本发明的导线通过使外侧线圈具有朝向前端方向外径减小的锥形线圈部,使导线前端的外径变小,因而可以使导线前端进入到狭窄的狭窄部,并且能够一边利用锥形线圈部逐渐将狭窄部扩大,一边进一步进入狭窄部。由于在比该锥形线圈部具有最大外径的位置更靠向前端一侧,由内侧线圈包围芯轴的前端部分,所以通过在芯轴的前端部分和外侧线圈之间设置内侧线圈来减小间隙,可以实现芯轴的前端部分难以发生弯曲。因此,即使对导线施加过大的转动扭矩,也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导线的前端部分发生扭结。此外,通过具有内侧线圈,由于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前端负荷,所以能够使芯轴的前端部分直径变细。因此,提高了导线前端部分的复原力,当把导线插入狭窄部时,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导线的前端部分折曲、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可以防止因无法复原而产生残留角度。按照本发明方式O),通过使内侧线圈的内侧后端连接部位于比外侧中间连接部更靠向前端一侧的位置上,并且没有与外侧中间连接部连接,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导线的刚度发生急剧变化。因此,可以有效地使从导线的身边一侧施加的转动力或按压力向前端一侧传递,从而提高了扭矩传递性。
此外,由于在比外侧中间连接部更靠向前端一侧,内侧线圈包围芯轴,所以可以利用内侧线圈将刚度增加的部分限定于以往容易产生折曲的芯轴的前端部分。并且,通过在内侧后端连接部和外侧中间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空间,由于该空间保持芯轴的柔软性,并且用于抵消因内侧线圈而产生的刚度增加,所以能够保持导线前端部分的柔软性。按照本发明方式(3),由于在外侧线圈的前端一侧具有疏松缠绕部,所以导线越朝向前端越柔软、且安全性高。此外,即使外侧线圈和内侧线圈相互接触,由于利用外侧线圈的疏松缠绕部来容许外侧线圈的单线的微小移动,所以抵消了外侧线圈和内侧线圈的干扰,并且保持了导线前端部分的柔软性。此外,通过使内侧线圈的内侧后端连接部位于比疏松缠绕部和紧密缠绕部的边界更靠向后端一侧的位置上,使内侧线圈的内侧后端连接部与刚度发生变化的疏松缠绕部和紧密缠绕部的边界不一致。因此,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导线的刚度发生急剧变化,可以有效地使从导线的身边一侧施加的转动力或按压力向前端一侧传递,从而提高了扭矩传递性。按照本发明方式(4),由于在锥形线圈部的前端一侧具有前端直线线圈部,所以增加了内侧线圈和外侧线圈重合的部分,可以容易地进入狭窄的狭窄部,并且可以进一步防止芯轴的前端部分产生弯曲。因此,即使对导线施加了过大的转动扭矩,也可以进一步防止导线的前端部分发生扭结。此外,通过使内侧线圈的内侧后端连接部位于比前端直线线圈部和锥形线圈部的边界更靠向后端一侧的位置上,使内侧线圈的内侧后端连接部与因外侧线圈的外径差而使刚度发生变化的部分不一致。因此,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导线的刚度发生急剧变化,并且可以有效地使从导线的身边一侧施加的转动力或按压力向前端一侧传递,从而提高了扭矩传递性。按照本发明方式(5),由于在前端直线线圈部的前端一侧具有疏松缠绕部,所以导线越朝向前端越柔软、且安全性高。此外,即使外侧线圈和内侧线圈重合,使两者相互接触的部分增加,由于可以利用疏松缠绕部来容许外侧线圈的弯曲和单线的微小移动,所以抵消了外侧线圈和内侧线圈的干扰,保持了导线前端部分的柔软性。按照本发明方式(6),由于内侧线圈包围容易发生扭结的芯轴的弯曲刚度最低的部分,所以可以使内侧线圈的外径进一步变小,其结果可以使外侧线圈的前端部分的外径
也进一步变小。另外,芯轴的弯曲刚度最低的部分通常相当于对芯轴的外径最小的部分或芯轴的直径变细的部分进行冲压加工等使其平坦化、从而使芯轴的厚度最薄的部分。按照本发明方式(7),由于内侧线圈是多根单线绞合而成的中空的绞线线圈,所以有效地保持了柔软性且提高了前端负荷。因此,能够进一步使芯轴的前端部分直径变细,从而可以提高防止导线折曲和产生残留角度的效果。此外,利用绞线线圈提高了导线的前端部的扭矩传递性。


