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及生物体移植片的转移方法

文档序号:86484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及生物体移植片的转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治疗所采用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到目标位置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及生物体移植片的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心肌梗塞等的治疗中,广泛公知有如下治疗方法将培养患者自身的细胞并使该细胞组织化而得的片状细胞培养物(生物体移植片)移植到患部。该片状细胞培养物为薄膜状,因此较为脆弱,而且,由于其含有水分,因此自身密合性较高,在从培养该片状细胞培养物后的培养容器中取出该片状细胞培养物而转移到患部时,需要高超的技术。 因此,采用用于转移该片状细胞培养物的转移器具。该转移器具例如在中空状的外筒内部设有滑动自如的滑动构件,在上述滑动构件的前端部设有具有柔软性的片支承体。而且,片支承体设为能够通过使滑动构件相对于外筒变位来收容在上述外筒的内部,通过在上述外筒的外部且在形成为平面状的片支承体上载置片状细胞培养物,并使上述滑动构件进行拉入动作,从而将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收容在上述外筒的内部。然后,通过在将外筒的前端部配置在面向患者的患部的位置之后推出滑动构件,从而将片状细胞培养物移植到上述患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511号公报但是,即使能够利用上述转移器具转移片状细胞培养物,也难以在上述转移器具上载置片状细胞培养物,要求高超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考虑到上述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能够可靠、简便地保持片状的生物体移植片并将其转移到目标位置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及生物体移植片的转移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该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用于转移生物体移植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变位体,其设为相对于上述主体部能够自由变位;带体,其以覆盖上述变位体的前端和基端的方式卷绕,且该带体连接于上述主体部;在上述变位体的前端侧,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能够载置于上述带体。采用本发明,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包括变位体和以覆盖上述变位体的前端和基端的方式卷绕的带体,上述带体连接于将上述变位体以能够自由变位的方式保持的主体部。而且,通过使变位体相对于主体部变位,能够使带体与该变位体一同进行进退动作。变位体被带体保持。因而,通过使变位体和带体变位,能够在该变位体的前端将生物体移植片载置保持于带体,另一方面,在使变位体与上述变位方向相反地变位的情况下,能够使上述前端相对于上述生物体移植片后退而将载置于带体的生物体移植片载置在患者的患部等。结果, 在使变位体的前端接触于生物体移植片的状态下、或者在已经将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载置于带体的状态下,能够利用使上述变位体相对于主体部进行进退动作这样的简单的操作,可靠且稳定地转移片状的生物体移植片。另外,由于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由主体部、变位体和带体构成,因此,能够谋求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可以在变位体的基端设置使变位体相对于主体部变位时所使用的操作部。 由此,手术人员使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转移生物体移植片时,能够利用操作部可靠地使变位体变位。并且,由于带体的用于保持生物体移植片的保持面由具有亲水性的材质形成,因此,能够避免含有水分等的生物体移植片在上述保持面上弹起,从而能够在上述保持面稳定地保持生物体移植片。并且,通过在带体上设置自保持面突出的、能够悬架或者刺入生物体移植片的突起部,在使上述带体进行进退动作而使突起部处于面向上述生物体移植片的位置的情况下,利用上述突起部悬架或者刺入生物体移植片,能够以这种状态将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载置保持于上述保持面,因此,能够利用上述突起部可靠且稳定地载置、保持上述生物体移植片。另外,可以将操作部形成为立体形状,变位体的基端贯穿连结于该操作部的内部。 由此,在利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转移生物体移植片时,手术人员能够稳定地把持上述操作部来操作。另外,通过使主体部相对于形成为立体形状的操作部进行进退动作,不改变自手边的操作部到变位体的前端部的距离就能够将生物体移植片载置于带体、或者自上述带体转移生物体移植片。并且,变位体由一组框架形成为中空状,该一组框架包括前端的框架、基端的框架及连接前端和基端的的框架,从而在利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转移生物体移植片时,能够可靠地防止例如因附着于带体的水分等导致该带体密合于上述变位体的表面。因此,即使在变位体和带体上附着有水分等的情况下,上述变位体和带体的滑动阻力也不会增加, 能够顺畅地工作。并且,本发明是一种生物体移植片的转移方法,该生物体移植片的转移方法用于使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将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到目标部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将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卷绕有带体的前端配置在上述生物体移植片附近;借助能够自由变位地设在该带体内部的变位体使上述带体进行进退动作,使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自载置有该生物体移植片的表面脱离,从而在将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载置于上述带体上;将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到目标部位。