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75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手术中使用的骨科磨削钻,属于骨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各科手术中大量使用了微创手术。微创手术不但具有快速、安全、效果好、副作用少的优点,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治疗时间。骨科手术中同样也有很多手术采取了微创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手术中发现,由于骨科微创手术在骨骼上的钻孔很小,而对于在骨骼中需要较大手术孔洞时,必须将钻孔扩大,使钻孔的直径与所需要的孔洞的大小相同,这时微创手术就受到了限制,不能发挥微创手术的优越性。为此, 医务人员希望能够开发一种在仍然采用微创钻孔的前提下能够扩大骨骼内部的手术孔洞的器械,以达到充分发挥微创手术优点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微创手术中将骨骼内的孔洞进行扩大的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它由钻套、转向板、推板、推杆、磨削头、软钻杆、 钻杆、前顶板组成,钻套为圆筒体,转向板和推板为大小相同的方形板,转向板在钻套内腔中与钻套的轴线垂直,转向板的上边连接在转向轴上,转向轴两端固定在钻套的内壁上,转向板的下边与推板前边通过转轴相连接,推板的后边通过转轴与推杆相连接,推杆沿着钻套的轴线,其后端与推动装置相连接,在转向板的中心有连接孔,磨削头在连接孔前方,与连接孔为可转动连接,磨削头的后端通过连接孔与软钻杆相连接,软钻杆的后端与钻杆相连接,钻杆与钻头的卡头相连接,前顶板连接在钻套的前端。上述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所述的转向板的连接孔上嵌有转动轴承,磨削头固定在磨削头连接杆上,磨削头连接杆与转动轴承的内环配合连接。上述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所述推杆为两根,两根推杆的前端分别连接在推板后部的两侧,两根推杆的后端相连接。上述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所述的推动装置是杠杆,杠杆的中部由转轴固定在钻套的后部,杠杆的一端与推杆的后端相连接。上述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所述钻套的后部有后端板,后端板与钻套轴线垂直,固定连接在钻套后端,后端板的中心嵌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内环与钻杆为配合连接。上述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所述前顶板为竖直的顶板和两侧板组成,顶板位于磨削头前方,两侧板在磨削头两侧,两侧板与钻套前部为可拆卸连接。采用这种结构的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转向板和推板在推杆的推动下向上转动,同时带动磨削头向上转动,软钻杆可以起到带动磨削头变换方向进行磨削的作用,实现扩大骨骼孔洞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实施效果良好,是骨科微创手术中的新器具,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图5前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中标记如下钻套1、转向板2、推板3、推杆4、磨削头5、软钻杆6、钻杆7、转向轴8、转轴9、转动轴承10、磨削头连接杆11、杠杆12、后端板13、弹簧套14、复位弹簧15、前顶板16、连接片17、插孔18。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由钻套1、转向板2、推板3、推杆4、磨削头5、软钻杆6、钻杆 7、前顶板16组成。图中显示,钻套1为圆筒体,在钻套1内有转向板2、推板3、推杆4、磨削头5、软钻杆6、钻杆7。钻套1的前上方开口,开口的大小略大于磨削头5的大小。钻套1的后部有后端板13,后端板13垂直固定连接在钻套1后端,后端板13的中心嵌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内环与钻杆7为配合连接。图中显示,转向板2和推板3为大小相同的方形板,转向板2的上边连接在转向轴 8上,转向轴8两端固定在钻套1的内壁上,在非工作状态时,转向板2在钻套1内腔中与钻套1的轴线垂直。转向板2的下边与推板3前边通过转轴9相连接,推板3的后边通过转轴与推杆 4相连接。推杆4为两根,两根推杆4的前端分别连接在推板4后部的两侧,两根推杆4的后端相连接。在转向板2的中心有连接孔,连接孔上嵌有转动轴承10,磨削头5固定在磨削头连接杆11上,磨削头连接杆11与转动轴承10的内环配合连接。磨削头5的前部为半球体, 磨削头5圆周上均布有尖锐的磨削粒。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包括软钻杆6和钻杆7。磨削头连接杆11的后端与软钻杆6相连接,软钻杆6的后端与钻杆7相连接,钻杆7与钻头的卡头相连接。在软钻杆6外有弹簧套14。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推动装置是杠杆12,杠杆12的中部由转轴固定在钻套1 的后部的把手上,杠杆12的一端与推杆4的后端相连接,推动杠杆12的另一端即可向前推动推杆4。