图1是本实施方式导线的整体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表示测量导线前端负荷的装置的图。图4是表示另一种实施方式导线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 导线14 芯轴15前端接头(前端连接部)30前端侧部40最前端部50内侧线圈51 单线52内侧后端连接部60外侧线圈61线圈主体部62前端线圈部63前端直线线圈部64锥形线圈部66外侧后端连接部69 单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进行说明。在图1、图2中,图示的右侧是插入到体内的前端一侧(远端一侧)、左侧是由实施手术人员操作的后端一侧(身边一侧、基端一侧)。导线10主要用于心脏血管的治疗。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线10的长度约为1900mm。导线10主要由芯轴14、内侧线圈50和外侧线圈60构成。芯轴14大致分为主体部20和前端侧部30。在从导线10的前端经由外侧线圈60到主体部20的规定范围内,对其外表面进行了亲水性涂布。前端侧部30是芯轴14直径变细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约为沈0讓。主体部20 是直径一定的圆柱状部分,占据前端侧部以外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20的直径设定成约为0. 35mm。芯轴14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不锈钢(SUS304)。除此以外,可以采用Ni-Ti合金这样的超弹性合金或钢琴丝等。前端侧部30从主体部20—侧朝向导线10的前端依次具有第一锥形部31、小直径部32、第二锥形部33、第三锥形部34和最前端部4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锥形部31的轴向长度约为95mm。第一锥形部31是断面为圆形的锥形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朝向前端方向直径大约从0. 35mm减少到0. 21mm。小直径部32是断面为圆形、且直径一定的圆柱状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直径约为 0. 21mm。第二锥形部33、第三锥形部34分别是倾斜角度不同的、断面为圆形的锥形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二锥形部33身边一侧的端部到第三锥形部34前端一侧的端部,直径大约从0. 21mm减少到0. 05mm。为了得到所希望的刚度,可以适当地改变上述第一 第三锥形部31、33、34和小直径部32的配置或尺寸。例如,也可以在第二锥形部33和第三锥形部34之间设置直径一定的圆柱部。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设定锥形部的数量或锥形部的角度。如图2所示,最前端部40从第三锥形部34 —侧朝向导线10的前端依次具有第一锥形柔软部41、第一柱状柔软部42、第二锥形柔软部43和第二柱状柔软部44。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前端部40的轴向长度设定成约为16mm。最前端部40是芯轴14中弯曲刚度特别低的部分,其中,第二柱状柔软部44是弯曲刚度最低的部分。第一锥形柔软部41和第二锥形柔软部43是断面为圆形的锥形部分。第一柱状柔软部42和第二柱状柔软部44是断面为圆形、且直径一定的圆柱状部分。第一锥形柔软部41从第三锥形部34的远端朝向第一柱状柔软部42,其直径减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柱状柔软部42的直径设定成约为0. 045mm。第二锥形柔软部43从第一柱状柔软部42的远端朝向第二柱状柔软部44的基端, 其直径减小,第二柱状柔软部44的直径设定成约为0. 04mm。在芯轴14的前端部分上,将内侧线圈50安装成包围最前端部40的全长。内侧线圈50是中空的绞线线圈,该中空的绞线线圈的制作方法如下将多根金属制的单线51以实质上接触的方式紧密绞合在芯材上后,通过公知的热处理方法来除去绞合时的残余应力, 再将芯材抽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线圈50的外径约为0. 09mm。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线圈50采用六根单线51。单线51的直径约为0. 02mm。单线51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不锈钢。除此以外,可以采用Ni-Ti合金这样的超弹性合金等。此外,也可以对材料不同的单线进行组合。单线51的数量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根据后面叙述的所希望的前端负荷,来适当地进行设定。另外,为了容易理解,与芯轴14的尺寸相比,放大表示了图1、图2中内侧线圈50 的单线51的直径和后面叙述的外侧线圈60的单线69的直径。内侧线圈50的前端与外侧线圈60的前端相对于芯轴14的轴线同轴地利用钎焊一起连接在芯轴14的前端上。该钎焊部形成大体半球形的前端接头15 (前端连接部)。