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戒酒作用的中药活性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65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戒酒作用的中药活性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来源于中药甜瓜蒂的提取物,具体来说是葫芦素类化合物,其具有催吐、泻下作用,可用于治疗酒精性精神病、酒精依赖,可作为戒酒药物,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上述用途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酒是在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成瘾物质之一,饮酒过量不仅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损害,无节制饮酒甚至可发展为一种成瘾行为,称之为酒依赖。酒依赖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是世界上前十种致残疾病之一,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长期饮酒不仅能造成全身各系统的损害,还会带来工作能力下降、人际关系障碍等问题,而且情绪控制力降低,易引发不顾后果的行为,引发了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离婚、交通事故、犯罪、自杀等。全世界酒依赖患者约有1. 5亿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已成为位居第三位的公共卫生问题。西方发达国家酒消耗量在80年代达到高峰后即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而我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生产量及消耗量也随之增加,酒消耗量以每年13%的惊人速度在增长。随着酒类消费的显著上升,酒依赖患病率而随之升高, 在某些地区及某些特殊人群中酒依赖发病率更为突出。1993年由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带头,国内5家单位对国内5大城市饮酒情况进行了调查,流行学调查结果表明18 岁以上普通人群男、女及总饮酒率分别为87. 3%,31. 5%和61. 1%,人均年饮酒量为3. 62L 纯酒精,男性饮酒量为女性的17. 7倍,男性、女性和总酒依赖时点患病率分别为6. 197%, 0.044%和3. 183%。据保守估计,我国目前至少有1300万-3700万酒依赖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酒依赖患病率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由此而引起的社会问题愈发严重。因此,积极开展酒依赖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使嗜酒者自愿戒酒至今仍多采用中世纪即有的专科医生个别辅导和心理疗法的方法,而药物疗法则发展异常缓慢。酒依赖的神经递质基础及各种递质之间存在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递质的作用又受到合成、释放、酶解、再摄取、转运以及细胞第二信号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酒依赖的治疗方面逐步形成以药物为主、多方面着手的治疗方法。研究显示中枢5-HT能神经递质与多巴胺密切相关,在导致酒依赖的“奖赏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长期酒中毒能显著损害5-HT 能神经元。基于此发现,近来人们将SSRIs应用于酒依赖的治疗,尽管目前的研究结论尚不完全一致,但初步结果支持SSRIs对迟发性(25岁后发病)和合并重性抑郁的酒依赖有良好疗效。资料表明这类药物可以直接改善酒依赖伴发的抑郁而改善临床症状,并影响饮酒的行为、改善饮酒情况、减少复发率和严重程度。SSRIs可能通过减轻患者对酒的渴求而在初期起效,长期疗效和戒断可能与其他的机制和因素有关。另外,这些药物还可以很快地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研究显示SSRIs如氟西汀、西酞普兰和氟伏沙明等能减少酒依赖患者的饮酒量,但个体间的差异很大,饮酒量的减少从10%到70%不等。性别、亚型和饮酒程度等几个因素影响SSRIs的治疗效果。酒依赖分型可从相对单纯的亚型(例如,合并抑郁) 到较复杂的亚型(例如,可能存在5-HT神经递质的异常)。已经完成的一些研究结果显示,酒依赖不同亚型对SSRIs反应不同,各种SSRIs对酒依赖的疗效也不尽相同。阿片受体拮抗剂盐酸纳曲酮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药物。纳曲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Mannelli等通过资料分析认为纳曲酮具有预防和治疗酒依赖的作用,且长期肌注治疗要较口服效果更佳。黄雄等进行了一项有关纳曲酮治疗酒依赖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纳曲酮显著降低患者对酒精的心理渴求程度。苯二氮卓受体药物与酒精作用的相似性,并且苯二氮卓药物可缓解酒精戒断症状,所以GABA-BZ (γ氨基丁酸/苯二氮草)受体一直是研究焦点。酒依赖患者大脑皮质GABA-BZ减少,酒精可增强GABA-BZ功能,戒酒者GABA-BZ功能的下降,可以通过饮酒来抵消,这就有可能导致戒断后的复饮。因而使用 GABA-BZ受体激动剂理论上可起到戒酒作用。乙酰高牛黄酸钙是GABA-BZ受体激动剂,在结构上与GABA-BZ相似。该药对治疗酒依赖有效,且副作用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戒酒巩固治疗药物。呋喃唑酮为硝基呋喃类药物,其治疗酒依赖的机制为通过直接应用后,给戒酒者饮酒时产生强烈胃肠道反应,对患者造成一种惩罚性体验,逐渐建立厌恶性条件反射,使戒酒者产生对酒的厌恶感,从而清除对酒的依赖。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不同程度的末梢神经炎。