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钉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77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置钉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手术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置钉导向套筒。
背景技术
椎弓根螺钉技术具有三柱固定优势,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脊柱外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传统方法是采用后路切口开放式手术,需广泛剥离椎旁肌、韧带等结构,容易导致椎旁肌丧失神经支配,患者易遗留腰背疼痛,僵硬等后遗症。该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增加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近几年来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技术应用于临床,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取得一定疗效。目前经皮椎弓根钉系统及相应的微创手术器械主要是国外公司研制并在市场推出,其均采用空心椎弓根钉,预设棒的长度和弧度,尚无对非空心椎弓根钉进行置钉的相应装置,难以对非空心椎弓根螺钉置钉位置准确控制,使得置钉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非空心椎弓根螺钉置钉位置难以精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钉导向装置,所述置钉导向装置包括置钉导向套筒、扩张芯和上钉器;其中,所述置钉导向套筒包括沿轴线上具有椎弓根螺钉通孔的圆筒体,圆筒体的一端为环形锯齿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持横柄,其另一端还对立设置有与第二手持横柄平行的两个U形槽;圆筒体的长度与扩张芯的圆柱体的长度相同,圆筒体的长度大于椎弓根螺钉的钉体、钉座和可折断长臂的总长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置钉导向装置,能将非空心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椎体中,具有较高的置钉精度。所述扩张芯包括沿轴线上具有导针通孔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径与椎弓根螺钉的钉座外径相同;圆柱体的一端呈圆锥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持横柄。所述上钉器包括撑杆和分别位于撑杆两端的塞头和第五手持横柄;撑杆上套设有可转动的锁臂管,锁臂管靠近塞头的一端外表面具有与可折断长臂内表面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锁臂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帽,用于转动锁臂管;锁臂管上套设有螺钉导向环和旋转手柄,螺钉导向环位于靠近塞头一侧,旋转手柄位于靠近第五手持横柄一侧,螺钉导向环的外径与椎弓根螺钉的钉座外径相同。所述塞头上还设有凸起,用于插入活动轴椎弓根螺钉的球头中拧紧活动轴椎弓根螺钉的钉体。

图1为置钉导向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扩张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轴椎弓根螺钉上钉器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4为活动轴椎弓根螺钉上钉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非空心椎弓根螺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6——置钉导向套筒,61——圆筒体,62——第二手持横柄,63——U形槽; 5——扩张芯,51——圆柱体,52——第一手持横柄;7——上钉器,71——撑杆,72——塞头,73——第五手持横柄,74——锁臂管,75——旋转帽,76——螺钉导向环,77——旋转手柄,78——凸起;1——非空心椎弓根螺钉,10——钉体,11——钉座,12——可折断长臂, 14——U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钉导向装置,所述置钉导向装置包括置钉导向套筒6、扩张芯5和上钉器7 ;其中所述置钉导向套筒6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沿轴线上具有非空心椎弓根螺钉通孔的圆筒体61。圆筒体61的一端为环形锯齿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持横柄62,其另一端还对立设置有与第二手持横柄62平行的两个U形槽63,两个U形槽63 用于承载扩张芯5的第一手持横柄52。两个U形槽63与第二手持横柄62纵向齐平。由于置钉导向套筒6用于沿扩张芯5以及椎弓根螺钉的插入,因此圆筒体61的内径与扩张芯5 的外径、以及与椎弓根螺钉钉座的外径三者相等。所述扩张芯5包括沿轴线上具有导针4通孔的圆柱体51,如图2所示。圆柱体51 的外径与椎弓根螺钉的钉座外径相同。圆柱体51的一端呈圆锥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持横柄52。扩张芯5沿导针4旋入,一次性扩张肌肉通道,头端抵达椎弓根入口骨面。由于微创切口 1. 5cm已切开皮肤,深筋膜,因此扩张芯5很容易扩张开肌间隙,与传统逐级扩张芯相比,操作简单,快捷省时。圆筒体61的长度与扩张芯的圆柱体的长度相同,因此扩张芯5插入置钉导向套筒 6后,扩张芯5的第一手持横柄52嵌入两个U形槽63中,扩张5芯的尾端与置钉导向套筒 6的尾部相平,而扩张芯5的圆锥形头端恰好露出圆筒体61的环形锯齿外。圆筒体61的长度大于椎弓根螺钉的钉体、钉座和可折断长臂的总长度。因此,当非空心椎弓根螺钉1插入置钉导向套筒6中,非空心椎弓根螺钉1的钉体10尖恰好露出置钉导向套筒6的环形锯齿时,非空心椎弓根螺钉1的两条可折断长臂12没入圆筒体61中一定距离。