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哮喘包含有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多是感冒后疾病未控制所致,I岁至10岁儿童多见。哮喘分为哮症和喘症。哮症,症状为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引起的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喘症,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肾失摄纳所引起的喘证的症状,如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上述各临床症状有时会并发,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现代医学认为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哮喘病是一种比较顽固的慢性支气管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顽症之一,得有哮喘病的儿童如不及时治疗或忽视治疗,可能伴随一生,终生遭受病痛的折磨。当前西医治疗主要是运用抗生素、激素、组织胺拮抗剂、氨茶碱等方法来治疗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但副作用大,小朋友免疫力急剧下降,病程时间明显延长,复发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配方,该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配方治疗效果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包括炙麻黄、桑白皮、杏仁、苏子、生石膏,其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炎麻黄5-8g 桑白皮6-8g 杏仁6-8g 苏子6-8g 生石膏25_40g。作为进一步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炙麻黄、桑白皮、杏仁、苏子、生石膏的质量配比为炎麻黄6-8g 桑白皮6-8g 杏仁6-8g 苏子6-8g 生石膏30_40g。根据上述的本发明,作为更进一步优化,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半夏6_8g、黄岑6-8g、桔梗6-8g、云茶6-8g、陈皮6_8g、鱼腥草30_35g和甘草3_4g。根据上述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半夏6-8g、黄芩6_8g、桔梗6-8g、云茶6-8g、陈皮6-8g、鱼腥草30-35g和甘草3-4g中的任意多种。根据上述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半夏6_8g、黄芩6_8g、桔梗6-8g、云茶6-8g、陈皮6-8g、鱼腥草30-35g和甘草3-4g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的理论依据在于结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及现代中药药性分析,在上述配方中
麻黄,在《本草正义》中记载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桑白皮,在《药性论》中记载使,平。能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
杏仁,在《本草求真》中记载杏仁,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缘辛则散邪,苦则下气,润则通秘,温则宣滞行痰;
苏子,早在《医林纂要》中记载苏子功用略同紫苏茎叶,能润心舒肺,下气消痰,除咳定喘,利膈宽肠,温中止痛。凡用于用仁,皆有润意,辛尤润。肺过敛,则气上而不行,辛泻肺,则敛者开而气顺矣。凡下气者,言顺气也,气顺则隔利,宽肠亦以其润而降也; 石膏,在《本草纲目》记载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褥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做浴汤。除胃热肺热,散阴邪,缓脾益气。半夏半夏味辛,健脾燥湿,叹绝头疼,嗽呕堪入;
黄芩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温热皆可;
桔梗桔梗味苦,疗咽肿疼,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云苓味甘淡平,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利水渗湿;
陈皮陈皮辛温,顺气宽膈,留白和胃,消痰去白;
鱼腥草性寒味苦,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甘草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本发明采用炙麻黄、桑白皮、杏仁、苏子、生石膏、半夏、黄芩、桔梗、云苓、陈皮、鱼腥草和甘草,其中炙麻黄宣降肺气,既能定喘,又能解表;半夏、苏子降气、平喘、止咳、化痰;生石膏在量上五倍于炙麻黄,抑制发汗突出宣肺平喘作用;鱼腥草、桑白皮、黄芩清肺热且后两种有止咳平喘之功效;杏仁宣利肺气,降逆平喘;陈皮理气化痰;桔梗开宣肺气袪痰;甘草止咳化痰;云苓利水渗湿。根据上述的本发明,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任何毒副反应,对儿童的免疫系统无任何损害,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质量配比的中药配制而成炎麻黄5g 桑白皮6g 杏仁6g 苏子6g生石膏25g 半夏6g 黄岑6g 桔梗6g 云茶6g 陈皮6g 鱼腥草30g和甘草3g。制作方法为
a、取上述中药分别进行去杂,并洗净,晾干,备用;
b、将上述份量的生石膏放入煎药容器中,先煎20分钟;
C、将上述除生石膏外其余中药放入清水浸泡20分钟;
d、将浸泡完成后的中药放入步骤b所述的煎药容器中,同生石膏武火煎开;
