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无菌配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10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化无菌配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属于医疗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配药主要依靠人工操作,而且多数是在开放的空间中进行,此类操作极易造成空气中的各种气体和微尘颗粒进入药品,将药品污染,与此同时,药品通过挥发等途径进入空气,易致使医护人员及周围患者等人员不可避免地吸入、食入或接触药品,从而使这些人员受到感染,尤其是操作失误时,直接造成配药工作人员自身感染患病,如遇化疗用药等发射性、毒性较大的药品,则产生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严重后果;此外,人工操作中,因操作者、操作方式及工具等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人为误差,从而导致药效不同,进而影响疗效,影响患者康复。因此,采用机械配药替代人工配药成为医疗工作者研究开发的一个重要任务。现有技术中,发明专利ZL201010158080. 5提供了一种自动无菌配药机,主要是将药剂瓶通过液体流通管与配药瓶相连通,配药瓶与洁净空气瓶相连通,洁净空气瓶与药剂瓶相连通,在药剂瓶与配药瓶之间安装有负压泵,负压泵分别与药剂瓶和配药瓶相连通,在洁净空气瓶上安装有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进气管道,在进气管道上设置有进气管道空气过滤器;在各气体管道上安装阀门并与控制电路相连接。该设备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相对方便,避免了药物感染,提高了配药的稳定性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每次配制不同药物时需更换液体流通管道,重新连接装置,另外,管道较多,且安装多个空气过滤器,需定期更换,设备要进行重新组装,由此,给工作人员增加了额外的工作任务。实用新型专利ZL02292697. 6公开了一种自动配药机,包括外壳、负压瓶、负压形成筒、配药瓶等部件,负压瓶口出来两根胶管,一根胶管和负压形成筒相连,另一胶管和箱体外的配药瓶相连,开动电机,利用负压原理,实现配药过程中自动加药,省去人工利用注射器抽取药品的劳动。但是该设备配制药品种类有限,且每次配制不同药品时,为避免药品污染,需更换胶管,重新组装设备,给工作人员带来额外工作、且耗材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当前人工配药存在的污染及健康危害等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实现机械智能化配药替代人工配药,并为配药过程创设无菌环境,有效地避免工作人员及其他药品周围人员受药品感染,并保证药品不受交叉污染,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收受疗效、恢复健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包括保护系统、传动系统、操作台,其中,传动系统包括配药针传送系统和配药针安装系统,在保护系统和操作台之间设置蠕动泵、启瓶器,并配备配药针。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配药机箱体的上端设置保护系统,所述保护系统包括自箱体正上方依次向下安装的风机、过滤器、均流板;在配药机箱体的下端设置传动系统,包括相邻的配药针传送系统和配药针安装系统,所述配药针传送系统包括直线相连的电机和传动螺杆、机械臂、传送带、下端与传动螺杆相连接的机械臂支撑杆、在机械臂支撑杆中下部设置的轨道滑轮、在机械臂支撑杆一侧设置的触动臂、与机械臂支撑杆相平行的传送带支撑杆、在传送带支撑杆下部固定的轨道、在传送带支撑杆一侧与触动臂上缘相切的拨盘、通过传动链条与拨盘相连接的传送带的传动齿轮、在机械臂前端设置的配药针卡槽,其中,轨道与传动螺杆、机械臂及传送带相平行;所述配药针安装系统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电机和传动螺杆、固定在传动螺杆上的机械手支撑杆、机械手及机械手支撑杆上端的泵头卡槽;在保护系统下方分别设置蠕动泵、启瓶器,所述蠕动泵包括电机和泵头, 其中,泵头恰好位于配药针安装系统的泵头卡槽上方;在保护系统和传动系统之间设置操作台,操作台以上为配药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所对应的配药机箱壁,其面对操作人员的一面为半密闭可上下移动状态,余下各面均为全密闭状态;同时,将操作台下方的传动系统四周进行密封;此外,在箱体上设置相应的电源开关、保护系统开关、传动系统开关及蠕动泵开关。