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支架型血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608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支架型血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用于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支架
型血管。
背景技术
腹主动脉瘤常常发生在靠近肾动脉处。当瘤体近端与肾动脉的距离甚小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近端锚定区被视为常规器材腔内修复的禁忌症。目前医学界发展了 “开窗支架型血管”对这类病人实施支架型血管的植入治疗,即在腹主动脉植入主体支架,在主体支架开设窗口,在窗口再安装分支支架血管,通往分支血管。对腹主动脉瘤实施腔内治疗所植入的支架型血管涉及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左右肾动脉四条分支动脉血管的重建。医学研究表明,在不同病人,这四条内脏动脉的空间位置存在个体差异,植入开窗支架型血管需要对每个患者的病变部位和周边血管进行准确的检测定位,按检测结果进行支架血管的设计、制作。这种针对个体患者的检测、设计、制作,不但程序复杂,而且受仪器精密程度和操纵人员熟练程度的影响,所制作的支架血管常常精确度差,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个体化定制的,可以重建内脏动脉的支架型血管。本说明书对所涉及的人体器官和人体植入物,按如下方法区分并记载上下方位 接近人的头部的方向为上,接近人的脚部的方向为下;对平面方位的区分方法是按照对其横截面俯视角度,仿照时钟钟点区分并记载平面方位,将指向脊椎的点定为12点(0点)。本发明支架型血管包括主体支架和分支支架两部分。主体支架植于腹主动脉内, 分支支架上端嵌入主体支架内,下端伸入肾动脉内。所述主体支架总体为漏斗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其上部为较粗的圆管,其下部为较细的圆管,中部为由粗变细的移行部。下部圆管的口径为上部圆管口径的3/5-4/5。主体支架在其上部设有一个前壁凹槽和一个前壁窗口,在其中部设有两个侧壁窗口。所述前壁凹槽设置于主体支架上缘相当于6点处,植入人体后该凹槽对应腹腔干动脉开口处。凹槽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弧形设计。凹槽适宜的宽度为10-14mm,适宜的深度为4_6mm。所述前壁窗口位于主体支架前壁相当于6点处,在凹槽的下方,与凹槽的间距为 4-6mm,窗口直径6_10mm。植入人体后该窗口对应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处。所述侧壁窗口位于主体支架两侧壁漏斗移行部起始处。两窗口处于同一水平,相当于3点和9点处。在将支架血管植入腹主动脉后,两侧壁窗口分别对应两侧肾动脉开口。沿侧壁窗口向上,在主体支架内壁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直管,称为支架型血管通道,备作嵌入分支支架血管用。支架型血管通道的高度相当于漏斗形主体支架上部圆管形部分高度的1/3-2/3,支架型血管通道的内径以适于嵌入分支支架为适宜。
所述分支支架在备用状态为独立的圆管体;在植入人体后,其上端经过主体支架侧壁窗口伸入支架通道内,与支架通道相套接;其下端植入肾动脉内。分支支架的粗细与肾动脉直径相适应。分支支架的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植入人体后,分支支架上端与直管支架型血管通道的上口持平或略低于直管支架型血管通道的上口,分支支架的下端应到达肾动脉内不少于5mm处。作为优化,在主体支架的下端续接附加支架型血管。主体支架的下口插入附加支架血管的上口内,形成套接关系。如此结构可以扩大本实用新型支架型血管的治疗范围。本发明支架型血管采用具有记忆功能的不锈钢丝或钛合金丝编织各部分的骨架, 在金属骨架上被覆涤纶人工血管薄膜(DACRON)。本发明支架血管在使用时分二次植入。第一步通过输送器植入主体支架。主体支架植入后,其前壁凹槽与腹腔干动脉开口相对,前壁窗口与肠系膜上动脉开口相对。因为前壁凹槽的面积相对于腹腔干动脉开口的口径要开阔得多,在植入本发明支架型血管时,即便有少许错位也不至于造成支架血管壁对腹腔干动脉开口的遮挡,因此,操作者可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前壁窗口与肠系膜上动脉开口的对位关系上。这样,在提高安装方便性的同时, 还能达到较高的准确性和成功率。主体支架植入到位后再行植入分支支架,将分支支架上端经过侧壁窗口伸入支架通道内,分支支架下端伸入肾动脉内;之后如果需要再安装附加支架血管。本发明支架型血管对腹主动脉瘤患者具有广泛的通用性,不需要针对个体患者进行检测和支架血管的逐个设计、制作。


