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307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
背景技术
膝关节内有两条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附着于胫骨髁间前窝,斜向后外上方,止于股骨外侧髁内面的后份,有制止胫骨前移的作用。后交叉韧带位于前交叉韧带的后内侧,较前交叉韧带短,起自胫骨髁间后窝及外侧半月板的后端,斜向前上内方,附于股骨内侧髁外面的前份,具有限制胫骨后移的作用。前交叉韧带(ACL)有两束组成,即相对较粗大的前内束和后外束,前内束和后外束还有一层隔膜,这两束的名称源于在胫骨止点的相对位置,即前内侧束(AM)在胫骨棘间止点相对靠近前内侧,后内侧束(PL)相对AM束靠近后外侧。在膝关节活动过程中,不同纤维束交替处于紧张状态,而整体保持了恒定的张力,这样在正常活动范围可以始终维持关节的稳定和表面正常负荷,从这个生理特点出发,提出了膝关节伸屈范围内胫骨、股骨止点之间解剖重建成为手术的核心。现有医疗上使用的胫骨定位器如中国专利号为“200920022417. 2”所公开的一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端定位器,其主要结构是由下支架组成,下支架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定位器,下定位器内插接有限深空心钻,限深空心钻外壁带有刻度线,限深空心钻内插接有导针,下支架上端插接有上支架,上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定位器,上定位器内插接有定位臂,定位臂带有定位端,定位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端,定位端与限位端为一体结构, 定位端与限位端组合呈“T”字形,限位端的顶端面为内凹的圆弧状,限位端的顶端面与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外轮廓相对应,下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加固定位器,加固定位器内插接有加固定位臂,下定位器内插接有空心导向套管,空心导向套管内插接限位空心钻,空心导向套管与限位空心钻紧密结合,限深空心钻后端带有限位挡块,刻度线延伸到限位挡块处。传统的ACL重建着眼于较大的前内束,而忽略了并行的后外束,单束ACL重建后的结果良好, 约有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九十五的患者获得良好和极好的较果。但单束重建后仍然有持久的不稳定、退变性的放射学变化,以及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再断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重建双束ACL,以达到解剖重建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包括一呈弧形条状的手柄,在手柄的一端通过一调节装置连有一定位臂,其特征在于,在手柄的另一端插接一导向管一,在导向管一的上方一侧的手柄上设有导向管二,在定位臂的定位端开设有两个并排放置的定位孔,上述导向管一的插接端抵触在定位孔一上, 导向管二的插接端抵触在定位孔二上。本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将定位臂插进胫骨内,在定位臂的定位端开设有两个并排放置的定位孔,两定位具有一定的间距,可以通过定位孔清楚的看到导针从定位孔中穿出,能避免髁间损伤。在上述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中,所述的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均为椭圆形孔。这样设置的目的使导针容易从定位孔中穿出。在上述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中,所述定位孔一的椭圆中心点和定位孔二的椭圆中心点的距离为8mm IOmm之间。避免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相互交叉、贯穿。在上述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中,所述定位孔一的椭圆中心点和定位孔二的椭圆中心点的距离为9mm。在上述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中,所述手柄的另一端开设有定位导向孔一,上述的导向管一的外表面具有定位齿一,所述的导向管一穿设在定位导向孔一上,导向管一的定位齿一卡接于定位导向孔一内。导向管一通过定位齿一与定位导向孔一为过盈配合。在上述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中,所述手柄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导向孔二,上述的导向管二的外表面具有定位齿二,所述的导向管二穿设在定位导向孔二上,导向管一的定位齿一卡接于定位导向孔二内。导向管二通过定位齿二与定位导向孔二为过盈配
I=I O在上述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手柄上的导向槽,上述定位臂的一端置于导向槽内且定位臂的两长边边沿与导向槽的内壁接触,在手柄一端的导向槽上设有一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工作端顶触在上述的定位臂上。可以通过改变定位臂在手柄导向槽上的位移,来改变定位臂的定位角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通过定位臂可将手柄准确的固定在胫骨平台上,不会产生位移,在定位臂的定位端开设有两个并排放置的定位孔,可以清楚的看见从定位孔穿出的导针,避免造成髁间损伤,导向管一和导向管二成一定夹角,但相互独立,不会影响解剖重建手术效果,不容易造成钟摆效应。