所述配药针,为防止药品交互感染而设计的与配药机配套使用的一次性配药用注射针,包括居中设置的泵管及依次在其两端对称设置的90度塑料连接管、带过滤网的连通器和金属针。所述启瓶器,能够为西林瓶启瓶器、安瓶启瓶器及其他种类的药瓶启瓶器。所述配药针传送系统的传送带,能够为两条以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且同步传送的传送带。所述配药针传送系统的机械臂,能够为两条以上通过连接杆连接且同步移动的机械臂。所述配药针传送系统的拨盘包括外部叶片、连接外部叶片和拨盘外缘的外部弹性部件、传动齿轮、设置在传动齿轮内缘的固定叶片、位于中心的转动抽、设置在转动轴外缘的内部叶片、连接内部叶片和转动轴的内部弹性部件。所述操作空间,在其上方可设置紫外灯、节能灯等消毒照明设备。所述风机、过滤器、启瓶器、操作台这些器件由不锈钢等耐腐蚀、稳定性强且易于进行消毒处理的材料构成。所述传动螺杆、配液针卡槽、拨盘、轨道、轨道滑轮、机械手、泵头卡槽这些器件由钛合金等耐磨、耐碰撞、耐腐蚀的高机械强度、高稳定性的材料构成。所述配药机的箱壁,由透明钢化玻璃或其他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易于操作者观察的材料构成。工作人员进行配药前,先启动保护系统,风机将使空气通过过滤器,净化操作空间,使其达到超洁净状态,从而保证配药过程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之后,打开操作空间的可移动玻璃,将配药针置于配药针传送系统的传送带上;接着,启动传动系统,首先,配药针传送系统的电机正转,带动传动螺杆进行螺纹传动,使机械臂通过轨道滑轮沿着轨道向配药针安装系统运动,当机械臂前端的配药针卡槽抵达配药针安装系统的泵头卡槽上方时,机械臂停止移动;此刻,配药针安装系统的电机启动,机械手通过传动螺杆向上螺纹传动,到配药针处将其夹住;随后,配药机传送系统的电机反转启动,将机械臂通过轨道滑轮沿轨道退回至原来位置,而机械手则继续夹着配药针与泵头卡槽一同向上运动,至蠕动泵的泵头处,配药针安装系统的电机停止工作,此时,泵头卡槽与泵头恰好相配合,配药针的中心位置恰位于泵头与泵头卡槽之间;随即,开始配药工作。配药时,先将药瓶拿到启瓶器中,稍加用力,打开药瓶,将瓶口消毒后,将配药针一端的金属针插入药瓶中,随即,将配药针另一端的金属针插入消毒后的静脉液体袋中;之后,启动蠕动泵,若药瓶内药品为粉体,先启动蠕动泵开关的第一个按钮,使静脉液体袋里的液体注入药瓶,直至药品完全溶解,再启动蠕动泵开关的第二个按钮,将完全溶解好的药品抽回至静脉液体袋中;若起初药瓶内药品为液态,则直接启动蠕动泵开关的第二个按钮, 将药品直接抽回至静脉液体袋中;重复以上操作,至所有药品配制完毕。配药针传送过程为最初将第一根配药针直接放到卡槽中,由机械臂传送给机械手;此后,在机械臂退回到初始状态时,触动臂会触动拨盘的外部叶片,拨盘的外部叶片继而带动整个拨盘顺时针转动,从而通过传动链条带动传送带移动,传送带将移动一根配药针的距离,使配药针恰好落入配药针卡槽中,然后通过机械臂将配药针再次传送至机械手, 机械手接着再将配药针安装至相应位置,如此反复该过程,进行配药针的有序、准确传送。在上述配药针传送过程中,所述拨盘的结构设置使准确传送配药针得到充分保证,主要是在机械臂退回到初始状态时,触动臂会触动拨盘的外部叶片,使拨盘的外部叶片带动整个拨盘顺时针转动,传送配药针;在配药针进入机械臂前端的配药针卡槽后,机械臂携带配药针朝配药针安装系统开始运动时,触动臂对拨盘的外部叶片施加与之前触动外部叶片时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致使拨盘逆时针旋转,此时,转动齿轮内缘上的固定叶片会触动转动轴上的内部叶片,对内部叶片施加与触动臂所施加的作用力相反方向的力,从而阻止拨盘逆时针转动;同时,在转动过程中,内部叶片和外部叶片均能通过与其相连的弹性部件的伸缩进行相应地突出拨盘或转动轴的外缘和缩进拨盘或转动轴的外缘,从而使拨盘始终顺时针转动工作。利用本智能化无菌配药机配药,其保护系统使配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传动系统完全实现了配药针自动化传送和安装、并且准确到位、无人工误差,启瓶器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了人工操作产生药品损失、瓶体损坏等事故发生,蠕动泵的应用将配药针中液体的出入流动状态进行了有效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使配药流程得到有效优化,避免人为误差,大幅提高配药的精确度;2、本实用新型为配药全程创设无菌环境,避免药品受到污染,使药品疗效得到充分保证;3、本实用新型为医务工作者带来便利,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并充分保证配药工作人员及其他可能接触到药品的人员免受药品感染侵害,使其健康得到保障。