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结肠炎是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 通常根据慢性结肠炎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特异性结肠炎常见的有痢疾、结肠结核、阿米巴痢疾、放射性直肠炎等,非特异性结肠炎有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而临床所称的慢性结肠炎多指非特异性结肠炎。中医认为,结肠炎大多为湿热壅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现今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药物大多仅能减轻症状,治标不治本,病情容易反复,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本药物具有清热、燥湿、 解毒、泻火、凉血止痢、杀虫利尿、行气止痛等功效,临床疗效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药物有效成分, 所得药物疗效显著。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主要由下列原料组成白头翁10-15重量份、黄连5-10重量份、木香1-5重量份、苦参1-5重量份、珍珠1-5重量份。优选的,上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白头翁12重量份、黄连7. 5重量份、木香3重量份、苦参4. 5重量份、珍珠3重量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加上相应的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剂型,优选剂型为片剂,考虑到片剂的硬度和崩解时间等因素,选择淀粉、无水乙醇、CCNa、硬脂酸镁为辅料。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片剂的制备方法,原料为白头翁10-15重量份、黄连5-10 重量份、木香1-5重量份、苦参1-5重量份、珍珠1-5重量份,包括以下步骤
(1)取白头翁、黄连、木香、苦参,将它们分别分为两份,较少的一份分别粉碎成细粉,过 80目筛,较多的一份分别粉碎成粗颗粒,过5目筛,另取珍珠粉碎成粉,过80目筛,备用;
(2)取木香、白头翁粗颗粒,加入8-10倍量的水,加热提取挥发油,所得挥发油保存,滤液和滤渣分离备用;
(3)取苦参粗颗粒与步骤(2)的药渣混合,加8-10倍量水煎煮2次,合并煎煮液;
(4)将步骤(3)的煎煮液和步骤(2)的滤液混合,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 1. 20 (60°C 测)的浸膏,然后加乙醇至醇含量为70voW),搅勻,冷藏后过滤,取滤液备用;
(5)取黄连粗颗粒,加6-8倍量50-80vol%乙醇提取三次,滤过,滤液与步骤(4)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稠膏;
(6)取剩余的木香、白头翁、苦参和黄连细粉,与步骤(5)的稠膏混合,60°C干燥至干浸膏,粉碎过80目筛;
(7)将步骤(2)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进行包结,得包结物;
(8)将干浸膏粉、包结物、淀粉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用无水乙醇制软材,软材过 12-14目筛制粒,然后在60°C下干燥、14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压片得片剂。上述步骤(1)中,白头翁、黄连、木香、苦参均按照1:19的质量比分为两份。上述步骤(2)中,挥发油提取时间为6H上述步骤(3)中,每次煎煮lh,步骤(5)中,每次提取1小时。上述步骤(7)中包结物制备过程为取β-环糊精,加水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在搅拌下滴入挥发油,滴完后继续搅拌2-4h,然后静置冷藏,冷藏后过滤、用石油醚洗涤、干燥, 去除石油醚残留物,得包结物,其中,挥发油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1:10,滴入挥发油的温度为40°C,滴完后搅拌3小时
上述步骤(8)中,干浸膏粉与包结物的总质量为淀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硬脂酸镁总质量的5. 8-6. 2倍,无水乙醇的用量为干浸膏粉、包结物、淀粉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总质量的9-11%。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选取了白头翁、黄连、木香、苦参、珍珠为主要药物原料,通过各原料的配合和用量达到了协同起效的作用,提高了药效。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其挥发油和水提物对肠道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其中的生物碱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木香行气止痛、调中导滞,其水提液、挥发油和总生物碱能够缓解肠肌痉挛;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其中的苦参碱有较强的抗炎、抑菌作用。珍珠具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的功效,能够促进溃疡面的愈合。经各药物原料的协同作用,整个配方起到了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凉血止痢、杀虫利尿、行气止痛的功效。药材提取工艺不同所得的有效成分也不同,即使所提取的成分相同,工艺的不同也会使提取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变化。本发明针对药物原料中所需有效成分的不同,研究了其提取工艺,以保证各有效成分能充分提取、保留。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小檗碱、药根碱和巴马汀等生物碱,在水提过程中长时间受热会部分分解,所以为尽量减少黄连有效成分的损失,一般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苦参主要有效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等生物碱,可溶于水和乙醇,经实验筛选证明水提生物碱提取率较高。木香、白头翁中均含有挥发性和一些水溶性非挥发性有效成分,故先提取挥发性成分;提取挥发油后的木香、白头翁药渣与苦参加水共煎提取其有效成分。由于处方中药材含有蛋白、淀粉、树脂及大量的微粒等,为减少服用量,故考虑醇沉除杂操作。另外,为了合理利用中药材,降低成本,将处方中部分药材直接打粉入药,以替代辅料,另外,也保证了其有效成分不受损失。通过对提取工艺的优化, 保证了制剂中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提高了临床疗效。本发明配方独特,各原料协同起效,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凉血止痢、杀虫利尿、行气止痛的功效,对慢性结肠炎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通过对制备工艺的优化,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的提取出来,发挥药效,提高了药物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明白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如无特别说明,药物原料的配比为重量配比,所用乙醇的浓度为体积浓度。实施例1
