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配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60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静脉配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的静脉配送系统。
背景技术
医疗运输、静脉配送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比如用于运送病人的担架、轮椅、运输车,或者用于运送医疗物品的静脉配送系统等。目前,为了运送更多的物品,常常将静脉配送系统设计成能够容纳较多物品的结构,如此则静脉配送系统的体积较大,易于造成侧翻,因此对于静脉配送系统的底座有较高的要求。为克服上述缺陷,静脉配送系统的底座被设计成扁平状且具有较大的的重量。同时,大容量静脉配送系统往往还具有与之相配合起到固定作用的固定架,当静脉配送系统推入固定架时,底座因惯性较大且为扁平设计,往往会与固定架产生一定的摩擦,给底座造成一定的损坏。而且,传统的固定架往往不能很好的满足这种具有较大体积的静脉配送系统需要。有鉴于此,有必要对静脉配送系统的结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配送系统,其能够使移动架和固定架很好的配合,同时,能够减少移动架在与固定架相配合时产生的摩擦损耗。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静脉配送系统,其包括:
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包括框架、搁置板和底座,所述框架位于底座上,所述底座包括本
体;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若干竖直框架和若干连接板,所述竖直框架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整体,固定架任一最外侧的竖直框架形成固定架的开口。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沿本体两端纵向延伸有两端部,所述两端部横向边距大于本体横向边距。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端部横向两侧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所在平面与本体所在平面平行。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下部具有滚轮。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还包括位于其底部的横梁。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另一侧的竖直框架设有限位挡板。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包括若干竖杆和若干横杆,所述竖杆的一端固定于底座上,另一端通过横杆相连,任一最外侧的竖杆上还设置有把手。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搁置板水平纵向设置于所述若干竖杆之间,所述搁置板上还设置有分隔板。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直框架平行排列,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段,自第一段的两端垂直延伸的第二段,自第二段两端倾斜延伸的第三段,自第三段两端垂直延伸的第四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架可进入竖直框架与连接板围成的空间,与固定架相互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架底部横梁,能够实现对固定架的支撑和固定作用,此外,限位挡板使得移动架在与固定架相配合时,能够阻止移动架向固定架开口相对侧运动,实现了固定架和移动架良好的配合。同时,移动架底座的突出部及其上的滑轮能够减少固定架和移动架相配合时所产生的摩擦损耗。


图1为本发明的静脉配送系统的一具体实施方式
的立体 图2为图1所示静脉配送装置的移动架的立体 图3为图2所不移动架的底座的俯视 图4为图1所不移动架的底座的主视 图5为图1所示静脉配送装置的固定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出的结构、方法、或者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静脉配送系统100的立体图,其也示出了固定架20和移动架10相互配合时位置关系。所述移动架10可进入竖直框架21与连接板22围成的空间,与固定架20相互配合。静脉配送系统100包括移动架10和固定架20,配合参照图2所示,上述移动架10包括框架11、搁置板12和底座13,框架11包括竖杆111和横杆112,上述竖杆111的一端固定于底座13上,另一端通过横杆112相连。框架11位于底座13上,搁置板122水平纵向相互平行设置于竖杆111之间,用于放置待配送的物品,其上还设置有分隔板121。任一最外侧的竖杆111上设置有把手1111。如图3、4所示,图3为底座13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其中,纵向为左右方向,横向为上下方向,且与纵向垂直,此说明同样适用于其他附图中;图4为底座13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底座13包括本体131,沿本体110两端纵向延伸的两端部111,所述两端部111横向边距大于本体110横向边距。如此设计使得底座13大致呈“两头宽,中间窄”的形状。所述底板13的下部具有滚轮14,底座13的两端部132的横向两侧设置有滑轮15,所述滑轮15所在平面与本体131所在平面平行。如此设计能够减少移动架10推入固定架20时底座13与固定架20之间的摩擦,延长了底座13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了防止移动架10侧翻,底座13被设计成狭长的矩形平板结构,且具有一定的重量。如图5所示为固定架20 —具体实施方式
的立体图,固定架20包括竖直框架21和连接板22,连接板22水平纵向平行设置于竖直框架21之间,并将竖直框架21连接为一整体。竖直框架21平行排列,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段211,自第一段211的两端垂直延伸的第二段212,自第二段212两端倾斜延伸的第三段213,自第三段213两端垂直延伸的第四段214。上述固定架20还包括位于其底部的横梁23,其位于所述若干竖直框架21之间,且处于所述第三段213的下方。沿所述横梁23的垂直方向设有限位挡板24,其使得移动架在与固定架相配合时,能够阻止移动架向固定架开口相对侧运动。优选地,所述限位挡板24位于任一最外侧竖直框架21的底部。底部具有限位挡板24的竖直框架21与限位挡板24构成一 “凸”字型结构
横梁23对固定架20起到固定加强作用,限位挡板24则对进入固定架20的移动架10起到限位作用,其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当移动架10推入固定架20时,由于移动架21的惯性作用,移动架21往往不能停留在合适的位置,此时,限位挡板24与移动架21底部的滚轮14发生碰撞,降低移动架21的速度,使其最终停留在固定架20内。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 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静脉配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配送系统(100)包括: 移动架(10),所述移动架(10)包括框架(11 )、搁置板(12)和底座(13),所述框架(11)位于底座(13)上,所述底座(13)包括本体(131); 固定架(20),所述固定架(20)包括若干竖直框架(21)和若干连接板(22),所述竖直框架(21)通过连接板(22 )连接为一整体,固定架(20 )任一最外侧的竖直框架(21)形成固定架(20)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配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沿本体(131)两端纵向延伸有两端部(132),所述两端部(132)横向边距大于本体(131)横向边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脉配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部(132)横向两侧设置有滑轮(15),所述滑轮(15)所在平面与本体(131)所在平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配送装置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的下部具有滚轮(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配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0)还包括位于其底部的横梁(23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配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另一侧的竖直框架(21)设有限位挡板(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配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包括若干竖杆(111)和若干横杆(112),所述竖杆(111)的一端固定于底座(13)上,另一端通过横杆(112 )相连,任一最外侧的竖杆(111)上还设置有把手(111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脉配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板(12)水平纵向设置于所述若干竖杆(111)之间,所述搁置板(12)上还设置有分隔板(1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配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框架(21)平行排列,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段(211),自第一段(211)的两端垂直延伸的第二段(212),自第二段(212)两端倾斜延伸的第三段(213),自第三段(213)两端垂直延伸的第四段(2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配送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0)可进入竖直框架(21)与连接板(22)围成的空间,与固定架(20)相互配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脉配送系统,所述静脉配送系统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包括框架、搁置板和底座,所述框架位于底座上,所述底座包括本体;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若干竖直框架和若干连接板,所述竖直框架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整体,固定架任一最外侧的竖直框架形成固定架的开口。固定架底部横梁,能够实现对固定架的支撑和固定作用,此外,限位挡板使得移动架在与固定架相配合时,能够阻止移动架向固定架开口相对侧运动,实现了固定架和移动架良好的配合。同时,移动架底座的突出部及其上的滑轮能够减少固定架和移动架相配合时所产生的摩擦损耗。
文档编号A61G12/00GK103142368SQ20111040003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严阳 申请人:苏州艾隆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