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组件以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679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雾化器组件以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器组件以及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使水、盐水、治疗支气管等疾病的药液等液体雾化来生成气溶胶 (aerosol)的装置。由该雾化器生成的气溶胶,通过使用者从口或鼻子吸引而进入体内。最近,进行有如下的尝试,即,通过该雾化器对用于预防麻疹的疫苗等进行气溶胶化,并通过使用者的口以及鼻子供向体内。
一般,雾化器具有主体装置,其具有用于产生压缩空气的压缩机;雾化器组件, 其通过导入压缩空气来产生气溶胶。作为公开有这样的雾化器的现有技术文献,可以举出日本特开平6-285168号公报(专利文献I)或者日本特开2009-219543号公报(专利文献 2)。在雾化器组件上安装有咬嘴或面罩,作为辅助使用者从口或鼻子吸引的吸入辅助工具。
在使用雾化器之前,将雾化器组件载置于桌子等上。打开雾化器组件的盖部,并向雾化器组件注入药液等液体。然后,在将与雾化器的主体相连接的管与雾化器组件连接为止的期间,有可能会意外地使雾化器组件倒下。另外,在暂时中断吸入而载置雾化器组件时,也可能会意外地使雾化器组件倒下。因雾化器组件倒下,贮存于雾化器组件内部的液体可能会流出,但是哮喘药等一般很贵,使其流出来并不理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6-2851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2195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因雾化器组件倒下,贮存于雾化器组件内部的液体可能会流出这一点上。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雾化器组件以及雾化器,即,即使雾化器组件倒下,也能够抑制贮存于雾化器组件内部的液体流出。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基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雾化器组件具有有底筒状的箱体,其在上端具有开口, 并在内部生成气溶胶;盖状的流路形成体,其以堵住上述开口的方式安装;筒状的气溶胶排出口,其以贯通上述流路形成体的上表面上的靠近外周的部分的方式设置。
在上述箱体及/或上述流路形成体设置有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能够使上述箱体沿着上述箱体的外周面的周向旋转,以便当上述箱体在规定的载置面上倒下且上述气溶胶排出口处于上述流路形成体的上述上表面的铅垂方向的下侧时,使上述气溶胶排出口的位置从铅垂方向的下侧离开。
基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雾化器组件在上述第一方面的雾化器组件的基础上,在上述箱体的外表面及/或上述流路形成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延伸构件,该延伸构件向上述箱体的筒径方向的外侧延伸;上述延伸构件的前端比特定切线更靠上述箱体的筒径方向的外侦牝其中,上述特定切线是在俯视时与上述气溶胶排出口的内周面最接近的上述箱体的外周面上所规定的切线;上述旋转机构包括上述延伸构件。
基于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雾化器组件在上述第一方面的雾化器组件的基础上,在上述箱体及/或上述流路形成体设置有配重部;在俯视的情况下,通过连接与上述气溶胶排出口的内周面最接近的上述箱体的外周面的部分和在上述箱体的外周面上位于上述部分的正相反一侧的部分,来规定直线;上述配重部配置为,在俯视的情况下,上述配重部的重心位置不与上述直线相重叠;上述旋转机构包括上述配重部。
基于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雾化器组件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雾化器组件的基础上,在上述箱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握柄,该握柄向上述箱体的筒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在上述流路形成体安装于上述箱体的状态下,上述握柄配置于在俯视时从设置有上述气溶胶排出口的一侧向周向偏移的位置;上述旋转机构包括上述握柄。
基于本发明的雾化器具有主体,其具有用于输出压缩空气的压缩机;
压缩空气管部,其用于导出从上述压缩机输出的压缩空气;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雾化器组件,其与上述压缩空气管部的一端相连接,用于生成气溶胶。
发明的效果
根据基于本发明的雾化器以及雾化器组件,能够得到如下的雾化器组件以及雾化器,即,即使雾化器组件 倒下,也抑制贮存于雾化器组件内部的液体流出的情况。