内侧线圈50的后端利用钎焊与最前端部40的第一锥形柔软部41连接。该钎焊部形成内侧后端连接部52。内侧线圈50用于防止导线10扭结,即,防止手术中导线10的前端部分扭曲或折曲。因此,内侧线圈50至少需要包围容易发生扭结、且直径变细而使弯曲刚度低的最前端部40。在导线用于以被称为慢性完全闭塞的狭窄部为代表的血管狭窄病情较重的病例的情况下,优选如本实施方式的导线10那样,使内侧线圈50包围距前端大约30mm以内的范围。 此外,由内侧线圈50包围的范围与被称为成形(shaping)的范围大体一致,该成形作业使芯轴14的前端部分预先向规定方向弯曲。芯轴14的大部分、即从最前端部40到小直径部32穿入外侧线圈60内。外侧线圈60由一根金属制的单线69缠绕而成,其包括线圈主体部61和前端线圈部62。
线圈主体部61是将单线69缠绕成具有一定外径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径约为0.36mm、轴向长度约为120mm。在线圈主体部61中,相邻的单线69紧密缠绕成实质上相互接触。前端线圈部62在后端一侧具有锥形线圈部64、在前端一侧具有前端直线线圈部 63。锥形线圈部64是将单线69缠绕成朝向前端方向外径减小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径大约从0.36mm减少到0.2mm。锥形线圈部64的轴向长度约为30mm。在锥形线圈部64中,相邻的单线69紧密缠绕成实质上相互接触。 前端直线线圈部63是将单线69缠绕成具有一定外径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径约为0. 2mm、轴向长度约为10mm。前端直线线圈部63包括紧密缠绕部63a,在后端一侧紧密缠绕成相邻的单线69实质上相互接触;以及疏松缠绕部63b,在前端一侧疏松缠绕成相邻的单线69之间存在间隙。疏松缠绕部6 提高了外侧线圈60的前端部分的柔软性, 并且如后所述,缓解了内侧线圈60与内侧线圈50的干扰。外侧线圈60的单线69由钼合金等射线不能透射的金属线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 单线69的直径约为0. 055mm。另外,外侧线圈60的单线69由一根单线构成,该单线由钼合金等射线不能透射的金属线和不锈钢等射线能透射的金属线连接而成,例如,可以把外侧线圈60的前端一侧 30mm左右作为射线不能透射的线圈、把其余的后端一侧作为射线能透射的线圈。从前端直线线圈部63的外径、单线69的直径和内侧线圈50的外径可以看出,前端直线线圈部63的内周表面和内侧线圈50的外周表面大体接触,配置成两者之间几乎没有间隙。在前端接头15处,外侧线圈60的前端与内侧线圈50同轴地利用钎焊连接在芯轴 14的前端上。外侧线圈60的后端利用钎焊与小直径部32连接。该钎焊部形成外侧后端连接部66。此外,在锥形线圈部64的后端,外侧线圈60利用钎焊与第三锥形部34连接。该钎焊部形成外侧中间连接部65。另外,虽然优选外侧中间连接部65位于锥形线圈部64内,但是没有必要与锥形线圈部64的后端一致,如后所述,只要离开内侧线圈50的内侧后端连接部52规定的距离即可,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上述内侧线圈50的内侧后端连接部52位于比外侧线圈60的前端直线线圈部63 的紧密缠绕部63a的基端靠向后端一侧、且位于比外侧中间连接部65更靠向前端一侧的位置上。按照这种配置,可以利用内侧线圈50的内侧后端连接部52,来尽可能地防止导线10 的刚度发生急剧变化。即,由于外侧线圈60的前端直线线圈部63具有单线69疏松缠绕的疏松缠绕部63b,所以在疏松缠绕部63b与相邻的单线69紧密缠绕的紧密缠绕部63a的边界上刚度发生变化。同样,在前端直线线圈部63和锥形线圈部64的边界上,由于外侧线圈 60的外形发生变化,所以外侧线圈60的刚度发生变化。如果产生这种刚度变化的边界与内侧线圈50的内侧后端连接部52重合,由于会使刚度变化更加显著,所以为了防止产生这种现象,如上所述,需要使内侧后端连接部52偏离前端直线线圈部63的疏松缠绕部6 和紧密缠绕部63a的边界,并且也偏离前端直线线圈部63和锥形线圈部64的边界。由此,内侧后端连接部52比前端直线线圈部63和锥形线圈部64的边界靠向后端一侧,即,偏移配置在比前端直线线圈部63的紧密缠绕部63a的基端靠向后端一侧。另外,在外侧线圈60不具备前端直线线圈部63,而是在锥形线圈部64的前端一侧具有疏松缠绕部、在后端一侧具有紧密缠绕部的情况下,优选内侧后端连接部52偏移配置在比疏松缠绕部和紧密缠绕部的边界靠向后端一侧。此外,在芯轴14的最前端部40和外侧线圈60的前端直线线圈部63之间配置有内侧线圈50,如上所述,由于内侧线圈50和前端直线线圈部63配置成大体接触,所以可以使芯轴14的最前端部40的径向间隙尽可能小。内侧线圈50具有柔软性,但是由于内侧线圈50和外侧线圈60大体接触而产生干扰,有可能导致外侧线圈60的柔软性劣化。