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52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黄疸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编程控制的LED式婴儿黄疸治疗床。
背景技术
为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传统的方案之一是将患病新生儿置于一定照度的蓝光照射环境中,让具有特定波长的蓝色光直接照射新生儿皮肤,再作用于血液,直至新生儿黄疸减退病愈。传统方案提供蓝光照射环境的装置设备中,无论是刚性外形的蓝光治疗箱、 床、仪、灯,还是柔性外形的衣、被、毯、垫等器具,都具有结构上和功能上的一些缺陷和不足照射区域固定不能变动、复数个LED灯或者灯管不能分批分时开或关、通风散热效果欠佳,新生儿躺卧体位舒适性差,且拆装维修和消毒养护不便捷等;更重要的是治疗模式都很单一,在硬件结构上和软件控制上不具备光照区域、光照强度和定时控制相结合的功能,医护师等用户不能编程控制治疗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设备,其结构简单,易于拆装维护,程序化多种治疗模式,操作简洁直观,能在产生良好黄疸治疗效果的同时,使新生儿获得舒适的躺卧体位,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设备,它包括具有盆状结构的婴儿托盘以及置于所述婴儿托盘下方的LED发光板;所述LED发光板包括按照平躺状态下婴儿身体于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形状分布的复数个蓝光LED,该复数个蓝光LED均由一智能模块控制,每一蓝光LED的工作状态,比如, 点亮或关闭、点亮或关闭的时长等可分别由所述智能模块控制,从而实现有级差的照射强度的分级控制;所述LED发光板所包含的复数个蓝光LED又按所处位置区分为头颈区域和躯干区域,此两个区域均由一智能模块控制,按用户医护师设定的时间周期和照射强度,分别或者同时点亮或者关闭,从而实现不同区域照射面的定时控制;由所述LED发光板发射的光投射至具有透光结构的婴儿托盘底面上,形成照射治疗面;所述智能模块与显示单元及操作面板分别连接。优选的,所述婴儿黄疸治疗设备还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壳和底壳,所述LED 发光板设于由所述上壳和底壳围合形成的相对封闭空间内,所述上壳顶平面具有可供由所述LED发光板发射的光透射至婴儿托盘底面的透光结构。优选的,所述相对封闭空间内还设有复数个散热风扇作为散热机构。所述婴儿托盘底面由一上透光板构成,所述上壳顶面由一下透光板构成,所述上透光板与下透光板之间设有间隙,且所述上透光板上还分布有复数个透气通孔。所述下透光板与上壳上端经防漏硅胶圈密封连接。所述LED发光板还包括复数个白光LED,所述复数个蓝光LED分布于由该复数白光 LED圈围形成的区域内。所述上壳顶部四角处分别设有一竖直定位柱。所述婴儿托盘底部四角处分别设有一定位孔,该四个定位孔分别套进设置在上壳顶部四角处的四个竖直定位柱中。所述婴儿托盘的两侧内壁上还对称设置有复数个绑带固定支架。所述婴儿托盘内还铺设有具有光散射效果的高分子弹性透光软垫,所述透光软垫的上端面为平面结构或具有导气沟槽结构。所述透光软垫四角处分别设有一定位孔,该四个定位孔分别套进设置在上壳顶部四角处的四个竖直定位柱中。所述智能模块包括设于由上壳和底壳合围形成的空间内的PCB控制板;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设于底壳外壁上的显示屏;所述操作面板包括设于底壳外壁上的操作按键板;同时,所述婴儿托盘内还设有肤温传感器,所述肤温传感器直接与警示装置连接或通过所述智能模块与警示装置连接;此外,所述底壳外壁上还设有通信端口和/或外设插口。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该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床在结构上紧凑、简洁、美观,生产上工艺简单、 经济实用,功能齐全、适应性强、用途广泛,可视化交互界面,操作简便,维修拆装方便、养护便捷;(2)该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床的蓝光照射的强度可以分级控制,避免了现有产品只能用固定光照强度治疗的不足,且可通过将光照区域和光照强度与定时控制相结合,进而组合出多种治疗模式,克服了现有技术治疗模式单一的不足;(3)采用具有光散射性能和散热性能的高透光性高分子弹性软垫,其能有效减少婴儿长时间躺卧发生局部淤血和褥疮的风险,给予婴儿舒适的躺卧体验,并减少聚集强光对眼的刺激和意外伤害。