采用本发明,通过将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前端配置在生物体移植片附近,使变位体进行进退动作而在带体上载置生物体移植片之后,再次使上述变位体进行进退动作,将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到目标部位。因而,能够借助带体可靠且稳定地使生物体移植片脱离载置有该生物体移植片的表面,将其转移到目标部位。并且,可以包括以下工序在生物体移植片上层叠薄膜状的片体;借助能够自由变位地设在该带体内部的变位体使上述带体自由进退,使上述生物体移植片与上述片体一同脱离上述带体,将其转移到目标部位。由此,能够将生物体移植片与层叠的片体一同转移到目标部位,因此,与单独转移上述生物体移植片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上述生物体移植片在上述带体的端部处卷入, 并且,由于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被上述片体保护,因此,能够很好地避免该生物体移植片损坏等,从而稳定地转移到目标部位。采用本发明,能够得到以下效果。S卩,通过由变位体和以覆盖上述变位体的前端和基端的方式卷绕的带体构成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使上述变位体相对于主体部变位,从而能够使带体与该变位体一同进行进退动作。因此,在使变位体的前端接触于生物体移植片的状态下、或者已经将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载置于带体的状态下,能够通过使上述变位体相对于主体部进行进退动作这样的简单的操作来可靠且稳定地转移片状的生物体移植片。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整体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使图2所示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接近片状细胞培养体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图4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中将片状细胞培养体载置于带体后的转移状态的动作说明图。图5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中将片状细胞培养体从带体移植到患者的患部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图6是表示使用膜来转移片状细胞培养体的情况下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外观立体图。图7A是表示图6中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前端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7B是表示在图7A中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中将片状细胞培养体从带体移植到患者的患部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图8是具有第1变形例的具有多个孔的支承体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局部切削立体图。图9是具有第2变形例的具有多个狭缝孔的支承体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局部切削立体图。图10是具有第3变形例的具有形成为朝向基端侧去渐渐变厚的支承体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局部切削立体图。图IlA 图IlD是具有第4 第7变形例的带体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放大立体图。图12是具有第8变形例的形成为块状的把持部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外观立体图。图13是具有第9变形例的形成为轴状的把持部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外观立体图。图14是具有第10变形例的在支承体的前端具有带贯穿孔的把持部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外观立体图。图15A是表示图14中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前端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15B是表示图15A中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图16是第11变形例的在支承体的基端具有箱状的操作部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外观立体图。图17是图16中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整体纵剖视图。图18是第12变形例的具有形成为框架状的支承体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外观立体图。图19是第13变形例的具有进退机构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外观立体图。