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麻醉呼吸机及其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麻酔呼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ー种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及使用该开关的麻酔呼吸机。
背景技术:
麻酔呼吸机是ー种为手术病人提供气体麻酔和呼吸管理功能的手术室设备。通常麻酔师在为病人麻酔前,需要对病人进行麻酔前诱导,在这个阶段,使用手动通气为病人进行麻醉诱导;而在病人完全麻醉阶段(即手术过程中),需要呼吸引擎自动为病人提供吸气动力。在这两个阶段之间,需要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来进行两种通气方式的转换。 图I为当前普遍使用的麻醉呼吸机回路原理图。手动通气通路采用手动皮囊10 ;自动通气通路采用风箱罩20和置于风箱罩20内的折叠皮囊22。在这样的架构下,是由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40来实现手动通气和自动通气的转换当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40切到手动状态吋,自动通气通路完全被阻断,这时呼吸完全靠麻醉师捏动手动皮囊10或病人自主呼吸;当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40切到自动状态时,手动通路完全被阻断,由自动通气通路(风箱罩20内折叠皮囊22)进行通气。申请日为2001年10月18日的美国专利申请US 2001/0029946 Al公开了 ー种麻
醉呼吸机及其自动控制通气方式装置,也示出了本发明的背景技木。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是麻酔呼吸机回路上的关键部件,它是医生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手动还是用自动通气的ー个转换开关。现有技术的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有两类设计ー类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的设计,如图2所示,是在管路内置ー个长弹簧300,通过弹簧在管路内部轴向压缩或恢复实现开关控制。弹簧压缩或恢复时,推动轴80运动,带动轴两端上的0型圈500,分别来阻断手动或自动通气通路;S卩,靠轴上的两个0型圈移动到不同位置,从而达到手动到气动通气的转换。在这类设计中,由于弹簧长期处于管路内部,而管路中的气体含有水分,因此弹簧容易生锈;同时,由于弹簧运动容易致其两端的0型圈磨损,从而形成气体泄露;另外,由于长弹簧轴线方向上过长,而在另ー个方向上过短,从而影响该开关部分所占据的形状和尺寸,不利于其在回路中的布局。申请日为2006年7月11日的美国专利US7, 073, 502公开了ー种手动通气呼吸机系统。其中所包含的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即为此第一类设计,弹簧处于管路内部,所以其缺陷也是相同的。另ー类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设计,如图3所示,长弹簧300处于管路外部,则管路内部需要ー个软的、并沿着轴运动的硅胶膜片50,通过开关弹簧轴向运动,带动该硅胶膜片运动,运动至两端分别阻断手动或自动通气通路;即,靠轴的上下运动,带动运动硅胶膜片,封住手动或气动ロ,从而达到手动到气动通气的转换。在这类设计中,一方面内部硅胶膜片随着轴向长期运动,不断磨损后有气体泄漏风险;而且长弹簧轴线方向上也过长,而在另ー个方向上过短,从而影响该开关部分所占据的形状和尺寸,不利于其在回路中的布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ー种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分别连接手动通气通路和自动通气通路,其特征在干包括扭簧、手柄杆、轴以及膜片;其中扭簧一端固定在本开关的固定部分,另一端连接手柄杆;手柄杆连接轴,手柄杆通过扭簧扭转带动轴转动;轴连接膜片,通过轴的转动,带动膜片在手动通气通路口和自动通气通路ロ之间移动。所述手柄杆一端有操作手柄,另一端连接轴。所述轴通过另ー连接杆连接所述膜片,伸入通气通路中,通过轴的转动带动此连接杆转动,联动带动膜片移动。所述膜片有两片,分别位于连接杆两侧;膜片随连接杆转动到两端位置时,分别覆盖手动通气通路ロ或自动通气通路ロ。在所述轴和通气通路交界之处置有密封0型圏。 所述0型圈和膜片是硅胶材料制作,用于气体密封。所述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是ー个模块。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麻醉呼吸机,其包括手动通气通路,自动通气通路,以及如上所述的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所述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一端连接手动通气通路,另ー端连接自动通气通路,在手动通气通路和自动通气通路之间进行切換。所述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的手柄位于麻醉呼吸机回路的正面。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出的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既解决了因弹簧处于气路中而易发生生锈的问题,又解决了开关转换中可能导致气体泄漏的问题。同时,其设计和布局使该开关部件实现模块化,从而便于维修、消毒和更换。进ー步地,采用本发明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的麻酔呼吸机回路,将转换开关手柄置于呼吸回路的正前方,易于医生的操作。
图I示出当前普遍使用的麻醉呼吸机回路原理图。图2为先前技术中ー类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设计,在管路内的轴上置ー个弹簧。图3为先前技术中另ー类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设计,弹簧处于管路外部。图4为根据本发明ー个实施例的麻酔呼吸机的外观,可见位于机器外部的供医生操作的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手柄。图5为根据本发明ー个实施例的麻酔呼吸机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部件,图5 (a)为外观图,图5(b)为内部结构图。部件列表10手动皮囊20风箱罩22折叠皮囊40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50运动硅胶膜片
