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牙树脂填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844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牙树脂填充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用树脂填充器,尤其是一种结构新颖,设计独特,同时具备填充、整形等多种功能的后牙树脂填充器。
背景技术
在修补牙齿的时候,需要在牙齿的缺失处填充树脂,然后利用工具对这些树脂进行修形,一方面可以很顺利的恢复牙体外形,另一方面可以使其与被填充部分周围的牙齿相互接触的更好,来保证填充效果。传统的后牙树脂填充器的填充头为一个与杆身之间平滑过渡的钩状,这种结构形式的填充器仅仅具备将树脂填充物压入填充处的功能,如需要在树脂填充物上塑造出仿真的牙齿造型,还需要利用其他的专门用于塑形的工具,这样不仅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同时也延长了操作时间;并且这种结构形式的后牙树脂填充器,其工作端的轴线为一条直线,这样当填充器在进行多角度工作时,工作端与树脂填充物就无法保证始终保持良好的面接触,影响了操作效果和效率。基于上述原因,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型后牙树脂填充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新颖,设计独特,同时具备了填充、修形功能,且可保证在多种操作角度下,工作端都能够与被填充物保持面接触的后牙树脂填充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解决方案是一种后牙树脂填充器,包括杆身1,在杆身1的两端头处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且朝向相反的上填充头2和下填充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填充头2由连接部分4和工作端5组成,连接部分4的中心线为第一曲线6,第一曲线6曲率半径Rl的范围是10-12毫米,弧长Ll的范围是6-8毫米,工作端5的中心线为一段长度范围在8. 0-10毫米之间的直线,连接部分4与工作端5通过塑形交点7连接为一体结构, 并且连接部分4与工作端5在塑形交点7处平滑过渡;工作端5在与其自身中心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由多条曲线组成,其中左侧边由三条平滑过渡且相内切的曲线组成,第二曲线8 曲率半径R2的范围是13. 5-14毫米,弧长L2的范围是6_6. 5毫米,第三曲线9曲率半径 R3的范围是3. 5-4. 5毫米,弧长L3的范围是1. 5-2毫米,第四曲线10曲率半径R4的范围是0. 8-1. 2毫米,弧长L4范围是0. 3-0. 7毫米;右侧边的上端呈勺状,由两条平滑过渡且相内切的曲线组成第五曲线11曲率半径R5的范围是1-1. 4毫米,弧长L5的范围是 0. 4-0. 6毫米,第六曲线12曲率半径R6的范围是3. 5_4毫米,弧长L6范围是3_3. 5毫米, 并且第四曲线10和第五曲线11之间为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后牙树脂填充器,其结构简单,设计独特,构思巧妙,它充分考虑了对后牙进行树脂填充的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创造性地在现有的树脂填充器上作出改进, 在其填充头上设置有塑形交点,在使用时可以利用这个塑形交点在树脂填充物上压制出仿真的牙齿沟、窝、点隙,使之与周围真实的牙齿相配;同时其工作端的中心轴线为一段圆滑的弧线,这种设计可以保证不论操作者手持的杆身出于何种角度,工作端都可以与树脂填充物保持良好的面接触,保证了塑形效果。基于上述原因,可以说这种填充器特别适合于操作空间较小、深度较深的后牙填充使用,具备了多种优点,十分有利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泛。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B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一种后牙树脂填充器,包括杆身1,在杆身ι的两端头处分别设置有上填充头2和下填充头 3,二者的结构完全相同,且朝向相反;上填充头2由与杆身1相连的连接部分4和工作端5 组成,连接部分4的中心线是第一曲线6,第一曲线6曲率半径Rl的范围是10-12毫米,以 11毫米为最佳,弧长Ll的范围是6-8毫米,以7毫米为最佳;工作端5的中心线为一段长度范围在8-10毫米之间的直线,以9毫米为最佳,并且连接部分4和工作端5之间形成一个塑形交点7,二者在塑形交点7处平滑过渡。工作端5在与其自身中心线所在平面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如图3所示)由多条曲线组成,这个投影的左侧边由三条平滑过渡并且相内切的曲线组成,第二曲线8曲率半径R2 的范围是13. 