图20A是图19中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整体纵剖视图,图20B是表示使用图 20A中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进退机构使带体进行进退动作的状态的整体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对于本发明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及生物体移植片的转移方法,列举与实施该转移方法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相关的较佳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在图1中,附图标记1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如图1及图2所示,该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包括板状的支承体(变位体)12、 沿着上述支承体12的长度方向卷绕的带体14、及连结有上述带体14的两端部且能够沿上述支承体12自由变位地设置的把持部(主体部)16。另外,在图1及图2中,将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的右侧称作“基端12a”侧(箭头A方向),将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 10的左侧称作“前端12b”侧(箭头B方向),其他的各图也同样。支承体12利用例如由树脂制材料、金属制材料以大致恒定厚度t (参照图2、形成的板材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具体地讲,支承体12由厚度Imm左右的丙烯酸类树脂、氯乙烯等或铝合金、不锈钢等的板材形成。即,支承体12由具有规定强度的材质且以厚度t形成即可,并且,上述厚度t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Imm以下,最佳为0. 5mm以下。另外,支承体12的前端12b例如由具有挠性的树脂制材料形成较佳。具体地讲, 前端12b形成为,在不会降低带体14在该前端12b处的滑动性且具有能够装载片状细胞培养物(生物体移植片)30的刚性的范围内具有挠性(硬度)。由此,在利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将片状细胞培养物30载置于患部(目标部位)34时,支承体12的前端12b即使在接触于上述患部34的情况下也能够较佳地挠曲,因此,能够防止上述患部34的损坏地安全地进行作业。另外,由具有挠性的树脂制材料不仅仅是可以形成支承体12的前端12b,也可以由具有挠性的树脂制材料形成整个支承体12,并且,也可以以仅是上述前端12b挠曲的方式局部地减小厚度t。另外,在支承体12的基端1 上,在向侧方突出的部位设有操作部18,上述操作部 18沿着与上述支承体12的长度方向(箭头A、B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该操作部18例如供手术人员在操作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时把持。并且,支承体12的表面20a和背面20b也可以例如由具有疏水性的材料(氟树脂等)、具有亲水性的材料包覆。另外,该具有疏水性的材料是能够得到自支承体12的表面 20a和背面20b排斥水、或在支承体12的表面20a和背面20b形成水滴这样的表面状态的物质,是具有增大与水的接触角的机能的物质。另一方面,具有亲水性的材料是易于使支承体12的表面20a和背面20b与水融合,得到不排斥水或不形成水滴的表面状态的物质,是具有减小与水的接触角的机能的物质。这样,通过由具有疏水性或者亲水性的材料包覆支承体12的表面20a和背面20b, 该支承体12和带体14之间的滑动阻力降低,因此,能够使上述带体14相对于上述支承体 12顺畅地滑动。即,能够提高带体14相对于支承体12的滑动性。带体14形成为薄膜的片状,其沿着支承体12的长度方向(箭头A、B方向)延伸, 而且,该带体14以覆盖该支承体12的前端12b和基端12a且沿着上述支承体12的表面20a 和背面20b的方式卷绕。该带体14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与支承体12的宽度尺寸大致相等或者比其大一些。而且,带体14在卷绕于支承体12的状态下与该支承体12的前端12b和基端1 分别抵接。另外,带体14由高分子膜构成,该高分子膜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聚烯烃类的树脂制材料、例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树脂制材料构成,带体14的厚度优选为0. 2mm以下,最佳为0. 05mm以下。另外,该带体14的材质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只要是较薄且机械强度较高、而且摩擦系数较小的难以产生扭曲等的材质即可。并且,带体14的外周面为了载置后述的片状细胞培养物30,优选具有亲水性,例如也可以由具有亲水性的材料包覆上述带体14。该具有亲水性的材料是易于使带体14的表面与水融合,得到不会排斥水或者不形成水滴的表面状态的物质,是具有减小与水的接触角的机能的物质。作为这些物质,进行大致区分可分类为表面活性剂等两亲性物质,亲水性的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出脂肪酸钠、单烷基硫酸盐、烷基聚氧乙烯硫酸盐、烷基三甲基铵盐、二烷基二甲基铵盐、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烷基羧基甜菜碱等离子系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烷基醚、脂肪酸山梨醇酐酯、烷基糖苷、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烷基单甘油醚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但并不限定于上述表面活性剂。另外,作为亲水性的天然高分子,例如可列举出纤维凝胶、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胶原蛋白、明胶等蛋白质,琼脂、角叉菜聚糖、淀粉等多糖类,核酸、缩氨酸等,但并不限定于上述天然高分子。进而,亲水性的合成高分子,例如可列举出羧甲基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衍生物、聚丙烯酰胺、聚二甲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和其盐、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丙烯酸羟乙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乳酸、聚乙二醇、聚异丙基丙烯酰胺等,但并不限定于上述合成高分子。另外,这些物质除了以直接涂敷的方式包覆带体14的外周面之外,也可以利用某种结合方式固定于该带体14。另一方面,带体14的内周面也可以例如由具有疏水性的材料(氟树脂等)、具有亲水性的材料包覆。该具有疏水性的材料是能够得到自带体14的内周面排斥水、或者在带体 14的内周面形成水滴这样的表面状态的物质,是具有增大与水的接触角的机能的物质。另一方面,具有亲水性的材料是易于使带体14的内周面与水融合,得到不会排斥水或不形成水滴的表面状态的物质,是具有减小与水的接触角的机能的物质。这样,通过由具有疏水性或者亲水性的材料包覆带体14的内周面,该支承体12和带体14之间的滑动阻力降低,而且,能够防止上述带体14的内周面附着密合于上述支承体