图1为本发明主体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分支支架与主体支架植入关系示意图。图中标号所表示的部件或部位为1-主体支架上部;2-主体支架前壁凹槽;3-主体支架前壁窗口 ;4-支架通道;5-主体支架侧壁窗口 ;6-主体支架中部;7-主体支架下部; 8_分支支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采用具弹性和刚性的金属丝编织本发明支架型血管各部件骨架,所述金属丝优选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其丝径在0. 1 1mm。在金属骨架上被覆涤纶人工血管薄膜 (DACRON)。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支架型血管分为主体支架和分支支架两部分。主体支架总体为漏斗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其上部1为较粗的圆管,其下部7为较细的圆管, 中部6为由粗变细的移行部。主体支架在其上部1设有前壁凹槽2和一个前壁窗口 3,在其中部设有两个侧壁窗口 5。所述前壁凹槽2和窗口 3均位于主体支架前壁相当于6点处。所述凹槽2实际是主体支架上口前壁的一个方形缺口,槽宽12mm,槽深5mm。凹槽2也可以是弧形设计。凹槽 2下缘与窗口 3上缘的间距为5mm。窗口 3为圆形,窗口 3直径为8mm。在将支架血管植入腹主动脉后,凹槽2对应腹腔干动脉开口处,窗口 3对应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处。所述侧壁窗口 5位于主体支架侧壁相当于3点和9点处,左右侧壁窗口 5处于同一水平,窗口 5的高度在主体支架的中部6,相当于漏斗移行部起始处。在将支架血管植入腹主动脉后,主体支架两侧壁窗口 5分别对应两侧肾动脉开口处。在主体支架内壁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直管,称为支架通道4,备作嵌入分支支架8 用。支架通道4的高度相当于主体支架上部圆管形部分1高度的1/3-2/3,支架通道4的内径以适于嵌入分支支架8为适宜。支架通道6的下口即是主体支架的侧壁窗口 5。支架通道4可以在编织主体支架时一同编织成立,也可以单独编织管形支架,与主体支架缝合、捆扎固定联结。所述分支支架8为圆管,直径6mm,长度10mm。植入人体后,分支支架8的上端经主体支架的侧壁窗口 5插入支架通道4内,分支支架8的下端插入肾动脉内。有需要时,在主体支架的下端续接附加支架血管。主体支架的下口插入附加支架血管的上口内,形成套接关系。本发明支架型血管可以对若干技术参数进行调整,形成不同型号的系列产品,以适应不同病人的需要。可调整的技术参数有主体支架上部1和下部7的直径尺寸;上下部直径的比例;分支支架8的直径;分支支架8的长度。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主体支架和分支支架两部分;所述主体支架总体为漏斗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其上部为较粗的圆管,其下部为较细的圆管,中部为由粗变细的移行部;主体支架上部设有一个前壁凹槽和一个前壁窗口,主体支架中部设有两个侧壁窗口 ;其中,前壁凹槽设置于主体支架上缘相当于6点处,凹槽为方形或弧形,凹槽宽度为 10-14讓,凹槽深度为4-6讓;前壁窗口位于主体支架前壁相当于6点处,在凹槽的下方,与凹槽的间距为4-6mm,窗口直径 6-10mm ;侧壁窗口位于主体支架中部两侧壁相当于3点和9点处,两窗口处于同一水平,窗口上缘相当于漏斗由粗变细移行起始处;沿侧壁窗口向上,在主体支架内壁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直管支架型血管通道,备作嵌入分支支架血管用;分支支架在备用状态为独立的圆管体,在植入人体后,其上端经过主体支架侧壁窗口伸入支架型血管通道内,其下端植入肾动脉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漏斗形主体支架的下部圆管口径为上部圆管口径的3/5-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主体支架内侧壁的支架型血管通道的高度相当于主体支架上部圆管形部分高度的1/3-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分支支架的粗细与肾动脉直径相适应;长度应在植入后其下端到达肾动脉内不少于5mm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在主体支架的下端续接附加支架血管,主体支架的下端与附加支架的上端相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采用具有记忆功能的钛合金丝或不锈钢丝编织支架血管各部分的骨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在金属骨架上被覆涤纶人工血管薄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支架型血管,包括主体支架和分支支架两部分;主体支架为漏斗形,在其上部前壁设有两个前壁窗口,在其中部侧壁设有两个侧壁窗口;沿侧壁窗口向上各设置一个直管支架型血管通道;所述分支支架为圆管形,其粗细与肾动脉直径相适应。
文档编号A61F2/86GK102379757SQ20111022941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郭伟, 马晓辉 申请人:郭伟, 马晓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