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抑制皮肤真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抑制皮肤真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真菌性皮肤病,亦称皮肤真菌病,是指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人类皮肤以及黏膜、毛发和甲等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是皮肤癣菌侵犯表皮,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众多的皮肤细菌、真菌感染疾病中以脓、肿、癣、疥、蚊虫叮咬最多,最普遍,由于开始不太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引不起重视以致延误治疗时机,发展成严重的皮肤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临床在对真菌性皮肤疾病的治疗方面,多采用抗生素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外涂,由于激素类药膏(肤轻松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等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大多数患者会频繁使用激素药膏。而滥用激素软膏,会造成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等副作用。特别是对于体癣、手足癣、股癣等由真菌感染引起皮肤病,涂擦激素软膏往往只能起到一时的缓解,但由于抑制了免疫作用,反而促进了真菌繁殖,加重病情。另外,此种药物的使用会造成药物依赖,不仅极易复发,且病菌容易形成耐药性和较严重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皮肤细菌、真菌的药物。该药物用于皮肤细菌、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不仅无任何毒副作用,而且不会造成对药物的依赖,且愈后不易复发。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抑制皮肤真菌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独特,流程安全可靠,完全在密闭的设备及管道中完成,中间无任何暴露,做到产品真正无污染。本发明药物是由下述组分制成的防风、金银花、百部、土槿皮、樟脑、白癣皮、藏红花、蒲公英、沙棘果、藿香、桑叶、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皂角刺、蜈蚣。上述组分的用量为重量份防风5-26、金银花7-7. 5、百部5. 5-6、土槿皮18-21、樟脑0. 7-0. 9、白癣皮 11-12、藏红花1-5、蒲公英8-8. 5、沙棘果4. 5_5、藿香1-1. 5、桑叶4-4. 5、苦参25-27、黄柏 20-25、蛇床子18-20、地肤子18-20、皂角刺4-6、蜈蚣1-2。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原料药防风、金银花、百部、土槿皮、白癣皮、藏红花、 蒲公英、沙棘果、藿香、桑叶、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皂角刺、混合放置到容器内,利用低温超声技术将药物中抗炎、抗过敏、抗诱变、解毒、抑菌有效成份提取出来后,再将提取物放入煮沸锅中加入200-210份纯净水,浸泡12-14小时,搅拌10-15分钟,搅拌同时再加热至50-60度,然后放入配料罐,冷却至10-20度时加入15-30ml醋酸(CH3C00H),搅拌均勻后冷却至常温存放至配料罐;取樟脑捣碎研成粉末备用;将蜈蚣研成粉末用10-15ml白酒浸泡M46小时备用,然后将樟脑粉末和白酒浸泡的蜈蚣粉一起加入至配料罐,搅拌均勻经上料泵,过滤器打入暂存罐,再经全自动灌装机一次充装到消毒好的容器中即可。本发明可制成膏剂、液剂、喷雾剂等,方便使用和携带。本发明组成中原料药材均需净选采用,其中樟脑、蜈蚣为辅料。原料药材中藏红花可用红花代替。本发明药物的组成中,各组分的特性如下防风含木蜡酸、前胡素、升麻素等。作用祛风、胜湿止痛、风疹瘙痒、抗炎。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皮肤真菌等有抑制作用。金银花含木犀草素、肌醇、绿原酸、异绿原酸等。作用清热解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百部含多种生物碱,以及乙酸、甲酸、草酸等。作用止痒杀虫。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羊毛小芽孢癣菌等有抗菌作用。土槿皮含土槿皮酸。作用止痒杀虫。对皮肤病菌有抗菌作用。樟脑含莰类化合物。作用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对羊毛样小胞子菌、红色毛癣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白癣皮;含白癣碱,白癣内酯,黄柏酮酸,胆碱等。作用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羊毛小芽孢癣菌等有抑制作用。藏红花含番红花酸,二甲酯和维生素Bi、B2等。作用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对皮肤细菌有抑制作用蒲公英含蒲公英留醇,胆碱,蒲公英素和维生素A、B、C等。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沙棘果含游离脂肪酸,碳氢化合物,磷脂。VE、VA等。