712的表面20a和背面20b。结果,能够使带体14相对于支承体12顺畅地滑动。S卩,能够提高带体14相对于支承体12的滑动性。把持部16形成为例如扁平的截面长方形状,在其中央部具有供支承体12贯穿的孔部22。由此,把持部16设为能够沿着贯穿于孔部22的支承体12的长度方向(箭头A、B 方向)自由变位。此时,把持部16以相对于上述支承体自上述支承体12分开规定间隔的状态被设置于支承体12的未图示的引导部件稳定地保持。另外,在把持部16的前端16b,利用熔接或粘接等、或者借助板24b产生的压迫等的固定方式固定有卷绕于支承体12的带体14的一端部14b,另一方面,在上述把持部16的基端16a,利用熔接或粘接等、或者借助板2 产生的压迫等的固定方式固定有卷绕于支承体12的带体14的另一端部14a。于是,手术人员通过保持把持部16并借助操作部18使支承体12沿着长度方向进行进退动作,使带体14以环绕上述支承体12的外侧转动的方式变位。该带体14以夹着把持部16地形成为环状且覆盖支承体12的表面20a和背面20b的方式配设。作为本发明的生物体移植片,能够列举出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能够利用通常公知的方法来制作。另外,典型的生物体移植片由培养出的细胞和/或其产物构成,根据需要,生物体移植片也可以包含用于填补和/或支承目标部位(例如患部等生物体的规定部位)的各种材料(填补材料、支承材料)等。并且,生物体移植片的典型的用途为可用于哺乳动物、例如人或家畜等的疾病、伤病的治疗等,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生物体移植片的形状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也可以由片状、膜状、块状、柱状等各种形状形成。另外,生物体移植片也可以在含有水分的状态下保持,通常含有70%以上、优选为含有80%以上、更优选为含有 90%以上的水分。生物体移植片也可以在水中保持或者在其至少一部分与水接触的状态下保持。另外,生物体移植片既可以是单一的生物体移植片,也可以是由多个生物体移植片构成的移植片的集合。作为典型的该生物体移植片的集团例如能够列举出在同一批(工序)中制造的生物体移植片的集合等,但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基本上如上所述地构成,下面,说明其动作及作用效果。另外,在此,对使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将在图3所示的培养容器观中培养出的片状细胞培养物30转移到患者32的患部34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如图3所示,在准备了培养出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培养容器观之后,未图示的手术人员把持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在以其前端12b侧(箭头B方向)为下方、 基端1 侧(箭头A方向)为上方的方式使该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倾斜规定角度的状态下,使上述前端12b接近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在这种情况下,支承体12和带体14 处于以把持部16为分界基端1 一侧(箭头A方向)突出更多的状态。换言之,把持部16 处于配置在比沿支承体1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靠前端12b侧(箭头B方向)的状态。接着,在将支承体12的前端12b插入到片状细胞培养物30和培养容器观之间之后,手术人员朝向把持部16和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侧(箭头B方向)推出操作部18,从而,上述支承体12和带体14相对于把持部16向片状细胞培养物30侧(箭头B方向)渐渐突出,支承体12和带体14 一边将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自培养容器28剥离,一边渐渐地插入到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下侧。详细地讲,在将操作部18朝向片状细胞培养物30侧(箭头B方向)推出时,支承体12的前端12b渐渐地向离开把持部16的方向(箭头B方向)变位(前进),由该前端 12b按压的带体14以上述支承体12的前端12b为支点地从该支承体12的背面20b侧向表面20a侧渐渐地回转。另外,同时,支承体12的基端12a向把持部16侧(箭头B方向)移动,随之,带体14以上述基端1 为支点地从该支承体12的表面20a侧向背面20b侧渐渐地回转。由此,通过支承体12和带体14相对于把持部16渐渐地向前端12b侧(箭头B方向)移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的前端12b的位置前进,插入到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 30的下侧,从而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载置在带体14的外周面(保持面)(参照图4)。由此,如图4所示,片状细胞培养物30成为密合保持在带体14的位于支承体12的表面20a 侧的外周面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片状细胞培养物30沿着培养容器观的底面以平面状载置,维持着该平面状的形态地将该片状细胞培养物30渐渐地载置于带体14的外周面,隔着该带体14 将该片状细胞培养物30保持在支承体12上。