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性回肠造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056阅读:7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临时性回肠造瘘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器械,是为临时性回肠造瘘设计的专用管道,用于外科临床需要进行临时性回肠造瘘的患者,在造瘘结束后可直接拔除而避免还瘘手术。
背景技术
临时性回肠造瘘是外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其目的是将回肠上游肠道所产生的内容物引出体外,以保护其远端肠道的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而在病情好转不再需要造瘘措施后,患者必须接受一次将造瘘肠管还纳腹腔的手术,且一些还瘘手术还需切除部分肠 管,所以患者必须在经历治疗性手术后再多经历一次手术创伤,并再一次承担麻醉风险和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外科风险,如何避免因肠造瘘而增加的手术次数、创伤和风险,是外科临床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在手术中放置于末段回肠内并穿过腹壁引出体外,达到阻断近端肠内容物并引出体外的目的,在造瘘结束后,管道可直接拔除,回肠置管口将自行愈合,从而避免还瘘手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临时性回肠造瘘管为一条直径8mm,总长78cm的合成材料管道,管壁厚度略大于2mm,管道一端具有可充气膨大的球形气囊,充气后直径4-6cm,气囊远侧为2cm长的管道盲端,气囊近侧的管壁开数个小孔与管腔相通,即开孔区,长IOcm,其近端为无开孔区,管道另一端具有3个接口,第I接口经管壁内的细通道与气囊相通,可注气使气囊膨胀,或抽气使气囊缩小,第2接口通造瘘管管腔,可接负压吸引,通过开孔区的小孔引出肠内容物,也可进行冲洗操作,第3接口通过另一条管壁内细通道在气囊近侧开口于造瘘管管腔,此接口开放时造瘘管管腔与大气相通,以保证负压吸引顺利进行,各接口标有不同颜色标记以示区别,临时回肠造瘘管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I.手术中在末段回肠肠壁切开约Icm小口,将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气囊端穿过合适部位的腹壁后,经肠壁小口向回肠远端置入至超过开孔区,将管道穿过处的肠壁与腹壁内面缝合固定,管道穿过腹壁外面处亦缝合固定。2.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放置完毕后,经第I接口注气使气囊膨大,即可阻断回肠远端肠腔,第2接口接负压吸引,第3接口开放与大气相通,可将近端肠道来源的肠内容物不断吸出体外,使远端肠道无大量肠内容物通过,以保护位于远端的肠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也可经第2接口进行冲洗操作。3.不再需要回肠造瘘时,经第I接口吸除气囊内空气,剪除腹壁外固定缝线,拔除造瘘管,此时回肠壁已粘连于腹壁内面,不会发生向腹腔的肠漏,肠壁小口将自行愈合。

图I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外观[0009]图2无开孔区横截面图3开孔区横截面图4第三接 口通道开口处横截面图5临时性造瘘管放置于末段回肠内图中I.第I接口,2.第2接口,3.第3接口,4.无开口区,5.开孔区,6.开孔,7.通气囊通道,8.通大气通道,9.通大气通道开口,10.气囊未充气时,11.气囊充气后,12.盲端,13.颜色标记,14.造瘘管管腔。
具体实施方式
手术中在末段回肠肠壁切开约Icm小口,将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气囊端穿过合适部位的腹壁后,经肠壁小口向回肠远端置入超过开孔区(图I),将管道穿过处肠壁与腹壁内面缝合固定,管道穿过腹壁外面处亦缝合固定。放置完毕后经第I接口注气使气囊膨大(图I),阻断回肠远端肠腔,第2接口接负压吸引,第3接口开放与大气相通,可将近端肠道来源的肠内容物不断吸出体外(图1,图3,图4),使远端肠道无大量肠内容物通过,以保护位于远端的肠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也可进行冲洗操作,不再需要回肠造瘘时,经第I接口吸除气囊内空气,剪除腹壁外固定缝线,拔除造瘘管,此时回肠壁已粘连于腹壁内面,不会发生向腹腔的肠漏,肠壁小口将自行愈合。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放置于末段回肠内,穿过腹壁引出体外,气囊充气后可阻断远端肠道,近端来源的肠内容物经管道开孔及负压吸引接口吸出体外,也可进行冲洗操作,与大气相通的管腔开口可保证吸引顺利进行,从而避免大量肠内容物进入远端肠道,保护位于远端的肠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
权利要求1.一种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其特征是一条合成材料管道,管道一端具有可充气膨大的球形气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其特征是气囊远侧为2cm长的管道盲端,气囊近侧IOcm的管壁开数个小孔与管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其特征是管道另一端具有3个接ロ,第I接ロ经管壁内的细通道与气囊相通,可注气使气囊膨胀,抽气使气囊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其特征是管道另一端具有3个接ロ,第2接ロ与管腔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其特征是管道另一端具有3个接ロ,第3接ロ通过另一条管壁内细通道在气囊近侧开ロ于管腔。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临时性回肠造瘘管,其特征是各接ロ有不同顔色标记以示区别。
专利摘要临时性回肠造瘘是外科常见的手术,其目的是保护远端肠道吻合口或损伤修复处,但患者必须在治疗性手术后再接受一次还瘘手术,故如何减少临时性回肠造瘘是临床待解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是一条一端具有球形气囊的合成材料管道,与气囊相邻的管壁开数个小孔与管腔相通,管道另一端有3个接口,第1接口经管壁内细通道与气囊相通,可注气或抽气,第2接口通管腔,第3接口通过另一条管壁内细通道开口于管腔,在手术中将临时性回肠造瘘管放置于末段回肠内并穿过腹壁引出体外,在气囊充气、管腔接负压吸引后可达到阻断近端肠内容物并引出体外的目的,在造瘘结束后,管道可直接拔除,肠壁置管口将自行愈合,从而避免还瘘手术。
文档编号A61F2/958GK202409793SQ201120431979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潘凯 申请人:朱畅, 杨雪菲, 潘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