同时具有的心肌缺血、抑郁、焦虑心境等不良反应,也会影响戒酒成功率。如果在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维生素B族及叶酸预防,治疗结束后,神经损伤基本可逐渐恢复。依据呋喃唑酮的厌恶疗法机制及认知行为理论,采用呋喃唑酮合并结合认知行为疗法与单用呋喃唑酮治疗酒依赖进行疗效对比,发现2种方法治疗均有效,但合并治疗显著好于单用呋喃唑酮治疗,尤其是对情感性戒断症状方面疗效更为显著。除了呋喃唑酮外,还常用戒酒硫、 阿朴吗啡、中药瓜蒂散等治疗酒依赖,其机制都是通过厌恶疗法来脱瘾治疗。但戒酒硫、阿扑吗啡的毒副作用过大,尤其是阿扑吗啡引起的成瘾性,其危害甚至甚于酒精依赖,多数患者无法应用。中药瓜蒂散,《伤寒论》中记载“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传统应用即为涌吐法之首要方剂。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瓜蒂散具有和阿扑吗啡、戒酒硫类似的功效,即都能够降低酒精依赖患者的摄酒量, 起到治疗作用。将瓜蒂0. 3 0. 7g浸泡于500ml白酒中,7 15d后饮用。103例饮酒者中,总有效率97.3%。饮用期间个别饮酒者可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瓜蒂散的具有催吐、泻下作用,患者引用混有瓜蒂散的酒精性饮品时,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使患者建立厌恶酒的条件反射,达到了戒酒目的。目前对于瓜蒂散的研究仅停留在其药效层面,对于其引起呕吐的药理学作用机制、药效学作用的物质基础的研究尚未有文献报道,本发明利用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结合的手段,获得了瓜蒂中具有泻下、催吐的活性提取物,确定了活性提取物中主要的成分及比例,提高了药物的选择性,戒酒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复方瓜蒂散。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明显优于目前常用的呋喃唑酮、戒酒硫、阿扑吗啡等。

发明内容
中药复方瓜蒂散在治疗酒精依赖方面已有相关文献报道,单味药材甜瓜蒂在治疗酒精依赖性及戒酒治疗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中药甜瓜蒂(Cucumis melo)具有治疗酒精性依赖作用的药用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活性部位中指标成分的鉴定、活性部位中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戒酒作用的中药活性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活性提取物提取自中药甜瓜蒂中,经各种波谱学方法鉴定发现所述中药活性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葫芦素类化合物;所述的中药活性提取物,提取自中药甜瓜蒂中,其特征在于通过NMR技术作进一步鉴定发现所述的葫芦素类化合物主要为葫芦素B及/或葫芦素D ;其中葫芦素B的质量分数含量为49% (w/w) 0本发明所要解决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制备以上所述中药甜瓜蒂中活性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甜瓜蒂粉碎成粗粉,过10目筛;(2)得到的粗粉加入粗粉质量10倍的质量分数为80%乙醇提取,2小时/次,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滤过;(3)滤液收干浓缩,滤过,加乙醇或水调至乙醇的质量分数浓度为50 60%,灌装灭菌得粗品;(4)粗品上硅胶柱,以石油醚溶液,氯仿溶液,氯仿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 1的混合溶液,氯仿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 3的混合溶液,乙酸乙酯溶液,质量分数为95% 乙醇溶液以及水作为流动相分级洗脱,收集各流分,分别收干;所述的活性提取物位于乙酸乙酯洗脱相中。以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乙酸乙酯洗脱相浓缩收干制成浸膏,经常规硅胶柱色谱分离,以氯仿甲醇体积比为10 1 100 1的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得到洗脱部分,经ODS柱色谱分离,以质量分数为50% 100%的甲醇溶液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分别得到纯化的活性提取物。通过药理药性实验发现该类化合物发挥戒酒作用与刺激肠道渗出,增加肠道内容物推进速度,引起呕吐相关,主要是通过建立不良情绪的条件反射发挥戒除酒精依赖的作用。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技术问题之三是提供所述的活性提取物在制备治疗酒精性精神病药物或戒酒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活性提取物加入制剂成型所需的辅料,按照药物制剂常规方法做成临床上适宜的各种制剂,可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酒精依赖及相关并发症。


