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59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穿刺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0002]穿刺器是一种刺穿腹壁并为其他手术器械提供进入体腔通道的手术器械,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器械。[0003]穿刺器通常包括作为其他手术器械进入通道的套筒组件和贯穿于所述套筒组件内的穿刺杆。为了穿透皮肤,先用手术刀切开皮肤表皮,然后穿刺杆穿透皮肤并进入体腔。 通过向所述穿刺杆的近端施加压力,推动所述穿刺杆的尖端穿过皮肤,直到它进入体腔。穿刺器进入体腔,抽出穿刺杆,套筒组件就可以作为执行内窥镜外科手术和内窥镜检查操作的微创器械通道。[0004]套筒组件一般由密封部和套筒杆组成,目前,套筒杆都为一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状或环形状的硬管,虽然容易固定于组织上,但是医生在操作需要调整时,由于其坚硬的外表对组织的损伤较大,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调整位置并能减少组织损伤的穿刺ο[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0007]—种穿刺器,包括套筒组件和穿刺杆,所述套筒组件包括提供进入人体通道的套筒杆和与套筒杆近端连接的密封部,所述套筒杆的至少一部分为柔性体,所述柔性体与被所述穿刺器穿过的组织柔性接触。[0008]优选的,所述柔性体为设置于套筒杆上的至少一段软管。[0009]优选的,所述套筒杆由中段软管及固定于所述软管两端的远、近端硬管组成。[0010]优选的,所述软管与所述远、近端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均为卡扣固定连接或在套筒杆外包覆所述软管。[0011 ] 优选的,所述软管为可伸缩套接形软管。[0012]优选的,所述软管外周截面呈倒三角堆叠或倒置梯形堆叠。[0013]优选的,所述套筒杆沿其轴线分别为远、中、近三段硬质管一体组成,中间的硬质管外径小于位于两端的远、近硬质管的外径,所述柔性体为套设在所述中间的硬质管上的软胶套。[0014]优选的,所述软胶套上设置有凸纹或凸点,所述凸纹呈螺纹状、或倒三角堆叠或倒置梯形堆叠。[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软管的设置使得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调整位置时不会由于套筒杆的位置调整而损伤组织,同时,在软管上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凸纹,操作时由于组织与套筒杆之间增加了摩擦力而不会向操作者方向移动,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图1的A-A结构示意图。[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4是软管与远、近端硬管的连接示意图。[0020]图5是套筒杆另一结构示意图。[0021]图6是硬管结构示意图。[0022]图7是软胶套结构示意图。[0023]图8是套筒杆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一种穿刺器,和现有技术的一致,包括套筒组件和穿刺杆,如图1所示,所述套筒组件包括用于接受和引导所述穿刺杆穿过的套筒杆1和与套筒杆1近端连接的密封部2,所述套筒杆1包括一段与组织接触的软管11。为了减少对组织的损伤,手术中与组织接触的软管11采用较为柔软的材质,比如橡胶类材质。[0025]具体地,所述套筒杆1由设置在套筒杆1的中段的一软管11及固定在软管11两端的远端硬管13、近端硬管12组成。如图4所示,为了更换方便,所述软管11与所述远端硬管13、近端硬管12通过相互配合的卡扣31连接固定,或者在套筒杆外包覆所述软管。[0026]所述软管11为可伸缩套接软管,运输时,可以将软管11压缩,减少占用空间,加大运输数量,为了方便套筒杆1能顺利进入组织,同时,防止套筒杆1在组织内滑动,图2所示,所述软管11外周面呈倒三角堆叠或倒梯形堆叠设置,具体地,如图3所示,软管11外表面呈宝塔状。当然,也可以采用螺纹状设置。这样的结构,即使操作者在具体操作时,对套筒杆1有稍微的位置调整,也不会造成对组织的损伤。[0027]当然,作为另一实施例,如图5、图6、图7所示,套筒杆1可由一段一体化成型的硬管15和套设在硬管15中段上的软胶套16组成。由于软胶套16自身的柔软性,对组织也不易造成伤害,同时,为了增加套筒杆1与组织间的摩擦,不易使套筒杆1在组织内滑动,所述软胶套16上设置有凸纹或凸点4。所述凸纹呈螺纹状或梯形堆叠状,所述的软胶套16可采用开环式的包覆在套筒杆1上,也可采用闭合形式的套设在套筒杆1上。若干的所述凸点4可以按序进行排列,也可无序排列。为了满足套筒杆1能够容易进入而不易滑出,所述凸点4的剖面成有斜度的设置。[0028]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穿刺器,包括套筒组件和穿刺杆,所述套筒组件包括提供进入人体通道的套筒杆和与套筒杆近端连接的密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杆的至少一部分为柔性体,所述柔性体与被所述穿刺器穿过的组织柔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体为设置于套筒杆上的至少一段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杆由中段软管及固定于所述软管两端的远、近端硬管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与所述远、近端硬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均为卡扣固定连接,或所述软管包覆在套筒杆外。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可伸缩套接形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外周截面呈倒三角堆叠或倒置梯形堆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杆沿其轴线分别为远、 中、近三段硬质管一体组成,中间的硬质管外径小于位于两端的远、近硬质管的外径,所述柔性体为套设在所述中间的硬质管上的软胶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套上设置有凸纹或凸点, 所述凸纹呈螺纹状、或倒三角堆叠或倒置梯形堆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穿刺器,包括套筒组件和穿刺杆,所述套筒组件包括提供进入人体通道的套筒杆和与套筒杆近端连接的密封部,所述套筒杆的至少一部分为柔性体,所述柔性体与被所述穿刺器穿过的组织柔性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软管的设置使得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调整位置时不会由于套筒杆的位置调整而损伤组织,同时,在软管上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凸纹,操作时由于组织与套筒杆之间增加了摩擦力而不会向操作者方向移动,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2270054SQ20112030934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4日
发明者傅开芬, 李来存, 陈望东 申请人: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