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45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
背景技术
卡波西肉瘤(1( 又称多发性出血性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多中心性血管肿瘤。临床上至少可分为四型,即经典型或欧洲型、非洲型、爱滋病型和移植物有关的卡波西肉瘤。 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及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与植移物有关的卡波西肉瘤的发病有所增加;而近年来爱滋病的传播,爱滋病型卡波西肉瘤明显增多,而且进展快,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经典型卡波西肉瘤,主要见于男性,皮损初起为小丘疹,逐渐形成斑块、结节或肿瘤,呈淡红或紫红色,好发于下肢(特别是足弓部)、手和前臂。也可形成溃疡,结节常沿静脉呈串珠状分布,可累及内脏器官;艾滋病型卡波西肉瘤,皮损初起为红色或紫红色斑疹或丘疹,周围有苍白晕,以后增大为结节或斑块。皮损常呈多发性,主要分布在躯干、头面和上肢,口腔、胃肠道和眼结膜亦可受累,见于艾滋病患者或男性同性恋者;与移植有关的卡波西肉瘤,发生于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菌素),皮损初起为小片红斑,急速扩大,可遍布全身皮肤和粘膜。并可累及淋巴结和内脏,停用免疫抑制剂,皮损可消退。卡波西肉瘤治疗方式主要有放射治疗或电子加速器治疗、冷冻和镭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局部区域疗法和全身疗法。但是上述药物约半数患者可出现较重的不良副作用如局部发生无菌性脓肿、皮疹、低血压、恶心、呕吐、眩晕、低血糖、低血钙及肝肾功能损害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无毒副作用,能够治疗以卡波西肉瘤和其他肿瘤的中药丸。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所述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组分A的提取物5 50份,白花蛇舌草粉100 500份,核桃秋树皮膏40 300份, 独角莲粉500 1000份。所述组分A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 1 4 1 4。所述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包括如下优选重量配比的原料,
组分A的提取物25份,白花蛇舌草粉300份,核桃秋树皮膏100份,独角莲粉750份。所述组分A优选原料重量配比,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2:2。所述组分A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 将上述3种树枝剪断成3 — 5cm的小断条,按照水浸法获得液体,放置12小时沉淀,吸出黄色上清液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制备方法是首先按照上述方法制取组分A的提取物,然后将其他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将以上药物搅拌均勻,制成丸状,每粒中0. 5g。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其有益效果在于药物成分易得,制取的药物清热解毒、扶正祛邪,能够治疗卡波西肉瘤和其他肿瘤。并且使用该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药物耐受性,无皮疹等过敏反应,服药期间未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用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本发明所述的中药丸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等优点。中医认为,人的身体生病其根本在于自身人的身体,因此要将人的身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疗,而本方就是从根本就增加人的机能,来抗衡疾病。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原料重量配比
组分A的提取物25份,白花蛇舌草粉300份,核桃秋树皮膏100份,独角莲粉750份。组分A,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2:2。组分A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将上述3种树枝剪断成3 — 5cm的小断条,按照水浸法获得液体,放置12小时沉淀,吸出黄色上
清液备用。上述中药丸的制备方法是首先按照上述方法制取组分A的提取物,然后将其他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将以上药物搅拌均勻,制成丸状,每粒中0. 5g。实施例2 —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原料重量配比
组分A的提取物10份,白花蛇舌草粉120份,核桃秋树皮膏60份,独角莲粉550份。组分A,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3:4。组分A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将上述3种树枝剪断成3 — 5cm的小断条,按照水浸法获得液体,放置12小时沉淀,吸出黄色上
清液备用。上述中药丸的制备方法是首先按照上述方法制取组分A的提取物,然后将其他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将以上药物搅拌均勻,制成丸状,每粒中0. 5g。实施例3 —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原料重量配比
组分A的提取物50份,白花蛇舌草粉450份,核桃秋树皮膏200份,独角莲粉800份。组分A,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2:4。组分A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将上述3种树枝剪断成3 — 5cm的小断条,按照水浸法获得液体,放置12小时沉淀,吸出黄色上