图1为活性洗脱相HPLC色谱图;图2为葫芦素B HPLC色谱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决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提取工艺甜瓜蒂IOOg粉碎成粗粉,过10目筛,加入IOOOg 80%乙醇提取,2小时/次,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收干至800ml,滤过,加乙醇或水调至乙醇浓度为50 60%,成 1000ml,灌装灭菌得粗品。粗品上硅胶柱,以石油醚溶液,氯仿溶液,氯仿与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 1的混合溶液,氯仿与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 3的混合溶液,乙酸乙酯,95%乙醇,水为流动相分级洗脱,收集各流分,收干。分别获得水部洗脱相、氯仿洗脱相部、醇洗脱相部、 乙酸乙酯洗脱相部、氯仿乙酸乙酯1 1洗脱相部和氯仿乙酸乙酯1 3洗脱相部分。 活性物质位于乙酸乙酯洗脱相中。乙酸乙酯洗脱相部分浓缩收干成浸膏,经常规硅胶柱色谱分离,以氯仿与甲醇体积比为50 1 (ν/ν)的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得到洗脱部分,经ODS柱色谱分离,以质量分数为75% (w/w)的甲醇溶液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得到两个单体化合物,即葫芦素B、D。实验例1、甜瓜蒂成分提取甜瓜蒂IOOg粉碎成粗粉,过10目筛,加入IOOOg 80%乙醇提取两次,2小时/次, 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收干至800ml,滤过,加乙醇或水调至乙醇浓度为50 60%, 成IOOOml,灌装灭菌得粗品。粗品上硅胶柱,以石油醚溶液,氯仿溶液,氯仿与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 1的混合溶液,氯仿与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 3的混合溶液,乙酸乙酯溶液,95% 乙醇溶液,水为流动相分级洗脱,收集各流分,收干。分别获得水洗脱相、氯仿洗脱相、醇洗脱相、乙酸乙酯洗脱相、氯仿乙酸乙酯1 1洗脱相和氯仿乙酸乙酯1 3洗脱相。实验例2、泻下活性洗脱相的筛选取小鼠7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 22g,编号、称重,按体重排序,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实验时,第1组灌胃给蒸馏水,第2 7组分别灌胃给予水洗脱相、醇洗脱相、乙酸乙酯洗脱相、氯仿洗脱相、氯仿乙酸乙酯1 1洗脱相、氯仿乙酸乙酯1 3洗脱相;30min后,各组均灌胃给0.2ml墨汁,然后小鼠单个放在垫有滤纸的鼠笼内,每隔Ih换滤纸。连续观察他,记录小鼠首次出现含墨汁粪便时间,第一次稀便时间,6h 内小鼠排出黑便粒数、稀便粒数及总便数,比较各组动物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如表1 所示。表1、各洗脱相对小鼠大肠蠕动的影响(X士S,η = 10)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戒酒作用的中药活性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活性提取物提取自中药甜瓜蒂中,所述中药活性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葫芦素类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活性提取物,提取自中药甜瓜蒂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葫芦素类化合物包括葫芦素B及葫芦素D。
3.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活性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1)甜瓜蒂粉碎成粗粉,过10目筛;(2)得到的粗粉加入粗粉质量10倍的质量分数为80%乙醇提取,2小时/次,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滤过;(3)滤液收干浓缩,滤过,加乙醇或水调至乙醇的质量分数浓度为50 60%,灌装灭菌得粗品;(4)粗品上硅胶柱,以石油醚溶液,氯仿溶液,氯仿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 1的混合溶液,氯仿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 3的混合溶液,乙酸乙酯溶液,质量分数为95%乙醇溶液以及水作为流动相分级洗脱,收集各流分,分别收干;乙酸乙酯洗脱相,即为活性提取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乙酸乙酯洗脱相浓缩收干制成浸膏,经常规硅胶柱色谱分离,以氯仿甲醇体积比为10 1 100 1的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再经ODS柱色谱分离,以质量分数为50% 100%的甲醇溶液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分别得到活性化合物葫芦素B和葫芦素D。将权利要求3中的活性提取物经HPLC分析,其特征在于葫芦素B的质量含量为49 %。
5.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活性提取物在制备治疗酒精性精神病药物或戒酒药物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提取物加入制剂成型所需的辅料,按照药物制剂常规方法做成临床上适宜的各种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戒酒作用的中药活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提供的具有戒酒作用的中药活性提取物,其活性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葫芦素类化合物,特别是葫芦素B及葫芦素D,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所述的活性提取物的方法,及该活性提取物在制备治疗酒精性精神病药物或戒酒药物中的应用。应用时可将此活性提取物按常规中药制剂方法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辅料和载体后,制备成任何一种适宜临床使用的制剂。本发明提供的活性提取物是一种低毒、能够用于有效的治疗酒精依赖及制备戒酒药物的一种中药提取物。
文档编号A61P25/00GK102274268SQ20111021529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乔国芬, 侯云龙, 夏炎, 朱久新, 李彦冰, 王小丹, 王立波, 陈华昌 申请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