然而,由于外侧线圈60具备疏松缠绕部63b, 该疏松缠绕部6 在单线69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容许外侧线圈60弯曲,并且可以使各单线 69沿轴向稍许移动,所以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因内侧线圈50与外侧线圈60干扰而损失外侧线圈60的柔软性。另一方面,由于利用外侧线圈60的疏松缠绕部63b,可以容许单线69的轴向移动, 所以当操作导线10时,有可能导致外侧线圈60的单线69向一个方向偏移,从而引起线圈的所谓间距偏移。然而,由于在前端直线线圈部63上将疏松缠绕部6 配置成与内侧线圈 50大体接触,所以可以尽可能地防止产生较大的间距偏移。此外,内侧线圈50的内侧后端连接部52沿轴向离开外侧线圈60的外侧中间连接部65,从而形成空间67。如果在相同的位置上将内侧线圈50和外侧线圈60连接在芯轴14 上,则在该位置上导线10的刚度变高,从而导致导线10的刚度发生急剧变化,上述配置方式用于尽可能地防止产生这种刚度变化。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提高从导线10的身边一侧施加的转动力或按压力的传递。此外,内侧线圈50的内侧后端连接部52和外侧线圈60的外侧中间连接部65之间的空间67有助于提高导线10的柔软性。S卩,利用内侧线圈50和前端直线线圈部63的双重线圈结构,来提高芯轴14的最前端部40部分的刚度,并且为了防止导线10的柔软性劣化,设置不存在内侧线圈50的空间67来保持柔软性。因此,即使在外侧线圈60的前端直线线圈部63内侧配置内侧线圈50,也可以利用如上所述的疏松缠绕部6 和空间67,来容许芯轴14的弯曲,并且尽可能地防止导线10 的柔软性劣化。为了形成空间67,优选内侧线圈50的内侧后端连接部52沿轴向与外侧中间连接部65分开5mm以上。此外,优选芯轴14径向上的间隙至少在内侧线圈50的单线51的直径以上。基于以上的结构,制作了两种导线,对存在上述结构的内侧线圈50给导线的耐扭结性带来的影响进行实验。耐扭结性是表示在持续转动导线时导线发生扭曲、折曲等塑性变形的难易度。通过以下实验来判断耐扭结性将导线的前端接头部分固定成不能转动、且以一定比例沿相同方向转动导线身边一侧时,测量导线发生扭曲、折曲等塑性变形从而产生不能复原状态的转动数。虽然采用不具有内侧线圈50的本实施方式导线10作为比较用的导线,但是需要将作用于导线前端的作为轴向最大负荷的前端负荷设定成相等。前端负荷对导线来说是重要指标,即,即使导线接触狭窄部也会不产生弯曲地进入狭窄部,或者影响实施手术人员在寻找存在于狭窄部的微小间隙时的感觉。因此,比较用导线的与最前端部40相当部分的芯轴直径,仅比本实施方式导线10稍大出没有内侧线圈50的部分,以使前端负荷相等。图3示意性地表示前端负荷的测量装置90,本实施方式前端负荷设定成约为 5. OmN0测量装置90包括负荷测量装置93上的测量部93a和配置在测量部93a上方的用于支撑导线的圆筒状的支撑部92。按照这种结构,将导线穿入支撑部92内,在将导线大体垂直地放置成使导线前端与测量部93a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由导线的前端向下方按压测量部93a,测量此时的最大负荷作为前端负荷。利用这种方法,准备具有大体相同的前端负荷的比较用导线和本实施方式的导线 10,通过以上述方式固定导线的前端接头部分、且以一定比例沿相同方向转动导线身边一侧,来测量耐扭结性。其结果,比较用的以往导线在转动2. 5圈时发生扭结,而本实施方式的导线10转动8圈以上也没有发生扭结,可以清楚地看出提高了耐扭结性。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在芯轴14的前端部分和外侧线圈60之间具有内侧线圈50,从而减少了间隙,难以发生作为扭结原因的芯轴14的前端部分的弯曲。这样,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导线10通过具有外侧线圈60的锥形线圈部64,使外侧线圈60的外径变小,所以不仅可以使导线10进入病情比较严重的狭窄部,而且由于利用内侧线圈50包围最前端部40,即使导线10的前端部分的外径变小,也可以不损失前端负荷、且提高耐扭结性。即,在进入血管内的狭窄部的导线10不能转动的情况下,即使从导线10的身边一侧进一步施加转动扭矩,也可以防止导线扭曲或折曲。此外,由于将内侧线圈50与外侧线圈60的外侧中间连接部65分开配置、且内侧后端连接部52偏移配置在比前端直线线圈部63和锥形线圈部64的边界靠向后端一侧,所以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导线10的刚度发生急剧变化。由此,可以不损失从导线10的身边一侧施加的转动扭矩或轴向的按压扭矩,可以有效地进行传递,从而提高了扭矩传递性。此外,由于可以利用内侧线圈50来提高前端负荷,所以可以使芯轴14的最前端部 40直径变细。