清液备用。上述中药丸的制备方法是首先按照上述方法制取组分A的提取物,然后将其他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将以上药物搅拌均勻,制成丸状,每粒中0. 5g。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原料重量配比组分A的提取物50份,白花蛇舌草粉150份,核桃秋树皮膏200份,独角莲粉1000份。组分A,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4:3。组分A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将上述3种树枝剪断成3 — 5cm的小断条,按照水浸法获得液体,放置12小时沉淀,吸出黄色上
清液备用。上述中药丸的制备方法是首先按照上述方法制取组分A的提取物,然后将其他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将以上药物搅拌均勻,制成丸状,每粒中0. 5g。实施例5使用实施例1所制得的中药丸,疗效叙述及典型病例。实施例1制得得中药丸,在某医院的住院或门诊卡波西肉瘤(爱滋病型)病人使用, 用药人员共5人,男性4人,女性1人,年龄在12—45岁,平均年龄33. 4岁。用药人员每日口服3次,每次4丸;儿童每日口服3次,每次2丸,连续服用6个月。观察用药人员对药物的耐受情况、胃肠道反应、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及血象变化,卡氏肺囊虫肿瘤病情变化情况。 所有用药人员均有较好的耐受性,用药后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血象无明显变化,无皮疹等过敏反应,服药期间未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连续服药6个月治愈病例3例,好转病例2例,无无效病例。治愈是指治疗后肿瘤消失,无复发;好转是指治疗后肿瘤部分消退或缩小,或复发;无效是指对本药丸无反应。由上述情况说明,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相关患者使用后,能够清热解毒、扶正祛邪, 治疗卡波西肉瘤的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上述过程中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1
王某,男性,12岁,诊断为卡波西肉瘤(爱滋病型)患者。每日口服3次,每次2丸,连续服用6个月。用药人员均有较好的耐受性,用药后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血象无明显变化, 无皮疹等过敏反应,服药期间未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该患者服用本药丸6个月后肿瘤消失,在未复发,达到治愈标准。病例2
宋某,男性二9岁,诊断为卡波西肉瘤(爱滋病型)患者。用药人员每日口服3次,每次 4丸,连续服用6个月。用药人员均有较好的耐受性,用药后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血象无明显变化,无皮疹等过敏反应,服药期间未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该患者服用本药丸 6个月后肿瘤消失,在未复发,达到治愈标准。病例3
潘某,男性,45岁,诊断为卡波西肉瘤(爱滋病型)患者。用药人员每日口服3次,每次 4丸,连续服用6个月。用药人员均有较好的耐受性,用药后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血象无明显变化,无皮疹等过敏反应,服药期间未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该患者服用本药丸 6个月后肿瘤消失,1年后复发,单症状及病情比以前明显减轻。现在还在服用本药丸治疗, 但药量加重。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A的提取物5 50份,白花蛇舌草粉100 500份,核桃秋树皮膏40 300份, 独角莲粉500 1000份;所述组分A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 :1 4 :1 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包括如下优选重量配比的原料, 组分A的提取物25份,白花蛇舌草粉300份,核桃秋树皮膏100份,独角莲粉7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优选原料重量配比,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 :2 :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将上述3种树枝剪断成3— 5cm的小断条,按照水浸法获得液体,放置12小时沉淀,吸出黄色上清液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丸,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所述治疗肿瘤的中药丸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A的提取物5~50份,白花蛇舌草粉100~500份,核桃秋树皮膏40~300份,独角莲粉500~1000份。所述组分A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红松树枝∶桦树枝∶杨树枝为1∶1~4∶1~4。该中药丸具有清热解毒、扶正祛邪,能够治疗卡波西肉瘤和其他肿瘤。并且使用该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药物耐受性,无皮疹等过敏反应,服药期间未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用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
文档编号A61K36/888GK102233072SQ20111011901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蓝贵良 申请人:大连神植康缘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