将扩张芯5插入置钉导向套筒6中,沿导针插入,扩张芯5的头端抵到骨面,继续将置钉导向套筒6插入, 至置钉导向套筒6的环形锯齿尖刺在椎板、关节突骨面,压紧置钉导向套筒6的第二手持横柄62,以保持置钉导向套筒6的环形锯齿不移动,然后拔出扩张芯,保留置钉导向套筒6和导针,此时导针入骨点处于置钉导向套筒6的环形锯齿中心点。其中,非空心椎弓根螺钉1 的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上钉器7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撑杆71和分别位于撑杆71两端的塞头72 和第五手持横柄73。撑杆71上套设有可转动的锁臂管74,锁臂管74靠近塞头72的一端外表面具有与可折断长臂12内表面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锁臂管7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帽75,用于转动锁臂管74。锁臂管74上套设有螺钉导向环76和旋转手柄77,其中,螺钉导向环76位于靠近塞头72 —侧,旋转手柄77位于靠近第五手持横柄73 —侧。螺钉导向环76和旋转手柄77套在锁臂管74上,可各自独立旋转。塞头74直接插在非空心椎弓根螺钉1的U形结构14底部,转动旋转帽75使锁臂管74的外螺纹与非空心椎弓根螺钉的可折断长臂12内表面的内螺纹咬合紧,从而将椎弓根螺钉1固定在上钉器7上。螺钉导向环76的外径与椎弓根螺钉1的钉座11的外径以及置钉导向套筒6的内径相等。当与上钉器7连接的椎弓根螺钉1沿置钉导向套筒6插入时, 螺钉导向环76也进入置钉导向套筒76中,并与置钉导向套筒6的内壁吻合。因此,在置钉导向套筒6的中前端有椎弓根螺钉1的钉座11,后端有螺钉导向环76,使得椎弓根螺钉1 在置钉导向套筒6中滑行时确保钉体10的尖端对准置钉导向套筒6的中心点位置,从而保证椎弓根螺钉1的钉体10的尖端准确插入椎弓根骨性入口。置钉导向套筒6的环形锯齿刺在椎板、关节突皮质骨上,保持中心点位置不转动,当钉体10的尖端插入椎弓根骨性入口后,置钉导向套筒6可随上钉器7方向改变,使椎弓根螺钉1朝向更确切的方向拧入,类似于开放置钉。而当椎弓根螺钉为活动轴椎弓根螺钉时,由于钉座11与钉体10活动连接。因此仅采用塞头72则无法对活动轴椎弓根螺钉进行上钉操作。因此,本发明中上钉器7还具有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上钉器7的塞头72上还设有凸起78,用于插入活动轴椎弓根螺钉的球头的凹槽中,直接拧活动轴椎弓根螺钉的钉体。本实用新型的置钉导向装置,优选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加工制成,便于反复消毒, 延长使用寿命。其中,各手持横柄选用高质量木质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置钉导向装置,能将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椎体中,具有较高的置钉精度,能达到开放手术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置钉导向装置,所述置钉导向装置包括置钉导向套筒、扩张芯和上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置钉导向套筒包括沿轴线上具有椎弓根螺钉通孔的圆筒体,圆筒体的一端为环形锯齿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持横柄,其另一端还对立设置有与第二手持横柄平行的两个U形槽;圆筒体的长度与扩张芯的圆柱体的长度相同,圆筒体的长度大于椎弓根螺钉的钉体、钉座和可折断长臂的总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钉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芯包括沿轴线上具有导针通孔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径与椎弓根螺钉的钉座外径相同;圆柱体的一端呈圆锥形, 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持横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钉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钉器包括撑杆和分别位于撑杆两端的塞头和第五手持横柄;撑杆上套设有可转动的锁臂管,锁臂管靠近塞头的一端外表面具有与可折断长臂内表面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锁臂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帽,用于转动锁臂管;锁臂管上套设有螺钉导向环和旋转手柄,螺钉导向环位于靠近塞头一侧,旋转手柄位于靠近第五手持横柄一侧,螺钉导向环的外径与椎弓根螺钉的钉座外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钉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头上还设有凸起,用于插入活动轴椎弓根螺钉的球头中拧紧活动轴椎弓根螺钉的钉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钉导向装置,所述置钉导向装置包括置钉导向套筒、扩张芯和上钉器;其中,所述置钉导向套筒包括沿轴线上具有椎弓根螺钉通孔的圆筒体,圆筒体的一端为环形锯齿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持横柄,其另一端还对立设置有与第二手持横柄平行的两个U形槽;圆筒体的长度与扩张芯的圆柱体的长度相同,圆筒体的长度大于椎弓根螺钉的钉体、钉座和可折断长臂的总长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置钉导向套筒,能准确确定椎弓根螺钉的置钉位置。
文档编号A61B17/90GK202207199SQ20112029333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2日
发明者贺新宁 申请人:贺新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