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钩藤总碱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479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钩藤总碱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钩藤总碱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钩藤系茜草科植物钩藤的带钩枝条。钩藤(IMceiTia rhynchophylla )品种繁多,包括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等15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部,是一种可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钩藤总碱是钩藤的深加工产品,可用于高血压、头痛眩晕、感冒夹惊等症。然而,随着钩藤总碱应用的不断推广,其不溶于水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钩藤总碱的应用领域。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710098441和20071009990公开了一种钩藤总生物碱的生
产方法,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从中药提取液中分离钩藤总生物碱。前者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呈中性的钩藤提取液,再用0. 5% 15%酸液洗脱,洗脱液再经中和、脱盐、干燥工艺制备钩藤总生物碱;后者则是用0. 5% 20%的盐溶液浸泡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再以含酸或乙醇的0. 5% 20%盐溶液洗脱,洗脱液再经脱盐、浓缩、干燥工艺制得钩藤总生物碱。该两项专利虽然改善了钩藤总碱的生产工艺,但是制得的钩藤总碱不溶于水,不利于人体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钩藤总碱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制备钩藤总碱水解产物,从而提高水溶性,拓宽钩藤总碱的应用领域。本发明以钩藤总碱为反应底物,进行酯水解、酰胺水解和酸化,然后通过脱盐和后续工艺,制备钩藤总碱水解产物。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由于钩藤总碱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钩藤碱,故以下以钩藤碱为例说明技术方案的实现。首先,将碱溶液加入到装有钩藤总碱的容器中进行碱解,反应使钩藤碱的酰胺键和酯键断开,脱去苯胺和甲醇基团,生成易溶于水的羧酸盐。由于酰胺、酯水解可以在过量的碱溶液中反应彻底,因此最终钩藤碱将完全水解。其反应式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钩藤总碱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反应底物钩藤总碱;②碱解在反应底物中加入碱溶液进行碱解;③酸化碱解结束后,过滤,收集碱解液,加入酸溶液进行酸化,调节溶液至PH2.0 pH5. 0 ;④脱盐酸化结束后,过滤,收集酸化液,将酸化液泵入装有树脂的容器中进行吸附,饱和后的树脂经乙醇解吸;⑤干燥、粉碎将步骤④得到的乙醇解吸液进行浓缩、干燥处理,得到的干燥粉末即为钩藤总碱水解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藤总碱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钩藤总碱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钩藤原料烘干、粉碎后,用乙醇于4°C 80°C中提取1 3次,过滤,得到钩藤总碱提取液;钩藤总碱提取液经浓缩、酸化至PHl pH3、过滤、滤液碱化至pH9 pHIO,得到的碱化液再经氯仿萃取1 3次,静置分层,收集氯仿液,经浓缩后得到钩藤总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钩藤总碱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钩藤总碱制备中所述乙醇为体积比为40% 100%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藤总碱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所述碱溶液的浓度为0. lmol/L 5. Omol/L ;碱解温度为30°C 100°C ;碱解时间为IOmin 60min;所述碱溶液中采用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碳酸氢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藤总碱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所述的酸溶液的浓度为0. lmol/L 5. Omol/L ;酸化温度为10°C 80°C ;所述酸溶液中采用的酸包括醋酸、盐酸、碳酸、乳酸、磷酸、己二酸、硫酸、酒石酸、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藤总碱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所述的树脂为非极性多孔聚合树脂,包括大孔树脂HPD100、HPDl00A, HPD300、HPD700、DlOl、X-5、 XAD-2、XAD-4、HP20和离子交换树脂D301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乙醇是体积比为 40% 100%的乙醇;吸附时间为5 h Mh,解吸时间为5 h Mh。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钩藤总碱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钩藤总碱为反应底物,进行酯水解、酰胺水解、酸化,经树脂脱盐和后续工艺,制备钩藤总碱水解产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的钩藤总碱水解产物可溶于水,易于人体吸收。另一方面,钩藤总碱水解产物可吸附在树脂上,从而可以利用树脂来纯化水解产物,而树脂可不经再生而循环使用,进而简化生产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实现生产连续化。本发明方法反应过程简单,效率高,易于控制,工艺简单、耗能低,产物纯度好。经本方法制备的钩藤总碱水解产物,产品在224nm处有特征吸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以较好地保持药效,毒性较低。
文档编号A61P1/08GK102274319SQ201110206899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杨丹丹, 甘琴琴, 甘纯玑, 谢苗 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