5-14毫米,以13. 7毫米为最佳,弧长L2的范围是6-6. 5毫米,以6. 3毫米为最佳;第三曲线9曲率半径R3的范围是3. 5-4. 5毫米,以4毫米为最佳,弧长L3的范围是 1. 5-2毫米,以1. 8毫米为最佳;第四曲线10曲率半径R4的范围是0. 8-1. 2毫米,以1毫米为最佳,弧长L4的范围是0. 3-0. 7毫米,以0. 5毫米为最佳;工作端5在与其自身中心线所在平面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如图3所示)的右侧边上端部呈勺状,它是由两条平滑过渡且相内切的曲线组成第五曲线11曲率半径R5的范围是 1-1. 4毫米,以1. 2毫米为最佳,弧长L5的范围是0. 4-0. 6毫米,以0. 5毫米为最佳;第六曲线12曲率半径R6的范围是3. 5-4毫米,以3. 8毫米为最佳,弧长L6的范围是3-3. 5毫米,以3. 3毫米为最佳;上述的第四曲线10和第五曲线11相互连接,且平滑过渡,无尖点。下填充头3的结构与上填充头4完全相同,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牙树脂填充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取一定量的树脂填充物, 将其填入牙齿的需填充处,然后利用本实施例的树脂填充器对其进行压平、修形等工作;当需要在被压紧的树脂填充物上表面加工仿真沟、窝、点隙时,操作者把持着杆身 1,利用连接部分4与工作端5相接触部分的塑形交点7在树脂填充物上压制沟、窝、点隙, 使其外观与周围真实的牙齿相配,同时还可以利用工作端5的侧面进行压紧或修形的工作,工作端5在与其自身中心线所在平面垂直方向上的投影由多段曲线组成,因此不论杆
4身1的工作角度如何改变,工作端5的侧面都能够始终保持与树脂填充物的良好面接触,保证了压紧和修形的效果;由于杆身1两端的上填充头1和下填充头2的结构完全相同,且朝向相反,这样当患者的左右两侧牙齿都需要填充或修形时,可选择方便处理该侧牙齿的朝向的填充头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牙树脂填充器,可以独自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结构形式的树脂填充器配合使用。
权利要求1. 一种后牙树脂填充器,包括杆身(1),在杆身(1)的两端头处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且朝向相反的上填充头(2)和下填充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填充头(2)由连接部分 (4)和工作端(5)组成,连接部分(4)的中心线为第一曲线(6),第一曲线(6)曲率半径Rl 的范围是10-12毫米,弧长Ll的范围是6-8毫米,工作端(5)的中心线为一段长度范围在 8-10毫米之间的直线,连接部分(4)与工作端(5)通过塑形交点(7)连接为一体结构,并且连接部分(4)与工作端(5)在塑形交点(7)处平滑过渡;工作端(5)在与其自身中心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由多条曲线组成,其中左侧边由三条平滑过渡且相内切的曲线组成,第二曲线(8)曲率半径R2的范围是13. 5-14毫米,弧长L2的范围是6_6. 5毫米,第三曲线 (9)曲率半径R3的范围是3. 5-4. 5毫米,弧长L3的范围是1. 5-2毫米,第四曲线(10)曲率半径R4的范围是0. 8-1. 2毫米,弧长L4范围是0. 3-0. 7毫米;右侧边的上端呈勺状,由两条平滑过渡且相内切的曲线组成第五曲线(11)曲率半径R5的范围是1-1. 4毫米,弧长L5的范围是0. 4-0. 6毫米,第六曲线(12)曲率半径R6的范围是3. 5-4毫米,弧长L6 范围是3-3. 5毫米,并且第四曲线(10)和第五曲线(11)之间为平滑过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后牙树脂填充器,包括杆身(1),在杆身(1)的两端头处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且朝向相反的上填充头(2)和下填充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填充头(2)由连接部分(4)和工作端(5)组成,连接部分(4)与工作端(5)通过塑形交点(7)连接为一体结构,并且连接部分(4)与工作端(5)在塑形交点(7)处平滑过渡。这是一种结构新颖,设计独特,同时具备了填充、修形功能,且可保证在多种操作角度下,工作端都能够与被填充物保持面接触的后牙树脂填充器。
文档编号A61C5/04GK202051834SQ20112009478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
发明者刘显臣 申请人:刘显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