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393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腰痛”是由于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或腰府失养所引起的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中医学的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多因肾系病变及腰部外伤、劳损,寒湿或湿热侵着等所致。肾系疾病和痹病类、淋病类疾病、妇科经带疾病、急性腰扭伤、腰痹、偏痹等,均为常见腰痛。临床上对以腰痛为主症的病种尚未能确定时,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查以确定病情,作出初步诊断,并进行对症论治。西医学只能针对某一症状进行治疗,而对腰痛的中医证侯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中医认为腰痛多责之于肾,有外感与内伤之别,临床辩证有虚实之分。总的病机为经脉阻滞,不通则痛;气血亏虚,不荣则痛。外感风寒湿热,或外伤而致腰痛多属实证,内伤不外乎肾精亏虚多属虚。寒性凝滞收引,湿邪粘滞不化,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可发为寒湿腰痛;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湿热阻遏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可发为湿热腰痛。跌仆损伤,气滞血瘀,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可发为外伤腰痛。先天禀赋不足,或劳累过度,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弱,或房室不节,以致脏腑精气亏损,不能濡养筋脉,可发为肾虚腰痛。本发明依据中医理论,针对肾虚腰痛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的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制方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10-40份、山药5-20份、茯苓5-20 份、泽泻5-20份、牡丹皮5-20份、山茱萸10-30份、附子5_20份、肉桂5_20份、当归5_20 份、川断5-25份、寄生5-25份、白术10-40份、菟丝子5_20份、覆盆子5_20份、枸杞子5_20 份、杜仲5-25份、黄芪10-40份、鹿茸3-10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30份、山药10份、茯苓10份、泽泻10份、牡丹皮10份、 山茱萸20份、附子10份、肉桂10份、当归12份、川断15份、寄生15份、白术30份、菟丝子 12份、覆盆子12份、枸杞子12份、杜仲15份、黄芪30份、鹿茸6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熟地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功效;山药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的功效;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用;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肉桂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川断具有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的功效;桑寄生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菟丝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健脾的功效;覆盆子具有补肝益肾、固精缩尿、助阳明目的功效;枸杞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的功效;杜仲具有补肝肾、 强筋骨、补中益精气的功效;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肺健脾、驱风运毒的功效;鹿茸具有壮肾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的功效。其中,该组合物中附子、肉桂、鹿茸培补肾中之元阳, 温里祛寒;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是为“阴中求阳”;茯苓、泽泻、牡丹皮清热渗湿;白术、黄芪健脾益气;杜仲强腰益精;菟丝子、川断、桑寄生、覆盆子补益肝肾;当归补血行血,与补肾之品相配,以补养精血。诸药合用,肝脾肾阴阳兼顾, 仍以温肾阳为主,共奏温肾壮腰之功,妙在阴中求阳,使元阳得以归原,达到治疗肾虚腰痛的目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植物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 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效率达100%,治愈率55. 5%。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30g、山药10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山茱萸20g、附子10g、肉桂10g、当归12g、川断15g、 寄生15g、白术30g、菟丝子12g、覆盆子12g、枸杞子12g、杜仲15g、黄芪30g、鹿茸6g。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20g、山药15g、茯苓20g、泽泻5g、牡丹皮15g、山茱萸10g、附子12g、肉桂20g、当归5g、川断10g、寄生20g、白术10g、菟丝子20g、覆盆子5g、枸杞子20g、杜仲5g、黄芪10g、鹿茸5g。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40g、山药12g、茯苓5g、泽泻20g、牡丹皮5g、山茱萸15g、附子20g、肉桂5g、当归10g、川断25g、寄生10g、白术20g、菟丝子15g、覆盆子20g、枸杞子5g、杜仲12g、黄芪20g、鹿茸3g。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log、山药20g、茯苓15g、泽泻12g、牡丹皮12g、山茱萸30g、附子5g、肉桂15g、当归20g、川断12g、 寄生5g、白术40g、菟丝子10g、覆盆子8g、枸杞子15g、杜仲25g、黄芪15g、鹿茸10g。实施例5
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25g、山药5g、茯苓12g、泽泻15g、牡丹皮20g、山茱萸25g、附子15g、肉桂12g、当归Sg、川断5g、寄生12g、白术25g、菟丝子5g、覆盆子15g、枸杞子10g、杜仲10g、黄芪40g、鹿茸8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5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36例,其中男34例,女2例,其年龄20-60岁。症状腰部酸痛乏力,喜揉喜按,下肢酸软,遇劳加重,卧则减轻,脉细。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本中药组合物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七天为一疗程。三、疗效标准
(1)痊愈腰痛及相关症状消失;
(2)显效腰痛及相关症状大部分好转;
(3)有效腰痛及相关症状一部分好转;
(4)无效;腰痛及相关症状均无改善,症状如前。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6个疗程,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6 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张某,男,34岁。腰痛反复发作4余年,以酸痛不适为主,休息后则好转,活动过多时又加重,并伴头晕头昏,眼花耳鸣,健忘失眠,面容憔悴,倦怠无力,手足不温,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汤药2个疗程,腰部酸痛及相关症状大部分好转;续服 2个疗程,腰痛及相关症状消失,痊愈。病例2
姜某,男41岁。就诊时自诉腰部酸痛多年。证见腰间冷痛,全身乏力,手足不温,面色苍白,便溏溺清,舌淡,脉沉细或。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汤药3个疗程,腰痛及相关症状大部分好转,全身有力,继续服药1个疗程,诸症皆消,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10-40份、山药5-20份、茯苓5-20份、泽泻5_20份、牡丹皮5_20份、山茱萸10-30 份、附子5-20份、肉桂5-20份、当归5-20份、川断5_25份、寄生5_25份、白术10-40份、菟丝子5-20份、覆盆子5-20份、枸杞子5-20份、杜仲5_25份、黄芪10-40份、鹿茸3_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30份、山药10份、茯苓10份、泽泻10份、牡丹皮10份、山茱萸20份、附子10份、肉桂10份、当归12份、川断15份、寄生15份、白术30份、菟丝子12 份、覆盆子12份、枸杞子12份、杜仲15份、黄芪30份、鹿茸6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10-40份、山药5-20份、茯苓5-20份、泽泻5-20份、牡丹皮5-20份、山茱萸10-30份、附子5-20份、肉桂5-20份、当归5-20份、川断5-25份、寄生5-25份、白术10-40份、菟丝子5-20份、覆盆子5-20份、枸杞子5-20份、杜仲5-25份、黄芪10-40份、鹿茸3-10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滋补肾阳、养肝补脾、填精补髓、强腰益精的功效,其治疗肾虚腰痛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14GK102512565SQ20111042523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孙胜波 申请人: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