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119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鼻炎发病的临床症状各异,危害极大, 当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时,会出现呼吸障碍,引发血氧浓度降低,影响其它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代谢,而出现一些如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靡等,甚至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严重并发症。而当鼻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影响嗅觉粘膜时,就会出现嗅觉障碍,导致闻不着香臭等气味。当长期反复发作的鼻炎未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就会扩散至邻近器官、组织,而并发如额骨骨髓炎、眶骨壁骨炎及骨膜炎、眶壁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球后视神经炎、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多种危重急症。西医认为鼻炎是由于发热感冒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治疗上常采用抗生素杀菌消炎、手术、激光等治疗方案,虽能见效快,但痛苦大、易复发、且医疗费用高。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及个人禀赋体质有关,外因多由气候(风、寒、热、燥等)邪气侵袭鼻窍所致。脏腑功能失调与肺、脾、肾三腑虚损有关,其病主要在肺,其本在脾肾。常见症型有气虚血瘀型,肾阳亏虚型,外寒内热型。虽然市场上出现许多治疗鼻炎的中成药, 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复发,治疗周期长,而且费用也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鼻炎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柴胡3-10份、苍耳子3-10份、川芎3-10份黄芩3-9份、茯苓10-15份、金银花10-20份防风5-10份、白芷3-10份、连翘6-15份陈皮3-10份、菊花10-15份、五味子3-6份鹅不食草5-9份、辛夷3-10份、桂枝2-6份薄荷3-6份、干姜3-10份、苍术3-9份。其优选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柴胡6份、苍耳子7份、川弯7份黄芩6份、茯苓12份、金银花15份防风8份、白芷7份、连翘10份陈皮6份、菊花12份、五味子4份鹅不食草7份、辛夷6份、桂枝4份
薄荷5份、干姜7份、苍术6份。用法用量用水煎法煎两次,将两次所煎药液合并,平均分为三份,每天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本发明所采用的各活性成分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主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黄芩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主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 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紐,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凝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 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金银花清热解毒。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偏正头痛,风湿痹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小J L·惊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白芷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 湿胜久泻,赤白带下,痈疽疮疡;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风热感冒,湿病,热淋尿闭,痈疽,肿毒,瘰疬,瘿瘤,喉痹;陈皮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主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 哕逆;咳嗽痰多;菊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主治外感风热和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 目赤肿痛,疔疮肿毒;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主治久咳虚喘,梦遗滑精,尿频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鹅不食草祛风通窍,解毒消肿。主治感冒,头痛,鼻渊,鼻息肉,咳嗽,哮喘,喉痹, 耳聋,目赤翳膜,疟疾,痢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肿毒,疥癣;辛夷散风寒,通鼻窍。主治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桂枝散寒解表,温经,通阳。主治风寒表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主治风热表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胁痛;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湿痹痛,寒饮喘咳;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胸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痰饮,湿肿,表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湿胜,肢节酸重重着,痿甓,夜盲。
配方中诸药合力,达到宣通鼻窍,润肺祛寒,益气固表,抗菌解毒,调节免疫力,加强呼吸系统运动,消除鼻炎的功能。本发明的中药专门用于治疗鼻炎,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服用简单,对鼻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780例,总有效率达95%。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取柴胡6克、苍耳子7克、川弯7克、黄芩6克、茯苓12克、金银花15克、防风8克、 白芷7克、连翘10克、陈皮6克、菊花12克、五味子4克、鹅不食草7克、辛夷6克、桂枝4 克、薄荷5克、干姜7克、苍术6克,用水煎法煎两次,将两次所煎药液合并,平均分为三份, 每天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实施例2 取柴胡3克、苍耳子3克、川芎3克、黄芩3克、茯苓10克、金银花10克、防风5克、 白芷3克、连翘6克、陈皮3克、菊花10克、五味子3克、鹅不食草5克、辛夷3克、桂枝2克、 薄荷3克、干姜3克、苍术3克,用水煎法煎两次,将两次所煎药液合并,平均分为三份,每天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实施例3 取柴胡10克、苍耳子10克、川芎10克、黄芩9克、茯苓15克、金银花20克、防风 10克、白芷10克、连翘15克、陈皮10克、菊花15克、五味子6克、鹅不食草9克、辛夷10 克、桂枝6克、薄荷6克、干姜10克、苍术9克,用水煎法煎两次,将两次所煎药液合并,平均分为三份,每天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实施例4:临床观察(1)临床资料本发明人于2005年至今,对780例鼻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450例, 女330例。(2)治疗方法每天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 3齐IJ,重病患者连服10剂即可痊愈。(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4)治疗效果临床治愈585例,占75% ;显效94例,占12% ;有效62例,占8% ;无效39例,总有效率95%。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及时减轻病状。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柴胡3-10份、苍耳子3-10份、川芎3-10份黄芩3-9份、茯苓10-15份、金银花10-20份防风5-10份、白芷3-10份、连翘6-15份陈皮3-10份、菊花10-15份、五味子3-6份鹅不食草5-9份、辛夷3-10份、桂枝2-6份薄荷3-6份、干姜3-10份、苍术3-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炎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柴胡6份、苍耳子7份、川芎7份黄芩6份、茯苓12份、金银花15份防风8份、白芷7份、连翘10份陈皮6份、菊花12份、五味子4份鹅不食草7份、辛夷6份、桂枝4份薄荷5份、干姜7份、苍术6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该中药以柴胡、苍耳子、川芎、黄芩、茯苓、金银花、防风、白芷、连翘、陈皮、菊花、五味子、鹅不食草、辛夷、桂枝、薄荷、干姜、苍术为活性成分,按一定的重量份数组成。本发明的中药专门用于治疗鼻炎,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服用简单,对鼻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780例,总有效率达95%。
文档编号A61P11/02GK102363039SQ20111035837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王敬祥 申请人:王敬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