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撑开加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77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撑开加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手术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撑开加压器。
背景技术
椎弓根螺钉技术具有三柱固定优势,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脊柱外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传统方法是采用后路切口开放式手术,需广泛剥离椎旁肌、韧带等结构,容易导致椎旁肌丧失神经支配,患者易遗留腰背疼痛,僵硬等后遗症。该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增加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近几年来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技术应用于临床,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取得一定疗效。目前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及相应的微创手术器械主要是国外公司研制并在市场推出但是该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缺乏有效的撑开加压工具,虽然能完成微创手术内固定,却达不到开放手术的效果,特别是对于胸腰椎骨折手术,缺乏撑开复位则不能有效实施手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缺乏操作灵活有效撑开加压工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撑开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加压器包括两根支柱、 两根横梁和一根螺纹棒;两根支柱的一端均设有用于卡住纵连棒的倒U槽,另一端分别与两根横梁的一端活动连接,两根横梁的另一端之间活动连接;两根支柱上均设有螺纹连接器,螺纹棒穿设于两个螺纹连接器上;螺纹棒外表面设有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两个螺纹连接器分别位于螺纹棒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上;两根支柱上还设有用于套接椎弓根螺钉可折断长臂的抱臂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撑开加压器,所述撑开加压器经置钉的皮肤小切口灵活地进行撑开/加压操作,具有强力的撑开/加压作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进行后路胸腰椎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灵活,强力的撑开或加压作用,能达到开放手术的效果。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根支柱均为厚度不同的两段结构,其中靠近横梁的一段的厚度大于开设倒U槽的一段的厚度。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螺纹连接器均设置于支柱厚度较大的一段上。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支柱与螺纹连接器的接触面为粗糙面。
图1为纵连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撑开加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螺纹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0012]其中,2——纵连棒,20——棒体,21——连接头;600——撑开加压器,601、 602——支柱,603,604——横梁,605——螺纹棒,606——撑开加压器的倒U槽,607——螺纹连接器,608——抱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撑开加压器600,能经置钉的皮肤小切口灵活地进行撑开 /加压操作,具有强力的撑开/加压作用。所述撑开加压器600的结构如图2、3所示,包括两根支柱601、602、两根横梁603、604和一根螺纹棒605。两根支柱601、602的一端均设有用于卡住纵连棒2的倒U槽606,另一端分别与两根横梁603、604的一端活动连接,两根横梁603、604的另一端之间活动连接。两根支柱601、602上均设有螺纹连接器607,螺纹棒 605穿设于两个螺纹连接器607上。螺纹棒605外表面设有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两个螺纹连接器607分别位于螺纹棒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上。螺纹棒605的一端设有活动手柄,连接器605有螺纹孔和螺纹插销,相互垂直,螺纹棒605可拧入连接器605的螺纹孔中,螺纹插销可插入支柱601、602的孔中并连接。连接器607将螺纹棒605连接在支柱601、602上,正或反旋转螺纹棒605,两支柱601、602间距离增大或缩短,起撑开或加压作用。支柱601、602通过两横梁603、604活动连接,活动灵活。支柱601、602经皮肤小切口插入,抱臂环608套在椎弓根螺钉的可折断长臂上,使支柱 601、602的倒U槽606准确插在纵连棒2上;当两支柱601、602分别插在纵连棒2上,两连接器607将螺纹棒605连接在两支柱601、602上并固定,此时正转或反旋转螺纹棒605进行撑开或加压作用。所述纵连棒2的结构如图1所示,棒体20和位于棒体20两端的连接头21。棒体 20呈圆柱形,连接头21为多边形,凸出棒体20的两端。连接头21的尺寸小于棒体20的尺寸。棒体20可嵌入椎弓根螺钉的U形结构中,从而形成钉棒固定结构。纵连棒2可根据实际需要剪裁成所需长度,或者弯曲成所需弧度,被剪裁后的纵连棒2必须保留一端的连接头21,用于插入持棒器400的横形孔408中。两根支柱601、602上还设有用于套接椎弓根螺钉可折断长臂的抱臂环608。两支柱601、602可围绕横梁旋转360°,改变抱臂环608的方向,两支柱601、602有各自独立活动方向,范围大,有利于经微创皮肤小切口操作进行撑开加压作用,支柱601、602可沿其轴线紧贴于椎弓根螺钉上,平行推动椎弓根螺钉,移动距离不受限制,可满足手术需要,跨多节椎体操作,其撑开加压作用力强,尤其适用于胸腰椎骨折手术中撑开复位,完全达到开放手术的撑开效果,增宽了该手术的适应症范围。传统撑开加压钳由于自身开口距离有限,通常在复位距离较大时,先采用大力持棒钳夹持于纵连棒上以提供着力支点,再采用撑开钳撑开复位,需要同时使用两把钳,若进行微创手术还需要做持棒钳夹持纵连棒的切口。由于传统撑开钳两撑开臂固定连接一起,经微创小切口放置困难,难以达到撑开复位效果,撑开间距有限且操作难度大,不适用于要求撑开复位的椎体压缩较多的胸腰椎骨折,特别是跨多节操作。[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两根支柱601、602均为厚度不同的两段结构,其中靠近横梁603、604的一段的厚度大于开设倒U槽606的一段的厚度。靠近横梁603、604的一段的厚度较大,因此有利于钻较大的孔,便于固定螺纹连接器。因此, 如图2所示,两个螺纹连接器607均设置与支柱601、602的厚度较大的一段上。而开设倒 U槽606的一段的厚度较小,减少占用空间,利于倒U槽606的设置。更优选情况下,支柱601、602与螺纹连接器607的接触面为粗糙面。通过粗糙面的设置,能有效增加支柱601、602与螺纹连接器607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支柱601、602相对于螺纹连接器607旋转。本实用新型的撑开加压器,优选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加工制成,便于反复消毒,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撑开加压器,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灵活,具有强力的撑开/加压作用,能达到开放手术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撑开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加压器包括两根支柱、两根横梁和一根螺纹棒;两根支柱的一端均设有用于卡住纵连棒的倒U槽,另一端分别与两根横梁的一端活动连接,两根横梁的另一端之间活动连接;两根支柱上均设有螺纹连接器,螺纹棒穿设于两个螺纹连接器上;螺纹棒外表面设有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两个螺纹连接器分别位于螺纹棒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上;两根支柱上还设有用于套接椎弓根螺钉可折断长臂的抱臂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开加压器,其特征在于,两根支柱均为厚度不同的两段结构,其中靠近横梁的一段的厚度大于开设倒U槽的一段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撑开加压器,其特征在于,两个螺纹连接器均设置于支柱厚度较大的一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撑开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支柱与螺纹连接器的接触面为粗糙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撑开加压器,所述撑开加压器包括两根支柱、两根横梁和一根螺纹棒;两根支柱的一端均设有用于卡住纵连棒的倒U槽,另一端分别与两根横梁的一端活动连接,两根横梁的另一端之间活动连接;两根支柱上均设有螺纹连接器,螺纹棒穿设于两个螺纹连接器上;螺纹棒外表面设有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两个螺纹连接器分别位于螺纹棒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上;两根支柱上还设有用于套接椎弓根螺钉可折断长臂的抱臂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撑开加压器进行后路胸腰椎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灵活,强力的撑开或加压作用,能达到开放手术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B17/88GK202207198SQ20112029333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2日
发明者贺新宁 申请人:贺新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