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871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和保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灸”就是烧灼的意思。灸疗是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进行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治疗方法。我国人民在远古的时候,掌握了用火的方法,人们在烘烤食物和取暖中,可能偶尔不慎被火烧灼,而减轻了某些病痛;或烤灼腹部,缓解了腹部的寒痛及胀满等症状,于是大家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疾病,这样就产生了灸疗。《灵枢·官能》中有“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就说明了灸的疗效作用。在中国的古代,由于灸在治疗疾病中的显著作用,以及用灸材料的方便易寻,灸疗在当时是非常的盛行,用灸的材料以及治疗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用灸的材料一是用某些刺激性中草药物;二是专用燃烧的艾叶或使用了其它的一些药物作为燃烧的材料。治疗技术的发展早在三国时期就出现了灸疗的专著《曹氏灸方》(已佚), 宋代庄绰有《膏肓腧穴灸法》、闻人耆有《备急灸方》、西方子有《明堂灸经》,在明代叶广祚有 《采艾编》,清代吴亦鼎《神灸经论》等历史上有影响的灸疗专著。中国专利文献CN100450513C公开了一种中医灸疗用药及其制备方法,中药组分包括木香20-40%、艾叶30-50%、檀香10-20%、菖蒲5_10%、白芷4_8%、苍术5_10%、乳香 0. 5-1%、没药0. 5-1%、榆白皮1-1. 5%,制成中药艾灸条或艾灸棒,集灸疗治病、保健强身、熏香与一体。中国专利文献CN1231228C公开了一种具有行气活血止痛功效的药灸制品,由乳香30g、川穹30g、延胡索50g、血竭30g、西红花20g、冰片10g、麝香5g和艾叶500g组成,用于治疗气滞血瘀的胃、肠、肝、胆疼痛及痛经等病。现有技术大都用于制作普通清艾条,普通清艾条的主要成分为艾绒,其中无中药成分,少量含中药的灸疗产品常用于治疗临床常见疾病和日常保健,对疑难杂病往往效果不明显,且这些产品的使用方法有限,临床适应症也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艾绒5-15份、乳香0. 5-1. 5份、没药0. 5-1. 5 份、沉香0. 5-1. 5份、冰片0. 5-1. 5份、桂枝0. 5-1. 5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艾绒8-12份、乳香0. 8-1. 2份、没药0. 8-1. 2份、沉香0. 8-1. 2份、冰片0. 8-1. 2份、桂枝0. 8-1. 2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艾绒10份、乳香1份、没药1份、 沉香1份、冰片1份、桂枝1份。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麝香0. 5-1. 5份、穿山甲0. 5-1. 5 份、透骨草0. 5-1. 5份、千年健0. 5-1. 5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麝香0. 8-1. 2份、穿山甲0. 8-1. 2 份、透骨草0. 8-1. 2份、千年健0. 8-1. 2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麝香1份、穿山甲1份、透骨草1 份、千年健1份。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棉皮纸一张,长20-30厘米,取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药末21-M克,卷成直径18-30mm的圆柱,外用桑皮纸厚糊 6-7层,阴干待用。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顽固性面瘫、面瘫后遗症、关节炎、慢性咽喉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发挥了艾绒和中药双重治疗作用,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2、本发明的直径大于普通清艾条,火力持续、渗透,温热范围大,适用于各种寒证、虚证、痛证、瘀证,可用来治疗临床各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如治疗顽固性面瘫、面瘫后遗症、 关节炎、慢性咽喉炎、慢性疲劳综合症等,并可以用日常保健;
3、携带方便,使用方法易于操作,可在家庭中使用,不局限于医生和医疗场所,同时价格远低于普通临床诊疗价格,如果得到普及使用,可缓解当今社会“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问题;
4、本发明为消耗品,因此临床的大力推广和家庭保健的广泛使用不仅可以给患者带来福音,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艾绒5-10份、乳香0. 5-1. 5份、没药0. 5-1. 5份、沉香0. 5-1. 5份、冰片 0. 5-1. 5 份、桂枝 0. 5-1. 5 份。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一(一)
艾绒5份、乳香1. 5份、没药0. 5份、沉香1. 5份、冰片0. 5份、桂枝1. 5份。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一 (二)