作用调节免疫活性细胞, 提高免疫力,对皮肤、皮脂有养护作用。藿香含甲基胡椒酚,茴香醛等。作用利湿除风,清热。对许兰黄癣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桑叶含黄酮类,生物碱,植物留醇等。作用祛风、清热。对皮肤病菌有抑制作用。苦参含生物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右旋别苦参碱,槐定碱等。作用清热燥湿,杀虫。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黄柏含小檗碱,黄柏碱,药根碱,黄柏酮,木兰碱,柠檬苦素等。作用清热燥湿,抗炎,抗过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皮肤病菌有抑制作用蛇床子含挥发油,蛇床素,蛇床明素,异龙脑等。作用燥湿,祛风,杀虫。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菌,羊毛状小芽胞菌等有抑制和抗变态反应,抗诱变的作用。地肤子含脂肪酸混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A类物质。作用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抗过敏。对许兰氏黄癣菌,奥社盎氏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病菌有抑制作用。180 200 份皂角刺含酚类,氨基酸等。作用活血,祛风。对皮肤病菌有抑制作用
蜈蚣含组胺样物质等。作用息风,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对奥社盎氏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菌,红色表皮菌等皮肤病菌有抑制作用。皂角刺含酚类,氨基酸等。作用活血,祛风。对皮肤病菌有抑制作用。本发明微生物污染检测结果
检测指标标准值实测值
细菌菌落总数彡200cfu/g<10cfu/g
大肠菌菌不得检出未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未检出
绿脓杆菌不得检出未检出
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未检出
真菌菌落总数彡100cfu/g<10cfu/g本发明抑菌检测结果
检测指标检测次数抑菌环直径平均值抑菌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三次17. 88mm较好
大肠菌菌三次16.12mm较好
白色念珠菌三次10.72mm较好本发明对日本大白兔一次完整皮肤刺激反应
编号动物性别体重(kg) Ih样品对照
2h样品对照池样品对照
红水总红水总红水总红水总红水总红水总
斑肿分删中分斑肿分斑肿分斑肿分斑肿分
1雄 2.4 0 0 0 0 0 00 0 00 0 00 0 00 0 0
2雄 2.5 0 0 0 0 0 00 0 00 0 00 0 00 0 0
3雄 2.0 0 0 0 0 0 00 0 00 0 00 0 00 0 0
积分均值000 000结论大白兔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属无刺激性。本发明经检测适用于皮肤细菌、真菌感染。用于皮肤脓、肿、癣、疥、蚊虫叮咬。本发明经过科学研究并结合现代工艺技术,经多年反复研究实践最终确定的。研究表明,本发明制剂对红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社盎小芽孢癣菌、羊毛小芽孢癣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皮肤瘙痒、湿疹、风疹、皮炎、疥癣疮瘌等皮肤病菌有独到的杀灭作用。且愈后不易复发,成本较低。本发明通过临床、回馈、随访、总计有效率达到90%以上。个案病例刘某,男、现年58岁,1978年患牛皮癣,使用本发明制剂,患者浑身发僵,眼、耳、鼻等地方都是癣,到处似厚厚的盔甲一样,整个牛皮癣面积达95%以上。因患14年之久,并长期服用、注射抗生素类药物,体重达130公斤。家人尽心使用本发明的药液,一个月有明显效果,此间反复排毒,3个月全身“盔甲”已经基本退去,10个月痊愈。后又巩固2个月,现已经10年未见复发。苗某某,女、现年观岁,6岁患牛皮癣,面积达90%,到各大小医院诊治,医治无效, 2001使用本发明的药液4个月,患处已全好,只留下黑紫色皮肤斑块,继续巩固2个月,皮肤恢复正常,至今未见复发。李某,女、现年31岁,14岁得皮肤病,面积达65%,到各大小医院诊治,反反复复未见好转,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迹象。10年的病痛折磨,使患者痛不欲生。2004年经用本发明药液10天就有效果,18天全身强干并出现红色疙瘩,35天皮肤变红紫色,50天皮肤变黑青色,红疙瘩消失,又用15天皮肤基本正常,最后巩固2个月。现已3年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抑制皮肤真菌的药物的组分及重量份如下防风25、金银花7、百部6、土槿皮21、樟脑0. 8、白癣皮11、藏红花5、蒲公英8. 5、 沙棘果4. 8、藿香1. 2、桑叶4、苦参27、黄柏25、蛇床子20、地肤子20、皂角刺6、蜈蚣2。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抑制皮肤真菌的药物的组分及重量份如下防风5、金银花7. 2、百部5. 5、土槿皮18、樟脑0. 7、白癣皮12、藏红花1、蒲公英 8、沙棘果4. 5、藿香1、桑叶4. 2、苦参26、黄柏23、蛇床子19、地肤子19、皂角刺5、蜈蚣1. 5。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抑制皮肤真菌的药物的组分及重量份如下防风洸、金银花7. 5、百部5. 7、土槿皮19. 5、樟脑0. 9、白癣皮11. 5、藏红花3. 5、蒲公英8. 2、沙棘果5、藿香1. 5、桑叶4. 