80 轴300 弹簧5000 型圈600内部硅胶膜片 700手柄杆701 手柄800 连接杆一900 连接杆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进ー步详细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此。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其中不同附图中相同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如图4所示,本发明是在麻醉呼吸机回路上使用的ー个组件,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其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的手柄位于麻醉呼吸机回路的正面外侦牝位于自动通气通路风箱罩的下方。医生可通过左右拨动该手柄,从而实现手动通气和自动通气的转换。这种布局非常便于医生的操作,而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外观和呼吸回路的布局,是同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的设计密不可分的。图5为根据本发明ー个实施例的麻酔呼吸机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部件,图5 (a)为外观图,图5(b)为内部结构图。其中,弹簧300不是轴向运动的长弹簧,而是扭簧,且位于管路外部。扭簧300 —端固定在ー刚性的手柄杆700上,另一端固定在该转换开关部件的固定部分。手柄杆外端是供医生操作的手柄701,另一端通过轴80连接ー连接杆ニ 900 ;接杆ニ 900进ー步连接连接杆800 ;连接杆800 —的两端再连接硅胶膜片600。当医生左右拨动手柄时,通过扭簧300的作用,手柄杆700带动轴80圆周转动,轴80进而带动连接杆900转动,连接杆900进ー步带动连接杆800运动,使其两端的硅胶膜片600分别阻断手动或自动通气通路。为了防止气体泄露,0型圈500置于轴80和气路交界之处的槽里。采用上述设计的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因弹簧置于呼吸回路管路之外,从而能够防止弹簧在气路中生锈。进ー步地,由于采用扭簧替代长弹簧的设计,使该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部件各方向上尺寸基本均衡,易于实现模块化设计,井利于该转化开关模块在回路内部布局。另外,防止气体泄露的0型圈也不再进行轴向移动,从而解决了轴长期进行轴向运动,0型圈总是与通气ロ的棱角摩擦,易造成0型圈的磨损,最終使气体泄漏的问题。以上參照
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举例而言,作为ー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ー实施例以得到又ー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ー种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分别连接手动通气通路和自动通气通路,其特征在于 包括扭簧、手柄杆、轴以及膜片;其中扭簧一端固定在本开关的固定部分,另一端连接手柄杆;手柄杆连接轴,手柄杆通过扭簧扭转带动轴转动;轴连接膜片,通过轴的转动,带动膜片在手动通气通路口和自动通气通路ロ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杆一端有操作手柄,另一端连接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通过另ー连接杆连接所述膜片,伸入通气通路中,通过轴的转动带动此连接杆转动,联动带动膜片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有两片,分别位于连接杆两侧;膜片随连接杆转动到两端位置时,分别覆盖手动通气通路ロ或自动通气通路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所述的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和通气通路交界之处置有密封O型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圈和膜片是硅胶材料制作,用于气体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所述的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是ー个模块。
8.—种麻醉呼吸机,其包括手动通气通路,自动通气通路,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所述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一端连接手动通气通路,另一端连接自动通气通路,在手动通气通路和自动通气通路之间进行切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麻酔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的手柄位于麻醉呼吸机的正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麻醉呼吸机及其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所述开关包括扭簧、手柄杆、轴以及膜片;其中扭簧一端固定在本开关的固定部分,另一端连接手柄杆;手柄杆连接轴,手柄杆通过扭簧扭转带动轴转动;轴连接膜片,通过轴的转动,带动膜片在手动通气通路口和自动通气通路口之间移动,实现在两个通路之间的切换。本发明中弹簧处于气路之外而不易生锈,能够防止气体泄漏,模块布局便于维修、消毒和更换。采用该手动自动通气转换开关的麻醉呼吸机,将开关的手柄置于麻醉呼吸机的正面,易于医生的操作。
文档编号A61M16/20GK102784430SQ20111014733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
发明者别良伟, 吴清早, 朱红燕 申请人: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