艾绒6份、乳香1. 4份、没药0. 6份、沉香1. 4份、冰片0. 6份、桂枝1. 4份。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一(三)
艾绒7份、乳香1. 3份、没药0. 7份、沉香1. 3份、冰片0. 7份、桂枝1. 3份。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一(四)
艾绒8份、乳香1. 2份、没药0. 8份、沉香1. 2份、冰片0. 8份、桂枝1. 2份。实施例5中药组合物一(五)
艾绒9份、乳香1. 1份、没药0. 9份、沉香1. 1份、冰片0. 9份、桂枝1. 1份。实施例6中药组合物一(六)
4艾绒10份、乳香1份、没药1份、沉香1份、冰片1份、桂枝1份。实施例7中药组合物一(七)
艾绒11份、乳香0. 9份、没药1. 1份、沉香0. 9份、冰片1. 1份、桂枝0. 9份。实施例8中药组合物一(八)
艾绒12份、乳香0. 8份、没药1. 2份、沉香0. 8份、冰片1. 2份、桂枝0. 8份。实施例9中药组合物一(九)
艾绒13份、乳香0. 7份、没药1. 3份、沉香0. 7份、冰片1. 3份、桂枝0. 7份。实施例10中药组合物一(十)
艾绒14份、乳香0. 6份、没药1. 4份、沉香0. 6份、冰片1. 4份、桂枝0. 6份。实施例11中药组合物一 (i^一)
艾绒15份、乳香0. 5份、没药1. 5份、沉香0. 5份、冰片1. 5份、桂枝0. 5份。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艾绒5-10份、乳香0. 5-1. 5份、没药0. 5-1. 5份、沉香0. 5-1. 5份、冰片0. 5-1. 5份、桂枝 0. 5-1. 5份、麝香0. 5-1. 5份、穿山甲0. 5-1. 5份、透骨草0. 5-1. 5份、千年健0. 5-1. 5份。实施例12中药组合物一(一)
艾绒5份、乳香1. 5份、没药0. 5份、沉香1. 5份、冰片0. 5份、桂枝1. 5份、麝香0. 5份、 穿山甲1. 5份、透骨草0. 5份、千年健1. 5份。实施例13中药组合物一 (二)
艾绒6份、乳香1.4份、没药0.6份、沉香1.4份、冰片0.6份、桂枝1.4份、麝香0.6份、 穿山甲1. 4份、透骨草0. 6份、千年健1. 4份。实施例14中药组合物一(三)
艾绒7份、乳香1. 3份、没药0. 7份、沉香1. 3份、冰片0. 7份、桂枝1. 3份、麝香0. 7份、 穿山甲1. 3份、透骨草0. 7份、千年健1. 3份。实施例15中药组合物一(四)
艾绒8份、乳香1. 2份、没药0. 8份、沉香1. 2份、冰片0. 8份、桂枝1. 2份、麝香0. 8份、 穿山甲1. 2份、透骨草0. 8份、千年健1. 2份。实施例16中药组合物一(五)
艾绒9份、乳香1. 1份、没药0. 9份、沉香1. 1份、冰片0. 9份、桂枝1. 1份、麝香0. 9份、 穿山甲1. 1份、透骨草0. 9份、千年健1. 1份。实施例17中药组合物一(六)
艾绒10份、乳香1份、没药1份、沉香1份、冰片1份、桂枝1份、麝香1份、穿山甲1份、 透骨草1份、千年健1份。实施例18中药组合物一(七)
艾绒11份、乳香0. 9份、没药1. 1份、沉香0. 9份、冰片1. 1份、桂枝0. 9份、麝香1. 1 份、穿山甲0. 9份、透骨草1. 1份、千年健0. 9份。实施例19中药组合物一(八)
艾绒12份、乳香0. 8份、没药1. 2份、沉香0. 8份、冰片1. 2份、桂枝0. 8份、麝香1. 2 份、穿山甲0. 8份、透骨草1. 2份、千年健0. 8份。实施例20中药组合物一(九)
5艾绒13份、乳香0. 7份、没药1. 3份、沉香0. 7份、冰片1. 3份、桂枝0. 7份、麝香1. 3 份、穿山甲0. 7份、透骨草1. 3份、千年健0. 7份。实施例21中药组合物一(十)
艾绒14份、乳香0. 6份、没药1. 4份、沉香0. 6份、冰片1. 4份、桂枝0. 6份、麝香1. 4 份、穿山甲0. 6份、透骨草1. 4份、千年健0. 6份。实施例22中药组合物一 (i^一)
艾绒15份、乳香0. 5份、没药1. 5份、沉香0. 5份、冰片1. 5份、桂枝0. 5份、麝香1. 5 份、穿山甲0. 5份、透骨草1. 5份、千年健0. 5份。实施例23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取棉皮纸一张,长20-30厘米,取实施例1-2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药末21- 克,卷如爆竹式,越紧越好,卷成直径18-30mm的圆柱,外用桑皮纸厚糊6_7层,阴干待用。实施例M使用方法
普通艾灸常用于点燃后悬灸,距穴位上方2cm左右施灸,火力短暂,温热范围有限; 太乙灸(即本发明)可类似普通艾条悬灸,但火力持续,温热范围明显大于普通艾条灸。还可以采用实按灸,将太乙灸一端点燃,在施灸部位上铺垫6 7层绵纸或棉布,或以 6 7层棉布包裹住艾火,将艾火直接点按在施灸部位上,若火熄,再点再按,每次每穴点按 5 7次。实按灸的火力持续、渗透,温热范围更大,疗效更好。实施例25本发明治疗面瘫的临床试验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医院门诊的60例顽固面瘫患者。其中女性35例,男性25 例。发病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21 士2. 3岁。病程1个月-60个月,平均病程18士2. 6个月。随机分成四组,其中太乙灸一组15例,太乙灸二组15例,普通艾条组16例,空白对照组14例。1. 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采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制订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以下简称《标准(草案)》)制订的诊断标准(1)不同程度的患侧额纹消失,皱眉无力,眼睑闭合不全;( 不能耸鼻,鼻唇沟变浅,人中沟、口唇歪斜向健侧;(3)患侧口角下降,口颊食物滞留。