图I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雾化器的外观结构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雾化器组件的外观结构的第一整体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雾化器组件的外观结构的第二整体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中的雾化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3中的V-V线剖开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雾化器组件倒下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从图6中的箭头VII方向观察实施方式中的雾化器组件的情况以及实施方式中的其他方式中的雾化器组件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雾化器组件沿着箱体的外周面的周向旋转的情况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雾化器组件以及雾化器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提到个数、量等的情况下,除了特别记载的情况之外,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一定限定于该个数、量等。在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相同部分或者相当部分,不反复重复的说明。
(雾化器I以及雾化器组件100)
下面,参照图I至图8,对实施方式中的雾化器I以及雾化器组件100进行说明。首先,參照图I至图5,对雾化器I以及雾化器组件100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图I是示出雾化器I的外观结构的整体立体图,图2以及图3是示出雾化器组件100的外观结构的第一以及第二整体立体图,图4是雾化器组件100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3中的V-V线剖开的剖视图。參照图1,雾化器I具有主体10,内置用于输出压缩空气的压缩机以及电子部件等;作为压缩空气管部的管(tube) 12,其具有挠性,并且一端与在主体10上设置的压缩空气送风ロ 11相连接;雾化器组件100,其与管12的另一端相连接;作为吸入辅助工具的咬嘴200,其与雾化器组件100相结合,辅助使用者利用ロ或鼻子进行吸引。就咬嘴200的形式而言,存在面罩状的形式等各种形式。參照图2至图5,雾化器组件100具有箱体110、雾化部形成体120 (參照图4)、流路形成体130、盖体140。在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表面上以贯通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有筒状的气溶胶排出ロ 132,在该气溶胶排出ロ 132上连接有咬嘴200 (參照图I)等吸入辅助工具。如图3所示,在箱体110的外表面设置有握柄111。握柄111从上述的外表面向箱体Iio的筒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并且握柄111的前端侧垂下。在后述的流路形成体130安装于箱体110的状态下,握柄111位于在俯视时与设置有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ー侧相反的ー侧。在位于握柄111的下方的箱体110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IlOm,该刻度IlOm用于确认容纳于箱体110的内部的药液等的液体量。该刻度IlOm设置于面向箱体110的外部的壁面侧,以便能够从箱体110的外侧容易地观察液量(刻度IlOm的显示内容)。另外,就握柄111和刻度IlOm间的位置关系而言,只要以握柄111不妨碍观察刻度IlOm的方式设定即可。例如,以如下的方式设定上述的位置关系即可(參照图3),S卩,当使握柄111向箱体110的壁面ー侧投影吋,由该投影得到的投影像和刻度IlOm不重叠。在盖体140和流路形成体130之间形成有多个压カ调整用间隙101。參照图4,雾化部形成体120具有圆锥形状的吸液管形成部124,其在顶部形成有开ロ部124a ;挡板(buffle) 122,其位于开ロ部124a的正上方。箱体110在上端具有开ロ 110c,且为有底筒状。在该箱体110的内部容纳并配置雾化部形成体120。在箱体110的开ロ IlOc —侧的内周面以沿着周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嵌合凹部154。流路形成体130构成为盖状,在流路形成体130的下部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沿着周向延伸的突起156。流路形成体130以堵住箱体110的上端的开ロ IlOc的方式嵌入于箱体110的上部。在流路形成体130嵌入于箱体110的状态下,通过使流路形成体130沿着箭头ARl方向旋转,使突起156和嵌合凹部154相嵌合。通过该嵌合,流路形成体130安装于箱体110的上部。盖体140以覆盖在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表面设置的开ロ部133的方式安装在流路形成体130上。參照图5,气溶胶排出ロ 132在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表面上设置于靠近外周(纸面左側)的位置。气溶胶排出ロ 132延伸的方向(纸面的上下方向)和流路形成体130延伸的方向(纸面的上下方向)大致是平行的位置关系。