图1是本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中定位臂定位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柄;la、导向槽;2、定位臂;2a、定位孔一 ;2b、定位孔二 ;3、导向管一; 3a、定位齿一 ;4、导向管二 ;4a、定位齿二 ;5、定位导向孔一 ;6、定位导向孔二 ;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或图3所示,本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主要由手柄1组成,在实际制作时,为了便于更好的手术操作,该手柄1为弧形条状体,在手柄1的一端通过一调节装置连有一定位臂2,该调节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在手柄1上设有导向槽la,定位臂2的一端放置在导向槽Ia内且定位臂2的两长边边沿与导向槽Ia的内壁接触,定位臂2可沿导向槽Ia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在手柄1 一端的导向槽Ia上设有一锁紧螺栓7,该螺栓7通过螺纹连接在手柄1的连接孔上,锁紧螺栓7的工作端顶触在定位臂2上,定位臂2通过螺栓7顶触固连在手柄1上;在手术时,通过改变定位臂2在手柄1导向槽Ia上的位移来调节定位臂2植入胫骨内的角度,导向槽Ia上标有角度的刻度线,可准确的调整到用于手术的角度;在定位臂2的定位端开设有两个并排放置的定位孔,该定位孔为定位孔一加和定位孔二 2b,定位孔一加和定位孔二 2b均为椭圆形孔,定位孔一加的椭圆中心点和定位孔二 2b的椭圆中心点的距离为9mm ;在手柄1的另一端插接一导向管一 3,在手柄1的另一端开设有定位导向孔一 5,手术时,在定位导向孔一 5上可穿设限位电钻,将胫骨贯穿,胫骨上的贯穿孔正对定位孔一加,拔出限位电钻,再用导向管一 3插接在定位导向孔一 5上,实际制作时,导向管一 3的外表面具有定位齿一 3a,当导向管一 3穿设在定位导向孔一 5上时,导向管一 3上的定位齿一 3a卡接于定位导向孔一 5内,导向管一 3与定位导向孔一 5 为过盈配合;在定位导向孔一 5的上方一侧的手柄1上设有定位导向孔二 6,手术时,在定位导向孔二 6上同样用限位电钻,将胫骨贯穿,胫骨上的贯穿孔正对定位孔二 2b,拔出限位电钻,再用导向管二 4插接在定位导向孔二 6上,实际制作时,导向管二 4的外表面具有定位齿二 4a,当导向管二 4穿设在定位导向孔二 6上时,导向管二 4上的定位齿二如卡接于定位导向孔二 6内,导向管二 4与定位导向孔二 6为过盈配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包括一呈弧形条状的手柄(1),在手柄(1)的一端通过一调节装置连有一定位臂O),其特征在于,在手柄(1)的另一端插接一导向管一 (3),在导向管一(3)的上方一侧的手柄(1)上设有导向管二 G),在定位臂(2)的定位端开设有两个并排放置的定位孔,上述导向管一(3)的插接端抵触在定位孔一 Oa)上,导向管二 的插接端抵触在定位孔二 Ob)上。
2.根据权利要去1所述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孔一 Oa)和定位孔二 Ob)均为椭圆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一 (2a)的椭圆中心点和定位孔二 Ob)的椭圆中心点的距离为8mm IO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去3所述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一 (2a)的椭圆中心点和定位孔二 Ob)的椭圆中心点的距离为9mm。
5.根据权利要去1所述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 的另一端开设有定位导向孔一(5),上述的导向管一 C3)的外表面具有定位齿一(3a),所述的导向管一(3)穿设在定位导向孔一 (5)上,导向管一(3)的定位齿一(3a)卡接于定位导向孔一 (5)内。
6.根据权利要去1所述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 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导向孔二(6),上述的导向管二(4)的外表面具有定位齿二( ),所述的导向管二(4)穿设在定位导向孔二(6)上,导向管二(4)的定位齿二 Ga)卡接于定位导向孔二 (6)内。
7.根据权利要去1所述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手柄⑴上的导向槽(Ia),上述定位臂⑵的一端置于导向槽(Ia)内且定位臂⑵的两长边边沿与导向槽(Ia)的内壁接触,在手柄⑴一端的导向槽(Ia)上设有一锁紧螺栓(7),所述锁紧螺栓(7)的工作端顶触在上述的定位臂( 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单束重建后仍然有持久的不稳定、退变性的放射学变化,以及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再断裂的问题。本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胫骨定位器,包括一呈弧形条状的手柄,在手柄的一端通过一调节装置连有一定位臂,在手柄的另一端插接一导向管一,在导向管一的上方一侧的手柄上设有导向管二,在定位臂的定位端开设有两个并排放置的定位孔,上述导向管一的插接端抵触在定位孔一上,导向管二的插接端抵触在定位孔二上。本实用新型导向管一和导向管二成一定夹角,但相互独立,不会影响解剖重建手术效果,不容易造成钟摆效应。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2173460SQ201120282968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5日
发明者朱孟勇, 王彩娇 申请人:朱孟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