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无菌配药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无菌配药机专用的配药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无菌配药机的传送带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无菌配药机的机械手俯视5[0030]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无菌配药机的拨盘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工作中传送的配药针图。图中所示1-风机,2-高效过滤器,3-均流板,4-电机,5-传动螺杆,6-机械臂, 7-传送带,8-机械臂支撑杆,9-轨道滑轮,10-触动臂,11-传送带支撑杆,12-轨道,13-拨盘,14-传动链条,15-传动齿轮,16-配药针卡槽,17-电机,18-传动螺杆,19-机械手支撑杆,20机械手,21-泵头卡槽,22-电机,23-泵头,24-启瓶器,25-操作台,26-配药针, ^l-PVC泵管,262-90度塑料连接管,263-带过滤网的连通器,264-金属针,131-外部叶片, 132-外部弹簧,133-传动齿轮,134-固定叶片,135-内部叶片,136-内部弹簧,137-传动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包括在配药机箱体上端安装的保护系统,所述保护系统包括自正上方依次向下安装的风机1、高效过滤器2、均流板 3;在配药机箱体的下端设置传动系统,包括相邻的配药针传送系统和配药针安装系统,所述配药针传送系统包括直线相连的电机4和传动螺杆5、机械臂6、传送带7、下端与传动螺杆相连接的机械臂支撑杆8、在机械臂支撑杆8中下部设置的轨道滑轮9、在机械臂支撑杆 8 一侧设置的触动臂10、与机械臂支撑杆8相平行的传送带支撑杆11、在传送带支撑杆11 下部固定的轨道12、在传送带支撑杆11 一侧与触动臂10上缘相切的拨盘13、通过传动链条14与拨盘13相连接的传送带7的传动齿轮15、在机械臂6前端设置的配药针卡槽16, 其中,轨道12与传动螺杆5、机械臂6及传送带7在水平方向相平行;所述配药针安装系统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电机17和传动螺杆18、通过传动螺母固定在传动螺杆18上的机械手支撑杆19、机械手20及机械手支撑杆19上端的泵头卡槽21 ;在保护系统下方分别设置蠕动泵、启瓶器对,所述蠕动泵包括通过连接轴相互连接的电机22和泵头23,其中,泵头23 恰好位于配药针安装系统的泵头卡槽21上方;所述启瓶器M包括西林瓶启瓶器(图中未示)和安瓶启瓶器(图中未示);在保护系统和传动系统之间设置操作台25,操作台25以上为配药操作空,所述操作空间对应的配药机机箱的箱壁,其面对操作人员的一面为半密闭可上下移动状态,余下均为全密闭状态,并且,在操作空间的上方设置用来消毒的紫外灯 (图中未示)及照明灯(图中未示);同时,操作台下方的传动系统四周密封;此外,机箱外设有电源开关、保护系统开关、传动系统开关及蠕动泵开关(图中均未示)。如图2所示,与配药机配套使用的配药针沈为一次性配药用注射针,包括居中设置的PVC泵管及依次在其两端对称设置的90度塑料连接管沈2、带过滤网的连通器沈3 和金属针沈4。所述配药针传送系统的机械臂6,为两条通过连接杆连接且同步移动的机械臂。如图3所示,所述配药针传送系统的传送带7,为两条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且同步传送的传送带,其中,连接杆与传送带支撑杆11相垂直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配药针传送系统的拨盘13,包括外部叶片131、连接外部叶片131 和拨盘外缘的外部弹簧132、传动齿轮133、在传动齿轮133内缘的固定叶片134、位于中心的传动抽137、在转动轴137外缘通过内部弹簧136连接的内部叶片135 ;所述风机1、高效过滤器2、启瓶器M、操作台25这些器件由不锈钢构成;所述传动螺杆5、传动螺杆18、轨道12、轨道滑轮9、拨盘13、配液针卡槽16、机械手20、泵头卡槽 21这些器件由钛合金构成;所述配药机的箱壁,由透明钢化玻璃构成。准备配药时,工作人员预先启动保护系统,风机1使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2,净化操作空间,使其达到超洁净状态,从而保证配药过程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之后,打开操作空间的可移动玻璃,将如图6所示的配药针沈置于配药针传送系统的传送带7上;接着,启动传动系统,首先,配药针传送系统的电机4正转,带动传动螺杆5进行螺纹传动,使机械臂6 通过轨道滑轮9沿着轨道12向配药针安装系统运动,当配药针卡槽16抵达配药针安装系统的机械手上端的泵头卡槽21上方时,机械臂6停止移动;此刻,配药针安装系统的电机 17启动,机械手20通过传动螺杆18向上螺纹传动,到配药针处将其夹住;随后,配药机传送系统的电机4反转启动,将机械臂6通过轨道滑轮9沿轨道12退回至原来位置,机械手 20继续夹着配药针与泵头卡槽21 —同向上运动,至蠕动泵的泵头23处,配药机安装系统的电机17停止工作,此时,泵头卡槽21与泵头23恰好相配合,配药针^PVC泵管的中心位置恰位于泵头23与泵头卡槽21之间;随即,开始配药工作。