流路形成体130以及气溶胶排出ロ 132处于延伸的方向彼此大致平行的位置关系,从而能够通过向ー个方向(纸面的上下方向)抽出金属模具来制作,因此制作效率高。例如,在上述的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6-285168号公报)公开的雾化器组件中,气溶胶排出ロ设置为从箱体的侧面突出,从而延伸的方向彼此交叉。该文献中的雾化器组件,需要向两个方向抽出金属模具来制作,从而制作效率低。再次參照图5,在流路形成体130安装于箱体110的状态下,在俯视下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内周面的一部分132a与箱体110的内周面的一部分IIOa相内切。该一部分110a、132a在俯视时彼此相内切的部分,在剖视时呈连续的大致一条直线,并且向设置有后述的贮存部116的ー侧延伸。通过使该一部分110a、132a彼此连续,从而大致呈一条直线,在使该大致一条直线向设置有贮存部116的ー侧延伸的部分中,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内周面以及箱体110的内周面都没有设置板状的构件。由于气溶胶排出ロ 132充分确保作为气溶胶输送流路103 (在后面详细叙述)的流路面积,因此气溶胶的排出效率高。例如,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219543号公报)公开的雾化器组件中,以向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内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有板状的构件(參照该文献中的图3)。该板状构件在气溶胶排出ロ的内周面上突出。通过将该板状构件设置于气溶胶排出ロ的内周面,作为气溶胶输送流路的流路面积减小。在该文献中的雾化器组件中,气溶胶的排出效率低。箱体110、雾化部形成体120、流路形成体130、盖体140以及管12可以相互进行分解以及组装,并且在使用雾化器I后,能够容易地进行清洗以及消毒等。另外,从卫生的角度来说,咬嘴200等吸入辅助工具是在使用后废弃的所谓的一次性工具。如图5所示,在流路形成体130的底面设置有外部气体导入管134,该外部气体导入管134与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开ロ部相连接。在箱体110的底面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压缩空气导入管114,该压缩空气导入管114用于将从压缩机经压缩空气送风ロ 11 (參照图I)以及管12而送出的压缩空气导入至箱体110的内部。在压缩空气导入管114的下部前端部安装有上述的管12。另外,压缩空气导入管114的上部前端部114a形成为越朝向前端开ロ部114b越细的形状。在箱体110的形成有压缩空气导入管114的部分的周围,设置有贮存部116。该贮存部116暂时地贮存水或盐水、用于治愈支气管等疾病的药液、疫苗这样的液体W。雾化部形成体120的吸液管形成部124以覆盖压缩空气导入管114的上部前端部114a的方式载置于压缩空气导入管114的上部前端部114a,压缩空气导入管114的前端开ロ部114b从吸液管形成部124的开ロ部124a露出,并且与雾化部形成体120的挡板122相向。(气溶胶的生成以及排出)下面,參照图5,对气溶胶的生成以及排出进行说明。此外,图5的虚线箭头表示从雾化器I的主体10 (參照图I)输出的压缩空气(外部气体)的气流,空心箭头表示从压カ调整用间隙101导入的外部气体的气流,实心箭头表示气溶胶的排出气流。由吸液管形成部124和压缩空气导入管114的上部前端部114a之间的间隙构成吸液管,通过后述的因喷射压缩空气而产生的负压的作用,贮存于贮存部116的液体W会到达至后述的雾化部M附近。雾化部M形成于压缩空气导入管114的上部前端部114a和挡板122之间。在该雾化部M中,通过雾化器I的主体10导入至压缩空气导入管114的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导入管114的上部前端部114a朝向挡板122喷出。此时,通过在雾化部M产生的负压的作用而被吸至雾化部附近的液体W,通过上述的负压的作用向雾化部M喷射,并与压缩空气一起朝向挡板122喷出。通过该作用,液体W与挡板122碰撞成为微小的液滴而形成雾状粒子,通过将该雾状粒子赋予给导入至箱体110的内部的外部气体(包括通过上述的雾化器I的主体10导入的外部气体和基于使用者的呼气动作从后述的压カ调整用间隙101导入的外部气体),在箱体110的内部生成气溶胶。流路形成体130以及盖体140被定位配置于雾化部形成体120的上方。通过该流路形成体130隔开箱体110的内部的空间,形成气流流动的流路。另外,盖体140嵌入于在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表面设置的开ロ部133,并且由在流路形成体130和盖体140之间设置 的间隙,形成将雾化器组件内的空间和外部相连通的压カ调整用间隙101。更具体地讲,通过在流路形成体130的下部设置的外部气体导入管134,将箱体110的内部的空间划分为中央部分和周缘部分,由外部气体导入管134的内侧规定外部气体导入流路102,由外部气体导入管134的外侧和箱体110包围的区域来规定气溶胶输送流路 103。外部气体导入流路102是用于将从上述的压カ调整用间隙101流入的外部气体向雾化部M引导的流路,气溶胶输送流路103是用于将在雾化部M生成的气溶胶向气溶胶排出ロ 132引导的流路。另外,如上所述,在气溶胶输送流路103上的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内周面以及箱体110的内周面都没有设置板状构件。另外,就本实施方式中的箱体110而言,在包围外部气体导入管134的箱体110的、从雾化部M观察时与设置有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ー侧相反的ー侧具有壁面110b。