e、煎开后,再用文火慢煎20分钟即可。实施例二炎麻黄6g 桑白皮6g 杏仁6g 苏子6g 生石膏30g 半夏6g 黄岑6g 桔梗6g 云茶6g 陈皮6g 鱼腥草30g和甘草3g。制作方法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三
炎麻黄7g 桑白皮7g 杏仁7g 苏子7g 生石膏35g 半夏7g 黄岑7g 桔梗7g 云冬7g 陈皮7g 鱼腥草35g和甘草3. 5g。制作方法同实施例一。实施例四
炎麻黄8g 桑白皮8g 杏仁8g 苏子8g 生石膏40g 半夏8g 黄岑8g 桔梗8g 云茶8g 陈皮8g 鱼腥草40g和甘草4g。制作方法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五
炎麻黄7g 桑白皮7g 杏仁7g 苏子7g 生石膏35g甘草3. 5g。制作方法同实施例一。实施例六
炙麻黄7g 桑白皮7g 杏仁7g 苏子7g生石膏35g桔梗7g陈皮7g鱼腥草35g。制作方法同实施例一。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众多实施方式的几种,如将各配方按技术方案中的比例加大或减小药量,制得的这种儿童哮喘并不受影响,也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之内。为了表明本发明的治疗效果,本发明进行了临床试验
临床实验I:
I)、观察时间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未曾披露的情况下,选择2011年3月到2011年10月的6个月时间。2)、观察对象选择16例病例男10例,女6例;年龄半岁_5岁;症状多见咳嗽、哮喘。患者在接受本药物之前和服用本药物期间未接受其他任何治疗。庞XX,性别男,年龄两岁九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龚XX,性别男,年龄一岁六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宿XX,性别女,年龄三岁八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李XX,性别男,年龄三岁两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刘XX,性别男,年龄^一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凌XX,性别女,年龄三岁三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林XX,性别男,年龄四岁一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凌XX,性别女,年龄一岁十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李XX,性别男,年龄三岁九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花XX,性别男,年龄三岁八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候XX,性别女,年龄三岁一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张XX,性别女,年龄四岁七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谢XX,性别男,年龄八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杨XX,性别男,年龄一岁五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赵XX,性别女,年龄两岁八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朱XX,性别男,年龄三岁七个月,症状支气管哮喘; 3)、使用方法将本发明按照上述实施例一的制作方法来进行制作,每日2次,每次饭后I小时服用。4)、观察效果
服药3天后,结果16例中,12例服药之前的症状均消失,4例明显减轻,至2011年12月10日,并无一例出现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包括炙麻黄、桑白皮、杏仁、苏子、生石膏,其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 炎麻黄5-8g 桑白皮6-8g 杏仁6-8g 苏子6-8g 生石膏25_40g。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炙麻黄、桑白皮、杏仁、苏子、生石膏的质量配比为炙麻黄6-8g 桑白皮6-8g 杏仁6-8g 苏子6-8g 生石膏 30-40g。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半夏6-8g、黄岑6-8g、桔梗6-8g、云茶6-8g、陈皮6_8g、鱼腥草30_35g和甘草3_4g。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半夏6-8g、黄岑6-8g、桔梗6-8g、云茶6-8g、陈皮6_8g、鱼腥草30_35g和甘草3_4g中的任意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半夏6-8g、黄岑6-8g、桔梗6-8g、云茶6-8g、陈皮6_8g、鱼腥草30_35g和甘草3_4g中的任意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配方,该中药配方包括炙麻黄5-8g、桑白皮6-8g、杏仁6-8g、苏子6-8g、生石膏25-40g、半夏6-8g、黄芩6-8g、桔梗6-8g、云苓6-8g、陈皮6-8g、鱼腥草30-35g和甘草3-4g。本发明其中炙麻黄宣降肺气,既能定喘,又能解表;半夏、苏子降气、平喘、止咳、化痰;生石膏在量上五倍于炙麻黄,抑制发汗突出宣肺平喘作用;鱼腥草、桑白皮、黄芩清肺热且后两种有止咳平喘之功效;杏仁宣利肺气,降逆平喘;陈皮理气化痰;桔梗开宣肺气袪痰;甘草止咳化痰;云苓利水渗湿。本发明疗程短,见效快,无任何毒副反应,对儿童的免疫系统无任何损害,不易复发。
文档编号A61K33/06GK102614272SQ20121000155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梁军 申请人: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