配药时,将药瓶拿到启瓶器M中,稍加用力,打开药瓶,将瓶口消毒后,将配药针 26 一端的金属针264插入药瓶中,随即,将配药针沈另一端的金属针264插入消毒后的静脉液体袋中;之后,启动蠕动泵,药瓶内药品为粉体时,先启动蠕动泵开关的第一个按钮 (图中未示),使其静脉液体袋里的静脉液体注入药瓶,直至要药品完全溶解,再启动蠕动泵开关的第二个按钮(图中未示),将完全溶解好的药品抽回静脉液体袋中;当药瓶内药品为液态时,直接启动第二个按钮,将药品直接抽回静脉液体袋中;重复以上操作,至所有药品配制完毕。在上述配药针传送过程中,在机械臂6退回到原来位置时,触动臂10会触动拨盘 13上的外部叶片131,使外部叶片131带动整个拨盘13顺时针转动,传送配药针沈;在配药针沈进入机械臂6前端的配药针卡槽16后,机械臂6携带配药针沈朝配药针安装系统开始运动时,触动臂10对外部叶片131施加与之前触动外部叶片131时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致使拨盘13逆时针旋转,此刻,固定叶片134会触动内部叶片135,对内部叶片135施加与触动臂10所施加的作用力相反方向的力,从而阻止拨盘13逆时针转动;同时,在转动过程中,外部叶片131和内部叶片135均能通过与其相连的外部弹簧132和内部弹簧136的伸缩进行相应地突出拨盘13或转动轴137的外缘和缩进拨盘13或转动轴137的外缘,从而使拨盘13始终顺时针转动工作。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对上述实施方式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包括保护系统、传动系统、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配药针传送系统和配药针安装系统,在所述保护系统和操作台之间设置蠕动泵、 启瓶器,并配备配药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系统设置在智能化无菌配药机的箱体内,包括自箱体正上方向下依次安装的风机、过滤器、均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设置在配药机箱体的下端,包括相邻的配药针传送系统和配药针安装系统,所述配药针传送系统包括直线相连的电机和传动螺杆、机械臂、传送带、与传动螺杆相连接的机械臂支撑杆、在机械臂支撑杆中下部设置的轨道滑轮、在机械臂支撑杆一侧设置的触动臂、与机械臂支撑杆相平行的传送带支撑杆、在传送带支撑杆下部固定的轨道、在传送带支撑杆一侧与触动臂上缘相切的拨盘、通过传动链条与拨盘相连接的传送带的传动齿轮、在机械臂前端设置的配药针卡槽,其中,轨道与传动螺杆、机械臂及传送带相平行;所述配药针安装系统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电机和传动螺杆、固定在传动螺杆上的机械手支撑杆、机械手及机械手支撑杆上端的泵头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设置在保护系统和传动系统之间,操作台以上为配药操作空间,所述操作空间所对应的配药机箱壁,其面对操作人员的一面为半密闭可上下移动状态,余下各面均为全密闭状态;操作台下方的传动系统四周为密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设置在保护系统下方,蠕动泵包括电机和泵头,其中,泵头恰好位于配药针安装系统的泵头卡槽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启瓶器设置在保护系统下方,包括西林瓶启瓶器、安瓶启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药针,为与配药机配套使用的一次性配药用注射针,包括居中设置的泵管及在泵管两端对称设置的90度塑料连接管、带过滤网的连通器和金属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药针传送系统的拨盘,包括外部叶片、连接外部叶片和拨盘外缘的弹性部件、传动齿轮、在传动齿轮内缘的固定叶片、位于中心的转动抽、在转动轴外缘通过弹性部件连接的内部叶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属于医疗机械设备领域,包括保护系统、传动系统、操作台,其中,传动系统包括配药针传送系统和配药针安装系统,在保护系统和操作台之间设置蠕动泵、启瓶器,并配备配药针。本实用新型较好地实现了机械智能化配药替代人工配药,并为配药过程创设无菌环境,充分保证了配药工作人员及其他可能接触到药品的人员免受药品感染侵害,使其健康得到保障;同时,使药品疗效得到保证,进而使患者能够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
文档编号A61J1/20GK202010308SQ20112006749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
发明者高杨 申请人:高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