箱体110的从雾化部M观察时设置有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ー侧的壁面大致设置为半圆形形状,在箱体110的从雾化部M观察时与设置有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ー侧的相反一侧的壁面设置有直线部分(在立体地观察时为平坦面)。通过在箱体110上设置具有直线部的壁面110b,使该壁面IlOb成为障碍壁,能够将从外部气体导入流路102向远离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方向流出的气溶胶的气流,积极地变更为流向气溶胶排出ロ 132 —侧。另外,从雾化部M观察时处于气溶胶排出ロ 132 —侧的开ロ部面积(容量),比从雾化部M观察时处于与气溶胶排出ロ 132—侧相反的一侧的开ロ部面积(容量)大。结果,就气溶胶的排出阻カ而言,气溶胶排出ロ 132 —侧的阻力低,与气溶胶排出ロ 132—侧相反的一侧的阻力高。由此,气溶胶更容易朝向气溶胶排出ロ 132—侧排出。(延伸构件152、延伸构件150)下面,參照图4以及图5,对延伸构件152以及延伸构件150依次进行说明。在箱体110的上端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延伸构件152。本实施方式中的延伸构件152向箱体110的筒径方向的外侧以平板状延伸。延伸构件152可以与箱体110—体地成型,也可以与箱体110另外独立成型而从后面安装。
延伸构件152的前端侧形成为在俯视时为半圆弧状。延伸构件152的两端沿着箱体110的外周面上的与该两端相对应的部分的切线(參照图7中的切线LNl以及切线LN2)方向延伸。在流路形成体130安装于箱体110的状态下,延伸构件152在俯视时位于设置有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ー侧。另外,在流路形成体130的下端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延伸构件150。本实施方式中的延伸构件150向箱体110的筒径方向的外侧以平板状延伸。延伸构件150可以与流路形成体130 —体地成型,也可以与流路形成体130另外独立成型而从后面安装。延伸构件150的前端侧形成为在俯视时为半圆弧状。延伸构件150的两端沿着流路形成体130的外周面上的与该两端相对应的部分的切线(參照图7中的切线LNl以及切线LN2)方向延伸。

在流路形成体130安装于箱体110的状态下,延伸构件150在俯视时位于设置有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ー侧。本实施方式中的延伸构件150以及延伸构件152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在流路形成体130安装于箱体110的状态下,在俯视时相互重叠。如上所述,流路形成体130在嵌入于箱体110的状态下,沿着箭头ARl (參照图4)方向旋转。当嵌合凹部154 (參照图4)和突起156 (參照图4)相嵌合时,延伸构件150以及延伸构件152相互重叠,从而能够给使用者带来视觉上的稳定感。另外,使用者借助认识延伸构件150以及延伸构件152通过旋转来相互重叠的情况,能够在预先定位后容易地将流路形成体130嵌入于箱体110。另外,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向箱体110的筒径方向的外侧延伸。使用者可以用手指抓住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使用者能够利用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使流路形成体130相对于箱体110沿着箭头ARl (參照图4)方向容易地旋转。(雾化器组件100倒下时的动作)下面,參照图6至图8,对雾化器组件100倒下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载置于桌子等载置面300上的雾化器组件100向在俯视时设置有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ー侧倒下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从箭头VII方向观察图6中的雾化器组件100的情况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雾化器组件100沿着箱体110的外周面的周向旋转的情况的俯视图。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雾化器组件100向在俯视时设置有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一侧倒下的状态下,贮存于贮存部116的液体W容易从气溶胶排出ロ 132流出。在该状态下,箱体110从铅垂方向(与载置面300垂直的方向)显著倾斜,且气溶胶排出口 132的上端在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表面上位于铅垂方向的下侧(图7中的纸面下侧)。本实施方式中的雾化器组件100具有延伸构件152以及延伸构件150作为旋转机构。当雾化器组件100如上述那样倒下时,延伸构件150以及延伸构件152的前端(图7中的部分P3)附近与载置面300相接触。假设在该状态下雾化器组件100 (不沿着周向旋转)静止,则根据液体W的容量的不同,液体W会从气溶胶排出ロ 132流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作为旋转机构使箱体110沿着周向旋转。