然后,在确认了片状细胞培养物30如图4所示地完全载置保持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的带体14上之后,手术人员如图5所示地使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与片状细胞培养物30 —同移动到患者32的患部34附近。然后,以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 的前端12b为下方的方式使其再次倾斜规定角度,将该前端12b配置在应移植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患部34附近。详细地讲,将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的前端12b以与患部 34的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在该表面上。接着,手术人员再次把持操作部18,使其慢慢地向离开把持部16的方向(箭头A 方向)变位,从而支承体12的基端1 渐渐地向离开上述把持部16的方向(箭头A方向) 变位,被该基端1 按压的带体14以上述支承体12的基端1 为支点地从该支承体12的背面20b侧向表面20a侧渐渐地回转。另外,同时,支承体12的前端12b向把持部16侧 (箭头A方向)移动,随之,带体14以上述前端12b为支点地从该支承体12的表面20a侧向背面20b侧渐渐地回转。由此,通过支承体12和带体14相对于把持部16渐渐地向基端 1 侧(箭头A方向)离开,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的前端12b的位置后退,保持于上述带体14的片状细胞培养物30渐渐地载置于患部34。换言之,片状细胞培养物30相对于患部34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保持着该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支承体12和带体14渐渐地后退而自片状细胞培养物30与上述患部34之间消失,从而片状细胞培养物30留下并载置于患部34。最后,在确认了片状细胞培养物30自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完全脱离而被移植(粘贴)到患部34之后,通过使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离开患部34,完成向患者 32的患部34移植片状细胞培养物30。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板状的支承体12、沿着上述支承体12的长度方向卷绕的带体14、及连结有上述带体14的两端部且能够沿着上述支承体12自由变位地设置的把持部16构成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能够将片状细胞培养物30从培养容器观取出,并且,能够将取出的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移植到患者32的患部34。结果,通过这样地构成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能够谋求降低制造成本和小型轻量化。另外,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能够利用把持着把持部16地使支承体12沿着长度方向变位这样的简单的操作来可靠且稳定地转移片状细胞培养物30,因此,能够不改变平面状的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形态地将其转移,而且,能够适当地避免片状细胞培养物30 的自身密合和损坏等。并且,即使在片状细胞培养物30在培养容器观中因水分等而处于漂浮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插入到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和培养容器 28之间来使片状细胞培养物30适当地脱离水分等,通过使支承体12变位来可靠地保持并转移片状细胞培养物30。另外,使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将片状细胞培养物30转移到患者32的患部34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也可以例如图6、图7A及图7B所示,将薄膜状的膜(片体)36层叠于片状细胞培养物30地进行转移。在该转移方法中,首先,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的带体14上载置保持有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状态下,手术人员自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上方载置片状的膜36,如图 6及图7A所示,做成在上述膜36与带体14之间夹着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状态。换言之,在带体14的上部层叠片状细胞培养物30和膜36。另外,该膜36的张数为一张或者两张最佳。由此,片状细胞培养物30成为利用水分等吸附密合于膜36的状态,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通过与上述膜36成为一体而获得该膜36的刚性,成为强度暂时提高的状态。然后,如图7B所示,通过操作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的操作部18,使支承体12 的前端12b后退,片状细胞培养物30与膜36 —同渐渐地载置于患部34。最后,在确认了片状细胞培养物30完全脱离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而被移植(粘贴)到患部34之后,通过从该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上表面轻轻地摘下膜36,完成向患者32的患部34移植片状细胞培养物30。通过使用该转移方法,能够将片状细胞培养物30与载置在其上方的膜36 —同从带体14转移到患部34,因此,能够防止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在支承体12的前端12b处卷入,并且,由于能够将该片状细胞培养物30与刚性高于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膜36 一同转移到患部34,因此,能够良好地避免该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损坏等,能够将其可靠且稳定地移植到上述患部34。