取白头翁12g、黄连7. 5g、木香3g、苦参4. 5g、珍珠3g,按以下方法制成片剂 1、将木香、白头翁、苦参和黄连分为两份,质量为1:19,较多的一份制成过5目筛的粗颗粒,较少的一份的木香、白头翁、苦参和黄连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预留备用,另取珍珠粉碎成粉,过80目筛备用。2、取较多份木香、白头翁粗颗粒,加8倍量的水,浸泡1小时,加热提取挥发油,提取6-7小时,提取一次,挥发油另器保存,滤出药液,药渣与苦参粗颗粒混合,加水煎煮2次, 每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3、将2次煎煮液与上述木香、白头翁蒸取挥发油后的药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2 1.20 (60°C测),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70voW),搅勻,冷藏M小时,滤过,滤液备用。4、取黄连粗颗粒加8倍量50%乙醇提取三次,每次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步骤3醇沉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并浓缩至稠膏,将稠膏与预留的木香、白头翁、苦参和黄连细粉及珍珠细粉混勻,60°C干燥至干浸膏粉碎过80目筛。5、取β -环糊精,加水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在40°C搅拌下滴入挥发油,滴完后继续搅拌池,然后在冰箱中静置冷藏Mh,冷藏后过滤、用石油醚洗涤、40°C以下干燥,去除石油醚残留物,得包结物,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0。6、将干浸膏、β-环糊精包结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相应辅料,制成合适的剂型。实施例2
取白头翁10g、黄连5g、木香lg、苦参lg、珍珠lg,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其制法中有以下区别步骤2中木香、白头翁加10倍量的水提取挥发油,药渣与苦参混合,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实施例3
取白头翁15g、黄连10g、木香5g、苦参5g、珍珠5g,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其制法中有以下区别步骤4中,黄连加6倍量80%乙醇提取三次。实施例4
取白头翁10g、黄连10g、木香lg、苦参lg、珍珠5g,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实施例5
取白头翁15g、黄连5g、木香5g、苦参5g、珍珠lg,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药物可以制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剂型,优选的为片剂,片剂的制备工艺,各药物原料的提取工艺与上述实施例1-5—致,关键是药物辅料的选择。片剂作为结肠靶向包衣制剂的片芯,在崩解时间、硬度方面需要满足特殊要求。《中国药典》对肠溶片片芯的崩解时间和硬度未作具体要求,一般参考普通中药素片的崩解时限30 min),但硬度要求比普通素片大O 60N)。在选择辅料时,要使得到的片剂满足要求。在片剂制备时,所选的辅料主要有稀释剂、润湿剂、崩解剂和润滑剂,下面逐一列举各辅料的选取过程。选取淀粉、糊精、乳糖或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其所得片剂性能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主要由下列原料组成白头翁10-15 重量份、黄连5-10重量份、木香1-5重量份、苦参1-5重量份、珍珠1-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主要由下列原料组成白头翁12重量份、黄连7. 5重量份、木香3重量份、苦参4. 5重量份、珍珠3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剂型为片剂。
4.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原料为白头翁10-15重量份、黄连5-10重量份、木香1-5重量份、苦参1-5重量份、珍珠1-5重量份,包括以下步骤(1)取白头翁、黄连、木香、苦参,将它们分别分为两份,较少的一份分别粉碎成细粉,过 80目筛,较多的一份分别粉碎成粗颗粒,过5目筛,另取珍珠粉碎成粉,过80目筛,备用;(2)取木香、白头翁粗颗粒,加入8-10倍量的水,加热提取挥发油,所得挥发油保存,滤液和滤渣分离备用;(3)取苦参粗颗粒与步骤(2)的药渣混合,加8-10倍量水煎煮2次,合并煎煮液;(4)将步骤(3)的煎煮液和步骤(2)的滤液混合,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 1. 20的浸膏,然后加乙醇至醇含量为70voW),搅勻,冷藏后过滤,取滤液备用;(5)取黄连粗颗粒,加6-8倍量50-80vol%乙醇提取三次,滤过,滤液与步骤(4)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稠膏;(6)取剩余的木香、白头翁、苦参和黄连细粉,与步骤(5)的稠膏混合,60°C干燥至干浸膏,粉碎过80目筛;(7)将步骤(2)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进行包结,得包结物;(8)将干浸膏粉、包结物、淀粉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用无水乙醇制软材,软材过 12-14目筛制粒,然后在60°C下干燥、14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压片得片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白头翁、黄连、木香、苦参均按照1:19的质量比分为两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挥发油提取时间为6-7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每次煎煮lh,步骤(5)中, 每次提取1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7)中包结物制备过程为取 β -环糊精,加水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在搅拌下滴入挥发油,滴完后继续搅拌2-4h,然后静置冷藏,冷藏后过滤、用石油醚洗涤、干燥,去除石油醚残留物,得包结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7)中,挥发油与环糊精质量比为1:10,滴入挥发油的温度为40°C,滴完后搅拌3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8)中,干浸膏粉与包结物的总质量为淀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硬脂酸镁总质量的5. 8-6. 2倍,无水乙醇的用量为干浸膏粉、包结物、淀粉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总质量的9-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头翁10-15重量份、黄连5-10重量份、木香1-5重量份、苦参1-5重量份、珍珠1-5重量份。本发明配方独特,各原料协同起效,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凉血止痢、杀虫利尿、行气止痛的功效,对慢性结肠炎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通过对制备工艺的优化,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的提取出来,发挥药效,提高了药物疗效。
文档编号A61K36/718GK102362901SQ201110342580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程立方, 闫雪生, 隋在云 申请人: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