1. 3纳入标准①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且经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者;② 性别不限,年龄在18-80岁;③自愿运用艾灸治疗的患者。1. 4排除标准①病程为1个月之内者;②诊断为中枢性面瘫的患者;③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1. 5剔除标准①凡未按照规定治疗或采用针灸以外对疗效结果有影响的其他疗法;②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定者;③主动中止艾灸治疗的患
者ο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
太乙灸一组参照实施例6和实施例23所述的方法制备中药组合物一,参照实施例M 所述的方法使用,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10次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太乙灸二组参照实施例17和实施例23所述的方法制备中药组合物二,参照实施例M所述的方法使用,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10次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普通艾条组普通艾绒悬灸,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10次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空白对照组不予治疗。2. 2观察指标
每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3.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闭眼、鼓腮、露齿动作完全对称正常; 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闭眼、鼓腮、露齿动作有所改善; 未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5.治疗效果
试验结果见下表。有效率=(治愈数+显效数+有效数)/总人数。表1治疗后四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艾绒5-15份、乳香0. 5-1. 5份、没药0. 5-1. 5份、沉香0. 5-1. 5份、冰片 0. 5-1. 5 份、桂枝 0. 5-1. 5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艾绒8-12份、乳香0. 8-1. 2份、没药0. 8-1. 2份、沉香0. 8-1. 2份、冰片 0. 8-1. 2 份、桂枝 0. 8-1. 2 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艾绒10份、乳香1份、没药1份、沉香1份、冰片1份、桂枝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麝香0. 5-1. 5份、穿山甲0. 5-1. 5份、透骨草0. 5-1. 5份、千年健 0. 5-1. 5 份。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麝香0. 8-1. 2份、穿山甲0. 8-1. 2份、透骨草0. 8-1. 2份、千年健 0. 8-1. 2 份。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麝香1份、穿山甲1份、透骨草1份、千年健1份。
7.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棉皮纸一张,长20-30厘米,取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药末21- 克,卷成直径18-30mm的圆柱,外用桑皮纸厚糊6_7层,阴干待用。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顽固性面瘫、面瘫后遗症、关节炎、慢性咽喉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艾绒5-10份、乳香0.5-1.5份、没药0.5-1.5份、沉香0.5-1.5份、冰片0.5-1.5份、桂枝0.5-1.5份。本发明还提供这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发挥了艾绒和中药双重治疗作用,大大提高临床疗效;火力持续、渗透,温热范围大,适用于各种寒证、虚证、痛证、瘀证,可用来治疗临床各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并可以用日常保健;携带方便,易于操作,同时价格远低于普通临床诊疗价格;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61P25/02GK102430011SQ201110410359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
发明者吴焕淦, 吴璐一, 王晓梅 申请人: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