并且,作为其他的转移方法,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的带体14上载置有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状态下,手术人员使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的上下方向翻转,使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与患者32的患部34对峙之后,使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接近上述患部34,使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与上述患部34直接接触。然后,在借助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将片状细胞培养物30按压于患部34之后,使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向离开上述患部34的方向水平地移动。由此,能够在片状细胞培养物30载置于患部 34的状态下使该片状细胞培养物30脱离带体14,因此,成为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被移植到上述患部34的状态。由此,手术人员不操作操作部18,就能够简便且可靠地将片状细胞培养物30移植到患者32的患部34。
另外,在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中,对支承体12由以大致恒定厚度形成的大致长方形状的板材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既可以像图8所示的第1变形例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50那样,采用具有互相隔开等间隔地开口的多个孔52 的支承体54,也可以像图9所示的第2变形例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56那样,采用具有沿长度方向(箭头A、B方向)延伸的、互相分开规定间隔的多个狭缝孔58的支承体60,并且,也可以像图10所示的第3变形例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62那样,采用被设定为基端 6 侧(箭头A方向)形成为截面圆弧状、且自前端64b朝向上述基端6 去厚度逐渐变大的支承体66。S卩,只要以环绕支承体M、60、66的表面20a和背面20b的方式卷绕的带体14能够在上述支承体M、60、66的变位作用下顺畅地旋转(回转),支承体M、60、66的形状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通过像图8及图9所示的支承体M、60那样,设置多个孔52和狭缝孔 58,能够降低带体14沿着上述支承体M、60旋转时的阻力,另一方面,像图10所示的支承体66那样,通过将其基端6 做成截面圆弧状,能够降低带体14翻转时的阻力,因此,能够使上述带体14更加顺畅地旋转。并且,在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中,对采用表面形成为平滑状的带体1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像图IlA所示的第4变形例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68那样,采用具有自外周面突出规定高度的突起部70的带体72。该突起部70例如沿着带体72的长度方向隔开等间隔地设有多个,而且,该突起部 70设置在上述带体72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于是,突起部70在配置于支承体12的前端12b的状态下,将该前端12b插入到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下侧之后,通过使操作部18向离开把持部16的方向(箭头A方向)移动,插入到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下部的突起部70朝向上方上升,该片状细胞培养物30被悬架或者刺入。由此,在片状细胞培养物30被突起部70刺入的状态下上述前端12b插入到该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下侧,从而片状细胞培养物30被载置于带体72的外周面。S卩,通过由突起部70悬架或者刺入片状细胞培养物30,能够将其可靠且稳定地载置保持于带体72。另外,既可以像图IlB所示的第5变形例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74那样,采用在外周面的一部分设有将表面粗糙度设定得较大的阻力部76的带体78,也可以像图IlC所示的第6变形例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80那样,在带体84的外周面设置沿着与该带体 84的长度方向(箭头A、B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槽部82,也可以像图IlD所示的第 7变形例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86那样,在带体92的外周面设置吸入孔88。另外,吸入孔88与沿带体9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路90相连通。S卩,通过将表面粗糙度较大的阻力部76、多个槽部82插入到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下部,能够借助片状细胞培养物30与上述阻力部76和槽部82间的较大接触阻力使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可靠且稳定地接触保持于带体78、84,另一方面,通过以吸入孔88位于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下部的方式插入带体92,利用自该吸入孔88吸入水分等液体时的吸引力来吸附片状细胞培养物30,能够将片状细胞培养物30可靠且稳定地载置保持于上述带体92。