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婴儿黄疸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婴儿黄疸治疗床的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婴儿黄疸治疗床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婴儿黄疸治疗床的仰视图;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婴儿黄疸治疗床的左视图;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婴儿黄疸治疗床的右视图;图7是图1所示婴儿黄疸治疗床中LED发光板上的LED排布俯视图;图中各编号对应的部件名称分别为1-底壳、2-上壳、3-散热风扇、4-下透光板、 5-上透光板、6-婴儿托盘、7-LED发光板、8-防漏硅胶圈、9-直流开关电源、10-透光软垫、11-操作按键板、12-LCD显示屏、13-绑带固定支架、14-PCB控制板、15-肤温传感器、16-外接插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参阅图1-7,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可编程控制的蓝光LED式婴儿黄疸治疗床,其主要由底壳1、上壳2、散热风扇3、下透光板4、上透光板5、婴儿托盘6、LED发光板7、防漏硅胶圈8、直流开关电源9、透光软垫10、操作按键板11、IXD显示屏12、绑带固定支架13、PCB控制板14、肤温传感器15和外接插头16等零部件组成。具体而言,前述底壳1和上壳2围合组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其内部装入可以发射特定波长的蓝光的LED发光板7。该相对封闭空间内还设有散热风扇4,以实现该相对封闭空间的通风散热。该LED发光板及散热风扇4以直流开关电源9作为工作电源。前述LED发光板7上的LED发光管射出的光线射向并透过构成上壳2顶平面的下透光板4,再射向构成婴儿托盘6的底平面的上透光板5,蓝光再透过具有发散光作用的高分子弹性透光软垫,形成自婴儿背部向上透射的蓝光照射治疗面,其可在产生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弱婴儿眼部刺激。优选的,前述LED发光板7上的多个蓝光LED是根据平躺状态下婴儿身体于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形态分布,即其排布形态能有效区分头颈区域和躯干区域,在治疗时可选择性照射不同区域。并且,每一颗蓝光LED分别点亮或者关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蓝光LED可采用PCB控制板14、单片机等智能模块进行控制,以在特定时段分别控制某一或某几个区域内的某个、多个或所有蓝光LED点亮或关闭, 实现各治疗区域的照射周期、照射强度等的调整,进而组合出多种治疗模式。比如治疗周期1按头颈区域和躯干区域都照射100%强度(该区域内的所有LED灯全开),照射时长2 小时;然后治疗周期2按躯干区域照射2/3强度(该区域内的2/3数量的LED灯打开),照射时长1小时;然后治疗周期3让婴儿休息,设置关闭照射光源,休息时长0. 5小时;接下来治疗周期4让躯干区域照射1/3强度(该区域内的1/3数量的LED灯打开),照射时长2 小时,则结束1天的治疗期。显然,根据前述内容之启示,并结合技术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很容易的制定前述LED发光板的控制方案,并选定合适控制设备。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往往是调节单个大功率LED或者灯管的发光时间和亮度的方案,但不论是调节其单个LED或者灯管的工作电流或者电压,都严重影响单个LED或者灯管发出的蓝光的波长稳定性,以及散发更多杂光和热量等。本实施例采用前述以按比例数点亮对应区域对应个数的LED数量来调节整体的光照强度方案,完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前述缺陷。尤为优选的,在LED发光板的最外圈还可排布普通白光LED灯,其包围住蓝光LED。 在治疗或者停歇过程可以单独点亮这一圈散射光线的白光LED灯,既可以柔和蓝光减少对眼的刺激,又可以用于对婴儿的辅助观察。再者,前述LED发光板7上的LED发光管的头部还具有聚光结构,以使射出的主光线具有一定聚光性,并可更集中的射向上透光板5,并形成蓝光照射治疗面。为使操作人员可更为直观、方便的调整LED发光板7的工作模式,本实施例中于该婴儿黄疸治疗床上还设有与前述智能模块连接,并可供输入指令的操作按键板11以及可显示系统参数、运行状态等的IXD显示屏12,即具有可视化交互界面。考虑到实际应用的需要,该婴儿黄疸治疗床上还可设置与前述智能模块连接的通讯端口和外接插头16,藉由该外接插头16可延接手持操作面板或远程操作面板。前述婴儿托盘6具有一定三维空间造型,如浴盆状,其便于拆移,并且利于将婴儿固定在治疗照射面。又及,该婴儿托盘底部的上透光板5与下透光板4之间具有高8-15毫米的悬隔空间,以起到通风散热作用,增加热量辐射距离,降低传导到上透光板5的热量。优选的,前述上透光板5上还设有按设定形态排布的复数个透气通孔,其可在保证承受婴儿体重等的强度情况下,既利于蓝光的穿过,又利于透气散热。又及,前述下透光板4与上壳2之间的连接处还布有一圈防漏硅胶圈9,以防止外部液体从上方流入治疗床内部。此外,前述婴儿托盘6的四角设有圆孔,所述圆孔能套进上壳2顶部的4个定位柱,防止两者之间的水平位移,让婴儿处于治疗照射面,而两者在垂直方向可以方便脱离, 以便婴儿托盘取出进行清洁消毒等。优选的,前述婴儿托盘6内部两侧还固定有4个绑带固定支架13,以在放置婴儿时对其做辅助定位。