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早期突发性耳聋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7214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早期突发性耳聋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早期突发性耳聋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技术背景突发性耳聋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认为多与内耳血管功能障碍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内耳血管痉挛、水肿、出血、血栓形成及血细胞粘集,对于早期(七天之内)突发性耳聋治疗至关重要,否则患者听力难以恢复或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西医一般采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以及激素治疗,但是很多患者仍然听力难以恢复或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祖国医学认为“暴聋多实”。突发性耳聋多为肝胆火气上逆或外邪侵袭,耳络壅郁,痰浊内停,阻塞耳窍所致。对于早期突发性耳聋治宜清肝泻火、利水消肿。因此发明一种治疗早期突发性耳聋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清肝泻火、利水消肿为治则的治疗早期突发性耳聋的药物,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依据祖国医学传统医学对早期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及其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从中筛选出清肝泻火、利水消肿的天然中草药,按中医理论组方,使其发挥作用。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
黄芩12克生黄芪16克金银花12克桅子18克茯苓15克三七10克泽泻15 克猪苓15克半边莲18克麦冬20克生地黄20克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勻粉碎成200目细粉,分装成袋,每袋装药粉9克。饭后服用, 每日二袋,分两次用水冲服。
本发明药物是中药制剂,根据中医配方理论,选药合理、清肝泻火、利水消肿。本发明药物,经多年临床观察病人,疗效显著,对早期突发性耳聋的病人都有显著效果。
本发明药物临床服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
本发明选用天然植物药为原料,各组分符合药政法规定,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治疗早期突发性耳聋,无化学制剂,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安全可靠;本发明为散剂, 有效成分散失少,疗效高,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无任何不适症;本发明药物对早期突发性耳聋的病人疗效明显。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早期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经500例早期突发性耳聋的患者作系统的临床观察,并选择病史、病情、年龄及与传统西医治疗方法相当的早期突发性耳聋患者500例作为对比组,年龄18-60岁,病程1-7天;试验组服用本发明药物;对照组用传统西医治疗方法。观察期为7天,7天后复查,耳聋疗效标准根据国内疗效分级评定标准。显效0. 25 4kHz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0. 25 4kHz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 30dB ;无效0125 4kHz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
临床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服用本发明药物与用传统西医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
表1 二组有效率比较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早期突发性耳聋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散剂黄芩12克生黄芪16克金银花12克桅子18克茯苓15克三七10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半边莲18克麦冬20克生地黄20克;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勻粉碎成200目细粉,分装成袋,每袋装药粉9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早期突发性耳聋的药物,本发明是依据祖国医学传统医学对早期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及其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从中筛选出清肝泻火、利水消肿的天然中草药,按中医理论组方,使其发挥作用。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黄芩12克 生黄芪16克 金银花12克 栀子18克 茯苓15克 三七10克 泽泻15克 猪苓15克 半边莲18克 麦冬20克 生地黄20克;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粉碎成200目细粉,用水冲服。
文档编号A61K36/8968GK102512589SQ20111045133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孔敏, 祝永增 申请人:祝永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