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痢疾的灌肠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9961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痢疾的灌肠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治疗痢疾的灌肠液。
背景技术
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若感染疫毒,发病急剧,伴突然高热,神昏、惊厥者,为疫毒痢。痢疾初起,先见腹痛,继而下痢,日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多发于夏秋季节,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 致脾失健运,胃失消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目前临床上对痢疾的治疗一般采用抗生素药,近年来抗生素的普遍应用,甚至滥用,使痢疾杆菌抗药性逐年增加,一些敏感菌株也成为耐药株,对常用抗生素(复方胺甲恶唑、氯霉素、吡哌酸、氨苄西林、诺氟沙星)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给治疗带来了困难。而且上述药物不能直达病灶,每个疗程长达10 —15天,疗程长、疗效不好,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痢疾的灌肠液,使用该药物能直达病灶,起效时间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治愈痢疾。提供一种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木香8—12 干姜8—12银花沘_32
大黄8 —12 蒲公英观一32 吴茱萸8 —12 甘草8—10。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灌肠液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将所述诸药按照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勻后,加入1 2倍的清水中煎煮40min,至清水体积的一半,取滤液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灌肠液产品。治疗方法从肛门灌肠,一到三次即可治愈。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及脏腑而成,属于“肠辟、痢疾”范畴。《素问 太阴阳明论》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下为獪泄,久为肠辟。”,《证治汇补》指出“肠辟者,谓湿热积于肠中.即今痢疾也,故曰无疾不成痢,痢乃湿、热、食积三者”。本方中木香为理气、行气药,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之功效;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诸症;银花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适合温病发热,热毒血痢;蒲公英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治疗化脓性疾病;吴茱萸散寒止痛,用于脘腹胀痛。以上诸药合用,祛湿导滞,调中理气,用于治疗急慢性痢疾治愈率高。 而且本药使用时直达病灶,起效时间快。较之目前市面上其它药更直接。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152例急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治疗痢疾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疗效判定以症状消失为主,并参考体征等改变情况,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治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有效症状及体征有一定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应用本发明药物临床治疗急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病人152例,女62例,男90 例,有效好转率为98. 6%,治愈率为96. 5%,疗效确切;分别在治疗前、中、后15天测定病人的血、尿常规,心电图、肝功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说明本发明药物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本发明药物具有疗程短、疗效好、愈后不复发、无副作用等优点。加之急慢性痢疾、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因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木香10kg、干姜10kg、银花30kg、大黄10kg、蒲公英30kg、甘草8 kg、吴茱萸 IOkg,加入100L水煎煮40min,至原药液体积一半,过滤,取滤液灭菌消毒,每50ml装入塑料瓶中制成灌肠液。治疗方法从肛门灌肠,一到二次即可治愈。本发明所述药物具有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涩肠止痢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菌痢及溃疡性结肠炎等。与红霉素、氨卞青霉素、先霉素类、沙星类等抗生素相比,本药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痢疾的灌肠液,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木香8—12 干姜8—12银花沘_32大黄8 —12 蒲公英观一32 吴茱萸8 —12 甘草8—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痢疾的灌肠液,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制成灌肠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痢疾的灌肠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木香、干姜、银花、 大黄、蒲公英、吴茱萸、甘草按照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勻后,加入1 2倍的清水中煎煮 40min,至清水体积的一半,取滤液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灌肠液产品。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痢疾的灌肠液,其特征是将木香、干姜、银花、大黄、蒲公英、吴茱萸、甘草混合均匀后,加入1~2倍的清水中煎煮40min,至清水体积的一半,取滤液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灌肠液产品。本发明所述药物具有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涩肠止痢之功效。具有疗程短、疗效好、愈后不复发、无副作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2228675SQ201110194478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张宏虎 申请人:张宏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