另一方面,在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中,对把持部16形成为在中央具有孔部22的截面呈长方形状的筒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替代上述把持部16,例如既可以像图12所示的第8变形例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0那样,包括朝向上方具有规定高度的块状的把持部102,也可以像图13所示的第9变形例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4那样,包括朝向上方突出的轴状的把持部106。通过采用该把持部102、106,在把持着该把持部102、106地转移片状细胞培养物30时,能够提高其作业性。另外,也可以像图14、图15A所示的第10变形例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10那样,在支承体112的前端112b附近形成供带体114贯穿的带贯穿孔116。该带贯穿孔116 形成在自支承体112的前端112b向基端11 侧(箭头A方向)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其沿着上述支承体112的宽度方向形成为一条直线状且其宽度尺寸小于上述支承体112的宽度尺寸。即,带贯穿孔116的两端部形成在自支承体112的两侧面向内侧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另一方面,带体114被设定为与带贯穿孔116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或者比其小一些。而且,带体114贯穿于支承体112的带贯穿孔116,以覆盖该带贯穿孔116的基端 112a的方式卷绕。S卩,带体114未覆盖至支承体112的前端112b,带体114以贯穿于形成在支承体112的基端112a(近侧)的带贯穿孔116中的方式覆盖上述支承体112。在利用该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10转移片状细胞培养物30时,能够防止下述问题,即,通过操作操作部18,使载置在带体114表面的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以密合于上述带体114的状态与该带体114 一同卷入移动到支承体112的背面20b侧。换言之,在通过操作操作部18使带体114渐渐地后退时,该带体114不会到达支承体112的前端112b,而在开口于支承体112的基端11 侧的带贯穿孔116处回转,因此, 仅片状细胞培养物30移动至上述前端112b,经由该前端112b被适当地移植到患者32的患部34。另外,带体114未卷绕至支承体112的前端112b,而且,由于用于贯穿上述带体 114的带贯穿孔116在支承体112的长度方向(箭头A、B方向)上形成为窄幅状,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片状细胞培养物30穿过该带贯穿孔116移动到支承体112的背面20b侧。另外,也可以像图15B所示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20那样,将支承体122的前端122b向下方偏置地形成,自该前端122b向基端侧(箭头A方向)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形成带贯穿孔124。S卩,支承体122的前端122b形成为阶梯状。通过使用上述的支承体122转移片状细胞培养物30,从而能够利用带体114和支承体122的后退,使片状细胞培养物30沿着向下方偏置的前端122b移动到下方,使片状细胞培养物30离开该前端12b地适当地载置在患者32的患部34。此时,片状细胞培养物30 通过移动到形成为阶梯状的支承体122的前端122b而可靠地脱离带体114,因此,能够使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更加可靠地脱离上述带体114,将片状细胞培养物30适当地移植到患者32的患部34。另外,也可以像图16及图17所示的第11变形例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30那样,在支承体132的基端1 设置箱状(立体形状)的操作部134。该操作部134以截面呈长方形状地形成为中空状,在其中央部贯穿有支承体132的基端12a,该基端12a的两侧面和上述操作部134的内壁面接合。即,操作部134与支承体132的基端1 一体地设置。 另外,操作部13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形成为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平面状。于是,在利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30转移片状细胞培养物30时,手术人员通过在把持着把持部16的状态下使操作部134向接近或离开上述把持部16的方向(箭头B、A方向)变位,能够使接合于上述操作部134的支承体132—体地变位。因此,手术人员所把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为平面状,而且,能够把持着在上述支承体132的宽度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的操作部134地进行稳定的操作。即,能够提高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30 的操作性。另外,也可以使把持部(主体部)16相对于操作部134进行进退动作。换言之,通过不改变上述操作部Π4的位置地使把持部16的位置进行进退动作,从而不改变自手边的操作部134到支承体(变位体)132的前端12b的距离,就能够将片状细胞培养物30载置于带体14、或者自上述带体14转移片状细胞培养物30。另外,也可以像图18所示的第12变形例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40那样,由中空状的框架144构成支承体142。该框架144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由构成支承体142前端的前端框架146、构成上述支承体142基端的基端框架148、及分别将上述前端框架146和基端框架148的端部连接起来的一对侧框架150a、150b构成,在上述前端框架146和基端框架148之间卷绕有带体14。通过这样地由设置在支承体142的外缘部的前端框架146、基端框架148和侧框架 150a、150b这4根框架144构成支承体142,从而在利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40转移片状细胞培养物30时,能够可靠地避免因附着于带体14的水分等导致该带体14附着在支承体142的表面和背面。