因此,可以提供这样一种复原力高的导线,该导线可以把前端负荷保持为所希望的值,并且提高导线的前端部分的复原力,从而可以尽可能地防止产生残留角度。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内侧线圈50是由多根单线51构成的绞线线圈。内侧线圈50 也可以是由一根单线构成的单线线圈,该单线线圈在前端负荷、耐扭结性和扭矩传递性方面没有提高到这种绞线线圈的程度。即使是单线线圈的情况下,也优选相邻的单线实质上相互接触的紧密缠绕的线圈。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外侧线圈60由线圈主体部61、锥形线圈部64和前端直线线圈部63这三个部分构成,但是也可以不具有前端直线线圈部63,而是锥形的线圈部
一直到前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最前端部40由第一锥形柔软部41、第一柱状柔软部42、 第二锥形柔软部43和第二柱状柔软部44构成,并且这些部分的断面都为圆形,但是也可以对最前端部40的前端部分进行冲压加工等,从而具有一个或多个平坦的部分。例如,如图 4所示,可以使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锥形柔软部43、第二柱状柔软部44对应的部分为具有一对倾斜平面的部分431和板状的平坦的部分441。通过具有这种进行了冲压加工等的前端部分,增加了柔软性并且提高了扭转刚度。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因平坦化而产生方向性的导线的弯曲刚度最小的部分是平坦化的部分431、441,内侧线圈50至少需要包围该平坦化的部分431、441。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导线并不限定用于心脏,也可以用于脑或其他内脏器官。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轴;外侧线圈,具有至少由一根单线缠绕而成的锥形线圈部,所述锥形线圈部朝向所述芯轴的前端外径逐渐减小,并且所述外侧线圈包围所述芯轴的前端侧部; 内侧线圈,在所述外侧线圈内侧包围所述芯轴的所述前端侧部; 前端连接部,使所述外侧线圈的前端和所述内侧线圈的前端与所述芯轴的前端连接; 外侧后端连接部,使所述外侧线圈的后端与所述芯轴连接;以及内侧后端连接部,在比所述外侧线圈的所述锥形线圈部具有最大外径的位置更靠向前端一侧,使所述内侧线圈的后端仅与所述芯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线圈具有外侧中间连接部,所述外侧中间连接部在所述前端连接部和所述外侧后端连接部之间,使所述外侧线圈与所述芯轴连接,所述内侧线圈的所述内侧后端连接部位于比所述外侧中间连接部更靠向前端一侧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线圈在前端一侧具有单线相互分离的疏松缠绕部、在后端一侧具有单线基本相互接触的紧密缠绕部,所述内侧线圈的所述内侧后端连接部位于比所述疏松缠绕部和所述紧密缠绕部的边界更靠向后端一侧的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线圈在所述锥形线圈部的前端一侧具有外径基本固定的前端直线线圈部, 所述内侧线圈的所述内侧后端连接部位于比所述前端直线线圈部和所述锥形线圈部的边界更靠向后端一侧的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直线线圈部在前端一侧具有单线相互分离的疏松缠绕部、在后端一侧具有单线基本相互接触的紧密缠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线圈包围所述芯轴的弯曲刚度最低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线圈是多根单线绞合而成的中空的绞线线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线,该导线能够得到足够的前端负荷,并且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前端部分扭曲或折曲。导线(10)包括外侧线圈(60),具有锥形线圈部(64),该锥形线圈部(64)朝向芯轴(14)的前端外径逐渐减小;以及内侧线圈(50),在外侧线圈(60)内侧包围芯轴(14)的前端侧部。在比外侧线圈(60)的锥形线圈部(64)具有最大外径的位置更靠向前端一侧,内侧线圈(50)的后端仅与芯轴(14)连接。
文档编号A61M25/09GK102160910SQ20111003659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9日
发明者西岸诚 申请人: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