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中药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注射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363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纯中药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注射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医用药品,具体的说是一种纯中药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注射剂。
背景技术
生态猪生产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畜牧产品出口创汇的一个主要支柱,是在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加快农牧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等方面的重要目标。近几年来,在我国政府、科研部门和大型生态猪生产企业共同努力下,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河北、山东等省畜牧业生产态势良好,然而副猪嗜血杆菌病有趋于严重的态势,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 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健康,影响猪生产的各个阶段。该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已成为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的细菌性传染病,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均有此病的流行和发生。近年来, 我国的数个省、地区都有该病发生和流行的报道。副猪嗜血杆菌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 主要危害2-4周龄的猪,通常见于5-8周龄,特别是断奶前后和保育期仔猪多发,发病率达 10% -15%,有时可高达40%,严重时仔猪病死率达50% -90%,成年猪病死率可达20% ; 母猪病死率达30% -40%。发病率一般在10% -15%,严重时可达70% -80%,死亡率可达50% -80%不等。该病作为继发性病原菌,在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II型、伪狂犬病病毒及流感病毒等感染后继发感染,甚至与传染性胸膜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等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死亡率增加,经济损失更大,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病原因各种应激可诱发此病,如气温突变、空气严重污染等;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如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由饲料中霉菌毒素引起猪群免疫力低下而导致此病发生。临床症状发热40°C -42. 5°C,食欲下降,厌食,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咳嗽,腹式呼吸,关节肿胀,跛行甚至瘫痪,背毛粗乱,苍白贫血,眼睑周围皮下水肿,眼结膜变红,耳部皮下,腹部皮下水肿,耳尖发紫,耳朵四肢内侧发绀,背部毛孔有针尖样出血,两后腿之间腹部皮肤有大量蓝紫色斑点。病理变化主要肉眼病变有胸膜、腹膜、心包膜、关节的浆膜,甚至脑膜出现纤维素性炎症,表现在单个或多个浆膜表面出现浆液性或化脓性的纤维蛋白渗出物,呈淡黄色蛋皮样或条索状的伪膜覆盖在浆膜和关节表面。腕关节和跗关节出现病变频率高,脑膜病变较少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呈一致的灰白色。临床诊断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确诊须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和鉴定。采取治疗前发病急性期病猪的浆膜表面渗出物或血液,接种到巧克力琼脂培养基或用羊、马或牛鲜血琼脂并与葡萄球菌做交叉画线接种,培养 M 48h。副猪嗜血杆菌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良好,呈卫星现象。然后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型定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特点为1)血清型多样。副猪嗜血杆菌可分为15种血清型,由于血清型多样,而且各血清型之间交叉免疫力差,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疫苗预防带来很大的困难。幻耐药性产生快。副猪嗜血杆菌,可能是当前猪场所有致病菌中耐药性产生速度快的一种细菌。从多年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经验看,一种敏感的抗生素,使用半年后就开始耐药,一年后完全失效。3)对猪场危害大。由于感染或潜伏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病猪,容易造成免疫失败,因而导致其他疾病在猪场混合感染流行,使猪场疾病复杂化。目前国家采用抗生素来防控,隔离病猪时,用敏感的抗菌素进行治疗,口服抗菌素进行全群性药物预防,5%盐酸头孢噻呋混悬液肌内注射,0. 05ml/kg,每天2次,连用3天。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肌内注射,0. lml/kg,每天2次,连用3天。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 肌内注射,0. lml/kg,每天2次,连用3天。采取抗生素拌料的方式对整个猪群治疗,发病猪大剂量肌注抗生素,大多数血清型的猪副嗜血杆菌对头孢菌素、氟苯尼考、林可霉素、氟甲砜、庆大、壮观霉素、磺胺及喹诺酮类等药物敏感,对四环素、氨基苷类有一定抵抗力,具有很强的耐药性,且发病时常伴随有其他病毒和细菌性疾病。该病原对以上所用的化学药品较敏感,但毒副作用大,有不同程度的致癌致畸,抗生素残留超标。生态猪出口在海关检疫时而受阻,导致了生态猪出口难的现状,制约了生态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尤其是加入WTO 以后,外国政府往往以此为借口拒绝进口中国的生态猪产品,并且大量不符合出口标准的产品转入国内消化,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潜在危害。农业部已制定出《无公害食品-猪肉》的行业标准(NY5(^9_2001),规定了无公害猪肉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2011年3月曝光的“瘦肉精”事件就能体现出人们对无公害猪肉的呼吁越来越高,化学药品有毒副作用,对人的身体有极大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用量少、成本低、残留少的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纯中药制剂注射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纯中药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注射剂,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材经水提醇沉法提取而制成注射液或者冻干粉针桅子4-10份、黄连3-9份、黄芪3-9份、玄参洲份。优选的,桅子6-8重量份、黄连5-7重量份、黄芪5-7重量份、玄参4_6重量份。更优选的,桅子7重量份、黄连6重量份、黄芪6重量份、玄参5重量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中药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其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将桅子、黄连、黄芪、玄参加水合并煎煮,滤过,用乙醇沉淀,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注射液或者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将其制成干粉注射制剂。上述技术方案是根据猪的生理特性及病患猪的病原分离、血清学调查和中兽医理论,从拟订的中药组方、单味中药或中药有效成分,进行体内、体外防治试验,筛选出的最佳组方。本发明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方解如下桅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本品苦寒泄降,又能泻三焦火,凉血清心热。 既能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并能消肿活络的作用,治关节肿痛。黄连味苦寒;入心、肝、胆、胃、大肠经。性寒,味甚苦,功能泻心火,解热毒,为清热解毒的要药。试验表明黄连对副猪嗜血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黄连煎液尤对副猪嗜血杆菌较敏感。黄芪现代研究,黄芪能促进机体产生抗病毒干扰素,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从而具有使机体速效而广谱抗病毒感染的作用。玄参苦、咸、寒,入肺、胃、肾经。咸寒质润多液,滋阴降火,解毒、利咽,凉血消肿, 养阴生津。方义本方重用桅子为君药。桅子苦寒清降,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属清热凉血药。本方中黄连为臣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副猪嗜血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黄连煎液尤对副猪嗜血杆菌较敏感。本方中黄芪为佐药,能治热毒、解瘟疫、消痰利气,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本方中玄参为使药,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抗菌、 抗病毒,止咳平喘,凉血解毒,消肿活络,对于治疗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杀灭副猪嗜血杆菌达到控制病毒与多种细菌混合与继发感染的目的,做到杀细菌、抗病毒、减少应激与提高免疫力,协作增效。