參照图8进行具体说明。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的前端侧形成为在俯视时为半圆弧状。如上所述,延伸构件152、延伸构件150的两端沿着箱体110的外周面上的与该两端相对应的部分的切线(切线LN1、切线LN2)方向延伸。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对已倒下的箱体110作用(不使箱体110静止)使箱体110沿着周向积极地旋转的推动力。通过该推动力,雾化器组件100(箱体110)使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的周缘和载置面300接触,并且平稳且迅速地沿着箭头AR2方向(周向)旋转,从而使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位置从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表面上的铅垂方向的下侧远离。通过使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位置从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表面上的铅垂方向的下侧远离,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前端的开ロ部的位置变高,贮存于雾化器组件100内部的液体W和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前端的开ロ部间的位置也远离。结果,抑制从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前端的开ロ部流出液体W的情况。
通过将握柄111设置于箱体110的外表面,握柄111不仅在使用者使用雾化器I时提高便利性,而且能够作为在雾化器组件100进行上述旋转时的挡块而发挥功能。通过使已倒下的雾化器组件100旋转(例如沿着周向旋转大约180° ),握柄111与载置面300相接触。通过该接触,握柄111防止雾化器组件100沿着周向进ー步旋转。如上所述,握柄111可以位于在俯视时与设置有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ー侧相反的ー侧。握柄111除了该位置之外,也可以设置于在俯视时从设置有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ー侧向周向偏移的位置,也能够作为挡块而发挥功能。从抑制贮存于雾化器组件100内部的液体W流出的角度来说,握柄111也可以设置于在俯视时靠近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位置。为了最有效地发挥握柄111原来的握柄的功能和抑制液体W的流出的功能,优选将握柄111设置于,在俯视时距气溶胶排出ロ 132最远的位置。在雾化器组件100具有握柄111的情况下,旋转机构包括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以及握柄111。(配重部160)如图7以及图8所示,雾化器组件100可以具有配重部160。此外,在图I至图6中没有记载配重部160。在该情况下,配重部160可以设置于箱体110以及流路形成体130中的ー个上,也可以设置于这两者上。本实施方式中的配重部160形成为沿着图7的纸面垂直方向延伸的平板状,并且安装于箱体110的外周面。就配重部160的重心160a的位置而言,在俯视时从设置有气溶胶排出口 132的ー侧的部分Pl (在后面详细叙述)观察时向周向(图7中的箭头AR3方向)偏移。而且,就配重部160的重心160a的位置而言,在俯视时从与设置有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一侧正对(換言之,位干与部分Pl正相反的ー侧)的部分P2观察时向周向(图7中的箭头AR4方向)偏移。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配重部160,向倒下的箱体110作用使箱体110沿着周向积极地旋转的推动力。雾化器组件100 (箱体110)使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的周缘和载置面300接触,并且平稳且迅速地沿着箭头AR2 (參照图8)方向旋转,从而使气溶胶排出ロ132的位置从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表面上的铅垂方向的下侧远离。通过使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位置从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表面上的铅垂方向的下侧远离,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前端的开ロ部的位置变高,贮存于雾化器组件100内部的液体W和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前端的开ロ部间的位置也远离。结果,抑制从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前端的开ロ部流出液体W的情况。从产生上述的推动カ的角度来说,配重部160可以设置干与上述的位置不同的其他位置。例如配重部160可以设置于箱体110的内周面上、流路形成体130的内周面上以及流路形成体130的外周面上中的某ー个上,也可以设置于这些中的多个上。配重部160也可以设置于箱体110的底面。配重部160也可以设置于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表面上,也可以安装于握柄111上。