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操控胶囊内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52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操控胶囊内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囊内镜,尤其是一种可人为控制对消化系统(食道、胃及小肠等)任意部位、角度进行拍照且可提高利用率、降低诊断成本的可操控胶囊内镜。
背景技术
胶囊内镜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受检者口服后,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感染、 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患者等缺陷。但是,现有胶囊内镜还存在如下缺点
1.无法人为控制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中停留位置,故需要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即只能用于诊断消化道疾病,而对于食道及胃等部位的诊断只能使用电子胃镜或光纤胃镜(粗度为0. 9^1. 2cm),不但给受检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而且因为电子胃镜或光纤胃镜体积大、质量重,对其消毒处理也需要耗费较多;
2.无法人为控制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只能按照所设计的拍摄速度(如 1一3帧/秒)自动拍照来收集图片,有时会因为在病变部位停留时间短、收集图片少而影响医生对病情的诊断;
3.无法人为控制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中的拍摄方向,不能随意按照需要角度采集更全面的图像;
4.只能一次性从小肠通过后排出体外,无法反复使用,导致检查成本较高(500(Γ8000 元/次),限制了应用范围,市场难以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人为控制对消化系统(食道、胃及小肠等)任意部位、角度进行拍照且可提高利用率、降低诊断成本的可操控胶囊内镜。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操控胶囊内镜,有胶囊内镜体,与所述胶囊内镜体的尾端相接有标有刻度的尾线,尾线的直径小于3mm。在所述胶囊内镜体的头端相接有直径小于3mm的头线。在所述胶囊内镜体的尾部及头部均设有线鼻,尾线和头线穿于线鼻内。本发明虽然结构简单,但产生了如下意想不到的效果
1.通过标有刻度的尾线(最大直径只有3mm),可以人为控制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中停留的位置,如可使胶囊内镜放置在胃的不同部位(胃贲门、胃底、黏液湖、胃体、胃窦等)距门齿约45cm左右为贲门、60cm为胃体、80cm左右为胃窦;可以实现对食道、胃及肠道等部位的图像采集,无需使用电子胃镜或光纤胃镜,可降低受检者因下粗管(0.纩1. 2cm)所带来的痛苦;
2.通过标有刻度的尾线,可以人为控制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尤其更多停留在肿瘤多发部位,按照所设计的拍摄速度(如1一3帧/秒)获取更多幅图片,满足医生对病情诊断的要求;
3.通过标有刻度的尾线及头线,可以调控拍摄角度,以随意按照需要角度采集更全面的图像;
4.通过标有刻度的尾线,可以将只在胃及食道拍照后的胶囊内镜从口中退出,同电子胃镜和光纤胃镜消毒后即可重复,因其体积小、质量轻,对其消毒处理费用也减少很多,降低了胶囊内镜的检查成本;而用于对小肠疾病做检查的胶囊内镜,则可将穿于线鼻内的头线和尾线抽出,胶囊内镜则排出体外。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有与现有技术相同的胶囊内镜体1,与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在胶囊内镜体 1的尾端相接有标有刻度的尾线2,尾线2的直径小于3mm。可通过粘接或浇注等方法将尾线2固定在胶囊内镜体1的尾端,由于尾线2只承担连接作用,故在满足连接强度的条件下,直径越细越好。实施例1适合于对食道及胃的检查,可以调整留于体外的尾线2,控制胶囊内镜的停留位置及时间。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有与现有技术相同的胶囊内镜体1,与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在胶囊内镜体 1的尾端相接有标有刻度的尾线2,所述胶囊内镜体1的头端相接有头线3,头线3、尾线2 的直径小于3mm。可通过粘接或浇注等方法将尾线2、头线3固定在胶囊内镜体1的尾端及头端,由于头线3、尾线2只承担连接作用,故在满足连接强度的条件下,直径越细越好。实施例2适合于对食道及胃的检查,可以同时通过调整留于体外的头线3及尾线 2,控制停留位置、时间以及拍摄角度。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有与现有技术相同的胶囊内镜体1,与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在胶囊内镜体 1的尾端相接有标有刻度的尾线2,所述胶囊内镜体1的头端相接有头线3 (头线上亦可标有刻度),头线3、尾线2的直径小于3mm。可在胶囊内镜体1的头尾俩两端分别加工出线鼻 4,将尾线2、头线3穿过线鼻4后回馈为双线。由于头线3、尾线2只承担连接作用,故在满足连接强度的条件下,直径越细越好。实施例2适合于对食道、胃及肠道的检查,可以同时通过调整留于体外的头线3及尾线2,控制停留位置、时间以及拍摄角度。同时可将只在胃及食道拍照后的胶囊内镜从口中退出,而用于对小肠疾病做检查的胶囊内镜,则可将穿于线鼻4内的头线3和尾线2抽出,胶囊内镜则排出体外。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操控胶囊内镜,有胶囊内镜体(1),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胶囊内镜体(1)的尾端相接有标有刻度的尾线(2),尾线(2)的直径小于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操控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胶囊内镜体(1)的头端相接有直径小于3mm的头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操控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胶囊内镜体(1)的尾部及头部均设有线鼻(4),尾线(2)和头线(3)穿于线鼻(4)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人为控制对消化系统(食道、胃及小肠等)任意部位、角度进行拍照且可提高利用率、降低诊断成本的可操控胶囊内镜,有胶囊内镜体,与所述胶囊内镜体(1)的尾端相接有标有刻度的尾线(2),尾线(2)的直径小于3mm。
文档编号A61B1/045GK102188223SQ20111014180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0日
发明者王选杰 申请人:王选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