因此,即使在水分等附着于支承体142和带体14的情况下,上述带体 14也不会吸附密合于上述支承体142,能够以使该带体14的内周面以仅与上述支承体142 的前端框架146和基端框架148接触的状态顺畅地旋转的方式转移片状细胞培养物30。另外,也可以像图19、图20A及图20B所示的第13变形例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60那样,包括进退机构166,该进退机构166包含设于把持部16的旋转辊(旋转体)162、及设于支承体12并用于与上述旋转辊162啮合的齿条部164。在该进退机构166 中,例如旋转辊162借助轴部168旋转自由地支承在把持部16的宽度方向中央。在该旋转辊162中,与形成于大致中央部的轴部168同轴地形成有齿轮部(第1齿部)170,上述齿轮部170的齿轮172用于与齿条部164的齿部(第2齿部)174啮合。另外,旋转辊162的一部分通过开口于把持部16上表面的开口部露出到外部。齿条部164设置在支承体12的表面20a,齿条部164沿着该支承体12的长度方向(箭头A、B方向)以一条直线状延伸,在齿条部164的面向旋转辊162的齿轮部170的上表面沿上述长度方向刻有多个齿部174。于是,在利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60转移片状细胞培养物30时,手术人员使露出到把持部16外部的旋转辊162向规定方向旋转,从而啮合于该旋转辊162的齿轮部 170的齿条部164沿着支承体12的长度方向(箭头A、B方向)进行进退动作。S卩,旋转辊 162的旋转动作借助齿条部164变换为支承体12的沿长度方向的直线变位。因此,不操作操作部而借助使进退机构166的旋转辊162旋转这样的简便的作业就能够使支承体12的前端12b前进或者后退,从而能够借助带体14来转移片状细胞培养物30。另外,不言而喻,本发明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及生物体移植片的转移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采用各种构造。
1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该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用于转移生物体移植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变位体,其设置为相对于上述主体部能够自由变位;带体,其以覆盖上述变位体的前端和基端的方式卷绕,且该带体连接于上述主体部; 在上述变位体的前端侧,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能够载置于上述带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变位体的基端设有在使上述变位体相对于上述主体部变位时所使用的操作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体的用于保持上述生物体移植片的保持面由具有亲水性的材质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带体上设有自上述保持面突出的突起部,该突起部能够悬架或者刺入上述生物体移植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形成为立体形状,上述变位体的基端贯穿连接于该操作部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变位体由一组框架形成为中空状,该一组框架包括上述前端的框架、上述基端的框架及连接上述前端和基端的的框架。
7.—种生物体移植片的转移方法,该生物体移植片的转移方法用于使用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将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到目标部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将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的卷绕有带体的前端配置在上述生物体移植片附近; 借助能够自由变位地设在上述带体内部的变位体使该带体进行进退动作,使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自载置有该生物体移植片的表面脱离,从而将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载置于上述带体上;将上述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到目标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体移植片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工序在上述生物体移植片之上层叠薄膜状的片体;借助能够自由变位地设在上述带体内部的变位体使该带体进行进退动作,使上述生物体移植片与上述片体一同脱离上述带体,从而将该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到目标部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及生物体移植片的转移方法。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具有简单构造,能可靠且简便地保持片状生物体移植片并转移到目标位置。生物体移植片转移器具(10)包括板状的支承体(12)、沿上述支承体(12)的长度方向卷绕的片状带体(14)及连结有上述带体(14)的两端部并能沿上述支承体(12)自由变位地设置的把持部(16),手术人员在把持着把持部(16)的状态下使支承体(12)的前端(12b)接近片状细胞培养物(30),使上述支承体(12)向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30)变位,从而上述前端(12b)与带体(14)一同向片状细胞培养物(30)的下部侧移动而将其载置于该带体(14)的外周面。
文档编号A61B17/00GK102309350SQ20111018503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
发明者野崎雄介 申请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