同时,前述上透光板5的上面还单独平铺具有一定厚度和造型的高分子材料的弹性透光软垫10,其能够为婴儿提供舒适躺卧的支撑床面;该高分子透光软垫10具有高透光性,确保透过足够的蓝光;同时透光软垫10对透过的蓝光具有分散散射作用,减少聚集强光对眼的刺激和伤害。该高分子软垫10的厚度5-10毫米,下表面是平面,上表面是平面或者具有导气沟槽增强通风散热效果;高分子软垫10的四角具有固定孔,避免软垫在上透光板5上滑动移位。为防止在治疗过程中衍生其他损伤,比如,使婴儿着凉或者烫伤,本实施例中还设有肤温传感器15以检测婴儿体表温度,同时,该肤温传感器15可直接与具有声光效果的警示装置连接,或亦可通过前述智能模块与警示装置连接,在温度偏低或者偏高时可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操作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权利要求
1. 一种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盆状结构的婴儿托盘以及置于所述婴儿托盘下方的LED发光板;所述LED发光板包括按照平躺状态下婴儿身体于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形状分布的复数个蓝光LED,该复数个蓝光LED均由一智能模块控制;由所述LED发光板发射的光投射至具有透光结构的婴儿托盘底面上,形成照射治疗所述智能模块与显示单元及操作面板分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黄疸治疗设备还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壳和底壳,所述LED发光板设于由所述上壳和底壳围合形成的相对封闭空间内,所述上壳顶平面具有可供LED发光板发射的光透射至婴儿托盘底面的透光结构,且所述相对封闭空间内还设有复数个散热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托盘底面由一上透光板构成,所述上壳顶面由一下透光板构成,所述上透光板与下透光板之间设有间隙,且所述上透光板上还分布有复数个透气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透光板与上壳上端经防漏硅胶圈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板还包括复数个白光LED,所述复数个蓝光LED分布于由该复数个白光LED圈围形成的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所述婴儿托盘底部四角处分别设有一定位孔,该四个定位孔分别套进设置在上壳顶部四角处的四个竖直定位柱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托盘的两侧内壁上还对称设置有复数个绑带固定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婴儿托盘内还铺设有具有光散射效果的高分子弹性透光软垫,所述软垫的上端面为平面结构或具有导气沟槽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弹性透光软垫四角处分别设有一定位孔,该四个定位孔分别套进设置在上壳顶部四角处的四个竖直定位柱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模块包括设于由上壳和底壳围合形成的相对封闭空间内的PCB控制板;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设于底壳外壁上的显示屏;所述操作面板包括设于底壳外壁上的操作按键板;同时,所述婴儿托盘内还设有肤温传感器,所述肤温传感器直接与警示装置连接或通过所述智能模块与警示装置连接;此外,所述底壳外壁上还设有通信端口和/或外设插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编程控制的婴儿黄疸治疗床,它包括具有盆状结构的婴儿托盘以及置于该婴儿托盘下方的LED发光板;该LED发光板包括按照卧姿状态下婴儿身体正投影形状分区分布的复数个蓝光LED,该等蓝光LED的工作状态由一智能模块控制;由该LED发光板发射的光投射至具有透光结构的婴儿托盘底面上形成照射治疗面;该智能模块与显示单元及操作面板分别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美观,便于操作,维修养护简便,且蓝光照射的强度可以分级控制,并可通过将光照区域、强度与定时控制相组合,配合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可编程控制,形成多种治疗模式,达成良好治疗效果,同时高分子弹性透光软垫还可给予婴儿舒适的躺卧体位,减轻局部淤血、压痛等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G7/057GK102327671SQ20111028231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谢伟民, 邓一刚 申请人:昆山一恒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