在杠杆12的另一端还有复位弹簧15。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钻套1的前部有前顶板16,它的作用是将钻套1的前伸位置定位。前顶板为横向的U形,U形为竖直的顶板和两侧板组成,顶板位于磨削头5前方,两侧板在磨削头5两侧,两侧板与钻套1前部为可拆卸连接。前顶板的上方和下方均为开口, 上方开口可使磨削头5上移,下方开口可使磨削的骨颗粒漏下,不会在钻套1内堆积。这种可拆卸结构可以采用弹簧片、插销、螺钉等多种方式,本实用新型显示的实施例是插销连接。具体结构是两侧板的后端有两个凸出的连接片17,钻套1前端有向内的凹槽,连接片17插入凹槽中,在连接片17和钻套1侧面对应处有插孔18,插孔18内用插销连接固定。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推动杠杆12,推杆4向前运动,推动推板3向前, 由于转向板2、推板3由转向轴8、转轴9连接,因此在推杆4向前推时,它们就会向上转动。 转向板2向上转动时,带动磨削头5 —起转动。由于磨削头连接杆11与软钻杆6连接,钻杆7的转动可以通过软钻杆6向前传动,磨削头5在向上转动过程中依然可以进行磨削,即将钻套1开口处的骨骼向上磨削出一个圆弧形。软钻杆6在转动中向下有圆弧的弯曲,由于推杆4位于钻套1的两侧,推杆4中间空间可以让软钻杆的6转动不受影响,这也是将推杆4设计为两根的原因。在一个方向磨削完.成后,磨削头5退回到钻套1中,旋转钻套1,即可对其它方向进行磨削,最后可以在骨骼内孔中得到所需要的空腔。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空腔的大小更换不同的磨削头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尺寸如下钻套外径为10mm,转向板的长度和宽度为8mm,软钻杆和钻杆的直径为3mm。
权利要求1.一种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其特征在于它由钻套[1]、转向板[2]、推板[3]、 推杆[4]、磨削头[5]、软钻杆[6]、钻杆[7]、前顶板[16]组成,钻套[1]为圆筒体,转向板 [2]和推板[3]为大小相同的方形板,转向板[2]在钻套[1]内腔中与钻套[1]的轴线垂直,转向板[2]的上边连接在转向轴[8]上,转向轴[8]两端固定在钻套[1]的内壁上,转向板[2]的下边与推板[3]前边通过转轴[9]相连接,推板[3]的后边通过转轴与推杆[4] 相连接,推杆[4]沿着钻套[1]的轴线,其后端与推动装置相连接,在转向板[2]的中心有连接孔,磨削头[5]在连接孔前方,与连接孔为可转动连接,磨削头[5]的后端通过连接孔与软钻杆[6]相连接,软钻杆[6]的后端与钻杆[7]相连接,钻杆[7]与钻头的卡头相连接, 前顶板[16]连接在钻套[1]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板[2] 的连接孔上嵌有转动轴承[10],磨削头[5]固定在磨削头连接杆[11]上,磨削头连接杆 [11]与转动轴承[10]的内环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为两根,两根推杆W]的前端分别连接在推板[3]后部的两侧,两根推杆W]的后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装置是杠杆[12],杠杆[12]的中部由转轴固定在钻套[1]的后部,杠杆[12]的一端与推杆[4] 的后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套[1]的后部有后端板[13],后端板[13]与钻套[1]轴线垂直,固定连接在钻套[1]后端,后端板 [13]的中心嵌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内环与钻杆[7]为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顶板[16] 为竖直的顶板和两侧板组成,顶板位于磨削头[5]前方,两侧板在磨削头[5]两侧,两侧板与钻套[1]前部为可拆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可以变换方向的骨科磨削钻,属于骨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用于在骨骼内进行变换方向的磨削,其技术方案是它由钻套、转向板、推板、推杆、磨削头、软钻杆、钻杆、前顶板组成,钻套为圆筒体,转向板的上边连接在转向轴上,转向轴两端固定在钻套的内壁上,转向板的下边与推板前边通过转轴相连接,推板的后边通过转轴与推杆相连接,推杆后端与推动装置相连接,在转向板的中心连接有磨削头,磨削头与连接孔为可转动连接,磨削头的后端与软钻杆相连接,软钻杆的后端与钻杆相连接,钻杆与钻头的卡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板和推板在推杆的推动下向上转动,带动磨削头向上转动,软钻杆可以带动磨削头进行变换方向的磨削,实现扩大骨骼孔洞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B17/16GK202104982SQ20112014602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吴天昊, 吴希瑞, 孙涛, 张英泽, 扈文海 申请人:孙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