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下肢康复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52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型下肢康复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医疗结果的要求不断提高。在骨科学领域,如何早期、科学、安全地开展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疗程,减低致残率,提高疗效,使病人尽早地恢复伤病前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是临床工作者的一贯追求。以往临床医生在指导下肢负重骨骨折病人做康复训练时,主要依靠自己的经验,病人凭自己的主观感觉, 缺乏科学严谨性,由于康复训练强度掌握不好,所造成的悲剧令人难以忘怀。

发明内容
智能型下肢康复监测装置由压力监测系统和下肢支具组成。压力监测系统主要由压力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单元盒组成,智能控制单元盒由主控电路板、微控制器、便携电源、 压力检测模块、显示电路、报警电路、无线通信模块和外壳组成硬件结构(如图1 监测装置智能控制单元原理框图)。将压力监测系统固定在小腿支具的足托上。病人佩戴该下肢康复监测装置,应用双拐练习负重行走。医生根据病人骨折的具体情况,通过计算机个性化地设定压力监测系统的安全负重值,病人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大胆地踩踏支具,当踩踏应力达到医生预设的值时,该装置报警,提示病人减小踩踏应力,保护病人避免因踩踏应力过大造成副损伤。当踩踏应力过小时,达不到所需应力刺激,特制支具无反应,病人应该继续用力负重,直至报警为止。该技术解决了病人不敢负重和过度负重双重问题。该课题的关键点是压力监测系统的研制、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报警系统的研发以及无线数传模块的研发,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的应用该智能型下肢康复监测装置。


图1是监测装置智能控制单元原理框图,图2是智能型下肢康复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用户把脚和腿固定在下肢康复监测装置支架(1)上,打开智能控制单元盒(2)电源开关,智能控制单元盒(2)操作面板上数码管显示医护人员设定的患者负重极限值,患者踩踏下肢康复监测装置支架(1)底板,四个压力传感器(3-6)获取当前受力点受力信息通过多芯屏蔽电缆送入智能控制单元盒(2)。智能控制单元盒(2)中微控制器系统根据四个压力传感器(3-6)所受力计算出当前脚部受力与所设定患者负重极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发出声音警告。
图2中1-下肢康复监测装置支架,2-智能控制单元盒,3-压力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2,5-压力传感器3,6-压力传感器4。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型下肢康复训练器,该装置由智能监控系统和下肢支具组成,其特征在于将病人的踩踏应力进行可控的量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监控系统将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智能控制单元盒,进行显示及报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将病人踩踏的应力,转换成电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将病人踩踏应力的电压信号经过单片机微控制器处理后,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并且与微控制器内预先设定的压力值进行比较,由报警电路发出报警声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盒,其特征在于由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与医务人员控制的上位机进行通信,医务人员依据病人个性化的康复治疗需要,将康复训练的警戒压力值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到智能控制盒,并由微控制器进行接收存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型下肢康复监测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将病人负重训练通过智能监控系统进行量化,使病人在医护人员设定的安全极限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技术方案该装置由压力监测系统和下肢支具组成。将压力监测系统固定在小腿支具的足托上。病人佩戴该装置,应用双拐练习负重行走。根据病人情况,通过计算机个性化地设定测力平台的安全负重值,病人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当踩踏应力达到医生预设的值时,该装置报警,提示病人减小踩踏应力,保护病人避免因踩踏应力过大造成副损伤。当踩踏应力过小时,达不到所需应力刺激,特制支具无反应,病人应该继续用力负重,直至报警为止。该技术解决了病人不敢负重和过度负重双重问题。
文档编号A61B5/22GK102274034SQ20111014180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0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河北晓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