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底带翼型股骨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03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底带翼型股骨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圆底带翼型股骨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植入物,特别是一种在髋关节置换时,使假体与股骨远端更易贴合的生物型假体。
背景技术
[0002]针对人工髋关节远端固定方式的假体,主要存在假体尺寸较大,手术工具复杂,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而术中采用髓腔钻扩随后,假体植入后与皮质骨贴合不实。现行结构如图2,在置换较大的假体时,极易造成柄体植入后前期稳定性不好,而且对股骨远端的局部皮质骨造成很大的压力,导致股骨远端皮质骨劈裂,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假体的置换术的施展。所以目前急需一种新型股骨柄,能够充分保证髋关节置换术中既能在术中能形成良好的与皮质骨贴合并减少股骨远端劈裂非风险,又能在置换后能长期在人体内固定而不松动的假体,从而提高髋关节假体在人体中的使用寿命。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在初次置换或者翻修时不易使股骨远端劈裂假体。[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0005]圆底带翼型股骨柄的远端采用带翼式设计,新型结构如图1所示,在髓腔钻扩髓后,会在髓腔内形成一个圆形的髓腔孔;在柄体植入后,柄体的8条O. 6mm宽的脊完全嵌入皮质骨中,而柄体的低径与皮质骨完整贴合;如图3所示,在植入柄体时,由于柄体远端部分的底部为圆底,与防旋翼外圆成同心圆设计,在植入后与皮质骨紧密贴合,能有效的防止前期稳定性不足情况的发生,并且锥形设计减小了假体的刚性,能有效缓解髓腔内压力,术后大腿疼痛有明显的减轻或消除;又由于8条O. 6_的防旋翼能完全嵌入骨质,在假体植入后又能有效防止假体的旋转,达到稳定假体的目的。[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07]本实用新型圆底带翼型假体,在采用以上设计方案后,通过改变假体的形状,有效缓解了手术后前期假体在体内 的稳定性,并且使术中股骨远端劈裂及术后大腿疼痛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而防旋翼设计有效解除了假体后期旋转的问题。[0008]本实用新型设计理念先进、结构简单,充分运用机械紧固原理保证了假体前期的稳定问题与减少了术术后松动的风险。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及市场前景。[0009]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底带翼型设计股骨柄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常用假体固定结构示意图[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底带翼型设计股骨柄的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圆底带翼型型股骨柄假体,它采用锥形柄体I的设计,能使手术过程简单,对手术的技术要求降低,扩髓的方法更简单。并且在远端采用多棱防旋翼 2设计,在假体植入后能获得良好的后期防旋,圆底结构3能完全与骨质贴合能活得良好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现行常规假体的固定方式,均在植入后与骨质配合不紧密,造成假体松动。如图3所示,在植入髓腔后,能更好的与皮质骨紧密贴合,从而使假体对髓腔内的压力均匀分布,达到良好的前期固定,股骨远端的劈裂的情况得以遏制。
权利要求1.一种圆底带翼型股骨柄,它由锥端、脖颈和锥形柄体(I)组成。锥形柄体部分由防旋翼(2)和圆底结构(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底带翼型股骨柄,其特征在于,防旋翼(2)的宽度为固定值O. 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底带翼型股骨柄,其特征在于,圆底结构(3)为规则的圆锥结构,与防旋翼(2)的外圆同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底带翼型股骨柄,其特征在于,锥形柄体(I)防旋翼的数量为8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底带翼型股骨柄,它由锥端、脖颈和锥形柄体(1)组成。锥形柄体部分由防旋翼(2)和圆底结构(3)组成,增加了与皮质骨的贴合度、降低了股骨远端劈裂的风险,防旋翼的宽度为定值,长度根据直柄柄体的型号设计。柄体的防旋翼可以有效的防止假体旋转,防旋翼的数量和高度根据直柄柄体的型号设计。
文档编号A61F2/32GK202821717SQ20112056374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李健 申请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