也可以通过嵌件成型等将配重部160内置于构成箱体110、流路形成体130或者握柄111等的构件内部。配重部160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位置,可以设置于其他的位置。在俯视时,通过连接与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内周面最接近的箱体110的外周面的部分Pl和在箱体110的外周面上位于部分Pl的正相反ー侧的部分P2,来规定直线HS (在立体观察时为平面)。配重部160只要配置为,在俯视时配重部160的重心160a的位置不与上述的直线HS相重叠(配重 部160的重心160a的位置不包含在上述的直线HS上)即可。通过如上述那样配置配重部160的重心160a的位置,向倒下的箱体110作用使箱体110沿着周向积极地旋转的推动力。在雾化器组件100具有配重部160的情况下,旋转机构包括配重部160。雾化器组件100可以具有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配重部160的全部,也可以仅具有这些中的至少ー个。换言之,雾化器组件100可以不包括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而仅包括配重部160作为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可以仅包括延伸构件150而构成,也可以仅包括延伸构件152而构成,也可以仅包括配重部160而构成。旋转机构可以包括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配重部160中的ー个或者多个,和握柄111而构成。而且,旋转机构可以仅包括握柄111而构成。在旋转机构仅包括握柄111而构成的情况下,例如只要将握柄111的重心位置与上述的配重部160的重心160a同样地配置即可,以便向箱体110作用使箱体110沿着周向积极地旋转的推动力。此外,雾化器组件100可以不具有握柄111。(作用及效果)參照图5以及图6,根据雾化器I以及雾化器组件100,即使雾化器组件100倒下,旋转机构也使雾化器组件100(箱体110)沿着周向旋转。结果,抑制贮存于雾化器组件100的内部的液体W流出的情況。根据雾化器I以及雾化器组件100,在气溶胶输送流路103上,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内周面以及箱体110的内周面都没有设置板状的构件。例如,与上述的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19543号公报中的图3)公开的雾化器组件相比吋,由于气溶胶排出ロ 132充分确保作为气溶胶输送流路103的流路面积,因此气溶胶的排出效率高。根据雾化器I以及雾化器组件100,通过在箱体110上设置具有直线部的壁面IlOb,使该壁面IlOb成为障碍壁,能够将从外部气体导入流路102向远离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方向流出的气溶胶的气流,积极地变更为流向气溶胶排出ロ 132—侧。气溶胶会更容易向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ー侧排出。(实施方式的其他构成)參照图4以及图5,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的前端侧形成为在俯视时为半圆弧状。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可以形成为,在延伸的前端侧具有顶部的俯视时为三角形的平板状。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可以形成为,在延伸的前端的顶部带有圆角的俯视时为大致三角形的平板状。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并不限定于平板状,可以以向筒径方向的外侧以棒状延伸的方式构成,也可以以向筒径方向的外侧以圆顶(dome)状突出的方式构成。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可以以在俯视时左右対称的方式构成,也可以以在俯视时左右不对称的方式构成。在流路形成体130安装于箱体110的状态下,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位于在俯视时设置有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ー侧。參照图7,如上所述,在俯视下的箱体110的外周面上规定与气溶胶排出ロ 132的内周面最接近的箱体110的外周面的部分P1。在该部分Pl处,在箱体110的外周缘上规定切线LN3 (在立体观察的情况下为平面)。另外,在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 (向纸面的 下方)延伸的前端规定部分P3。从抑制在雾化器组件100倒下时贮存于雾化器组件100内部的液体W流出的情况的角度来说,只要使上述的部分P3比上述的切线LN3更靠箱体110的筒径方向的外侧(图7中的纸面下側)即可。从进一歩抑制在雾化器组件100倒下时雾化器组件100 (不沿着周向旋转)静止的情况的角度来说,只要使上述的部分P3比上述的切线LN3更靠箱体110的筒径方向的外侦K图7中的纸面下側)且使上述的部分P3形成为在俯视时为半圆弧状或者在俯视时为抛物线状即可。參照图4,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延伸构件152设置于箱体110的外表面的(纸面上下方向的)上端侧。延伸构件152也可以设置于箱体110的外表面的中央部或者箱体110的外表面的下端侧。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延伸构件150设置于流路形成体130的外表面的(纸面上下方向的)下端侧。延伸构件150也可以设置于流路形成体130的外表面的中央部或者流路形成体130的外表面的上端侧。作为旋转机构的延伸构件150、延伸构件152或者配重部160只要设计成如下即可,即,根据形状以及所设置的位置不同,能够使倒下的箱体110沿着周向更积极地旋转。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是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I雾化器10 主体11压缩空气送风ロ12 管100雾化器组件101压カ调整用间隙102外部气体导入流路103气溶胶输送流路110 箱体