经过几年的试验,经过对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不同规模的猪场暴发的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例,经病原分离鉴定及体内外药敏试验,筛选出最佳配伍方案,其抗病毒、抗细菌并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优于大多数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毒性试验将本发明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注射剂给40只小白鼠,注射2mL药液每千克,相当猪用量的20倍,观察期间动物饮食正常,未见动物死亡,注射后,活动有所减少,但动物生存状态良好,他后恢复正常,说明用该药是安全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不含任何抗生素、化学激素等,无残留、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为绿色环保型制剂;幻经批量试验证明 本发明药物可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且治愈率高达91 %,可替代同类化药,可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且肉质无毒害。本发明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纯中药制剂,商品名为“嗜血康注射液”。使用该发明药治愈率91. 3 %,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桅子、黄连、黄芪、玄参切片后,准备称取。称取桅子350g、黄连300g、黄芪300g、 玄参25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池,第二次l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0ml,加乙醇,使含醇量分别达60 %,70 %,80 %,共沉淀三次,每次冷藏静置Mh,滤过,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至900ml,用4%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 5,静置48h,滤过,滤液加入3ml聚山梨酯80,煮沸,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本实施例制备的产品为棕黄色至棕红色澄明液体。下面对本实施例所制备的产品进行鉴别和有效成分测定。一、鉴别(1)取本品20ml,加乙醇60ml,摇勻,静置M小时,滤过,滤液挥去乙醇,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弃去乙醚液,水层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3次QOml,15ml, 1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I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桅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Iml含I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 μ 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6 4 0.5 0.5)为展开齐U,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取本品20ml,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150m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Iml含0. 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 μ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异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 (6 1.5 3 1.5 0.5)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测得本实施例pH值为5. 5-7. 5。二、含量测定(1)桅子苷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 (12 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桅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去桅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Iml含0. Im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5ml,置50ml量瓶中,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勻,离心,取上清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μ 1与供试品溶液5 10 μ 1,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Iml含桅子以桅子苷(C17H24Oltl)计,不得少于0. 8mg。(2)黄芪苷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 (35 6 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 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Iml含0. 5m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20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 20ml,分取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弃去氨试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勻,即得。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μ 1与20μ 1、供试品溶液20 μ 1,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本品每Iml含黄芪以黄芪苷(C41H68O14)计,不得少于60 μ g。本实施产品功效清热解毒,泻火燥湿,抗病毒、抗细菌、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泻火除烦、消肿活络、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康复,防止继发感染其他疾病,治愈率达91 %,安全,毒副作用小,无抗药性,可用以替代同类化药,促进康复,疗效确切。主要用于抑制和抵抗由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高烧不退、精神不振、咳嗽、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食欲减退、身体
出血等病。本实施例的用法与用量肌注一次量猪按每千克体重0. 05-0. lmL,一日2次,连
用3天。本实施例IOmL/支,每mL含原生药1. 2g。贮臧方法密封,避光,置阴凉处。本实施例产品与其它抗生素类药物在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的试验比对1)本实施例产品按每千克体重0. 05-0. lmL,每天2次,连续肌注3天;2)头孢噻呋组每20千克体重使用Iml,每天2次,连续肌注3天;3)盐酸林可霉素组每10千克体重使用1ml,每天2次,连续肌注3天;4)磺胺嘧啶组每10千克体重使用1ml,每天2次,连续肌注3天;5)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按照与其他组相同的方法饲养管理。试验期间试验用阳性猪统一饲养管理。判定标准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恢复正常。治疗效果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纯中药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注射液,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材经水提醇沉法提取而成桅子4-10份、黄连3-9份、黄芪3-9份、玄参2-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中药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注射剂,其特征在于桅子6-8 重量份、黄连5-7重量份、黄芪5-7重量份、玄参4-6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中药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注射剂,其特征在于桅子7重量份、黄连6重量份、黄芪6重量份、玄参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中药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将桅子、黄连、黄芪、玄参加水合并煎煮,滤过,用乙醇沉淀,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注射液或者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将其制成干粉注射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中药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注射剂,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材经水提醇沉法提取而成栀子4-10份、黄连3-9份、黄芪3-9份、玄参2-8份。本发明经多次实验确定了上述中药材及其组分含量,具有良好的药物协同增效作用。对引起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毒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并能迅速增强猪的机体免疫力,防止继发感染及其他疾病,治愈率达91%,安全,毒副作用小,无抗药性,可用以替代同类化药,促进康复、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泻火除烦、消肿活络、疗效确切。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2512537SQ20121000345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吴浩, 孙泰然, 王振海, 赵志敏 申请人:吴浩, 孙泰然, 王振海, 赵志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