5、苦参25、黄柏20、蛇床子18、地肤子18、皂角刺4、蜈蚣1。上述实施例1-3的制备方法是将原料药防风、金银花、百部、土槿皮、白癣皮、藏红花、蒲公英、沙棘果、藿香、桑叶、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皂角刺按比例混合放置到容器内。采用制药行业常用的低温超声技术将药物中有效成份提取出来。低温超声技术是应用超声波提取中药有效成份,是一种物理破碎过程。利用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强烈空化效应,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从而加速目标成份进入溶剂,促进提取的进行。是中药制药彻底改变传统的水煮醇沉萃取方法的新方法,新工艺。与水煮,醇沉工艺相比,超声波萃取有如下突出特点1.无需高温,不破坏中药中某些具有热不稳定, 易水解,或氧化特性的药物成份,提高中药的疗效。2.常压萃取,安全性好。3.萃取效率高, 萃取充分。4.具有广谱性,适用性,绝大多数中药材各类成份均可萃取。5.萃取溶剂种类多,目标萃取物范围广泛。6减少能耗。7.药材原料处理量大。8.萃取工艺成本低。通过低温超声技术将药物中抗炎、抗过敏、抗诱变、解毒、抑菌有效成份提取出来后,再将提取物放入公知的煮沸锅中加入200-210份纯净水,浸泡12-14小时,搅拌10-15 分钟,搅拌同时再加热至50-60度,使提取物更易溶解更均勻充分融合,然后放入配料罐,冷却至10-20度时加入15-30ml醋酸(CH3C00H),醋酸(CH3C00H)的加入量为制药业允许的范围内,目的是用于对配置好的药液进行防腐。搅拌均勻后冷却至常温存放至配料罐。取樟脑捣碎研成粉末备用,将蜈蚣研成粉末用10-15ml白酒浸泡对力6小时备用,然后将樟脑粉末和白酒浸泡的蜈蚣粉一起加入至配料罐,搅拌均勻经制药业常用的上料泵,过滤器打入暂存罐,再经全自动灌装机一次充装到消毒好的容器中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抑制皮肤真菌的药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防风、金银花、百部、 土槿皮、樟脑、白癣皮、藏红花、蒲公英、沙棘果、藿香、桑叶、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皂角刺、蜈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皮肤真菌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各原料的用量为重量份,重量配比是防风24. 5-26、金银花7-7. 5、百部5. 5_6、土槿皮18-21、樟脑0. 7-0. 9、白癣皮11-12、藏红花1-5、蒲公英8-8. 5、沙棘果4. 5_5、藿香1-1. 5、桑叶4-4. 5、苦参25-27、 黄柏20-25、蛇床子18-20、地肤子18-20、皂角刺4-6、蜈蚣1_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抑制皮肤真菌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藏红花可用红花代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抑制皮肤真菌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抑制皮肤真菌的药物为膏剂或液剂或喷雾剂。
5.一种生产权利要求1所述抑制皮肤真菌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原料药防风、金银花、百部、土槿皮、白癣皮、藏红花、蒲公英、沙棘果、藿香、桑叶、苦参、黄柏、蛇床子、 地肤子、皂角刺、混合放置到容器内,利用低温超声技术,将药物中抗炎、抗过敏、抗诱变、 解毒、抑菌有效成份提取出来后,再将提取物放入煮沸锅中加入200-210份纯净水,浸泡 12-14小时,搅拌10-15分钟,搅拌同时再加热至50-60度,然后放入配料罐,冷却至10-20 度时加入15-30ml醋酸(CH3C00H),搅拌均勻后冷却至常温存放至配料罐;取樟脑捣碎研成粉末备用;将蜈蚣研成粉末用10_15ml白酒浸泡对16小时备用,然后将樟脑粉末和白酒浸泡的蜈蚣粉一起加入至配料罐,搅拌均勻经上料泵,过滤器打入暂存罐,再经全自动灌装机一次充装到消毒好的容器中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抑制皮肤真菌的药物它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防风、金银花、百部、土槿皮、樟脑、白癣皮、藏红花、蒲公英、沙棘果、藿香、桑叶、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皂角刺、蜈蚣。制备方法是利用低温超声技术将药物中有效成份提取出来后,再将提取物放入煮沸锅中加入200-210份纯净水,浸泡12-14小时,搅拌10-15分钟,搅拌同时再加热至50-60度,然后放入配料罐冷却至10-20度时加入醋酸,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常温存放至配料罐;将樟脑粉末和白酒浸泡的蜈蚣粉一起加入至配料罐,搅拌均匀经上料泵,过滤器打入暂存罐,经包装设备包装为成品药即可。该药物用于皮肤细菌、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不仅无任何毒副作用,而且不会造成对药物的依赖,且愈后不易复发。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2499974SQ20111046119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冯枝, 张向颜, 张步天 申请人:张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