110a、132a —部分IlOb 壁面IlOc 开ロIlOm 刻度111 握柄114压缩空气导入管114a上部前端部114b前端开ロ部116贮存部 120雾化部形成体122 挡板124吸液管形成部124a、133 开ロ部130流路形成体132气溶胶排出ロ134外部气体导入管140 盖体150、152 延伸构件154嵌合凹部156 突起160配重部160a 重心200 咬嘴300载置面ARl AR4 箭头HS 直线LNl LN3 切线M雾化部ΡΓΡ3 部分W 液体
权利要求
1.一种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有底筒状的箱体(110),其在上端具有开口(110c),并在内部生成气溶胶,盖状的流路形成体(130),其以堵住上述开口( IIOc)的方式安装,筒状的气溶胶排出口(132),其以贯通上述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表面上的靠近外周的部分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箱体(110)及/或上述流路形成体(130)设置有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能够使上述箱体(110)沿着上述箱体(110)的外周面的周向(AR2)旋转,以便当上述箱体(110)在规定的载置面(300)上倒下且上述气溶胶排出口(132)处于上述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述上表面的铅垂方向的下侧时,使上述气溶胶排出口(132)的位置从铅垂方向的下侧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箱体(110)的外表面及/或上述流路形成体(130)的外表面设置有延伸构件 (150、152),该延伸构件(150、152)向上述箱体(110)的筒径方向的外侧延伸;上述延伸构件(150、152)的前端(P3)比特定切线(LN3)更靠上述箱体(110)的筒径方向的外侧,其中,上述特定切线(LN3 )是在俯视时与上述气溶胶排出口( 132 )的内周面最接近的上述箱体(110)的外周面(Pl)上所规定的切线;上述旋转机构包括上述延伸构件(150、152)。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箱体(110 )及/或上述流路形成体(130 )设置有配重部(160 );在俯视的情况下,通过连接与上述气溶胶排出口(132)的内周面最接近的上述箱体(110)的外周面的部分(Pl)和在上述箱体(110)的外周面上位于上述部分(Pl)的正相反一侧的部分(P2),来规定直线(HS);上述配重部(160)配置为,在俯视的情况下,上述配重部(160)的重心位置(160a)不与上述直线(HS)相重叠;上述旋转机构包括上述配重部(16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箱体(1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握柄(111),该握柄(111)向上述箱体(110)的筒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在上述流路形成体(130 )安装于上述箱体(110)的状态下,上述握柄(111)配置于在俯视时从设置有上述气溶胶排出口(132)的一侧向周向偏移的位置;上述旋转机构包括上述握柄(111)。
5.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主体(10),其具有用于输出压缩空气的压缩机,压缩空气管部(12),其用于导出从上述压缩机输出的压缩空气,权利要求I所述的雾化器组件(100),其与上述压缩空气管部(12)的一端相连接,用于生成气溶胶。
全文摘要
雾化器组件(100)具有箱体(110);流路形成体(130),其堵住箱体(110)的开口(110c);筒状的气溶胶排出口(132),其贯通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表面上的靠近外周的部分。在箱体(110)及/或流路形成体(130)设置有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能够使箱体(110)沿着周向旋转,以便当箱体(110)倒下且气溶胶排出口(132)处于流路形成体(130)的上表面的铅垂方向的下侧时,使气溶胶排出口(132)的位置从铅垂方向的下侧离开。即使雾化器组件(100)倒下,也能够抑制贮存于雾化器组件(100)内部的液体流出。
文档编号A61M15/08GK102869404SQ20118002145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8日
发明者田中伸哉, 朽原进 申请人: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